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多年来一直高高兴兴去上学的女儿,突然对上学提不起兴趣了。无论怎么问、怎么引导,从她口中都听不到真实原因所在,只知道她的好朋友也开始“不喜欢上学”了,引发了老母亲的各种思(遐)考(想)。
女儿这些年一直就读的是IB国际学校,课堂轻松活泼,老师温和有爱,没有刷题,没有卷子和考试,没有排名。这么好的教育环境,为什么对上学没有兴趣呢?
文 / Beth
编辑 / Yuan
配图来源 / 电影《垫底辣妹》、《录取通知》
公立VS国际 ,谁更内卷,谁在躺平?
前几天,我家的亲友群气氛格外紧张,因为家里今年有两个高考生——哥哥家的小伙子和表姐家的小女生,大家都在急切的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
紧张的都是老一辈们,两位考生则是若无其事。尤其是表姐家的小女生,高三那一年过得格外的充实,参加艺术考试、合唱团、舞蹈队,样样不落。按表姐的话说,忙的都没时间学习了。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刚刚读到的菁kids毕业生峰会上一位叫David的毕业生说:“为什么躺平与内卷,竞争与休闲不能两者兼具?” 被传统思想洗脑的家长们,总是理所应当的认为,高考生可不就该一心一意的只读圣贤书嘛。
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似乎现在的孩子们都更想追求学业与生活的平衡。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立学校考生们,居然不再一门心思只顾提分,误以为相对快乐轻松的国际学校的学生们,从高中便陷入“比成绩,比课外,比夏校,比体育”的内卷竞争中。
用David的话说,“逼出了一群心理年龄六十多岁的三好青年”。(点击重温David演讲)
从压力的角度看来,公立私立高中之间,似乎打了个平手。
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公立教育
因为家有高考生,我们便聊起了当下高考的考试科目和各科的考试内容。让我惊到的居然是,在政治考题中看到了诸如:国家粮食储备制度,饮料消费市场的变化,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调整等话题。
且不说政治覆盖的范围与我们那个年代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单单是这些话题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足够多的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这就意味着,现在的公立高中生,不光摄入的知识量更加丰富,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所覆盖的学科类别也更加多样化。仅仅这几道考题,就已覆盖了经济、商业、财务等方面。
当我们总是着眼于国际学校甚至是IB课程的广度、多样化和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时,原来在我们身边,北京的公立教育也已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对学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直饱受诟病的公立教育呢。
国际学校更快乐吗?
抛开成熟的高考生,让我们来看看尚在读初中的孩子是个什么状态。
2021年春节过后再度回到校园,多年来一直高高兴兴去上学的女儿突然对上学提不起兴趣了。无论怎么问、怎么引导,从她口中都听不到真实原因所在。只知道她的好朋友也开始“不喜欢上学”了。
后疫情时代格外“神经兮兮”的老母亲突然意识到,莫不是疫情导致心理出了状况?也许之前在家宅久了,生活乱了规律?也许是网课上多了,沉溺于网络社交了?再或者回到学校后天天戴口罩,大脑缺氧了?
种种猜测除了增加了焦虑,也引发了老母亲的各种思(遐)考(想)。
初中的女儿这些年一直就读的是IB国际学校。课堂轻松活泼,老师温和有爱。没有刷题,没有卷子和考试,没有排名。
学校一直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的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多。作业和需要评分的project通常要求他们以论文或者是presentation的形式提交。
在我们作家长的看来,这种学习或者说作业方式不光锻炼写作能力,还能为今后国外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她提供这么好的教育环境,为什么对去上学没有兴趣呢?曾经还和女儿开过玩笑,把你扔进公立学校待一年,保证你从此不再抱怨。
但是,我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两位公立学校孩子的妈妈讲到,他们的孩子在疫情后都非常渴望重返校园,而且每天在学校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我这认知突然之间有点崩塌。一直以为国际/私立学校更容易创造快乐,更容易引发学习的动力,现实似乎却在告诉我,公立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更快乐、更主动。
当然,我知道我不能武断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毕竟sample size太小了。可是妈妈们就是很容易在各种打听,比较中迷失、陷入焦虑。我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细心敏感的老母亲,发现并想解决问题,就得拿出侦探般不屈不挠的精神。
百般不经意的“闲聊”中,得知女儿有的同学曾明确表示更喜欢“会讲课”的老师——把知识明确、具体的讲授出来(也可以理解为“灌输”),他觉得这样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原来,不是每个孩子都更喜欢自己去搜索、去寻找答案。同理,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把论文当考试成绩的评分方式。
这让我突然醒悟过来,似乎女儿已经跟我抱怨过好多次,她有写不完的论文,甚至包括体育课布置的论文。而且每个论文都要计入学期成绩。
我还发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讨厌排名。排名固然会带来无形的压力,但是也创造进步的动力。
菁kids毕业生峰会上Ryan就表示:“(在公立学校读书时)我并没有觉得排名是一个负向的东西。有时,我还会将他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针”,参考自己进步与否……”
曾经以为的国际学校的某些优势理念和做法,这么看来,怎么好像又不是优势了呢?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好的?
教育是一道永远无解的选择题
暑假临近,听说同年级好几个孩子要出国读书了,而且大部分是从幼儿园开始一路读上来的“老生”。还听说,另外一所国际学校,初中一个年级一下子走了二三十个孩子,全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国读书。
疫情尚未结束,出国不能不说仍是个不小的挑战。作为一个同样选择了出国留学的家庭,我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的举棋不定。
抛开国内外的安全因素不谈,对现有学校的熟悉,让我觉得选择留下,读完高中,就像待在舒适区里一样。
毕竟,女儿就读的是一所还不错的国际学校,一直读下去,然后申请大学,应该出不了什么大的差错。
可是现阶段,女儿失去了对学校/学习的兴趣。那么,给她一个体验变化的机会,让她切身去感受一下一个全新的环境,看看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说不定还能加快她成熟的脚步。
这些年,身在国际学校社区,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我一样,脑袋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疑问:
国内的国际学校和国外原汁原味的西式教育之间到底有没有差距?如果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家庭要选择牺牲家庭团聚而让孩子远走他乡去求学?答案不得而知。
似乎唯一能解释的通的,就是距梦校的距离更近一些,让迈进心仪的大学校校门变得更容易一些。
每个家长的心里都装着一个大学梦,或者说是藤校梦。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进入一个更好一点的大学。
难怪十七八岁的David会说:“现在的高中生们内卷已不再是为了申上好大学或今后过上小康生活,现在的内卷更像是满足自己——学生们和家长们的虚荣心和炫耀的资本。”
当看到这段话时,我怎么觉得,高中生一旦进入这种状态,这隐性的心理问题远比女儿现在对去上学不感兴趣严重的多呢!
现在那么多心理出了问题的大学生,很多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就读于非常有名的大学,莫非是因为终于看清了自己多年勤奋背后的真正原因而无法接受,失去了方向?
如果要分析学生们的诸多心理问题,疫情未必是罪魁祸首。
曾研究过2003年SARS疫情带来的后果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George Bonanno)指出,人在面对重大灾害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弹性,这里的重大指的是疫情带来的亲人离世等重大心理创伤。
而我们在疫情时所面临的社交受限、正常生活活动被打乱等“挫折”根本算不上重大灾害。这样的情况下,人的心理弹性,也可以理解为自我调节能力,是很强的。
正巧这两天看了一个名为《录取通知》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名被无数大学拒之门外的高中毕业生,由于无法面对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觉得孩子没有大学上是件很丢脸的事),和几个有着同样经历的哥们儿自己办起了一所“假大学”,用来蒙混父母。
没想到一下子吸引来了好几百名有着同样遭遇的高中生前来报到。其中一个学生的遭遇几乎代表了那里所有的人——当他收到(假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的父母第一次对他说出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这句话。
可见进入大学这一标志在大多数父母心目中有多重要。哪怕就读的是个从没听说过的(冒牌)大学,也是值得父母骄傲的,孩子才能被认可。
虽然故事是虚构出来的,但是电影反映的终归是现实问题,映衬的不正是家长的虚荣心吗?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校,同时能开心顺利的完成这一过程。但是固有的观念和焦虑又使得我们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努力再努力。难怪现在的高中生们开始思考,如何在躺平与竞争之间夹缝求生存。
很庆幸看到表姐家积极阳光的小女生,在高三那一年仍能追求自己所爱,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没有一门心思为了分数埋头苦读。
很欣慰虽然哥哥说如果他家的小伙子能再多花点时间学习,高考结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但是他的口气里没有一丝的责怪。
我知道,虽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这么“想得开”,但是,越多想得开的、不虚荣的家长,就意味着更多能兼顾学业与休闲的孩子,更多心理上更加健康的孩子。
不是不要求他们努力,而是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学习和生活。不会因为少考了几分,没有进入心仪的大学而被轻视、被否定。
Chloe在毕业生峰会的演讲中引用了John Dewy的话:“教育不是在为人生做准备,而是人生本身”。她进一步这样解释,“我们在学校学习其实不是为了准备迎接未来进入社会,学习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后,让我们再换个角度,如果家长们亲眼看一看北京近几年的高考题,就会明白,我们总挂在嘴边的刷题提分似乎早晚会成为过去式。
国际学校自不必说,从高考考题不难看出,公立学校的学科知识在不断拓宽,高中毕业生的思辨能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了这些能力,即使没能考上期待的名牌大学,家长也可以自豪的说一句,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