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Ella
图|pixabay
首先分享一个心理学实验:
非音乐专业的36名被试,分为三组。
第一组听莫扎特的奏鸣曲,第二组听通俗音乐,第三组无音乐刺激。
10分钟后给所有人做智力量表。猜猜看,哪一组得分更高?
另外,听莫扎特(或者贝多芬或者瓦格纳)的音乐,到底能不能提高智商?
答案将在文末揭晓。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就跟智力和大脑发育有关。
作者:[美]凯西·赫什-帕塞克 / [美]罗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 /[美]迪亚娜·埃耶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
原作名: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 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
译者: 鲁佳珺 / 周玲琪
到底,天才决定于基因还是后天培养?经过训练(不管什么形式),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天才?或许大多数成年人对这事的成功率不抱太多期望,但是对自己未成年的下一代却抱着很大的期望。所以,市场上才会应运而生那么多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产品,奶粉、益智玩具、早教课程,甚至量子波动阅读。
《游戏天性》这本书开头就描述了一位准妈妈Felicia去母婴商店买待产包的经历。她本来只打算买些衣服、奶粉、尿不湿、安全座椅之类的,但是一到店里,就看到了各种牌子的识字卡、录像带,都声称能够促进宝宝语言、音乐、文学、艺术的发展。
到底是买“小小莎士比亚”“小小梵高”,还是“小小爱因斯坦”呢?所有这些产品的广告都明示暗示:如果现在不买,后果不堪设想。反正,你不买,别人买了,你家娃就等着垫底吧。在一堆堆儿童启蒙产品的攻势下,Felicia开始觉得头痛了。娃还没出生,感觉已经落后于人了。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主题——培养“天才儿童”“超级宝宝”。这种现象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上:
第一,父母是大脑塑造家,负责塑造孩子的智力和能力;
第二,科学研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科学地”促进儿童大脑发展,培养更聪明的孩子。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流行的、与大脑发展相关的育儿理论和法则:
- 在人生的头几年,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多方面刺激,促进大脑发展;
- 孩子的大脑就像海绵,可以无限吸收;
- 小时候学东西不费劲,事半功倍;
- 脑子越用越好;
- 错过了关键期错,后面就无法弥补了。
这些理念,许多人将其奉为圭臬,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趁着小时候大脑迅猛发展,赶紧学,赶紧多学。不能说它们全错,准确地说:这些都是对科学研究的扭曲或者误解。
对于上面这些流行理念,本书作者凯西等人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01 额外的刺激并不总是有益的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基于“刺激越多越好”的流行文化,新生儿护理房到处都是明亮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然而,科学家发现,这些灯光和音乐实际上会导致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问题。其实,我国也有儿科医生呼吁,不要给儿童开小夜灯。而0~3岁育儿专家Pikler、Magda Gerber等人也坚持这样的观点——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长大。
另外一个与此相关的例子是著名的“3000万词汇鸿沟”(The 30 Million Word Gap)。这项研究结果显示: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在四岁前多听到了三千万的词汇。这并不是说富裕家庭的父母整天就跟孩子说个没完,这样孩子接受的刺激就更多,起点更高。如果这是真的,恐怕很多父母就要开启“麦霸”模式了。重要的不是说得多,而是说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当然,这个词汇鸿沟,也很有可能被曲解,最后就变成“你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没关系,买了我们的产品,你的孩子就可能比同龄人多出3000万词汇”。本文作者认为,科学研究结果经常被扭曲,甚至报纸也不能全信,因为记者只会选择能吸引读者的内容,而不是原原本本呈现科学结果。总之,这些都是二手信息了,几经传播可能已经跟科研的真实结果相去甚远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不给孩子提供有刺激的环境,作者强调的是不要提供过度过多的刺激,这会导致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02 大脑实践“用进废退”原则
大脑实践“用进废退”原则,不使用的神经元就会死亡,但这并不是坏事。
前半部分看起来确实有点吓人,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一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变化中。大脑跟身高不同,成年了仍然会继续成长。我相信无数家长都知道或了解儿童出生头几年大脑的迅速变化。出生头三年,儿童大脑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三岁时,大脑里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
但是,大脑经过突触快速增加的阶段之后,就会进入突触修剪阶段,跟园丁修剪树枝差不多原理,最后突触的总量会降至成人的水平。很多人可能不解,为什么不能保留更多的突触呢?突触不是越多越好吗?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
初生的婴儿具备很多我们成人包括儿童都不具备的能力——他们可以发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也就是说,一个中国出生的、父母均为中国人的新生儿,完全可以无障碍地发出大舌音小舌音,而且不费劲。这其实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我们的基因具备了这一能力,确保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的婴儿能够顺利学会当地话。
但是,随着儿童慢慢长大,这项能力也逐渐消失,儿童的发音器官慢慢趋向于本国语的发音。这就是用进废退的原则,这也是为了让儿童更好适应母语文化。人类数百万年进化,给我们的基因设定了某些程序,总是有道理的。现代科学的进步,往往让人产生幻觉——科学可以改变一切。是真的吗?
03 “关键期”真的那么关键吗?实则不然
关键期,是“塑造聪明大脑”炒作的起源,也是“市场上最常拿来‘招摇撞骗’的论据”。本书作者描述了“关键期”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并不是来源于蒙台梭利)。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Harry Chugani宣称“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是决定大脑日后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也举了例子:2岁是视觉形成的关键期,如果一个婴儿患有白内障,到2岁左右还没有移除,那就为时已晚,后期怎么都无法弥补。Chugani也宣称“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我们有独特的机会决定他们的大脑将如何发展”,许多技能在“关键期”就已经固定了。所以,童年时期,有必要管理和塑造儿童的大脑,因为晚了就无法弥补了。
这个论点最有名的论据之一就是那些“狼孩”“猪孩”,因为错过了关键期,后期怎么努力,语言都无法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实际上,狼孩、猪孩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人类的环境中,这是一个完全的人类语言剥夺环境,他们当然无法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很显然,我们不能将极端的例子用于普通儿童。作者认为,“孩子一切学习行为都存在关键期”,这个观点很离谱。
那么,头三年,因为大脑发展如此迅猛,是不是意味着这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呢?是不是这个时候学什么都事半功倍呢?是不是应该抓紧这段时间让孩子成为未来的天才呢?
实则不然。
“只要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周围充满各种物体、建筑,有爱他们的人和他们说话,他们的大脑便会自主发育。家长不是孩子大脑的雕塑家,也没有义务决定为孩子提供哪种经历,在关键期刺激他们的突触连接。”作者也用学习二外举例,无论孩子是2岁还是5岁时雇了一个说西班牙语的保姆,TA都能学会说西班牙语。实际上,就算8岁或9岁才第一次接触这门语言,也不会落后太多。
作者认为,“孩子在头三年里必须尽量多学的论断完全是错误的”。也有学者提出了“头三年谎言”(the myth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来呼吁家长无须为孩子的大脑发育而创造过于丰富的环境。反而,“野心勃勃、强加式的早教计划可能会引发神经拥挤,从而导致儿童大脑未分区部分变小或数量减少,而这些脑区可能的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起着必要的作用”。简言之,过多的早教可能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而非助推器。
04 普通家庭物品就是很好的玩具
不一定要买昂贵的、花哨的玩具,许多普通家庭物品就是很好的玩具。
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真是让人无从下手,而且许多玩具价格也十分惊人,很多父母或祖父母对所谓的益智玩具(educational toys)趋之若鹜。实际上,许多家里现成的东西都可以是很好的玩具,比如:厨房的锅碗瓢盆、塑料容器都是现成的乐器;洗衣篮和包装用的大纸箱适合爬进爬出;沙发靠垫也是非常好的拼搭材料。
另外,市场上许多益智玩具(比如拼图)在设计的时候就设定了学习目标和完成步骤,孩子只能顺着这些规定好了的步骤才能顺利拼出最后的图案或者模型。但相比拼图,积木是更开放的,家长尤其要鼓励儿童最好不要照着说明书,而是自己想办法,拼成什么都行,而且积木可以反复拆了再搭其他的,千万不要做出了一个漂亮的成品就束之高阁,直接成了装饰品。
一般来说,玩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发散性开放性的,比如水、沙、积木,可以有无数种组合方式,这些玩具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种就是趋同性封闭式的,有且只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玩法。而作者认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益智玩具都是趋同玩具,玩法的限定也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05 玩,是一种更适合儿童的学习
玩,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更适合儿童的学习。
这一点可以说是本书的核心价值观,第九章有专门详细的论述。实际上,这几位作者还出版了另一本书,名为:Play = Learning: A Challenge for Parents and Educators。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游戏的重要性,仅凭儿童玩游戏玩得忘记了回家(我小时候也为此挨了不少打骂)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要说清楚甚至说服为什么要让儿童多玩而不是多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过去二十年,幼教界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前阶段到底应该是多学还是多玩才更有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学业压力实际上并非中国或者亚洲独有。来自世界各地,甚至以游戏为传统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也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如何平衡儿童游戏与国家课程的学业要求。这本书论述了儿童的数学能力、语言能力、读写能力、智力发展、自我认知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现在,我整合一下这几章的内容,举例说明游戏如何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就以“超市”为例:
孩子们(或者孩子和家长)玩“去超市”的游戏,去超市之前也许会列个购物清单,这就会涉及儿童的书写。
到了超市,会涉及物品分类,以及钱的安排。只有固定这些数目的钱,买了这个可能就买不了那个,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这些钱?这涉及到数学能力。
买的时候可能会跟店家讨价还价,或者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最后该买哪些物品,这就涉及到语言能力以及协商沟通能力。
而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会重复真实的去超市的经验:选择物品,排队,结账。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高出了自己一个头。父母的加入会增加游戏水平以及复杂程度,玩法也会更多样。相比而言,父母成为孩子的玩伴比在一旁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玩耍的另一个核心功能是可以给儿童带来一种力量感——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在游戏中,儿童是主宰,他们可以练习自己当家作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不是必须遵守父母或其他外部规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和行为举止规则不一样,前者是儿童参与了规则的制定,而后者则是外部强加给儿童的。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不仅剥夺了孩子创造游戏的快乐,也剥夺了他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和独立意识。如果孩子每时每刻都被别人安排好,长大以后,TA能做出好的选择吗?另外,习惯于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空闲时自娱自乐。这恐怕也是“双减”政策后许多家庭和孩子面临的困难。
作者认为,玩耍在21世纪尤为重要,“玩耍之于孩子如同汽油之于汽车”。现在各类信息触手可及,一个人知道得再多也不可能超过搜索引擎,学习也不再局限于信息的积累。虽然主流教育仍然注重正确答案,但相比寻找现成的答案,提出新问题并找到答案更为重要。“那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对社会高度敏感的人,必将超越那些只会获得正确答案的人。”而如何去发现提出新问题并找到多种可能的答案呢?玩耍!
但问题在于,玩耍对儿童发展的促进,比如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是隐性的,难以量化的(至少在短时间内)。而直接的学习可以带来直观可见的、可量化的结果(会认多少个字,会做几以内的加减法)。因此,在这个推崇成就的社会,那些可见的,短时间能出成效的学习,更容易让父母满意。
毋庸置疑,21世纪,我们有了更多信息,但养育孩子似乎更难了。我们置身于育儿洪流,周围充斥着各种言论建议。各种育儿理念、课程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每一种据说都是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结果,或者脑科学研究。这让很多父母更加迷茫了。作者给出了三条建议:积极反思、抵制诱惑、重新定位。
现在,揭晓开篇两个问题的答案:
- 三组被试,IQ得分最高的是第一组(听莫扎特音乐的人)。但是,音乐的影响力只能持续10~15分钟。
- 过早接触古典音乐并不能让孩子大脑发育更快,让孩子更聪明。“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教育计划、方法或技术确实可以有效促进大脑发育。”(这听起来确实有点悲观)
最后,用书中第10章开头的一段话(转引自另一本书)来结束:
“如果不想在育儿过程中成为一个恶人,你需要摸索、怀揣希望和爱,还要有点运气……育儿没有绝对的规则,甚至没有相对的规则——也许只有一个原则需要谨记:少即是多。培养孩子的开明方式不是一个劲地升高档位,而是用较低的档位,有时甚至是空档。”
本书中文版虽然是2021年新出版之作,但英文版早在2003年就已经出版了。三位作者是学前教育领域久负盛名的认知发展领域专家,他们研究方向的一部分是关于儿童的游戏化学习(playful learning)。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当代家长的困境与迷茫,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的育儿原则。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0~8岁孩子家长。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