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完这本书,父母算是“持证上岗”了

早期抚养婴幼儿的宝贵体验,是为人父母打好根基、树立信心的黄金时期。

文 | 苏敏  图 | Pinterest.com、豆瓣


“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著作——《孩子:挑战》一书的核心理念。

《孩子:挑战》

作者: 【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美】薇姬·索尔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 Children The Challenge

译者: 甄颖

出版年: 2015-1

但坦白说,不少育儿书籍都致力于此,本书真有那么特别吗?此前也见过不少人推荐过《孩子:挑战》,但都没细究原因,直到获知大名鼎鼎的正面管教就是基于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同时作为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德雷克斯的理论衍生发展而来,才翻开这本书。

我对于正面管教很有好感,但觉得它的工具太多太细,要去学习这套方法给我一种负担。看完《孩子:挑战》,在根本上理解了这些工具,更事半功倍。

01

幼年学什么?学合作

个体心理学和童年伤害论并不同,经历并不是成败的唯一原因,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经历,但可以决定那些经历的意义。

个体心理学强调社会感,没有人能够孤零零地独自生存,生命的意义正是在不同的关系中得到体现:增加自己对别人及社会的兴趣,促进合作,为人类作出贡献。反面的极端就是不相信合作,只关注自己。

德雷克斯在书中一再倡导的,就是家长要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合作。

阿德勒在他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点击查看菁kids撰稿人对该书的读书笔记:《建造充盈的人格,从幼年家庭教育开始》】中称:研究成人时,他发现童年早期给人留下的印记不可磨灭,在家中的地位对人们的生活态度影响深远(所以他很关注多子女家庭的排行问题)。个人正常发展中遭遇的每种困难,都是由家庭中的敌意和缺乏合作引起的。

看看这个社会,放眼全世界,人类都在追求成为征服者,想要超越和压垮别人的目标。“这种目标是早年培养的结果,也是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未曾受到平等待遇的孩子努力奋斗、拼命竞争的结果。”要避免这类危害,阿德勒开出的药方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合作学习。

个体心理学认为,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在摸索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即使是婴儿,也设法估定自己的力量,努力判断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全部生活里所占的比重。”阿德勒说,“到五岁时,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以此模式解决问题和进行工作。”孩子这么小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诠释就已经体现出他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是否独立,是否乐意付出等信息。

这一切,被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开创性地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继而影响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

02

你让孩子气馁了吗?

在孩子眼里,大人们显得极度巨大、高效迅速、无所不能。当孩子有了这些感受,只有他们与生俱来的成长勇气支持着他们不放弃成长。孩子的这种勇气太棒了!

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个气馁的孩子。

对孩子(其实不只是孩子,成人也一样)来说,找到归属感是他的核心需求。当孩子体验了太多的气馁——可能是出于不被肯定,或是遭遇过度的批评,不一而足,他的归属感就会得不到满足,从而可能发展出四种错误的目标,是他出于本能寻找归属感的“歧途”(这四种目标仅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大孩子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1、通过寻求“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

2、“权力之争”:通常出现在父母强行制止孩子要求关注的行为后,孩子会决心用权力之争来击败父母。(尖叫、反抗、辱骂父母……)

3、报复:当权力之争越陷越深,父母和孩子都想征服对方,就可能发展出报复行为。

4、自暴自弃

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最容易引发家长的担忧,又常常束手无策。行为是内心的表现,而孩子的心理和大人与其互动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通常大人从自身寻找根源才是正解。

在《孩子:挑战》和《正面管教》两本书中,有同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理解时,却特别容易产生错误。也就是说,孩子有着敏感的小天线,但他会如何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这个世界——包括父母的言语、针对不同行为的反应、情绪,就很难说了。

那么,什么情况容易让孩子气馁,并进而发展出错误目标呢?太多了。不考虑到孩子本身能力的局限(年龄未到),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达不到期望时流露出失望甚至表现得烦躁生气;或是反过来,过度地呵护孩子,虽然表面上是保护,却暗暗透露一股信息是:你不行的呀,你需要我,always!

如何对孩子的言行作出能发挥鼓励作用的反应,太重要了!

书中的观点是,当孩子犯了错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大人要学会将人和事分开。失败不代表孩子没有价值,他可以进步的呀!真正有勇气的人,不怕犯错误或者有缺点。

关注错误,表明我们对孩子没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怕犯错,甚至因此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甚至认为,除非自己达到完美,否则我没有价值。“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这样的问话,就可以将孩子引向进步的方向,激发孩子的勇气。

或许有人要说,我们小时候可没那么讲究,不也好好地长大了?的确。那是因为孩子自带旺盛的生命力,没有被这许多的打击击败。

的确,孩子不是温室花朵。学习这些知识更不是为了百般呵护孩子。甚至相反,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被提醒了。大人成长了,孩子自然也成长了,幼年、童年的生活质量更高了。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以上四种错误目标的苗头,该怎么办?移除孩子行为导致的结果,就会发现他们的这些行为变得毫无用处。当孩子不能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他们就会重新考虑,选择新的行为方式。

03

奖励、惩罚、自然结果、合理逻辑结果

自然结果没有父母的干涉,压力完全来自于现实情况,这样的结果经常有效。相对应的逻辑结果,除非家长非常谨慎并确定,否则不能用在“权力之争”的情况中,因为逻辑结果太容易演变成对孩子的惩罚或报复。

——《孩子:挑战》

这里不得不重提惩罚与奖赏,养育过程中,谁能绕开这两个词呢?一般家庭实践中,它们和孩子好坏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仅就我所知道的,《无条件养育》、Love and Logic等育儿理念中,都强调了奖惩措施对孩子的不利。《孩子:挑战》写于20世纪60年代,比后来好些流行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育儿理论都早太多。

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们做完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需要被完成。这时的满足感来自于和谐的互助与合作。

其实没有必要贿赂孩子,孩子们其实都有想有好行为的愿望。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

满足感要通过贡献与合作得到。当我们忙着通过奖赏赢得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基本满足感。

“孩子们都有想有好行为的愿望”,作者的说法如此绝对。他并没有说,有的孩子天性比较倔强,就天生不爱配合……孩子虽然各个不同,却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那种向上勃发的劲儿,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削弱它、打压它,让神奇的种子有好的土壤可以发芽、生长。

有了对奖惩的警惕,还要学点儿自然结果和合理逻辑结果。这对中国读者来说,也不是全新的概念了,但在应用中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简而言之,自然结果就是孩子行为没有父母的介入,自然而然会导致的结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孩子不吃饭,大人事后也不补给零食,那么肚子就会饿。

合理逻辑结果,通常是在不能接受自然后果(比如在马路上乱跑的自然后果是被车撞,父母不能任由这样的事“自然”发生)时,“巧妙地安排”一下。比如,把孩子从马路上抱进屋里,但不能有生气或控制的企图。如果孩子表示愿意服从不乱跑的规则,再给一次机会就很重要,这能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他们和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信心。

有人说,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是变相的惩罚。不好好吃饭就饿一顿——这是惩罚吗?还真得分情况讨论。比如:

孩子上学忘记带午饭,自然结果是挨饿。妈妈可以平静地回答:我也很惋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加上这样一句“也许这样会给你一个教训”,她立刻把自然结果变成了惩罚

04

训练孩子,更是训练自己的父母力

崇尚爱和自由的家长有时候会以为所有的权利都在孩子那一边。而事实上,在平等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

——《孩子:挑战》

上文的内容可能会让读者觉得《孩子:挑战》这本书适合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的父母,实则不然。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可以练习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同时引导和训练他们学习合作。

我的体会是,早期亲自投入抚养婴幼儿的宝贵体验,是为人父母打好根基、树立信心的黄金时期。不管是全职还是在职,一定不要偷懒!

毫无自主能力的婴儿时期,满足孩子的需求,天经地义。从孩子出生,父母首先学习的是分辨孩子不同哭声的含义,是饿了、累了、拉了,还是生气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除了哭,引发父母关注的行为还有包括但不限于尖叫、发脾气、玩失踪……最早期那种聆听和分辨的能力,依旧是刚需。

作者很幽默:“孩子一尖叫,我们就立即跑过去解决,而不是听一下尖叫背后的含义。很多时候,让我们跑过去才是尖叫的含义。”他提醒父母要记得“基本功”。

有时候,分辨孩子正常需求和寻求“过度”关注挺难的,这时可以通过观察整体情况做出判断,比如拉长一段时间来看,不过快下结论,并和伴侣积极讨论。

引导和训练孩子合作——容易引发争议的点在这里。现如今育儿界有个特别不好的倾向,似乎和“训练”一词沾边就约等于洪水猛兽。事实上,训练是一个中性的词汇。不管你怎么做,都是在以某种方式“训练”你的孩子:可能是训练他成为一个合作者,也可能是训练他往唯我独尊的方向发展,等等,不一而足。

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的不偷懒,除了照顾基本的吃喝拉撒玩睡,就是体现在花时间和心思“训练”孩子上了。“花时间训练孩子的技能,应该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常规内容。”德雷克斯说。这种训练不只是幼儿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从婴儿时期就可以训练。

书里提到一个10个月的婴儿如何学习不在玩沙的时候吃沙的例子。10个月孩子通常只会听简单的“拍手”、“再见”等指令并做动作。既然语言不行,办法就是,花时间如此训练:吃沙子了,妈妈抱走,放进推车。婴儿哭,可以,尊重他愤怒的权利。陪伴并等他安静下来后,再放进沙坑试一次。(不要在哭闹中回沙坑。)若再吃沙,则再抱走。就是这样。很快,10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明白玩沙子的“规矩”为何。妈妈不需要说教,婴儿听不懂那些话,但他明白妈妈的行为。

——谁能说养育孩子很轻松呢?如果你想要认真训练的话。对婴幼儿来说,大部分事情不可能只通过一次两次的训练,或是通过没做好就简单粗暴的惩罚,就可以轻易收效。所以训练是家庭常规内容。然而大部分人只会告诉我们:孩子还小,不懂的!3岁再开始做规矩还差不多。

等孩子再大一些,在公众场合最常见的亲子互动场景之一就是“赶苍蝇”(Shoo flies),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尖叫、打闹),采用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一遍遍地提醒“不要”、“别再”、“你再怎样我就怎样”(就像一遍遍地赶苍蝇),直到最后发怒,收到一点临时的果效。然而此后,孩子毫无疑问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重复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不停止shoo flies,就是在“训练”孩子:在我大发雷霆或者使用暴力之前,你不用真的听我的话。

我倒是很建议大家常常想一想:最近我在往正确的方向“训练”孩子吗?尤其可以比对一下你培养孩子的远期目标,常保初心。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新上任的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个人公众号“掌灯时分”(Nathan_Susu)定期更新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