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育孩子就像打怪升级,刚开始是手忙脚乱的萌新爸妈;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会逐渐过渡到相对淡定的成熟家长;最后则变成面对任何亲子问题都能见怪不怪的资深佛系老母(父)亲……这条每位家长必经的漫漫进化路,我也正在跋涉着。
总结自己当妈的前六年,自我评价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心态和认知。褪去曾经的焦虑和盲目,我越发深刻感受到,要想养育好孩子,有一项品质特别关键,那就是——保持思辨力。
文 | 筱恬 编辑 | Yuan 图 | 豆瓣电影
01那些年,我交过的“智商税”
最近,女儿正式进入学龄期,下半年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间节点,因为它意味着我就要从妈妈1.0版本更新到2.0版本,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
记得女儿出生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很不淡定的状态中。
我像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标尺,对娃进行着24小时全方位评估,恨不得她的生长发育完全对照着“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立一会走”等理论标准来。
而当小家伙的成长稍有偏差时,我就会陷入极大的慌乱之中,并立马往坏里想,把后果无限放大,最终自己吓唬自己。
好在,时间是个好东西,可以证明一切事实,也可以推翻一切臆想。那些看似荒诞的忧虑,在如今证明都是典型的庸人自扰。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的一切操心与担心都显得如此多余而毫无必要。
但在当时,我却深陷其中。总结原因,我想有一点是根源,那就是——我放弃了自我的独立思考,而是过于依赖网络上那些贩卖焦虑的母婴讯息。
比如,娃五个月不会翻身时,搜索引擎为我推送了孩子脑瘫的各种症状;娃十个月不出牙时,又提供了孩子先天性无牙胚的相关内容……有些信息明显是危言耸听,但我却偏偏看了,甚至也信了。
教育方面同样如此。舆论铺天盖地的宣传,裹挟着无数家长陷入内卷——
“宝宝的英语启蒙,必须越早越好,最好从出生就开始!”
“三岁之前错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孩子将落后一生!”
“如果7岁前没有一点编程基础,读小学后可能完全跟不上!”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上了早教的孩子有多优秀!”
……
而我也因此一度成为了鸡娃大军中的一员,曾给女儿囤了好多超龄的资源和绘本,还在她一岁时就报了好几门早教课。
回过头来细想,其实很多课程我都交了智商税。
比如有一门号称主打统感协调和乐律启蒙的早教班,我精力和财力投入了不少,可女儿的表现并没有我期待中的那么让人刮目相看,至于离课程宣传的培养目标,那更是相差甚远。
类似这样的坑,我踩了好多次。到最后,我的心态越来越失衡,自身压力越来越大,也不由自主地把坏情绪传递给女儿,影响到了她的状态。
这种焦虑不安的育儿现状让我身心俱疲。我不禁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变成这样了呢?
02被资本诱导的“真理”
我想,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我自身认知储备的不足。
养育信息的不对称,加之不算强大的内心,让我在培养女儿方面遇到挑战时,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正因如此,面对那些贩卖焦虑的繁杂讯息时,我会被带节奏,从而局限在人云亦云的圈子里焦虑内卷,平添了无数烦恼。
但其实,当我们跳脱出目前墨守的信息圈层后便会发现,很多社会上被大众所信奉的“真理”,不过是资本牟取利益所采取的舆论导向。
举个例子。目前几乎所有的宣传都在强调,孩子学英语存在关键期,越早启蒙效果就越好。由此,无数家长开始热衷于给低龄娃鸡英语,甚至把起始时间放在了宝宝刚出生。
尽管这么做并不能说有错,但当所有人都对此趋之若鹜时,不在三岁前学英语似乎就变成了耽误孩子成材的“罪魁祸首”。但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只要查阅一下权威的文献或资料便会发现,这是夸张了。
比如由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领域的泰斗凯西•赫什•帕塞克(Kathy Hirsh Pasek)等行业大拿联合撰写的《游戏天性》这本书就明确告诉我们,其实孩子学习语言等技能的“关键期”窗口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不会在某一节点之后便戛然而止。
因此,“必须抓住人生前三年的学习黄金期”、“孩子三岁之前必须开始外语启蒙”之类的观点,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只会徒增父母的焦虑与烦恼。
家长要想改变这种被讯息刻意引导、不自觉被割韭菜的情况,除了不断提升自己养育信息掌握的层级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摒弃思辨力,要能够学会在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中,剔除谣言与谬见,留下真正有益的精华为自己所用。
以上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而当我主动汲取了各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后,我发现自己在养育女儿方面变得更加笃定自信,状态也更放松了。
轻装上阵以后,一切都形成了良性循环,变得越来越顺利。
其实,不光是育儿,生活中的很多事,用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与思考后,便会豁然开朗。
它能使人内心沉淀、头脑清醒,不会在慌乱时人云亦云地依附,不会在困境中束手无策地迷茫;同时也能使自己坚定追求,不轻易改变设定的立场。
因此,我决定趁早教给女儿这项让人受益匪浅的可贵品质。
03始终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tips
对于一个即将年满六岁的小女孩来说,该如何培养思辨能力呢?
在我看来,做到以下两方面很关键。
一是少让孩子看手机上来路不明的短视频,而是要多从正规渠道汲取更多的知识。
很认同大师林语堂说过的一句话:“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多了,才能够结合多方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与判断,而不是固步自封、偏信则暗。
女儿正处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每天都有无数奇思妙想,随时都能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对此,我总是以十二万分的热情给予支持,为她提供各种资源。
就拿这次的北京冬奥会来说。娃在看短道速滑比赛时,对于选手们的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是穿了什么衣服和鞋子,能在冰面上滑得那么快呢?
我引导她通过网上的信息、科普动画片、主题绘本等,对这个比赛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后来还做了延伸,顺便带娃认识了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的运动员的不同装备。
我相信,孩子的心智就像海绵,能源源不断地汲取外界的一切信息。提供给他们的养料越优质,他们就越能反馈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而之所以不建议让孩子多看手机上的短视频,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内容的出处并不权威,存在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推送很多时候是大数据基于人们的浏览喜好“量身定制”而成,看多了很容易上瘾。
尤其是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当大脑长时间被囚禁在”固有思维”的牢笼里后,他们主动和深度学习的意愿就会大打折扣,影响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要做到的第二点,是引导孩子多提问、多质疑、多独立思考。
在这里,想分享一种我非常欣赏的亲子沟通模式——海沃塔(Havruta)。它流行于很多犹太精英家庭中,旨在通过“提问—谈论—思考”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自驱力,并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纪录片《犹太教育探秘》第3集《抽象与思维——诺奖得主教育的DNA》中,一对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ger.Kornberg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影响。
从小到大,父亲除了通过言传身教让他感受科学的魅力外,还总会鼓励他积极思考,充分激发求知欲。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问和寻找答案,它们占据了他成长的主要部分。他的父亲,正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Arther.Kornberg。
这种提问和寻找答案的教育方式,正是海沃塔的精髓所在。因此平日里,我会有意识地在亲子聊天时不断设置提问,启发女儿去思考。 比如,通过疑问抛出问题:
“宝贝,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你准备怎么办呢?”
有意识地增加交流的回合:
“妈妈的看法是这样的,你认为呢?”
“我觉得你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鼓励质疑和探索:
“书上的答案是这么写的,你认同吗?”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回答,看看哪个更好吧!”
我相信,每一次这样的聊天,都是思维和灵感的碰撞。孩子将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辩证思维、拓展知识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值得欣慰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女儿正朝着理想的模样成长着。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会为之坚持;同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小脑瓜里的知识储备正不断增长。我希望,她最终会成为一个独立而内心强大的人。
04
世界知名投资人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曾说:“如果你对知识、性格和习惯有着坚定的秉持,当其他人都发疯时,你不会。”
的确如此。在这个真理与谣言并存、流量与质量交织的时代,要想在一团迷雾中找出真相,需要我们用强大的知识储备作为兜底,用冷静而缜密的头脑作为武装。这一切,最终离不开思辨力的加持。
育儿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与大家共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