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使孩子社会化、并且强有力地塑造孩子人格的力量,在于家庭之外。
主持人:苏敏
分享者:Stella、YixiuWu、王鸿飞
样书提供:上海译文出版社
*限于篇幅,本文仅摘录两位讲者的主要观点。
Stella:一个焦虑的12岁女孩母亲的反思
我女儿就读于闵行区的一所民办初中,现正处于预初的过渡期。我从去年开始陪孩子度过了小升初的阶段,她热情、善良,也有很多朋友,但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压力,压力最大的时候甚至有一点煎熬。
压力来自于哪里?现阶段主要是成绩。因为我们小升初的成绩是勉强够到现在这所中学的门槛,和其他同学相比就会相对落后。成绩压力之下就引发了亲子矛盾,孩子和我互相觉得彼此没被尊重。现在她会关着房门做作业,不让我帮忙,也会说我说的和老师不一样,她会不耐烦。平时作业很多,她动作磨蹭,没有时间复习笔记、预习新课,我又说不上话,我对这样的状态很焦虑。
看到菁kids的这次活动,我想着这本书是不是能够给我一些启发、解决我的问题,所以就报名了。看完书后,我发现它其实是一篇论文,提出论点,再用大量数据来支持论点。主要就是告诉我们一条教养假设,即:父母的专心投入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决定作用。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是基因,以及孩子的同辈群体对孩子行为性格的塑造。其次,文化是从父母同辈群体传承到孩子同辈群体的,而不是直接由父母传给孩子。
这本书对于现阶段的我主要有以下这些启示:
启示一,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焦虑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趁着有时间去学一些想学的东西,可能你学习的点滴过程反倒影响了孩子。
我们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是选择孩子同类的权利。中国古语早就讲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者也说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为孩子选择相对最好的同辈群体。但我也在反思什么是优秀群体。每个人的定义不同,现在还挺难去界定什么叫最好、什么是最适合。但在孩子平时对我的反馈中,我能感觉到她对现在的校园生活很满意,没有负面情绪。尽管成绩不好,但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她感到很开心。
另外,书中也提到,孩子同辈群体的领导者不一定是孩子,学校的老师可以是这个群体强有力的领导者。老师可以持久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我个人就非常明显地感觉到,班主任的风格就是这个班级的风格。我女儿的班主任比较佛系,佛系的概念是只要不出原则性错误,孩子可以随便闹。她没有压抑孩子,而是愿意理解孩子、给予他们信心,所以他们班级的孩子都挺敢想敢说,也有创造性思维。在这个阶段我觉得遇到好的老师是很幸运的,不管你与老师的想法是否有出入,尽量去支持、配合老师。
启示二,青少年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儿童和成人不能改变文化,因为一个处于学习阶段,一个正在维持现状,只有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想打破一切成规,所以我们家长应该保护他们的创造力与宝贵的想法,也警惕他们做蠢事。
初中来讲我最担心的可能就是恋爱问题。现在孩子六年级就已经开始表白,女生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因为恋爱分心,所以家长需要先做好教育,要时不时以聊天的方式提醒她。
虽然这本书否定了家长教养的假设,但我也知道家长不可能对孩子没有影响,我很想知道这影响到底有多大,书中没有说到,但它提到了父母与孩子的双向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还完全依赖大人,我们无法掌控他们的明天,但我们手握着他们的现在。
YixiuWu:如果同辈如此重要,那父母还能做些什么?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孩,刚刚完成幼升小,准备就读家附近的公立小学;老二是男孩,两岁。我自己在一家国际机构做跟传播有关的工作,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尽管如此,日常生活就是每天在各项事务中努力做到及格线,同时在内心尖叫一百遍怀疑人生。
这本书是缓解父母焦虑的良药,它不鸡汤也不鸡血,还给到了很多方法,我摘录了一些要点分享给大家。因为我的孩子都还比较小,所以着重看了童年阶段。
作者提到童年是同化的阶段,是孩子向同龄人学习的时期,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许多父母背的锅也许正是从同龄人那里学到的东西。因此它给了我一个启示:我们需要去关注孩子所在的群体,关注孩子是从哪里受到的影响。
同时童年也是孩子分化的一个时期,孩子会通过在群体内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而后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群体中的别人是孩子的镜子。等孩子到高中后,他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就基本固定了,孩子就会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而后成熟他们的人格。
这本书带给我的疑问是,我们表扬孩子真的有用吗?作者也提出了她的想法: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的自信恐怕只是在父母家庭关系中的自信,所以孩子在家里的性格和在外面的性格。真正让孩子获得自信的办法,是需要他通过努力,通过逆袭,来确定自己的能力,以此来获得自信,这样的办法比父母的鼓励更重要。因此家长们不必因为哪一次错过了表扬孩子的机会而内疚。
第二点,作者提到,孩子不应被告诉他是在为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做准备。孩子从没觉得自己要成为一个大人,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我们在小的时候都有过爸妈对着我们说“你现在好好努力,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的经历,这样的提法对于孩子而言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大人对孩子而言是完全不一样的物种,长大后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抽象而遥远。
家庭因为其特殊性,很难行使群体职能,孩子在家里形成的角色和人格很难迁移到别的情境中。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父母可以成为领导者,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群体,比如共同来考虑我们家庭今年要完成哪些事,为家庭这个小群体定下一个目标。
作者还提到了许多家长需要注意的小点,比如让孩子的外表尽量“正常”,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特征被同伴放大或取笑,家长能做的最起码是控制一下,比如让孩子箍牙、帮助他们控制体重。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此刻开始和负罪感说再见。作者花了很多时间讲基因的作用,孩子生下来后会变成什么样,有50%甚至更高的几率已经被基因决定了。父母可以设计的部分,我认为可能是孩子长大之后一对一的亲密关系模式,比如孩子如何组建自己的家庭,如何与配偶相处,这些基本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家长需要尽量给孩子一个比较正面的相处模式。如何持家、如何理财、如何烹饪等不太涉及到社会化的部分也需要父母施加自己的影响。
但孩子的社会人格确实会更多地受到群体的影响,父母不需要有负罪感,能做的只是通过为孩子选择群体而间接影响他们。
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去享受育儿的过程,可能我们对孩子做的一千件事最后只能从他身上呈现出一百件,不如把付出了许多却没有回报的事砍掉,尽量在自己快乐的基础之上让孩子跟同伴们玩。
*本次读书会,我们也邀请到了《教养的迷思》中文简体版的责任编辑刘宇婷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这本书出版前后的故事。
为什么选择引进这本书呢?在美国出版之后,它的反响非常大,几乎被全方位打压,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否定了作者“父母对孩子没有影响”的理论。所以每一次再版,序言都会被作者一次次改进,回应各种质疑。作为出版方,我们不想轻易判断这一理论的是非曲直,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它的存在,至少我们认为它有价值。
这本书是我在怀孕期间做的,在我做完这本书、也生完孩子后,跟周围的妈妈们聊天,她们通常都会觉得我心态很好。这本书确实也带给了我一些正面的影响。书中的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上街,大女儿看到一条小狗就很勇敢地上去抱它,而小儿子则缩在后面,妈妈对着大女儿说,你不能就这么上去,它可能会有危险,却对着小儿子说,你要勇敢一点,这条狗不可怕。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其实是由孩子来决定的。爸爸妈妈能做的是观察孩子,给孩子搭建一个脚手架,让他顺着自己的生长趋势生长,我相信基因的力量。
-End-
第二期菁读会预告
为什么享受过自由童年的父母纷纷开始“推娃”?这些问题背后的经济学根源是什么?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作出了回答:
社会平等和教育回报差异等经济因素,是导致育儿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
本书由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合著,中文版刚由格致出版社推出。
不同于一般经济学书籍,本书在详实权威的跨国数据和专业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两位经济学家还结合了自身的童年和育儿经历,让这本书充满了温度和可读性。
感谢格致出版社赠书支援
第二期菁读会将于7月26日举行,现招募3名讲者,会有一定筛选,有意者请联系菁kids编辑:胡苏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