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期菁读会,《教养的迷思》一书引发了读者讨论后,本次菁读会,菁kids的家长们共同阅读了《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它不是一本育儿书,可它关注的却是几乎所有家长都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当下我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倾注那么多精力、心血和金钱?我们是不是太过头了?怎样才是合适的度呢?
整理 | Stella 图片 | Rachel、网络
本书的两位作者均是任教于美国高校的经济学家,一位出生于德国,一位出生于意大利。在书中,他们不时提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己的童年是如何松散又自由,可当他们成家后,却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通过经济学的研究,他们得出了结论:经济不平等与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使父母做出了密集式育儿的选择。尽管这不是一本育儿书,却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教育的浪潮会发展至今天这样。
分享人 | Lily
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大儿子19岁,在美国读高中,即将前往马里兰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小儿子4岁,就读于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相信各位父母在育儿过程中也有过相同的困惑和思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教养我们的孩子?这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了不同教养方式的动机,值得深思。第一篇是“在不平等的时代抚育子女”,第一章是育儿经济。
根据戴安娜鲍姆林德(以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以及批评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而著称)的研究,教养方式可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权威型。
专断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的控制,父母认为遵从是一种美德,当孩子的行为和他们理解的正确行为发生冲突时,他们喜欢用惩罚性、强迫性手段来限制孩子的自我意志。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常常会使用体罚的手段。
放任型的父母会试图以非惩罚性的、接受性和肯定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冲动、欲望和行为。放任型父母的观点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道路。一般这种方式会被认为是一种激进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们无所畏惧,并敢于质疑大人的错误或肤浅的观点。
但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父母可能采取的都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是一种折中的手段,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并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也就是说,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同时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
一些调查数据发现,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不仅在学业方面表现更好,还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和自尊感。此外,这些孩子健康状况也更好,并且不太会沉迷于如吸烟、吸毒或者打架等危险行为。权威型父母更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他们更加推崇追求卓越和勤奋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教养方式分为两类:密集型教养方式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密集型教养方式则结合了权威型和专断型教养方式的特点,家长会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激励和支持孩子的学习活动,时常插手并强烈干预孩子的生活。
为什么许多成长于反专制主义的20世纪70年代,被教导要质疑权威并蔑视物质主义的孩子,成年以后却成了直升机父母?第二章主要讲的是直升机父母的兴起,直升机育儿是指30年代中变得十分普遍的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儿童抚养方法。向密集型教养方式转变的趋势,不仅仅意味着监视与保护孩子,还意味着插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选择的活动、甚至孩子的交友与恋爱。
书中还引用了儿童心理学家的一句话,能够让我们体会什么叫直升机父母:“妈妈像直升飞机一样盘旋在我的头顶,我也只有在打喷嚏时可以不打报告了!”
如果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我们就将教养方式归结为密集型:父母每周至少讨论一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每周至少与孩子交谈一次,每周至少和孩子一起吃一顿晚饭。一般来讲,密集型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都高于非密集型父母。根据这起解释,我们发现父母参与所有的三项活动,阅读书籍、讲故事、讨论政治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以足够高的频率进行这些活动,那么孩子在测试中的平均得分就比父母不参与任何这些活动的孩子要高,尤其是和孩子讨论政治,这一条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第三章讲的是当代社会中的教养方式。为什么美国、瑞典或者中国的父母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抚养孩子?传统观念认为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者再次发现经济激励可以解释我们能观察到的大部分现象。
比如荷兰、德国、北欧国家等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国家,父母明显更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和想象力。书中还提出,瑞典和瑞士这样拥有强有力制度、民权保护、盛行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国家在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而日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大多数父母选择的育儿方式最初看起来是当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最终还是归结为经济条件。
比如以我自己为例,我们70后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物价极低,社会阶层差别小,从小父母也没有时间精力去顾及我们的功课,也不会因为择校费尽脑汁,而仅仅就是就近入学,班上同学什么家庭条件都有。我记得我们那时候班上有好多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还有深圳市长的孩子,参差不齐,但是大家没有贫富概念,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不是很好,我们童年充满了各种美好的回忆,长大后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也能够感受不同的人生,学会应付各种问题。我认为我们那一代人非常独立,而且有拼搏精神。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在经历什么?一个月1万多的幼儿园费用,菜小一定是不能上的,孩子初中不能考上好的高中、竞争压力大我们可以申请出国,前几年很少听说体制内、体制外,那时候我们可能会说义务教育,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体制外?可是现在我们一出生就要想好是走体制内还是走体制外,体制内就得买好学区房;体制外,那就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鸡娃的路只有越早越好,不到一岁就开始早教,英语磨耳朵、绘本讲故事、游泳感统训练、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幼儿园公立不读,要上私立的一年十几万,还有很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机构做不到的。
父母只要有经济基础支撑,那就没有花不出去的钱,花了这么多钱我们也要有回报,为了有更好的回报,我们就成了直升机父母,时刻掌握孩子的一切动向,过分地干预保护孩子,归根结底,这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传授来的,也不是书上教的,只是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经济条件下,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教育不平等、投资回报率高的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采取的育儿方式——密集型的育儿方式。
两个孩子的妈妈。计算机专业毕业,目前主要从事儿童艺术疗愈和贫困山区的远程儿童艺术教育课程。
第二篇是“育儿简史”。前一位分享人提到了三种不同的育儿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专断型育儿方式的比例也慢慢减少,我们对孩子教育的宽容度和自由度也随之增多。这主要是因为专断型教养方式限制了孩子的选择,阻碍了他们探索世界的能力、扼杀了内在才能和共性。在现代化、高度流动的经济体中,独立性的价值很高,专断型教育方式很难延续下去,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传统的专断型教养方式迅速瓦解。
随着经济发展,性别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现代主流的育儿方式是尽力用一种性别中立的方式教养孩子。对于工业化国家的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子女的期望是相似的:无论男孩与女孩,希望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不需要依靠另一半将来也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作者以美国为例,讲述了当下男孩与女孩的教育,其实跟上海十分相似。首先家长对女孩子和男孩子都有相同的期望,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和希望是教养方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但如果是比较传统性别角色的父母,比如如果爸爸妈妈是宗教信仰比较强烈,他们有可能更多的是专断型育儿家庭,孩子是女生则会更加专断。此外,偏好传统性别角色的家庭收入更低,受到的教育更少。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一部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背景是50年代二战后刚刚兴起的美国。主人公是犹太家庭的女生,他父亲尽管是哥大教授,却是非常典型的专断型父亲。那时女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只要在家照顾好老公和小孩就可以,但因家庭变故,她只能出去工作,父母还强烈反对,认为女子不该抛头露面,这其实与传统的中国式想法有重合。
由于教养方式趋于密集化,父母在子女身上投入金钱和时间的成本上升了,因此拥有更多小孩的好处减少了,家庭规模也随之从大家庭(4个孩子)变为了小家庭(2个孩子),现代的理想家庭是小家庭。
社会阶级的差异也影响父母育儿方式的选择。社会流动性是阶级差异的关键因素。如果流动性高,不同背景的父母对孩子有类似的期许和愿望,从而有相似的教养决策。反之,如果社会底层父母看不到上升的希望,那么他们则不会认为孩子具备专业技能有任何意义。我们无法确定社会阶级差异消失的趋势是否会在未来持续,如果社会阶层间保持孤立,就会拉大阶级差距,需要有政治决策促进机会公平的发生,来抵抗低流动性。
两个孩子的妈妈,先后在外企与国企做管理。生二宝时考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与读书而暂时离开职场。
我来说说第三部分,政策如何影响教养方式,我会侧重说教育制度和公共政策对教养方式选择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于教养方式影响最大的两点是收入不平等和教育回报。如果收入不平等程度很高,教育回报又很高的话,那么家长普遍会选择权威型、专断型。但如果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非常高,教育的回报很低的话,就像农业社会,再如何教育也无法打破阶级的情况下,就会选择专断型,在家里孩子听我的就好了,这是小家庭的专断。
这种专断型的优点是适用于低流动的社会,比如在农业社会,或是非常贫穷的地方、正在战乱中的国家,这种情况下父母管好孩子就行,要是赋予他自由独立的思想其实是在害他。它的缺点就是传统,你只能重复你父辈所做过的一切。
权威型的优点是会激发个人成功的驱动,但也不是说权威就一定好,因为父母过早地告诉了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孩子就会按照父母讲的、老师讲的去做一个大家认为最成功的小孩,但是很多其他方面,可能玩的过程中出现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就被扼杀了。
放任型的教养方式通常是出现在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常低,比如说北欧,教育的回报也非常低的地方。大家都是同样的水平,更多地教养孩子也得不到好处,还不如安于家庭的温馨生活。它的优点就是塑造了想象力和独立性,但是缺点是存在偷懒和堕落的风险。
这本书我认为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说,看了欧美等等发达国家的教养方式的演变之后,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未来是如何的趋势,我们如何借鉴并运用到孩子身上。书中也说到,工业化世界教养方式变化的趋势也会在发展中国家发挥同样的作用。
以英国为例,英国是在50年代到70年代的时候,撒切尔夫人上台,提出了撒切尔主义,认为一个国家必须强调公平和努力,多工作多回报,所以它提倡的是不应该完全任由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
因为这项政策,经济不平等的程度加剧了,紧接着教育的经济回报就产生了。对孩子强加教育的效果很好,教育的回报越来越高,而对孩子放任型教育的回报越来越低。所以工业社会它是从不平等到平等,然后再到不平等。
学校的教学也是相应从最早的垂直化——老师强压孩子们去学,要求孩子们必须服从,这是刚进入工业社会的一种教学体制,慢慢过渡到平等阶段,学校倾向于水平化——教师和孩子互相讨论的教学方式,现在也正慢慢地变成有严格评估体系的水平化教学。
育儿的成本提升,生育率就不断下降,对于进入到第三产业的社会,教育回报的增长就导致了密集型教养方式更加的普遍。
孩子越来越少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就是人口越来越少了,渐渐的国家的发展就会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以知识和创新为驱动的经济体替代了劳动力富足的市场。人民越有知识越有能力,社会就发展得越快。
当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时,经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贫穷的家庭会不愿意给孩子投入,富裕的家庭为了保证孩子还能享受如此富余的程度,他们会更加密集地去教养孩子。这种时候就需要改变公共政策,去提升弱势儿童的人力资本。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包括养老金的再分配、公共体系的一些福利设施,如果不改变的话,就会造成社会的流动性降低。
我去思考的,就是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况。我们看到它似乎阶级分层越来越高,但其实它是在逐渐变得公平的过程之中,国家的政策都是公平导向的,强调城乡的公平,把庞大的农村变得尽量靠近城市水平,并且有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跑到城市来,快递小哥、保姆月嫂等等,他们的收入其实不低,比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讲反而可能更高。
所以曾经以为的城市阶层已经不那么保险了,我们经历着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必然变化,先从不公平到公平,但同时我们也在走着发达国家的另外一重变化,城市里的分层越来越厉害,有钱的更有钱,教育的投入更高,没钱的渐渐会认为这个社会还是挺公平的,所以我们对孩子不需要那么强加压力,相对来说比较放任地让孩子快乐教育,看到孩子们每天快乐地成长也还不错,但其实这些是公平的一个大基数,最后可能会流向于往下走的结果。
这本书最后也没有提出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而是作者希望能够有一些政策的响应,因为经济的趋势会造成不同背景孩子的育儿差距,社会的不平等限制了社会流动,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
文章当中也讲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教育体系高度分层,而且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能够预先确定他们的经济未来,那么教育体系会引发家庭之间的育儿战争。相反的如果一个教育系统强调公平机会和淡化成年前的竞争,那么家长和孩子会有更多放松的余地。”
总的来讲,这本书还是说经济趋势的发展是必然的,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密集型的教养是必须的,否则如果国家不施予相应的政策,那么你的孩子只有被分层筛下去。
我举个育儿场景,比如说A的幼儿园是不提供正式的教学,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七岁以前不被强制上学,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可以休息,自己决定坐在桌子边还是教室里闲逛,很少有标着分数和排名的成绩单,如果家长太过紧张,还会被老师劝解relax,这其实是瑞士、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情况。
B从孩子出生就焦虑,上一个顶尖的幼儿园就意味着顶尖小学的概率更高,进而打开了顶尖中学的大门,最后打开名牌大学的校门。
学区房都是标配了,钢琴、舞蹈课缺一不可,今年暑假我发现哈佛、剑桥、普林斯顿是暑假游学新地标,剑桥的河上都是划船的中国学生。还有妈妈吐槽,月薪3万支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网友很丧地回答,现在已经涨到8万了。
但其实北京、上海、东京、纽约、洛杉矶都是一样的,上东区妈妈也比我们好不到哪去。其实经济学的视角非常简单,就是目标、约束和行为这三个问题,你要达到什么目标、约束你的是什么东西、你能做出什么行为。经济学家是这样分析问题的。
我们在南京开读书会的时候,有一位家长,他说自己不是南京的本土家庭,是二代,他现在有一个孩子,有包括房、车、孩子教育各种压力,他就问经济学家嘉宾法布里奇奥,“你觉得我还能再养一个孩子吗?”
法布里奇奥回答他:“你自己没有搞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养孩子,把他快乐地养大,你为什么还要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把他们养到藤校,那么我觉得你可以不用生了。”他的意思是,人在做决策的时候,目标不能换来换去,你往后的行为会混乱,育儿也同样如此。
我们为什么做这本书呢?因为我们也确实觉得在这个时代,教育实在是跟每一个家庭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并不只是为了引进这本书,我们是希望能给家庭选择层面,多一些思路,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影响政策制定者。
当我们在南京开会的时候,家长十分焦虑。法布里奇奥算了一个数据,全中国C9学校(清华、北大、中科大、交大、复旦等九校联盟)一年大约招收9万多人,除以全中国的高考学生后差不多是0.36%,这只是参与高考的学生的比例,还有一批孩子在初中就已经被分流。
在中国竞争确实很激烈,但高考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在高考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政策应该怎样调整?经济学家认为我们不能把高考的压力层层下压,一直压到幼儿园学前为止,而是应该控制它压力的传输范围,呼吁减缓或是阻断压力的下传,至少在小学阶段让孩子轻松一点。
读书会现场也有家长提问为什么会推荐这本书,毕竟在鸡娃的父母看来,这本书只是一个开放式结局,没有任何的策略与指导,是否只会徒增焦虑?本书的责任编辑郑竹青老师想起南京的那场读书会上,就有学者回答类似的问题时指出,从来不主张读者在看完一本书后,一定要从书里得出马上就能做些什么的结果,这种层次的读书未必对我们有用。
家长们不妨将此书看作一块能够帮助自己拼出知识体系的拼图,它能让你的知识体系有上升的空间。读完这本书,至少对你的判断选择以及宏观把握的能力,都有一定提升。每一个家庭都千差万别,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这本书更像是私人定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