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焦虑的家长,和看不见的战场

文 | 黄韬韬  图 | Unsplash

早先看到两条新闻,对照起来读尤其让人五味杂陈:

一条是“因沉迷手机游戏,父亲没收手机后儿子从11楼跳下”,报道中的14岁少年即便经过了半年多的治疗,落下了终身的残疾,仍然没有放弃打游戏。

而另一条新闻则是“八成家长让小孩冒用自己身份玩游戏”,说的是自“最严防沉迷新规”出台后,中国未成年人玩家减少了3900万,但是现在剩下未成年人玩家中仍有29%游戏时长超过规定的3小时,原因竟然是82%的家长愿意让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

报道中提到这样一句话: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法规和家长的共同的配合。

这话没错,只不过或许家长真正需要进行的配合,可能要远远早于法规出台之前,或者说,甚至要远远早于孩子开始打游戏之前。

所谓“配合”,也并不是一劳永逸地禁止、没收、限制,否则这个问题也不会一直占据着新闻版面和我们的视野,它显然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更为复杂的处理。

“游戏-电子产品-现代科技”这环环相扣的链条上,或许每个家长都会面临一种两难处境:

  • 完全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怕是不行,新的时代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出生于数码纪元的孩子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但是给孩子打开这扇门呢,又觉得除了那些新奇美好的部分,也会有洪水猛兽。

想到电子产品可能会吞噬掉孩子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难免就忧心忡忡起来。虽然网瘾学校被关停了,可是家长心里对“网瘾”这件事的恐惧,恐怕没那么容易消散。

只不过,仔细读了前面说到的第一条新闻,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

  • 孩子沉迷的到底是电子产品/游戏?
  • 还是它带来的感觉?
  • 那又是什么力量如此吸引着孩子?

如果说游戏成了一个不断吞噬金钱、精力和时间的黑洞,那么在此之前,往往是孩子心里已经先有一个黑洞,才会把它投射在某个地方,把自己心里无法填满的虚空感,用激烈的近乎自毁的方式,展示给成年人看。

报道中的男孩,父母七八年前就离婚了,之后跟着父亲生活,父子间也不亲近,而因为疫情的缘故学校停课,在家里实在“无聊”,才迷上了手机游戏。沉迷在游戏世界中的时候,孩子往往看不到他人,而在这种看不见之前,通常会发生的,则是孩子的不被看见。这种既看不见他人,也不被看见的困境,往往会让一个孩子失去宝贵的“自体感”。

「自体感」

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体感的形成,从婴儿、幼儿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互动方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及时回应、肯定并且理解孩子的感受,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步地撤出部分支持,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任务,在这样的理性状态下,一个内聚性的自体才有机会得以形成。

而自体感的虚弱则常常来自于父母比较差的应答敏感性,对于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没有足够的尊重,还是以文首的那则新闻为例,父亲也承认自己与孩子交流不够,更多的时候只是在乎孩子“听不听话”,所能想到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就是砸手机、打骂,直到“难听的话”导致孩子想不开一跃而下。可哪怕是孩子跳楼之后,原本打算对打游戏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家长,还是忍不住继续暴打孩子……

或许我们不难看出,问题孩子往往出于问题家庭,尤其是,家长本人就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无力去营造一个让孩子能充分发展自体感的养育环境。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孩子的世界里,之所以并没有比游戏更能让他满足、更有吸引力的事,不会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心里的空洞存在已久,游戏趁虚而入。游戏是拿来填补虚空的,如果把这个东西也拿走,又没有其他足够好的体验来替代和补足,那么孩子所感受到的,只会是更加无法解决的痛苦——原本的虚空没有解决,可以稍微安抚自己的东西又被拿走,这一刻孩子的主观世界里,是很真实地经历着“生不如死”。

育儿的过程,有时候会有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家长与之战斗的,未必是真实世界里可见的危险,而是自己的欲望和期待会不会盖过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愿望和诉求,因此更像是在和“心魔”战斗:

  • 是满足自己?
  • 还是满足孩子?
  • 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非此即彼的二选一的难题?

是不是我们很多时候所面对的巨大压力,不管是来自社会竞争、来自过高的心理预期,还是来自家庭中的掌控欲,都已经让家长的心理空间变得越来越逼仄,没有多余的能力再去包容和忍耐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或许是高度竞争的机制下,一些极端的“成功学”理念的共同受害者,在缺乏觉察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变成父母传递压力的对象。

至于游戏和电子产品,是新的难题,也是时代的符号,但是底层的逻辑或许从未变过:任何时候都会有让家长觉得孩子“分心”、耽误学习的东西,曾经是“闲书”,是流行歌曲的磁带,是小霸王游戏机,今天也就可以是王者荣耀,是“饭圈女孩”的一切……

而每一个时代,也总是有沉迷的孩子,有可以适度自控的孩子,以及在重压之下没有任何娱乐、但是在某个时刻不堪重负的孩子。而我们的孩子,会成为其中的哪一种,其实是基因、养育风格、父母的人格特质和后天环境等一系列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一些客观条件是我们难以把握的,而养育之道却是父母可以去调整和改善的,或许我们可以再读一读日本著名的儿童精神医学专家佐佐木正美的这段话:

需要强调的是,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的给予是有先后顺序的。

应该先给他足够的“母性之爱”,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父性之爱”。孩子只有先拥有“被充分疼爱”“有人花大量时间倾听自己的愿望”“有人接纳自己的一切”等体验,才会充满自信,并进而与他人产生共鸣。

父性之爱的给予,即社会规则的传授,应在孩子得到充足的母性之爱后开展。如果没有基于完全信赖关系的母性之爱为基础,孩子便无法心悦诚服地接受“游戏规则”“社会规定”等规范。

即使你因想着“必须好好培养”而在给予母性之爱之前给予孩子过多的父性之爱,如举止礼仪、社会规则的传授或学习方面的指导等,孩子也只会当作耳旁风般不会接受。而且,有时孩子会变得非常抗拒,或甚至用暴力抵抗。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常常不在于父母说了什么,而是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