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择校,别被“榜”住手脚

3月5日,胡润百富旗下国际教育平台胡润百学发布的《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横空出世,细数国内各大国际学校的“排名”及其多方面的变化。

这已是胡润百学第二次发布该报告了。早在2017年11月30日,胡润百学以“首次发布”的姿态,引发不少争议。当时有细心的家长发现,排名前5的学校里,上海包玉刚学校和北京鼎石学校招收中国籍的学生,而另外三所只招收外籍学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

而今年前五的排名中,北京鼎石学校跌出,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挤进(同样招收中国籍学生),其他几所学校仍在列。

 前5名基本没有变化。图源胡润百富

放眼前10名,排名上升最快的是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从去年的第31名飚至第9名,以及广东碧桂园学校,从第22名升到第10名。除了上海包玉刚学校和北京鼎石学校,前十名上榜的学校名次均呈上升势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榜单虽号称首次发布了“中国国际学校课外活动十强”和“港澳地区国际学校十强”。但对比2017年发布的,还新增了“公立学校国际部前10名”及“民办国际化学校前10名”两个榜单。

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不错不错!榜单是越分越细、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很实用啊!

但回头想想不对啊——开头提到把所有学校一锅炖了。那搞个总榜单何苦来?这个榜单排名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又是如何评出来的呢?

替尼克扬感到不解。图源网络

先看看2017年该榜单发布时,胡润百富所披露的评价机制:

胡润百富《2017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而今年发布的新闻通稿几乎原汁原味。

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但今年的发榜,胡先生似乎多了一句嘴:

“我们没有采访学生家长,因为我们认为教育行业的专家对学校的了解更深,而家长可能只对自己子女就读的学校,或自己所在地区的学校比较了解。”

超级自信、相当耿直的硬核发声了!

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吊诡的是,这句话在2017年的发榜通稿中,是没有的。想必可能是为了解释某些问题的缘故,而特意加上去的。

另外,据今年的报告披露:“一线城市的民办国际化学校一年学费大约25~30万,公立学校国际部一年学费大约10~15万。”

不是说好买单的顾客是上帝吗?咋连个填写调查问卷的机会都不给呢?

而且正因为家长对自己子女就读的学校深有了解,才更具有参考价值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听胡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有点想笑呢~

图源美国留学快报微信公众号

就在2017年胡润百学发布首份评价榜单的次日,一个叫做“美国留学快报”的微信公众号全文转发,博得留言区一片质疑:

网上能搜集到的开放评论少得可怜。图源美国留学快报微信公号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评论的主要矛头正是指向这种不科学、不明朗、不公开的测评方法。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届打榜有关于此的具体说法是怎样的。

胡润百富《2017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的确比去年又多了一句话。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模板框框里的填数据嘛!但你要是对数据不敏感,偏偏喜欢咬文嚼字的话,脑海里对这一句便挥之不去了:“每所学校不超过2位国际教育专家参与投票。”

联系上下文,我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了,实在是无法琢磨透这道数学题的立意。

所以,在此也请求哪位好心的学霸能帮忙算算,解答公式可在留言区讲一下这投票到底是咋算的哈(手动笔芯~)。

图源网络。取自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起风了》

但紧接着读完下一句,岂止是辣眼睛,简直感到脑壳儿疼!

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打脸了啊!刚才还说买单客户啥也不懂,现在又突然献上温情告白:“我们的初心,是服务于您更好的择校。

如今连政府职能部门都知道转变工作方式,问需于民。敢情这调查做的不仅犯懒,还抛出国际教育专家团的唬人阵仗(据称是由国际学校校长或资深老师,国际学校投资人及其他教育行业专家共同组成)。

胡润百富《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截图

正如胡先生所说,我们压根无法从这个榜单里看到“更多的信息”对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升学走向、申请门槛、课程安排、费用等综合评估,恰恰是家长择校时非常关注的要素

我也在第一时间碰到一位刚好有择校需求的Helen女士,问了问她对该报告的反馈。

Helen是一位刚从美国读博归来的7岁孩子的妈妈,在美国的两年时间里,孩子一直在美国当地上学,但目前回到北京,她的第一要务就是给孩子物色合适的国际学校。

当看到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时,Helen说她的第一反应是:“太及时了,不用东奔西走了!”

可通读榜单几遍后,她有疑问了:

“怎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只招收外国籍的学校和中外籍都招的学校在一起排名似乎不太妥当。且排名的依据从何而来?这样的榜单真的有公信力吗?”

不只是Helen一人有疑问,我手机里的家长群反响不断,几乎都是充满怀疑。

其实这份榜单虽存在值得推敲之处,但一些统计数据及结论也并非完全不靠谱。最主要的,依然是评选标准难以做到最大程度的客观公正,让家长们觉得“不靠谱”,缺乏选择安全感。

榜单美其名曰为家长择校提供参考,而实际上在北京的一些国际双语学校,有些小学教学声誉在外,而有些学校是高中部比较强,这样的榜单一出来,难道不会给需求不同的家长们带来误导吗?

我们再把给学校排名这件事扩大。众所周知,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并称为“世界四大大学排名”。

就拿QS大学和Times大学排名打分为例: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运用6方面的具体指数衡量世界大学,这六个指数和他们所占的权重如图所示。

1992年,《泰晤士报》首先公布了英国第一份大学指南——“最佳大学指南”(Good Universities Guide),该排名的指标包括以上九项。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更精细、复杂。但至少人家对每个学校的排名指标及占比,能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难道这种科学的评价思路,不值得借鉴一下吗?至少听听家长的意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不然,那就请胡润百富好事做到底,让我们知道更多有关《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榜单的打分细节,并公布公众的后续反馈情况。

否则,如此抛开最关心这个问题的家长谈择校,不过是一场没有任何观众的独角戏,精彩也好、热闹也罢,不透明的舞台背后,往往最容易引发无限遐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