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双 图 | 剧照
最近,国内出了一部能媲美BBC水准的自然纪录片。
不仅画质洗眼治愈,还能增长见识,很多人称其为今年的国产纪录片天花板。
取景地有西藏神山冈仁波齐、云南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等名胜,能让我们足不出户赏美景。
最重要的是,拍摄对象是国内少见的几种野生动物,以往它们只能在教材中或者新闻里看到。
可以说,内容上基本没有观看门槛,非常适合家长孩子一起观看。打开它绝对不会失望。
《众神之地》
01
片名中的“神”,指的是四种起源于华夏地区的“神兽”。
野牦牛,有“山神的家畜”之称。传说中,当世界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就有了第一头牦牛,它们比人类更早游弋在山野之间。
白海豚,海上精灵,穿梭于海浪之中,被沿海人民当作妈祖的化身。
亚洲象,在六七千年前就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傣族人说,正是大象撑起了天与地,于是才有了世界。
东北虎,萨满教认为虎是山神的化身,是沟通天地的使者。三千多年前,人们把虎刻在岩石上。
以上这四种动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西北、东南、西南和东北四个角落,犹如一张巨网的四个结点,勾连起了整个中华大地的生态系统和历史文明。
这些动物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以它们为拍摄主角的片子很少见。
总导演曾海若,曾打造出高口碑纪录片的《第三极》《极地》,他带着将近60人的团队,走遍东西南北,历经1000多个日夜呈现出这部神级大片。
这一次水平发挥稳定,依旧是美到让人挪不开眼睛,《众神之地》的每一帧都美如画,截出来便能当壁纸。
隔着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4k超清拍摄,取景专业,构图考究,再加上日本著名乐队“神思者”空灵华美的配乐,可以说是视听觉的双重享受。
不过,《众神之地》不单是动物或风光纪录片,它的视角非常独特,落脚在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关系上。
02
《众神之地》一共四集,每集的主角都有不同的故事,在堪比“连续剧”的剧情里,不同动物的习性被一一呈现。
第一集围绕着野牦牛昆仑和藏民智达的牵绊展开。
昆仑高大威猛,颇有神姿。在求偶战斗中失败后,它整日在山野中游荡。
光游荡还不行,毕竟求偶繁殖的欲望还没有解决。于是,它朝人类的领地走来,将目光锁定在了家牦牛身上。
野牦牛对家牦牛,几乎就是力量的绝对压制。所以,昆仑很快就接管了村民智达家的牦牛群,并光明正大地开始了自己的繁殖之旅。
在家牦牛群里留下自己的后代不说,昆仑甚至还想带领一众子民在肆意天性的号召之下回归那无际自由的荒野。
但智达也需要靠牦牛群来生活,他不可能任凭昆仑带走自己的牛群。
于是,一场人与牛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智达用缰绳套住了一头混血小牦牛的脖子,试图将它放上卡车。
但小牦牛拼死挣扎,血脉里流淌奔腾的野性被激发,使它直至死亡都没有屈服。
而勇猛强壮的父亲昆仑,远远地看着这一切,犹如一座山般俯冲而下。
但它还是停住了,用一种满是悲伤的神情,看着满头是血已经死去的儿子妥协了。
第二天,牛群里的母牛少了几只。因为传说牦牛母亲,总是会在孩子失踪后踏上寻子之路。智达即使悲伤,但也无可奈何。
第二集里,广东沿海地区,渔民老虎哥苦不堪言。
在多年的捕捞生活中,他最讨厌的便是白海豚,说它是“白忌”。因为每次只要捕鱼,就一定会出现白海豚跟着来把鱼吃光,还把网咬坏。
所以,老虎哥对白海豚恨之入骨,甚至希望它们能灭绝。
不过在目睹一次小白海豚的死亡后,老虎哥彻底对“白忌”改观。
他还记得那天,白海豚母亲在海里围着孩子的尸体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尝试着唤醒孩子。
在珠江口一带,人们常常会称白海豚为“卢亭”。
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专门记载。到了南宋,卢亭因为遭遇围剿逐渐完全退入水中。
近年来,白海豚的生存领地距离陆地越退越远。
白海豚总是生活在近海5-20米的咸淡水交汇区域,和渔民共享同一片水域。
由于人类长期在海中的各种活动,比如修桥、填海、取沙……原本靠着灵敏的声呐系统愉快生活的它们,常常会失去明确的方向定位,误入内河,从而使自己陷入险境。
比如片中一头名叫老白的白海豚,2020年5月,它在水产装置旁迷路了。
原因很有可能是想偷点鱼吃,却被迷宫一样的设备围住了,失去了方向。加上身上因为挣扎裹满了淤泥,声呐系统暂时失去了功能。
闻讯而来的专家们竭力试图用各种办法拯救老白,但他们心里都明白希望不大。因为在此之前,救助活动从来都没有成功过,人类对白海豚的了解太少了。
老白是幸运的,它活了下来。
但在中华白海豚江门保护区的标本馆里,大大小小的白海豚骨架都在无声诉说着自己的命运。
有被螺旋桨划伤致死,有被渔网勒住致死,种种场景让人心痛。
传说中,白海豚是对付鲨鱼的好手,海湾有白海豚镇守会非常安全。
海域中有中华白海豚存在,便证明水域生态环境是良性的。故此,中华白海豚的消失,也反映了整个海洋生态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云南,傣族人民尊敬和崇拜着亚洲象,他们会给每一头象起名字。但在这近十年间,亚洲象不断与人类发生冲突,其中有近20人在混乱中丧生或者受伤。
原因就是,与象群苦哈哈找到的野外作物相比,人类种植的庄稼既方便又营养,它们也更喜欢,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象的记忆能力超强,它们能够记住二三十年前走过的每一条路,从而在脑海中绘制一幅“大象地图”。
但随着人们不停地修建房屋、高速公路、水库,不停地改变着土地的形态,亚洲象的记忆开始混乱,与其他家族失去联系。地图开始失效,族群陷入绝望。
它们种群的经验无法再有效地传递给后代们,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人类世界里,自然被肆意地改造着。
《众神之地》里第三集的主角,就是一家走失了的亚洲象群。
雄性有老大——国王,老二——与国王决斗后失败被逐出象群在外流浪,老三——有“车匪路霸”之称,老四——老国王的长子。
其中尤为著名的是老三,战斗力爆表,踩坏庄稼破坏围墙,在人类的村子里溜达对它来说都是小事。
它曾经逼停过30多辆运甘蔗的卡车,然后慢悠悠地吃起自助餐。
再后面,老三又在求偶决斗中输给了老国王,气急败坏下冲撞汽车,最终收获“铁窗泪”,被关进了亚洲象繁殖基地。
比起频上热搜怒刷存在感的亚洲象,长白山密林中的东北虎低调异常。
因为东北虎早年间已在中国境内绝迹。
由于中国自然环境恶化,长白山不再适合东北虎生存,它们便远赴他乡,向俄罗斯、朝鲜等地迁移。
不过随着国内越来越重视环保,建立自然区,不遗余力地恢复森林生态,在2010年,东北虎也回来了。
第一只进入中国境内,并前后与四只熊虎建立关系诞下四只小东北虎的“十月”,是中国东北虎种群延续史上当之无愧的“英雄母亲”。
近年来,越来越多老虎搬过来定居。
如同总导演曾海若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动物是人面对自然时的一面镜子。”
整个创作团队力图用最动人的情节来刻画野牦牛、白海豚、东北虎、亚洲象的灵性,与此同时,自然的神性、人类的人性也交织在一起,诉说着物种衍化的永恒规律。
除此之外,纪录片还展现了很多让人目不转睛的小动物:
万物有灵,生命的美和可爱在《众神之地》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03
不同于BBC自然纪录片的科学性,《众神之地》的科普视角非常中式表达,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神秘。
这些珍贵的动物曾是中华文明的图腾,也是人类和大自然沟通的桥梁。
千万年来,这种沟通始终存在着。只是这种关系从一开始的尊崇和保持平衡,逐渐走到了今天的失衡。
问题的解决不在于人类消失,或是任由生灵灭绝,而是要在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
比如在冈仁波齐荒野的保护站里,那个不慎落单但被工作人员一点一点人工饲养大,然后放归山野的小野牦牛。
一直和象群沟通共处的“大象侦探”赵平,他观察着亚洲象家族,记录它们的路线,让村民们注意防范,同时也防止象群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研究了半辈子白海豚的黄祥麟,总是想要多了解它们一点,他尝试了各种方法去观测和获取白海豚的数据,只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它们。
北京师范大学的东北虎团队,十年如一日的观察着长白山的东北虎情况,致力于恢复一片完整健全的生态环境,以供支持东北虎长久繁衍生存。
比起动物的被迫迁移与灭绝,唯有人类能做出有效改变。而留住这些动物,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对自然心怀敬畏,人类才能与万物同在。
▽扫描二维码添加菁小沪
回复“众神之地”
获取观看链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