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既是新的开始也是分别的季节,很多毕业生的家长会在此时送孩子出国留学。送走了养育十几年的孩子,不少家长会陷入类似“空巢老人”的焦虑情绪中。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强烈,它或表现为对孩子的“控制欲”,或表现为对孩子离开的“失落感”,亲子关系也会因此而紧张。如何缓解这种情绪?我们听听“离巢”几年的留学生Emily怎么说。
文|Emily Jin 编|曹新星 图|Adobe.com、作者提供
对于我赴美留学这件事情,父母和我反应都非常自然。这一点,与他们一直以来对我采取的“放养式”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小到大,父母一直给予我充分的机会去外面天南海北地探索和冒险。高中时期,我一个人去外国上夏令营,或是一个人参加学校安排的旅行,他们也完全放心。因此,赴美留学在我父母眼中,无非是从他们早已习惯的“分离一个月”延长成了“分离三至六个月”。很多时候,我一个人在外面,可以几天不与父母交流。他们偶尔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在微信群里发一句“吱一声”,我也就配合地发一个“吱”,便相安无事。
尽管我自己得以幸免,但大学四年间,我也听身边的无数朋友苦恼地提起过,他们与“留守”父母的关系有多么紧张——尤其是身为独生子女的留学生。明明在离家前与父母关系和平,为何在自己离家之后,父母忽然展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有时甚至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这种紧张关系的产生,在我看来是这样的:父母把焦虑投射在了孩子身上,导致孩子产生焦虑;焦虑的孩子又将情绪反馈给父母,从而使父母更加焦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很容易变成死结,在双方都缺少有效交流的情况下,缠得愈来愈紧。
父母的焦虑源自何方?从表层来看,他们主要是担心孩子的安危和吃穿。从深层来看,这其实反映的是父母们的心理问题。
许多家长一直把孩子看做自己的“附属物”,孩子的一切人生选择都由家长代替来做。他们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秘密,在他们面前,孩子必须是透明的、无力的。现在孩子出了国,势必不会事事与家长商量,这个时候,家长发现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不再是自己的“附属物”了,心中必然会焦虑。
还有一种情况,家长害怕孩子在见到了外面更广袤的世界之后,会变成离弦之箭,飞得太高太远,把家和父母彻底抛在后面。换句话说,父母担心自己追不上孩子的脚步,若有一天孩子认为父母太过平庸无趣,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
“理性的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渠道。这五个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无论是“理性”还是“沟通”,其实都有着极难达到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理性对话,实际上说出来的话还是充满了情绪。这种时候,我们不仅无法客观地考虑问题,更是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对方说的话压根听不进去。这样的话,就算双方起初抱着沟通的念头,对话也会难免偏离轨迹,从“试图互相理解”变成了“相互大嚷”,从“想要好好听一听对方的想法”变成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并希望通过怒火、哭闹、威胁来使对方妥协”。事实上,单方面的表达不构成沟通,妥协更不代表认同与理解。
当然,我们自然不可能拥有纯粹的理性,事事总会掺杂着或多或少的情绪。因此,情绪的表达便至关重要。困扰着我与许多同龄朋友的共同问题,就是父母有多么爱发脾气。好像不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一律选择用“训斥”和“怒火”来解决——歇斯底里的吼叫,甚至伴随着毁坏东西和动手。这种情绪化的反应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求学生活,无论是告诉父母自己生病、学习跟不上,还是粗心迷了路、丢了东西,很容易便会引起他们在电话里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然而,父母其实要比孩子们想象得脆弱很多。像我父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生人,早已学会了把自己锤炼得像钢铁一样,来遮掩脆弱的情绪。他们不愿哭泣,不愿恐惧。在他们看来,所有的负面情绪中,只有看似刚强有力的“怒火”是能够被允许的。因此,他们不管是担心紧张,还是自卑孤独,都只学会了用“发火”这一种方式来表达。可恰恰是这样,他们才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作为孩子,我们需要更耐心,耐心到愿意去读出父母那些未说出口的情绪和话语。而父母也应懂得适时“示弱”——愿意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并非无坚不摧,愿意把自己的焦虑以及这份焦虑的真正源头,像面对友人一样对孩子娓娓道出。
想要缓解这种焦虑,不如换个角度来看。谁都不是谁的附属物,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应该为另一方放弃自己的成长。有些孩子为了安抚父母的焦虑,不惜自断羽翼留在父母身边,只为了活成父母心中“可控的乖孩子”的模样。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很多,可是父母呢?无数父母,何尝不是为了孩子,自甘断去自己的羽翼?如果父母的人生只围着孩子转,如果大家心目中的好家长就是事无巨细、24小时全职,如果父母事事都将孩子看作第一优先,那么在孩子离家后,父母的巨大焦虑是无可避免的。
我认为,一段健康的“离家游子”与“空巢老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双方共同成长的基础之上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绽放期,正在经历这世上各种各样的广袤壮美,而父母也绝不该沉沦在空巢的恐慌之中,而是该和孩子一起前行。事业?旅行?学习?和朋友喝下午茶?这些由于孩子尚幼而没时间去做的事情,现在统统可以实现了。
父母可以是孩子的骑士、导师、引路人,却绝不该是孩子的奴仆。
有些险峰只能由他们自己去攀,有些歧路只能由他们自己去闯。不论你多想为他们披荆斩棘、遮风遮雨,有些时候,你也只能够学会最为残酷的一种方式——袖手旁观。
终于那一日到来了,你的孩子决意要去蹚一条满是艰险的路。你所能做的,不是呵斥、阻止、禁锢他,而是用你的人生经验为他指明前方会遇见的一切艰险,教会他如何处理,给他油灯、地图、干粮和一把剑。
然后你问他:“我已经将一切危险都提前说与你听了,你依然决心要去吗?”
他说:“是。”
那便任他去吧,去闯荡、去摔跤、去翻山渡海、去与恶龙搏斗。最后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被你当做珍宝一样呵护着,哪怕一点磕碰都不允许的小孩子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成年人,身上满是勋章般的伤疤。在外独自求学与生活的经历将他的铠甲与宝剑打磨得闪闪发亮,他变得自信、勇敢、富有决断力、光芒万丈。你已经不用再去保护他了,你可以像面对一位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朋友一样,与他碰一杯酒,和他细数这一路上的风霜。
从心理学角度,对父母的两点建议
- 在知道自己即将走入会引发焦虑的场合之前,可以找一个柔软、有弹性的东西攥在掌心(如小玩具球),配合着呼吸的节奏收紧放松,重复直到平静下来为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身体肌肉重复“紧张-放松”的过程,也会对心理认知产生影响,令人在心态上放松下来。
- 找一张纸,把所有令你感到焦虑的事情都真诚地、事无巨细地写下来,并且试图为每一件事情都找到一个合适的深层原因。书写的过程本身就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直接、清晰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理解深层原因也有助于排遣焦虑。
Emily Jin
北京京西学校校友,2017年毕业于美国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获比较文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目前从事翻译、写作工作,曾为东方出版社、微像文化、美国的《Clarkesworld》科幻文学杂志、凤凰网等媒体撰稿。
菁kids 2018年9月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更多菁彩内容:
|封面故事|
|父母社区|
本文原载于菁kids 2018年09月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印刷版于2018年9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