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让孩子走国际化教育路线,以期获得更优质和更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规划,还是在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开始转轨,了解国际化学校的具体特点和升学路径都是最基本的一步。在近期举办的菁kids国际教育沙龙中,来自上海德英乐中小学联盟的合伙校长程校长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也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回答。
主讲 | 程敏 图 | Rachel
学校类型:国际、双语,还是普通民办?
走国际化教育路线,首先就是要选一所“国际化”的学校。通常,大家都会简单地以“国际学校”来指称,而事实上,这样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沙龙伊始,程敏校长就辨析了几种容易混淆的学校类型。
01 /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招收持外籍护照的学生。
如果孩子是中国籍,除个别符合教委规定的情况外,通常都不属于国际学校的招生范围。
02 / 双语学校是民办学校的一种,招生对象以中国籍学生为主。
理论上讲,双语学校的学生具备同时走国内高考和出国留学两条路的可能。真正的双语学校应该中英文并重,且语言只是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文化浸润比语言浸润更重要:“大家都知道地球就是一个村,我们的孩子以后‘跨文化’的机会有很多。能讲英国脱欧的事,能通过电影《绿皮书》形成对种族歧视的深刻理解和见识……这才算真正具备了拥抱多元文化的能力。”
03 / 其他民办学校。
通常都拥有良好的师资和优质的教学,包含了英文授课的模式,但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是让学生具备双语能力。
如果想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一所学校是不是“国际化学校”,可以从是否以出国留学为导向来判断。如果着眼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得看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于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孩子造成困扰,程校长特别强调:“方法和路径由目标决定,当目标明确了,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课程选择:IB、AP、A Level?
对国际化教育有所了解的家长,基本都知道IB、AP、A Level这三种较为主流的国际化课程。但由于了解不深入,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比如“申请英国方向读A Level,申请美国方向就得读IB”。曾先后在IB和A Level国际课程中心担任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程校长,详细介绍了三种课程的特点和差异。
首先,IB和A Level都是学历教育并可以获取文凭,而AP不是。IB学生在11和12年级时学习IBDP课程,达到一定标准后,即可获得国际高中文凭;A Level学生需要在12年级时选择三门考试科目,成绩合格,即可获得毕业证;而AP作为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并非文凭项目,不能代替高中毕业证。
关于IB和A Level这两种学历课程该怎么选,程校长仔细介绍了两者的课程结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以IBDP课程为例,它既要考察学生六门课的成绩,又有论文、社会服务的要求,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IB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能把IB学下来的同学都很厉害,因为它要求全面发展。但它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
A Level作为全球认证的国际课程,不光在英国认可度很高,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加拿大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倍受认可。“以前很多中国学生会倾向于选理科类的科目,比如数、理、化这三门,也确实有很多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A Level成绩,被不错的大学录取,但是现在越来越难了。特别是申请美国的学校,强烈建议学习至少一门的人文类课程,因为他们很注重文理兼修。”
此外,程校长也建议学A Level课程的学生在11年级(AS-level阶段)选择科目不少于四门,这样进入12年级A Level阶段时,仍有可能放弃一门不太擅长的学科。
申请美国大学需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互动问答环节中家长询问,与用IB成绩相比,用A Level成绩申请美国大学是否有什么劣势,对此,程校长系统介绍了大学升学规划的三个阶段以及美国大学的申请条件。
三个阶段如下:
>>11年级,通过对自己个性和专长的定位、对目标高校的了解来确定求学方向;
>>12年级,开始着手申请大学。
对于美国大学的申请条件,程校长从学业成绩、标化成绩、申请文书、推荐信和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一一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即GPA。
由于大学申请在12年级上学期就已完成,因此GPA就是9年级至12年级上学期的成绩总和除以所学科目的总数,通常情况下,建议学生在9年级和10年级时学习较多的课程。美国的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并不看重你究竟读哪个体系的课程,最关注的是到底学了什么学科,以及所选的学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他们会据此判断学生的学术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
第二,标化成绩,即托福、SAT或ACT。
托福和雅思只需二选一,雅思能申请美国的大学,托福也能申请英国的大学,但是因签证要求,想去英国读书一定要考雅思, SAT和ACT也只需要考一个,有些大学甚至不需要提供SAT和ACT成绩。至于这两者怎么选,主要看学生适合什么。如果理科很好,建议考ACT,因为SAT只有数学和阅读,而ACT中有科学的部分,理科好的学生能因此从整体上提升分数。
第三,申请文书。
每个美国的大学对文章的要求都不一样,文章的题目也往往不能一眼就读透,而是需要越过字面看背后的深意,所有问题的设计其实都跟大学想要什么样的人有关。程校长笑言:写申请文书时改到凌晨4点是家常便饭,这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
第四,推荐信。
大学非常看重学校老师给学生写的推荐信,所以平时应该让老师对你有充分的了解。
最后一点,课外活动。
美国大学对学生参加什么活动并没有偏好,招生官只是想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及服务社会的意愿。
程校长也强调,由于升学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共通的规律,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而她所提及的只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就申请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了解自身所长,寻找匹配度最高的学校,而不是一味追求排名。
将阅读进行到底
在沙龙的最后,程校长还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建议——将阅读进行到底。
她推荐了《华氏451》一书,也回忆了自己读大学时的经历——大一至大三期间几乎把学校图书馆馆藏的所有英文名著都读遍了,这为她从大三开始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明显的收获就是每次考试都能得高分。“当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考试、写论文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程校长说,德英乐学院很鼓励学生多样化阅读。以“每月之书”为例,老师每个月都会推荐一本书,阅读完成后还会再鼓励大家以戏剧或者读书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而暑假期间则会有“暑假大礼包”,其中就包含了阅读任务。德英乐学院“整栋楼都是图书馆”的设想也正在规划中,希望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顺手拿到一本书。
此外,她还建议家长在家中营造阅读的氛围。“家长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程校长特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由于工作繁忙,她鲜有时间陪伴女儿,但在女儿成长的关键期,她每个周末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带着女儿和她的小伙伴办英文读书会。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孩子们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互动问答精选*
家长:孩子从体制内初中进入像德英乐学院这样的国际化高中,很多课程都是外教授课,孩子原来成绩不错,这样一来可能会因为语言和思维的不适应而导致成绩大幅下滑。请问德英乐会怎样帮助从体制内初中升上来的学生?
程校长:怎样能让体制内学校出来的孩子很好地适应国际化高中的学习,尤其是如何提升弱势、扩大优势,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我们招录取的孩子其实大部分是体制内的孩子,其中不乏在原来学校特别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短板通常是在语言、课堂互动和主动性方面。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学校专门设立了学生导师制,一位导师带十名左右的学生。与传统班主任制度不同的是,导师只需要面对学生,而且是从学生进校那一天就非常关注学生,会帮助孩子不断去调整适应。另外我们还有伙伴制,学生进校的时候就会给他配一个高一级的学长或者学姐,让他逐渐熟悉学校里的各种设施。学长学姐们也会传授学习方法,告诉他们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效率。一般来说,体制内初中毕业的学生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基本适应了,两个月左右90%的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了。
家长:如果父母双方都比较忙,需要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才能保证孩子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程校长:关于家长要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这个问题,我觉得时间重要,质量也很重要。家长并不需要一直陪伴孩子,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家长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所谓言传身教,当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独立自主的人的时候,孩子也会从你身上学到这些。所以不要太纠结于多长时间,也不需要一定得陪着他做作业,但是我建议要保证陪伴的质量。我们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放松,但当你真的带孩子出行时,其实还是希望孩子能有所收获的。如果能提前对这个地方的文化历史传统做一些功课,旅行过程中就可以与孩子做一些探讨,也许你不经意中说的话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意义。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