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派妈妈: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和认知长大

只有我们愿意放开让孩子去认知这一切责任和后果时,他们才有机会长大——按孩子自己的意愿和认知长大。

文 | Carol Xie  图 | Unsplash


印象中用的“”字通常是 “放学” : 终于可以不上课,去玩了; “放风筝”:让风筝在空中自由地飞。“放牛娃” : 让牛自由地在山坡上觅食。“放” ,英文Release。

从小对这个字的理解就是释放一种东西,压力、情感、责任、甚至是自认为在手里珍贵的东西——如果它真的属于蓝天,也只有在蓝天下才能翱翔;如果我们足够深信它们能在这片山坡上独立生存。

当妈后,还听到了一个新词“放养”。

随前夫移民来美国那年,我23岁。第二年,我们有了第一个女儿。新移民家庭在美国打拼,说容易那是骗自己的。怀着女儿时,公公婆婆因为担心以后要帮忙带孙女,所以特意回国做了次大巡游。

我怀着女儿,在市立大学上着21个学分,还在市中心一家私立学校里做着一份全职工作。前夫之所以是前夫,其中一个原因,是烹饪的活从来与他无关。所以我们周日就要备好所有的食材,晚上回来两菜一汤。肚子里的宝宝还是需要特别营养——至少怀第一个宝宝时是这么认为的。

女儿出生后,我们辞掉了工作,停了大学的学习,回国想让女儿多感受一下“中国新年的气氛”。一婆婆打麻将的姐妹笑说:“不用半年他们就该要逃回来了。”料事如神的她,竟然说对了。回国四个月后,女儿和她爸都开始气管炎。在“打不打点滴”这个问题下,我们决定了马上改签机票,“逃回”美国。

回国第二天看了美国的家庭医生。继续喂奶、晒晒太阳、休息好,就是家庭医生开的处方。不出三天,俩人都好了。从此以后,我知道发烧不超过三天,别去找家庭医生,晒晒太阳,多喝水,就好了。也许是因为年轻怀上女儿的原因,她也没再试过发烧超过三天。哪怕是刚上小学,在那个病菌集散地熏陶,也就是发一天烧,把全家都传染了,她第二天就退烧,第三天就上学了(学校规定发烧后的小孩必须要退烧24小时后才能上学)。

逃回美国后,乖乖地都各自重新找工作,继续修大学的学分。女儿第一天被送到学校,大概是18个月,去的是Toddler Program。在美国,小孩上学最小的年龄是6个月,那叫Infant Program. 一般是一个持牌老师对3个6-17个月的宝宝。18-36个月的Toddler Program,一个持牌老师能照顾6个学生。蛮多的幼儿园机构会把这群宝宝划分为两个年龄段,分开两个教室。36个月后就是普通的幼儿园了,直到5周岁上Kindergarten。从6个月到5岁之间,很多幼儿园都有半天,全天,隔天等不同的时间表。每个家庭按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以及小孩的表现来决定去多少天。幼儿园,尤其是好的幼儿园,一点都不便宜。

因为要上课,也要工作,加上女儿比较外向,最重要是那时我们还是低收入家庭,去幼儿园能有政府的资助,所以女儿几乎每天都送去幼儿园。周六,芭蕾班,从两岁就开始了。上完舞蹈课,直接奔去金门公园,待个半天。美国的长周末,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周边的儿童博物馆,火车博物馆,动物园,科学馆,在小女儿出生前的那段时间,陪伴了我们度过每一个长周末。

小女儿出生以后,我的全部精力都在她身上。为了弥补大女儿,孩子她爸几乎每个周末带着她学完一切她想学的东西:芭蕾、踢踏舞、吉他、钢琴、花样溜冰。我对他俩父女说:你可以一直去培养不同的兴趣。但有一天我会问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那时候,你要能告诉我,并且你得放弃所有其他的课程,好好练你喜欢的。

那一天还没到来之前,我便已经发现了维系一个家庭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竭尽全力下,我们终于做到了和平分手。从此大女儿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小女儿跟爸爸。

那时我刚读教育硕士班,还有一份全职的工作,“放养”,从字面上看,真的是对我的养女经历最好的诠释。准备“放养”前,我倒是做了一个决定:让女儿推迟一年上小学。“懂事”从此是我每年家长会都会听到的评价之一。因为她“懂事”,所以我从来不检查她作业,不帮助她复习,不管她要不要测验。

我唯一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就是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会是一对一的。女儿上的是双语私立学校,中英文老师和他们的助教会和你一起查阅所有那学期内女儿做的功课,考试,能力测试。2年级,英文老师有担心过她的阅读能力有滞后。我回家告诉她:你要多读点书了。可是到现在女儿5年级了,每天晚上读书的时间是45分钟,看电视的时间是1小时。

哦不对,加上早上那30分钟看电视时间,一天应该是1.5小时在看电视。曾经每天早上叫她起床是一场噩梦。我很快放弃了,迟到又不是我的问题,干嘛每天一早我就把自己心情弄糟。直到有一天,小学部主任很友善地朝刚停好车的我们走过来,和我们说:“开学才30天,你们已经迟到了20天了。是不是有些困难,我可以怎样帮助你们?”

这一句话,就帮上忙了。闹钟从当天晚上开始,就设在了6:30。没有再改变过。我每天早上被勒令起床做早饭午饭。她倒好,洗洗刷刷,装好零食袋,就坐在饭桌前等吃。一边用早餐,一边看电视。但是,从此我们没再迟到过。

10岁那年,女儿的花样溜冰老师找我谈话。大意是:你的女儿很用功,很有天分。你可以自己观察一下,考虑要不要好好培养她。女儿天生是属于舞台的,至少她外婆一直这么告诉我。不管是芭蕾舞,踢踏舞,还是学校里的中国舞蹈,她永远是最受瞩目的那个。但她并没有感受到通过自己的苦练才能取得的成就。骄傲一点说,那是基因里遗传的。

不久后,我提醒她:该是时候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兴趣了。她想也没想:花样溜冰。呵呵,也许是我这当妈的太大意了,完全没发现原来她早已经选择好。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花样溜冰,也许就是因为那“风一样的感觉”。但我知道,应该把她的舞蹈根底放在这冷冰上。只有把她的溜冰基础打好打扎实,才有可能把身段和舞姿用上。我期盼着她能通过苦练来达到下一个完美。

我没有失望。停掉了其他所有的兴趣班,她要求上两堂私人教练课。我没有马上答应。一般我在溜冰场外放下她,她便自己去上课,练习。我探过几次班。她从来不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一次也没有。教练说,你不用来检查了。我几乎没看到她离开过冰上,练足4小时。我和教练讨价还价,终于这个教练最喜欢的学生,开始了每周15个小时的练习。半年前,女儿有了自己的手机。她告诉我:妈妈,你别担心,我在溜冰场是不会看视频玩手机的。

上周是5年级毕业前最后一次开家长会。从私立学校系统的测试里,发现她属于中等水平。用我妈以前说我的话,高个子里的矮人。我问女儿,你觉得要不要补一补,好让你初中容易点。她说:“那补补我的写作吧。上午写作,下午溜冰。”这个暑假的计划,就这么定了。

回到“放养”。当了12年的妈,直到我写这篇文章时,才好好地想了一下“放养”的意义。我们是否首先得学会“放”?让她去尝试,让她去跌,让她去自己承担责任,让她自己弄懂:每一个你的选择,你都得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担起后果。

你可以每天迟到,但你得知道你的学校将会重新考核你的品行。你可以每晚看电视,功课和复习,第二天是你自己要面对难题。你可以忘记你的膝盖护腕,因为在冰上起跳跌倒的会是你自己。只有我们愿意放开让孩子去认知这一切责任和后果时,他们才有机会长大——按孩子自己的意愿和认知长大。

放养放养,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养”?我想这比“放”更难。写这篇文章前,我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因为美国的教育让你选择“放养”女儿。我没有在国内当过妈,我不敢说是不是。但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氛围很重要。做父母也需要氛围。对家庭重视度的氛围、攀比的氛围、对社会责任心培养的氛围。这不需要我多做比较,估计大家也对中美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

这几年,我自己也在做国际游学、国际夏令营教育。比小孩的成绩,比小孩的学校,比有没有出国夏令营,比几岁开始出国留的学,比比皆是。初中的学生一到旧金山就要求去苹果店买手机;看夏令营的行程只需要有迪士尼乐园;国内的夏令营中介没有最便宜的行程,只有更便宜的行程。

今年我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一个夏令营计划。没有迪士尼,没有苹果店。只有到食物银行当义工,帮助分派食物给有需要的人和家庭;到宠物收留所照顾流浪宠物;到海边收拾垃圾,学习生物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作为父母,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希望看到,未来这一代,孩子们到了另一个文化国度,能真实地体验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能有一刻思考一下,未来的社会,将需要一个怎样的我。在未来的成长中,如果今天的这个文化之旅能让孩子们有那么一丁点小领悟,那么家长们花的这些人民币,便值了。

作者简介

Carol Xie: 旧金山州立大学第二语言教育硕士。2006年随家庭移民至美国,先后在加州公/私立学校、州立大学教授中文。2018年创办Innovative Research Consultants,为中美家庭架设国际教育和游学留学的桥梁,开设有公众号InnovativeReserchConsultants。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