文 │ Holly 图 │ Unsplash、网络
前几天,和一个妈妈朋友聊天。
暑假,她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围棋、写字、滑冰、画画、钢琴、英语、编程、跳舞……市面上火什么,身边人都在学什么,她提前摸底之后,排除去年“失败”选项,就决定了答案。
去年暑假班,效果麻麻。孩子上了半天带回了一身的涂鸦、几个发音不标准的单词、一些没做到位的动作,问他“喜欢吗”,回答也模棱两可。
孩子妈妈想也许孩子还太小,也许有天突然就开窍了。
这样的苦恼很多家长都有:
“投入这么多金钱让孩子学这学那,但孩子总不上心、三分钟热度。别人家孩子那么有天赋,我家孩子怎么总找不到兴趣?”
报兴趣班、不行就换,是很多家长恪守的“老方法”。奈何孩子“不给力”,就成了家长眼中的没兴趣没天赋。
不想躺平的家长,就设定路线,用时间战术、高昂付出,陪着孩子一关关打怪。想着拼个几年,就可以拿级拿证书,这个成果比兴趣香多了。
很多家长说:“我也不想逼着孩子学,可是实在没有发现他喜欢什么,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了。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时间久了,自然就喜欢上了。”
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在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他曾经遇到一个图书编辑,问她:“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名图书编辑的?”
她说:五年前。
那时她还是钢琴家,结束一场伦敦音乐会后,乐队指挥请她吃饭,有了这样的对话:
“你弹奏真的非常棒!但恕我冒昧,其实你不喜欢表演对吗?”
“的确是这样,弹奏只是因为我擅长。”
“你知道,擅长一件事不是一个好的理由让你用一生去做它。”
这句话改变了她。完成所有音乐会后,她投入了真正喜欢的图书编辑事业,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很多年后,人们做着擅长的事,但心里总有一个位置,是留给真正的兴趣。
在年幼时,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神经元比成人多得多,所以总有“稀奇古怪”的创意点子。家长要做的,不是否定它,而是观察、发现、引导。
「01」
挖掘孩子的兴趣,是发现黑夜中的光
在迈入学校之前,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受到家庭教育的一番洗涤。
经受社会拷打的成人,会想当然地把社会硬塞给他们的一些规范,强加给孩子。孩子的兴趣有一点点“不务正业”,就被家长严令禁止。
这无形中,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手电筒理论”,其中一个观点是:要把焦点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去发现黑夜中的光。也就是说,找出孩子某一缺点中的积极一面。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有一位北京海淀的妈妈叫李琦,她是谷歌项目经理,也是谷歌中国创始成员之一,住在人大附小的学区房,家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小帅是人大附小五年级小学生,班级40多个同学中,成绩稳定低于他的不多于10个人,是学霸妈眼中的学渣娃。但这个孩子从小对“赚钱”非常感兴趣,在学校做生意做得风风火火。
有次学校排球队去宁波,小帅偷偷买了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辣条、可乐,投资成本大概200元。因为周边没有小卖部,小帅以高出单价1倍的价格卖出,净赚600元。
他还在学校创办小小出版社,自任CEO,自己出创意,和同学合作画稿和写字,出了小小漫画书两季共14本。
他还是B站UP主,800多个粉丝关注;在知乎上给人出配置单,一开始就问:“你预算多少?”
李琦妈妈一开始也本着“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你现在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是好好学习,你如果不能把学习做好的话,将来就能好好赚钱了?”的心态,但经过5年的尝试,李琦逐渐接受了现实。
她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尽量不要去否定他这个人。
她观察到小帅会投入很大的时间成本去做一件事,有非常强的不受别人影响的能力。他能够理解别人的难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问题关键点在哪里,这不是学校能考核出来的。
最终李琦妈妈放弃了给孩子找家教补课的想法,不给儿子施加更多压力。她看到孩子身上为一件事放弃很多自由的专注,“养一个孩子能够让他自食其力,这就是我的目的”。
考出好成绩、有个好排名,被很多孩子排在优先级。有的孩子驱动力不在学习上,却被父母强行纠正。
有些孩子的一些爱好中,藏着他们的兴趣,但有些家长却把它作为恶习。
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要太快纠正,给孩子和自己时间。
「02」
再怪异的兴趣,也不去否定它
很多时候,家长做惯了孩子生活里的旁观者,习惯了高高在上做点评。不知不觉,孩子成了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受困于父母的梦想”。
这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画像。
但有一类家长,不预设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在前面肆意接触万事万物,父母只做坚强的后盾。后来,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时洋溢着的那份快乐,也感染了父母,他们也撸起袖子,加入了孩子的那个世界。
孩子的兴趣,有很多成人世界没有的快乐。
在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一个五年级小男孩名叫殷然,当同龄人都在沉迷于电子产品,他却痴迷于蚂蚁、螳螂、蝴蝶这些昆虫。
在他眼中,虫子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像外星人。每次外出,他都把一只只虫子带回家,放在自己打造的虫子饲养基地。用泥土垒起的基地上,虫子们爬行着、飞舞着,殷然能静静观察几个小时。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虫,而爸爸是鸟,妈妈是羽毛。
泥土、昆虫对殷然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有一次他看到路边的挖掘机移不开眼,殷然妈妈就陪着他看了三个小时的挖掘机。
在殷然妈妈看来,“把孩子好玩的事情都搞没了,人生不是非常无趣吗?”
而且自从跟随孩子的视角,看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世界。逢节假日进山抓虫子,已经成了殷然一家的日常,殷然妈妈兴致一次比一次高,“我觉得人生好玩了很多。”
孩子总是以一种别样的角度看世界,有的被视为“怪胎”、“玩物丧志”。
成年人总是以一种割裂的态度对待他们,总想将他们引入“正途”。其实他们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脑海中有千万个想法的孩子。
如果抛去社会所定义的“应该喜欢/不喜欢什么”,保留孩子纯真的兴趣,感受着孩子的喜爱和热情,甚至能够帮助家长找回自己曾经失去的一部分。
2015年通过《最强大脑》节目出圈的“水哥”王昱珩,是清华学霸、自由艺术家、鬼才之眼。他传播最广的一次战绩,是十五分钟内在五百杯一模一样的水中准确找出之前看过的一杯。“水哥”之名由此而来。
在旁人看来,水哥身上是有学霸基因的,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出身自典型的北京知识分子家庭。
而且水哥从小就天赋异禀,能一字不差复述看过听过的故事,能用画笔清晰记录下看到的事物。六七岁时一次出行和父母走散,凭借一路观察到的广告牌、站牌等,他独自一人徒步跨越海淀区到东城区的三个区,成功走回了家。
但是他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因为天性敏感,不善社交,颇显沉闷。
在父母的一路压抑天性下,水哥选了一条折中之路,既能满足爸妈的意愿,又在自己的兴趣之下,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清华美院最难考的装潢专业。
但脱离父母的“掌控”后,水哥一路朝着自己的天性出发。毕业后没有上过一天班,大部分时间给了花鸟鱼虫和画画。
后来有了女儿,在孩子教育上更是走了一条和父母完全相反的路。他放手让女儿自由成长,不报补习班,甚至一半的学校上课时间,都被替换成了在旅途路上。
旅途,是看世界的过程,也是学知识的过程。
水哥还在家里给女儿造图书馆、微生物海洋馆,把世界搬到了家里。因为自己的天性被压抑过,所以水哥最大程度保存了孩子的好奇心,不会随意切断孩子的兴趣。
「03」
找到兴趣后,更难的是坚持
兴趣是生活的礼物,有了这份驱动力,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很多家长也会选择对孩子放手,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很多孩子一开始感兴趣的,后来突然有一天就不喜欢了,转而投向其他兴趣的怀抱。
家长们也犯愁:孩子的兴趣就像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真的如此吗?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者李笑来老师,给“兴趣”下了一个新的定义:
“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大多数人声称没兴趣,都只是为自己的畏难情绪寻找一个合理化借口。”
所以当孩子说“不想做了”“没兴趣了”,不要就这么接受了,回过头来想想:孩子是不是遇到困难了?
困难是前进的拦路虎,没有经过刻意训练的孩子意志力本就薄弱。
再大的兴趣,因为迟迟不来的成就感,因为无法跨越的难关,也有可能被孩子抛却。
而且兴趣也像闯关游戏,越到后面越难。有时还会天降意外,让你措手不及。
像挖地洞挖不到头的矿工,像重复将石头推上山顶、永无止境的西西弗斯,总有那么一刻,会让人怀疑坚持的意义。
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苏翊鸣,曾在一次滑雪训练时和别人撞在一起,受伤很严重,需要做手术。
滑雪这项运动,每天的训练都是一次考验,不管是对于身体还是精神。
在那次手术后,苏翊鸣妈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宝宝,咱们不要放弃滑雪。”
产生畏难心理,想要退缩和放弃是人之常情,家长要做的,是在后面推一把,让孩子不要放弃。
之前热映的《灌篮高手》中,那个脊柱受伤仍然想要上场的篮球少年樱木花道,在场上最后一刻都拼尽全力。电影里没有将漫画中最经典的一幕还原——这个篮球少年最后对着喜欢的女孩说:
“我很喜欢(篮球),这是我的真心话。”
追逐兴趣的过程,有苦涩,但更多的是一种愉悦感。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他们认为人类有三个与生俱来的需求: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
自主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是孩子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表达。
胜任感,当自己所做的事能看到显性的成绩,像升级打怪一样,自己的价值可以体现。所以,有时兴趣不再带来愉悦感,或许只是被一时的挫折迷了眼。
家长们一直在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的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进着。或许换一个角度,学着不批判孩子的缺点,看到黑夜中的光亮;或者换一个角色,“成为”孩子,感受他们眼中的世界;或者在孩子需要推一把的时候,做积极的鼓励者。那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作者简介:
Holly:多年沉浸在国际教育领域,爱思考爱文字。
— END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