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留学四个月真实记录:躺平的有床,内卷的有车

不久前,我们还在看一位“老母亲”写的长长的离别清单,心有戚戚。(点击文字阅读)

一转眼,她的儿子俞皓蓝美高留学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15岁,9年级,和很多低龄留学的美高生一样,俞皓蓝正在经历学业、生活、社交、思想的飞速变化。

幸好,在上海多年的双语学校经历,让他在学业和社交上快速适应,遇到问题,还能够和伙伴、老师们幽默调侃。不过再多的双语浸润,也依然要直面从未有过的文化冲击。

  • 学业上,他总结“躺平的有床,内卷的有车”;
  • 生活上,开学第一周确诊新冠、挑战独自国际旅行;
  • 社交上,加入橄榄球队还依赖室友“英翻英”,和朋友一起蹦迪、逛街;
  • 也经历着“离开中国就更热爱中国”的情感变化……

一起来看看这位菁kids资深撰稿人最新连载——美高留学4个月真实记录:有变化、有反思,不害怕独自面对挑战,也依然需要自我鼓励。

文、图|俞皓蓝


Part.1

学业

美国寄宿高中是走班制,我们学校大致来说每个学生上6门课,每门课一个班大概12人。我的6门课是英语、历史、拉丁语、数学、科学、计算机,每门课的同学都不一样。

分班机制结合了个人兴趣和学术能力,比如「数学课」,同一个年级的同学,上的数学班可以有四年的跨度。

拿九年级来说,当我的室友在上代数1,我在上几何,我的一些美国朋友在上代数2,而我身边的很多中国同学已经在学预备微积分了;躺平的有床,内卷的有车,互不干涉。美高对学生在哪个级别的课程实际上不怎么在乎,老师认为,在代数1拿A+比在微积分拿B学得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美高的「科学课」追求的就是实践。上课做实验,课后打开老师发的视频自学知识点,记笔记。我不能说很支持这种老师上课只做实验不教考点的授课方式,但是这确实培养了我们在长久学习道路上的自学能力。

这学期的期中考是写一篇有关水资源的报告,需要锁定一片土地上水资源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寄给这片水资源的当地政府。我写的是有关中国缺水、南北水资源调配不当的报告,学校帮我把报告跨洋邮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生态环境部。

在美高,我最喜欢的「历史课」还是一如既往地以启发为主,抄背为辅。从开学至今的四个月,历史作业几乎没有任何的日期、地点、人物、事件,反而是小作文一堆,ppt几个。美国在这个阶段教育的是学生思考的能力。

暑假时学校要求读的有关美国二战时期对日本移民的大规模关押在上课时也没有被逐章解析。学校让学生阅读历史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预习上课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踏入教室时,懂得要以开放的思维审视身边的世界。

期末考试要求以Pecha-Kucha演讲的形式回答“二十世纪的帝国主义与工业主义是如何影响二十一世纪的某一事件”,学生需要制作一个12页的ppt,只能有图片不能有任何文字,并且演讲时一个页面只能停留20秒。

美高的「晚自习」让我诧异和失望。之前没有住过校,我向往的晚自习是大家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而这里的要求是待在宿舍,把门打开。在左手有零食右手就是床的寝室里学习,根本没有那个效果。好在宿舍楼的公共区域有几个自习室,我通常会和朋友到那里学习。每晚7:30到9:30是两个小时的自习时间,专注的话作业肯定能做完。美高九年级的学习压力不算很大,但是拿高分也不是不需要加倍努力的。

 

Part.2

生活

第一次离家住校,还是这么远的地方,新生活就是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要从我的「室友」说起。

我的室友是个来自芝加哥的黑人小伙儿,名为DJ。他因为在芝加哥公立学校里学习成绩出众,获得了8年的全额奖学金,高中四年与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伙食、机票、生活费)全免。作为一名父母花了50万一年供我上学的国际生,我无不惊讶,无不羡慕:在美国学习好得到的回报原来是如此的夸张。

DJ有九个姐姐,家庭意识非常强,几乎每隔两天都会和家里的一个姐姐视频聊天。连着做了九次的自我介绍,我终于把他的姐姐们认识完了。

宿舍环境

「寄宿美高」的自由对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周末。每到周末,学生们就会搭乘学校的大巴去自己喜欢的商场百货和“景点”消磨时光。如果不想参加任何活动,在宿舍里睡觉也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选。

对我来说,这种能够选择周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还是第一次体验。第一个周末,我对美国百货商场的了解几乎为零,误打误撞地来了Wholefood,一个食品商店,买了一些饮料和橘子。后来有了美国朋友的指导,我们一起去商场买了鞋子,与中国同学们一起去附近的唐人街买了很多康师傅泡面,有一个周末还和一些朋友游玩了波士顿市区。

一抽屉泡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Target超市,里面从吃的到电脑到衣服到玩具,什么都有。上次来美国时,Target是我在美国认识的第一个超市,四年过去了,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购物场所。那种走在一排排商品之间,给自己的生活添置物品的感觉,可能就是我这个中学生感受的自由吧。

「狗文化」已完全融入了美高社区:虽然学生不得在校园里养狗,但凡是老师养的狗,每个人都可以抚摸。学校每周会有两次晨间礼拜,有一次的主题是集体为狗狗们祈祷。老师们一个接一个牵着自家的狗子走入了礼堂,坐在走道附近的同学一拥而上,抚摸着一只只经过的金毛、柯基、牧羊犬……考试周,学校组织了撸狗解压活动,老师把狗狗们都带到了操场,让大家与它们玩耍。

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宿舍里撸狗。我们的宿舍楼里住着一位养狗的老师,晚自习能时不时看到狗狗在串门。作业做完后,和狗狗玩一玩,虽然沾上一身毛,但何乐不为?我会陪这只游走在我们寝室间的狗狗在地上爬,在它的眼里,我们之间建立了狗与狗的友谊。

老师的狗子来宿舍串门

「蹦迪」是个体力活儿,这是我初到美国的第二周见识到的。一个篮球场,关了灯,放一些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全校就能蹦跶三个小时。

我对蹦迪持中立的态度,我喜欢音乐与和伙伴玩耍,但是像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连续几个小时不停上窜下跳,我是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欲望的。蹦累了,出门左拐就有学校请客的冰淇淋车,吃完了,回到篮球场接着蹦。

打扮打扮去蹦迪

我不跳的时候就在边上看热闹:比如开始一个小时后,几个男生跳到了一张桌子上脱去上衣蹦,台下阵阵欢呼;又过了一会儿,“舞台”的正中央被大家围成了个圈,平时看似书呆子的同学竟然是隐藏的街舞大师,跳完之后潇洒把眼镜戴上的动作也获得了不少的赞赏。

作为一名在美国没有亲人的学生,「Family Weekend」总是那么的孤寞:室友的父母与姐姐们都来了,好多美国的朋友也因为带父母参观学校而消失大半天,只留我和其他几个中国同学在宿舍里。

感恩节假期一周,我一个人住在了酒店。早上参加一个走读夏令营,下午看世界杯,晚上做作业上网课。虽然无聊了点,但还算充实。圣诞节放假两周,我去远在意大利的姑姑家过。

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国际旅行,也是状况百出。去的时候因为航班误点的原因,晚上8点的航班被改到了下午3点。我飞速通过安检,奔向登机口边上的波士顿礼品店,几分钟给意大利亲戚们买好圣诞礼物,终于在起飞前一秒赶上了飞机。

在法兰克福中转的时候,我先靠吃德式酸菜香肠热狗和用蹩脚德语和服务员聊天熬了6个小时,最后2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差点睡过头,直到航站楼大喊我名字时才醒来。还好我睡在了登机口门口,迷迷糊糊地上了飞机。

在意大利,我滑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雪,学了几句意大利语,在玛格丽塔的故乡吃比萨,那里严禁菠萝(和一切不正宗的比萨花样)。

最近在上海的朋友们得了新冠,我也分享一下在美国开学第一周就得新冠的经历。到了学校后我就觉得嗓子疼,一天早上开始忽冷忽热。在医务室作了检查,确定是新冠。学校有专门的隔离宿舍,护士负责送饭。

新冠隔离宿舍

除了咳嗽嗓子疼,我没有其它症状,反而心理层面上压力比较大,因为开学就得新冠,我怕没给老师同学们留下良好的初印象。一周后我转阴回去时,大家都问我还有没有新冠在身,面对明知故问的调侃,我发出了“再问我就亲亲你”的挑战。大家马上闭嘴了。

 

Part.3

社交

如果美高生能从《歌舞青春》这部典型美国青少年电影里学到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那就是“交朋友”。社交是美高生活很重要的一条。作为一名外来物种,初期靠寄生在掌握本土资源与知识的当地人身上是一条捷径。

我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室友DJ。他和我都是「橄榄球队」的。训练时,他帮我“翻译”美国队长在嚷嚷什么。如果玩橄榄球的时间能再多几个月,我就不至于是队里最没经验的球员:可惜我的球龄不到一个月,还不懂得规则。而在美国正常说话和橄榄球训练时的语言又完全不同——我哪知道“罗德岛”是一个跑位的名字啊,我连罗德岛在哪都不知道!

不过比起没经验,被撞才是最可怕的。橄榄球就是冲撞的艺术,我177,70公斤,就是让190大胖子队友撞飞的那只小菜鸟。我们橄榄球队的口号是“We are big dogs, from a small school! ”(我们是大狗,来自小学校!我的高中因人少自称为小学校)。而我无法在不心虚的情况下喊出这段口号,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大狗,我是只小狗。

橄榄球比赛

每次训练完洗澡,我们小队员都只敢让大队员先洗。有一天队长组织我们小的几个集体洗澡,我很害怕,以为会发生霸凌事件,但是最后什么也没发生,可能就是一项团队建设。我发现队长虽然看着可怕但实际上对我们很好。

每天放学的训练,被撞多了,也就习惯了。努力伴随着我的变强,我从没资格上场到终于在场上扑倒了……空气。在一次周末的客场比赛中,我还坐学校大巴去了罗德岛,在那里的美高见到了从上海来的小学同学。

我在橄榄球队认识的另一个好朋友,他有一头金发,来自美国南方。在橄榄球训练场外,我们也互帮互助。周末一起去商场,我经常会问他“现在我就说买单吗?要给多少小费?刷卡的话怎么给小费?”,而数学课上,他的一切问题也被我立马解决。

作为一名社交能力较好的人,我也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比如郊游、装饰房子等等。和每个人打招呼、和大多数人聊天、和一部分人合作、和几个人交友,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社交模式。

早上7点的健身房

 

Part.4

思想

就像印度“干净”的恒河和“卫生”的手抓,中国在美国人眼里也存在着很多刻板印象与偏见。

我的美国同学对当地媒体的信任度很高,这一点我不管尝试多少次也不能改变。面对小概率的种族歧视,我会第一时间用逻辑骂回去。不过比起恶意的言语,更多的是善意与出于好奇的提问。我的橄榄球教练就问我是否会功夫。我笑笑说“成龙是我师傅,要我教你螳螂拳吗?”

我非常享受「分享中国文化」,吃饭时给美国同学讲中国家长是怎么样的也很好玩。当白人同学听到中国父母多半都会收拾小孩时,他们的脸比原本更白了。他们问我中国小孩为什么不报警,我笑道:“文化不同。你们习以为常的枪击案,中国人无法接受!中国习以为常的收拾小孩,在你们眼里也成了惊天动地的新闻啊!”

我的室友和几个美国朋友都在学习中文,做小老师的感觉很棒!但时不时也会遇到奇葩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说‘不是’而不是‘没是’,‘没有’而不是‘不有’,‘没’与‘不’不都是‘no’的意思嘛?”这个问题把我问懵了。

没事在宿舍楼里的白板上,我也会写上几首古诗,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中国文化,也顺便将古诗翻译成英文锻炼锻炼英语能力,帮助美国人看懂“东方的神秘字符”。

来到美国,我对「中国艺术」更感兴趣了,可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失去时才真正关心。身边的美国流行歌曲听多了,我听起了崔健、唐朝、Beyond的歌。很多小时候在课本里学习的古诗文章,来到美国才真正看懂,就好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个人,也是九月,来了美国,每逢过节就会想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

鲁迅的文章,以前在双语学校的中文课上并没有读很多,现在让我深感振奋,因为我和他的文字有了共鸣。身边的中国朋友,有互相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这时我就想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只是向上走去远方。”

总之,看得越多,思想也就越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会更强,思维方式也会更开放。在国内培养的学习习惯和打下的基础知识为我的高中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社交和体育,如果能在留学前加强更多,那应该会帮助我在美高适应得更好。

中国学生来到美国的学校,会发现在理科课堂里,自己的能力比当地人更胜一筹。但若想在新奇的社交场合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或是在中国比较陌生的运动项目(比如橄榄球)中脱颖而出,还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我觉得课堂中,美国同学要向中国同学学习;而出了教室,在社交场合,在运动场,中国同学也要向美国同学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选择来美国上寄宿高中,好像在原本爬山的路上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隧道,每当碰壁时,我都会给自己鼓劲:“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当然也很暗,但是不要怕,不怕的人才会有路去走。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