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爸爸”特辑|来自新西兰的老师爸爸Ben:我们家中西融合,“圈着散养”

A Dad From the West: We Nurture Kids in a Mixed Way

图片:受访者提供

家庭小档案:
这是一个中西融合的家庭。爸爸Ben Bowering来自新西兰,是一位老师;妈妈Maggie说一口“的的刮刮”的上海话,是个风风火火的自由职业者;两个姑娘圈圈和团团一个9岁一个6岁,为了能说好中文,选了一条比较有挑战性的路——上双语学校,而不是纯国际学校。

爸爸访谈实录:

你对孩子的期许是什么?希望TA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是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这点我和太太高度一致,因为我们自理能力都还可以,所以也能以身作则。从小让孩子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其次,我们希望她们能花一定时间去认识自己,探寻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而不是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认清自己非常难,但是这点做到了,她们也将非常容易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最后一点,做一个情商高朋友多的人。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但是情商高的人不会孤单,情商高不等于去委屈自己迎合别人,而是当她们不需要去迎合别人时一样能交到真心的朋友。这样,她们以后也可能收获类似的爱情,如果她们也有孩子,那她们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比较融洽。毕竟,人际关系对人的心情作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用1-5分来描述parenting方式,1分表示非常自由宽松,5分表示非常严格,你会用几分来形容你们家的?你对这种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关系是否满意?

我会用3分来形容我们家,介于两个极端的中间。我们家是一个融合家庭,所以也比较好理解我们现在的状态,既有新西兰的散养的感觉,也有中式教育的严格,尤其是学习习惯这方面。在新西兰,我小时候基本上都是放学玩到路灯熄灭才回家,但是国情不同,中国的人口多竞争大,而且传统上就认为孩子应该一直处于读书多状态,不像新西兰,基本上没有人在屋里待着,都在外面野。

在我们家,基本上可以用“圈着散养”来概括养育方式,定好一些家规,大家共同遵守,但是总体比较宽松。比如孩子做作业,我们俩从来不坐在边上盯着,因为从长远来看,盯着没有用,反而会让本来孩子喜欢的科目变得讨厌起来。

目前来说,两个孩子还都在小学低年级,没有到青春期,所以严谨地说,对现在非常满意,但是绝对不保证以后,家里两个都是女孩,我和太太也做好了心理准备,青春期才是大战开始。是否能相对平稳地度过孩子青春期对我们来说是个未知数,但是我相信我们现在的一言一行都在为之后的亲子关系做铺垫和准备。

 

疫情期间,陪伴孩子较多的是你还是你的家人?如果你有大块时间和孩子相处(比如假期或周末),你们一般会怎么度过?

疫情一开始我们全家在日本度假,2月初回到了上海,我是3月下旬回去上班的,而我太太可以在家工作,所以孩子们在家里上网课基本上都是我太太在。但是我理解,她一边工作、一边做家务、一边还要协助孩子上网课压力非常大,所以我一下班就回家做饭。

周末的话我们现在会去附近的公园野餐,在新西兰帐篷都是过夜才会用到的,但是中国的公园大家把帐篷当作凉亭,这很有趣。我们最近四个人都在一起学习打麻将,这个新的桌游也是近期家庭成员之间比较爱在一起干的事情,听说麻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能力,不过呢,我们只是希望多一个全家可以一起玩的游戏。

 

你最享受的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太多了,我们全家晚上吃饭时会一起看电视剧或真人秀,这是一家人每天最期待的在一起的时光,因为白天要工作和学习,晚饭时最放松,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

我们都很喜欢看烹饪真人秀,孩子们也从MasterChef Junior这个节目里得到很多启发,虽然她们做得很简单,但是可以看出她们对美食的兴趣。不过,我个人最享受的和家人一起做的事情是一起旅行,而且我很享受制定旅行计划、具体安排每一天的过程。去年我和太太回新西兰补办了一个婚礼,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我相信也给两个孩子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毕竟有机会去参加爸爸妈妈的婚礼还挺特别的。

rpt

对于妈妈们颇有怨言的“丧偶式育儿”,你怎么看?

这个社会现象我不太好去评价,我没有资格帮着别的妈妈们指责她们的老公,这背后是比较复杂的社会学。我知道妈妈们真的很累,我们家也没有请人来帮忙带,所以我很佩服太太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勇气。她是自由职业者,在努力找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点,我知道她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很感谢她。

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她的辛苦是有一次她外出录节目,但是前一天我的手机坏了,她出门的时候把奶挤出了一些放在冰箱,当时小女儿8、9个月,大女儿3岁。她告诉我顶多4个小时就可以回来了,可是没想到主持人的飞机延误了,她也没有办法告诉我要晚回家,那些奶一会就喝完了,平时她都是亲喂的,家里也没有奶粉奶瓶,小女儿就一直在闹,大女儿也是上窜下跳,那一天我很绝望,也不知道她出了什么事。

9个小时以后她终于回家了,看到她开门的一刹那我都想哭,做妈妈太不容易了。后来太太告诉我,早知道应该在大女儿小时候就多交给我一些独立带孩子的任务,让我好好感受一下。

 

如果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与太太发生分歧,你们通常会怎么解决?

我和太太在教育上基本还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她和孩子面对面相处的时间长,所以会更了解孩子实际的需求和困难,但是她也会在孩子睡觉以后和我讨论一下。如果是说孩子有趣的事情或者进步的事情,她会当着孩子的面和我分享,这样很好,孩子也会知道爸爸妈妈是知道和赞扬她们的成长的。我因为工作的关系,错过了很多孩子长大的精彩瞬间,但是从这样情景重现的语言中,我也很有参与感。

我们曾经在孩子读什么类型的学校这个问题上有一些讨论。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双语教育,而不是纯国际学校,因为希望孩子能在小的时候花更多的时间在中文学习上,到我这个年龄再开始学习中文就非常吃力了。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其实双语小学的数学也是非常需要有良好的中文基础的,再加上孩子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学习班,所以一年级一进去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和紧赶慢赶的煎熬阶段。

我太太比较在乎孩子在集体里的自信心,但是没有办法,既然当初我们俩共同选择了双语学校,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好在,两个孩子在一年级下学期都靠自己的努力慢慢跟上了,学习是个长远的事情,虽然现在好多了,但是之前的那个痛苦时期,每个家庭成员都不好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