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留学生Viola:我在加州上大学,计划五年拿下两个学位,每天排得满满当当,一年后我悟了……

Viola倪瑞瑒毕业于包玉刚实验学校,现在美国加州的一所文理学院读大二。

在应菁Kids之邀录制的播客中,她分享了自己从“什么都想要”的大一到“试着去做取舍”的转变。

对于高中时期做些什么才能更顺畅地衔接留学生活,她也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本文仅收录部分话题,点击“阅读原文”,限时免费收听完整版播客。

*为便于阅读,下文将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呈现。

整理|Wilma  图|Viola提供


「01」

从“什么都想要”到学会量力而行

我叫Viola,现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读大二,读的是一个双文凭的经济和工程专业。

双文凭的意思是:我会花3年时间在CMC读经济专业,获得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BA)文凭,然后转学去一个综合性大学花2年时间读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BEng)文凭。所以我的本科一共是3+2,5年时间。CMC不会规定以后需要读具体什么工程专业,我个人现在比较想读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另外再辅修量子工程(Quantum Engineering)。

我每天的日程排得比较满。不过忙也充实吧,相对来说还是很快乐的。

生活中的Viola

上大学一年半以来,我其实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大一上半学期,我把自己整个三年每个学期要上什么课都规划出来了。当时想干很多很多事情,不仅想上这个“3+2”,还想花一个学期去硅谷做全职实习生。按照那个计划,我周一至周五会在硅谷的某个公司实习,从周五晚上到周六上课,周日赶作业。当时觉得这个项目特别好,因为觉得肯定可以成长很多很多。

因为这个满满当当的计划,我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都要比大多数同学多上一门课。我们学校还有个规定,如果要增加选课,GPA就不能低于3.5。这个听上去也不算很高,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4,但是要做到3.5以上其实是需要花力气的。我当时就想把目标设得很高,觉得就算没有达到目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想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安全感。

大一其实还行,因为上的几门理科课程大部分我高中已经学过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复习。但是大二的五门课我是真的在学新东西,周一周三基本没有时间写作业。既然没有时间写作业,又有作业要交,那就要么提前做,要么被赶着做。提前做有时候会让效率变低,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去预习,学完之后做个东西,上了课之后可能还得推倒重来——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消耗人。

那个时候还觉得强撑是可以撑的,结果大概10月初的时候就病倒了,夸张到连拿起手机发消息都做不到。大概病了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我突然意识到这其实是身体在跟我反抗。

后来我就好好分析了一下。

美国这边求职的流程是这样的:

如果大二暑假去实习,实习得好,公司可能会给你一个return offer,大三暑假可以接着去那儿实习;

如果大三暑假实习得好,可能再给你一个return full time offer,大四毕业了直接去做全职工作。

这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但我原本是计划大三上学期去实习,因为本科要读五年,所以约等于大二上去,这就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后来有个学长跟我说,其实人生说白了就是学无止境,你活着就一直都要学,但是大学只有这几年,就算之后去读研究生,感觉也和本科不一样,这种单纯的状态其实是很难再有的。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对。

我其实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才慢慢学会享受在CMC这边的生活,大一的时候可能就一直在展望未来,想着之后做什么工作赚很多钱,现在是觉得要先保证身体OK、心理健康。现在看课表就觉得特别轻松,又加了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课,也有机会去发掘自己其他的兴趣,而不是说每节课都必修。如果一门课真的上不下去了,也有drop它的余地。

可能就是明白了一些取舍吧,知道这个阶段自己最需要、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02」

跳舞成为解压神器

家长要不要Push孩子坚持某一兴趣爱好?

我现在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跳舞上,主要是拉丁舞,感觉自己在跳舞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去想学业上的事,只需要去想怎么把这个动作跳好。因为特别喜欢,还加入了一个跳舞的社团,也在上很多跳舞的课。

我在11岁左右的时候学过两年拉丁舞,上大学之后重新开始跳,突然一下子所有的肌肉记忆都回来了,上手快很多,跳得也好很多。另外还跳摩登舞,因为教授鼓励我说“你什么都得试试”,我们这边的氛围就是什么都得试试,不管跳得好不好,我就去试了。

Viola参加舞蹈社团(左二)

对我来说,跳舞并没有所谓的“童子功”,真正从四五岁开始练的,是书法。从四五岁一直到15岁左右,坚持了十年多,后来就找各种借口,比如学业忙、住校了之类的,就没有再坚持下去。

这个事情我现在回想起来是觉得蛮可惜的,但当时是真的练得挺痛苦的,体验不到当中的快乐。我爸妈一直说“当时问了你想不想学啊”,但我就说“那个时候我说想,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东西看上去有点好玩,并不觉得这就意味着lifetime commitment”。

后面一方面是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又是被家长逼着练,于是跟书法关联在一起的记忆大部分都是痛苦的。反而现在出国了,另一方面也长大了,才开始懂得欣赏中华文化和艺术。

我现在也会看很多别人跳舞的视频,就看到很多初高中的小孩,跳得特别特别好,他们因为从小就开始练,可能以后想走职业道路,我也会羡慕。

我就会觉得说,如果当时我也从很小很小开始练,那是不是现在也能跳得跟他们一样好。但是也不确定,不确定那条路是不是我真正想走的,外力push之下说不定会变成另一个书法。

夕阳下的大学校园

 

「03」

选大学时除了看专业和排名,

周边环境、教学方式与自己的契合程度也需要重点考量

我一开始就很坚定地要选择文理学院,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我上的一直都是小班,我们班的学生从来没有超过20个。我也知道自己特别需要这种小班教学来学东西的,老师跟我的交流、对我的关注度会很直接地影响到我能不能学好一门课,所以我特别不希望突然之间就和500个人一起上课。

我有个好姐妹在大U(美国的综合大学,规模庞大),她就觉得自己交不到朋友,因为上课的时候是500人或者200人一个班,坐在边上的同学时不时会换,下课后就各自拎包走人了。如果有小组作业,就会被随机分到一个组,很多时候这种分组也不会非常顺心,其实就很难有一个交朋友的起点。

还有一点,因为大U除了有本科生,还有很多研究生,所以如果是学理科的同学,想去实验室洗实验器具都不一定能够挤进去。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特别会去抓机会或者去抓资源的人,可能就没那么拼。

但是大U也有大U的好,资源的多样性还是会丰富很多,像我们学校的资源可能就比较单一。还是看大家更需要的是什么。

确定要上文理学院后,就在网上看排名,然后去看每个学校的照片。很多大学都是很古老的建筑,因为毕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排名靠前的那几所。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现代风一点的建筑,当时看到CMC就蛮喜欢的。

夜晚的校园(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

非常幸运的是,刚好在疫情爆发前的那个寒假,我们去美国访校了一圈。当时CMC的整体氛围,包括给我们做向导的小姐姐,就让我感觉她特别爱CMC这个环境,特别愿意把它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觉得它好,这其实就说明了她对这个学校是认可的。因为我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就做过学生大使,也会去带一些tour之类的,从她身上能看到我对我高中的热情,就觉得选这个地方没错。

 

除了上述内容,Viola还分享了以下话题:

>>作为中英双语者,得以在大学免修外语课

>>正视同学间成长背景的差异,没有必要背负“融入主流”的执念

>>找半生不熟的朋友做室友更轻松,通过“roommate talk”了解彼此生活习惯

……

扫描下方二维码

限时免费

收听完整版播客

#菁Talk·对话成长# EP09

大二生Viola倪瑞瑒:

留学生活太精彩

我从“什么都想要”到学会做取舍


欢迎订阅菁Talk系列播客节目~

聚焦菁英教育和生活

深入对话海内外教育者、家长和学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