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那批孩子们,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不少人成为了父母。K-12国际化教育,和海外的留学、生活经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今年夏天,菁kids开启系列访谈,寻觅那些生活和工作在我们身边的“初代国际教育亲历者”,请他们分享真实的成长经历、生活和事业的故事,以期为当下的父母提供参考、带来启示。
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点击《17岁继承家业、读美本开煎饺店,20年前就上国际学校的她现在又如何育儿?》查看上一篇专访。
文 | Eileen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孩子的升学上,家长最操心的莫过于申请哪所大学和什么专业了,毕竟“入错行”可能意味着数年的周折。
毕业于上海德威的Elaine,就在大学后曾两次改行,放弃年入千万的事业,一头扎进小众冷门的机器人格斗,在她看来,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比做对选择更重要。
6月6号,Elaine刚过完她的30岁生日,那天也是她创业公司的成立5周年纪念日。
机器人格斗在国内起步不久,还是一项鲜为人知的小众运动。Elaine公司是靠她自掏腰包养着,尚未实现盈利,甚至去年还一度面临倒闭的风险。
但Elaine从未想过在公司倒下之前先放弃,她身上有一股折不断、压不垮的韧劲,“如果我认定了一件事,就是爬也要爬过去。”
这种韧性在Elaine读书的时候就已初现雏形:初中从公立转到私立,听不懂全英文授课,每天哭着、咬着牙学,直到跟上进度。
Elaine很少去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选错的话该如何纠偏,她只是认定一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
6岁开始住校,初中遭老师霸凌
转学后,在鼓励与包容中发光
Elaine 的童年是和外公外婆一起在郑州度过的。父母在上海创业,没空照顾她,五个月时便送回了老家。外公外婆是大学教师,温和慈祥,Elaine是在池塘里捞蝌蚪、在林荫道上撒欢着无忧无虑长大的。
纵然和祖辈同住的生活很富足安宁,但父母的缺位却给Elaine带来了难以抚平的被抛弃感。
6岁时,父母接Elaine回上海读书,因为仍旧很忙、顾不了她,所以让她读的是一所寄宿学校。Elaine与父母亲近的希望再次落空,心里也会有怨气,“你既然不管我,为什么要生我?”
但Elaine父母并不是不管她,也会在她意想不到的地方给她惊喜。担心她因为从老家来的被人看不起,于是在Elaine二年级过生日时,带着业务上有联系的许多知名人士来给她庆生,买了巨大的蛋糕给全年级的人分;五年级时,Elaine和男同学过家家式地谈恋爱,老师经常讲他俩,妈妈就赶到学校和老师谈,没有影响学习或违法乱纪的话能否不管他们,“小孩子的喜欢很纯粹,这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有父母的呵护,Elaine的小学生活过得还算顺利,成绩也不错。但到了初中后,因为Elaine性格活泼外向,和同年级乃至高年级的人都玩得很好,班主任看不惯,经常批评她,Elaine因此变得有点厌学,在班里的成绩也从中等滑落到垫底。
因为老师的奖金是和班级成绩挂钩的,作为报复,Elaine会故意在考试时交白卷。班主任治不住她,就想了个办法,在家长会上叫同宿舍女生的家长别让孩子和她做朋友。得知此事后的Elaine妈妈怒不可遏,冲去学校与校长大吵一架后,当场给Elaine办了转学手续。
Elaine转去的是一所国际学校,这里也是她转变的开始。
刚进学校时,Elaine并不适应全英教学,第一堂课是地理课,Elaine是哭着听完的,除了地球模型外,什么都看不懂;老师很负责,看她不懂就课下给她辅导,Elaine哭得更厉害了,“怎么下课了还要受折磨?”老师为了锻炼她讲英文,要求她在食堂打菜时把菜名用英文说出来,才给她打菜,但当时13岁的Elaine连意面的英文都不知道怎么说,于是饭也吃不饱,日子过得可谓“凄惨”。
但Elaine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用心,哭不是真的难过,而是着急,懊悔当年没有好好学英语。Elaine还想到用零食“收买”台湾同学,让他们上课时帮忙翻译老师的话,就这样吃力地熬了半年,有一天Elaine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老师的话了。
虽然学得很艰难,但Elaine在学校里收到的更多是鼓励和表扬:英语哪怕只提高了一分,老师也能夸出花来;夸她数学好,回回年级第一;班主任看到Elaine打篮球,说她打得好,鼓励她参加校队,Elaine也真的去了,在校队打了六年。
Elaine的自信心也全面建立起来了,不再像在公立时一样,因为老挨批评而隐隐自卑,又为了消解自卑而叛逆暴躁,她对自己有了积极正面的认知——“我很棒,我很有毅力,我要更努力,对得起老师的喜欢。”
直到现在,Elaine妈妈觉得做过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让Elaine转了学。Elaine也认为自己在此后十余年的学习、志愿活动、实习、工作、创业中的韧性,选择了就不后悔、错了就承受后果的勇敢,都是自此时开始的。
为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提出转学
12年级未申请未面试拿到梦校offer
在这所国际学校有了很大进步之后,Elaine开始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学校管理较松散,如果想出校门,不用和任何人打招呼,不用请假,也无需家长确认,就可以直接出去,Elaine不希望自己混日子,加上好朋友转去德威后说教育环境很好,Elaine就和妈妈提了转学。
Elaine转去德威时是九年级中,老师让她留一级,爸爸商量道,“万一小朋友跟得上呢,先让她跟着上,如果不行就9月份新学年留级”,这才为Elaine争取到直接跟课的机会。为了不丢面子,Elaine铆足了劲去学,最后也跟上了同学的进度。
学习之余,Elaine感受最深的是德威的校风非常严谨,老师会告诉他们。学校有哪些礼仪和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我的很多soft skills就是在德威塑造的,到这之后,我才会更多地去考虑什么场合做什么事,用什么样的态度说什么话。”
在选课一事上,Elaine开始展现出有主见的一面。她没有去问父母或老师自己该选什么,而是认真探究了自己的喜欢与未来方向。绝对不会走理工路线当数学家工程师之类的,那么数学只选最低等级就够了;不选物理化而选了环境学,因为环境是更大的概念、与生活更相关,而自己也很有环保意识;艺术类课程选的是电影课,因为爱看电影,而且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写成剧本比画出来会容易些,于是Elaine成为了德威第一届电影课学生。
到了高中后,要考虑申请学校和专业时,Elaine妈妈给她的建议是:“大学学什么不重要,不一定是你未来要做的事,但你必须要学以致用。如果你要选管理类,随便选什么都行,管理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Elaine选的是酒店管理,因为自己学习不拔尖,酒管是对实习经验、社会实践的要求比较高,恰好自己又擅长与人打交道。Elaine的目标是世界三大酒店管理学院,“要去就去最好的”。于是开始拼命实习,麦当劳、星巴克、私人餐厅等,能去的都去过,为了多拿一些实习证明。
11年级时,Elaine的目标院校之一——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来上海做教育展。Elaine看到他们在招志愿者就报了名,“这样能和招生部的人面对面沟通”。在完成志愿者工作之外,Elaine还会做饭团、中国菜分给他们吃。
这一年,格里昂来上海开了两次展,Elaine就去了两次,给展览的负责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2年级时,格里昂再来上海做活动,负责人就直接问她要不要来。“你们来我肯定去”,Elaine应道,到了现场后,她和招生部的人打了直球,“您觉得我这样能力的,有没有资格进格里昂?”得到肯定回答后,Elaine说,“既然有,要不您给我个offer吧。”就这样,Elaine在还未开始申请学校的高二,就拿到了梦校offer。
“我一直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才能实现。”Elaine如此总结道。
两次转行,她找到了内心所爱
放弃年收千万公司,进入冷门圈子
在格里昂读了一年后,Elaine很快发现,酒店管理并不是自己想长期从事的工作。
酒管专业重实习,学校的安排是上完一学期的课后要实习一个学期。第一个学期时,Elaine参加了学校实践,做的是前台工作,管每天的进出账,做结算,有同学被分配到的则是打扫房间卫生。
第二个学期,Elaine妈妈帮她找了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酒廊实习,这个岗位涉及前台、餐饮、客房、管家等多种工作,“你要实习,就一次把它实习个透。”也是在这半年的实习中,Elaine想法有了转变。
酒店是固定的工作时间,固定的工作内容,即使要为客人处理赶飞机等突发情况或策划求婚生日的惊喜,也是大同小异,而且晋升要靠熬资历。Elaine不喜欢时间受约束,也不喜欢每天都在重复,当即下定决心要转行。
Elaine确定下未来的方向也很快,没有经历很长时间的摸索。她在实习完回到上海,恰好舅舅舅妈的珠宝手表店要举办开业仪式,于是自告奋勇帮忙,做些对接工作。安排车辆去机场接嘉宾,每趟航班号是多少,提前协调酒店的入住办理,按嘉宾的喜好(高低楼层、窗朝哪边、是否抽烟)分配房间。办活动的前后3天,Elaine几乎没睡过觉,但是看到活动圆满举办后,心里生出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一下子吸引住了她,于是回学校后立即辅修了活动策划。
而在活动课程上学到的东西,不仅让Elaine顺利就业、入职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也让她在一头扎进机器人格斗冷门圈子创业后,仍受益良多。大学时学到的活动常识与技能,与中学时培养的自信与坚韧,贯穿了Elaine此后近十年的职业生涯。
2014年毕业后,Elaine在上海APAX呆了三年,第一年是做时装周、大型奢侈品牌活动,第二年被调到莫干山,做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的开荒工作,从乱石岗开始一点点建造,策划出一整套体系。Elaine很喜欢这种开拓性、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做了两年之后园区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园长似的管理工作让她觉得有些无聊,于是便辞了职去旅游,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Elaine认为自己可能更适合当老板,2017年底就开始创业,开的是活动公司。她也确实做得很好,和合伙人两个人一起,在一年内营业额做到了3000万。
这个成绩让Elaine很开心,按这个发展,也许她会成为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老板,如果她没有在次年爱上机器人格斗这项冷门竞技的话。
关关难过关关过
靠坚韧和热忱等来了春天
2018年6月6日,Elaine的机器人格斗公司成立了,此时离她初次了解到这项运动不过才三四个月,但它的高科技感、变化莫测、热血刺激,深深攫住了Elaine的心。
Elaine建了一支战队,开始参加国内外的比赛,成员工资、造机器人的成本、路费、食宿,全由Elaine自己出资,有一场美国的比赛前后花掉了100万,少点的也要20万左右。
除了日常开销,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额外支出”。2018年10月,工作室的锂电池爆炸,炸倒了六间房,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第二天Elaine去庙里拜了拜,第三天就带着战队去比利时打比赛的,后续就交给物业处理,回来后赔了几十万。
“我心态特别好,遇到事只会往好处想,虽然爆炸了,但没有伤到人,也没有起明火,不是最坏的一种结果。只是要赔些钱,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这种积极心态让Elaine得以渡过之后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因为机器人格斗才刚起步,变现方式很少,2019年国内两个赛事方都倒闭了,原本只想当选手的Elaine和战队面临着无赛可比的尴尬处境。Elaine和成员商量,要么转型为赛事方,要么俱乐部仍然留着,但大家各自去找工作。成员们的态度很一致: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没有人开拓出一条路,那就我们自己闯。
转型赛事方后不久,疫情开始了。Elaine组织的比赛,经常遇到有队伍来不了,格斗舱没按时送到,宣传了很久但因不可控力临时取消或改为线上等种种突发状况。
原来十分较真和完美主义的、为了做好活动可以三天不睡觉的Elaine,也不得不变得佛系,学着与意外共存——有队伍来不了就让另一支临空好了,格斗舱凌晨才到就找成员们帮忙连夜搭起来,取消了就等下一次。
Elaine把自己放得很低,“作为行业新人,我也是一边走一边学。做错了那就认,认完了去改,请教别人或者请求帮忙,大家都挺善良的,不太会拒绝一个积极改错的人。”
Elaine会叫公司成员“孩子们”“小朋友”,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生活,早上敲门叫起床,每餐订饭,输了比赛后安慰每个人。去年3月,孩子们在上海被封住了,Elaine就每隔几天开着SUV从青浦收菜挨家挨户送;在自己也要被封的前一晚,把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火锅等生活电器都送了过去;因为孩子们在的人才公寓人少、团不成菜,Elaine就抢好各类食物,花上千块的高额闪送费送去。
团菜用的是父母的卡,因为公司几个月没有收入,Elaine当时身上仅剩300块钱,这是她几年来唯一一次向父母求援。原来完全不支持她all in这一行的父母,也看到了她的坚持和决心。
Elaine和父母的关系也有了改变。14岁之前聚少离多,渴望关爱而不得,缺乏安全感;14岁后走读,双方生活观念碰撞,又经常发生矛盾,Elaine会问妈妈,“你以前不管我,现在凭啥管?”在给公司孩子们当了几年“妈”后,Elaine会坦诚和妈妈讲自己希望的交流方式,“你可以给我建议,我可以和你谈心、商量,我们可以当朋友,或者争论,但你不要用‘我是你妈’来命令我,我不适用这种方法。”
熬过了去年的至暗时刻后,Elaine的公司也在今年迎来了爆发性业务增长,开始和国内知名大厂开展电竞板块的合作,和Robotex、超竞集团、京东星宇等业内组织合作赛项,机器人格斗进校展示也基本去完了所有国际学校,Elaine也在积极地参加各种文化节、活动,推动机器人格斗的认知普及。
Elaine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公司资金流正常,年末能带公司小朋友出去旅游一次。即使不知道未来还会面临什么难题,但她想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之前有太多能放弃的瞬间,我都没放弃,现在一切都在好起来,我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件事。”
— END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