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上初中开始,我就意识到,如果孩子问起来,妈妈你今天上班还开心吗?我的回答不能总是“很开心哪!”因为这和孩子给我的回答是一样的没有内容——“妈妈我今天挺好。”然后,就没下文儿了。
分享在工作中的起起伏伏,同样可以让孩子长见识,了解出去工作是怎么一回事,了解如何完成任务,如何与人合作。当然,面对这样单纯而贴心的听众,平静解说比较合适。如果借机大诉其苦,孩子对职场的最初印象也会被大人的情绪影响到。
所以,我和孩子爸爸,都属于分享型。
孩子爸爸在风险投资行业,工作繁忙,经常和中美两边的创业人士聊新兴产业和投资案例。回到家也不下班,埋头学习。住在硅谷,案例很多,优秀创业者很多。每看到高兴之处,他不禁生发感悟,两个女儿应该从小如何如何,将来应该如何如何。
女儿们和爸爸在一起,心里都很清楚,无论什么话题,最后都会转移到爸爸津津乐道的创业故事上。讲故事之后,还会有一个应该如何学习的解说。
小女儿住在家里,大概因为天天听,就中了圈套。她对爸爸讲的很有兴趣,爸爸的长篇大论,她可以一个多小时坐着听,还能找到话头缝隙,插进来问几个挺靠谱的问题。孩子爸爸因此倍受鼓舞,讲得越发忘我了。
大女儿在东部上学。那边不像西海岸硅谷这样动辄投资创业。老师同学聊的,多是国家大事、文化历史、为社会做贡献。每次她回家,这些正经话题也跟着带回来。但是,环境和想法不同,又不是天天沟通,聊这些难免有分歧,大家就聊不太起来。
听着爸爸和妹妹大谈商务,姐姐就安静地忍耐着。有一次,附近的书店里举办女性企业家讲座。同是一个活动信息,小姐姐眼里看到的是“女性”,爸爸眼里看到的是“企业家”。两个人高高兴兴赶到书店听讲。到了中间休息,女儿说,咱们走吧。正听到兴头上的老爸,只好很不理解地跟着孩子回家。边走边叹道,宝贝儿是真不喜欢这一行啊。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分享,在两个女儿身上的反应相差很大。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很热衷的,他们也许很喜欢,也许就偏不去做。这让做父母的十分为难。我有时候就反过来,想让孩子去的,偏说不好,孩子还真就去了!
搬回加州后,我没有出去工作,在家里养孩子做家务。有一次家长聚会,一位美国妈妈问我,你现在做什么?我想了一下,说:“自由撰稿。”另一位美国妈妈听了,插话进来:“这个说法好,下次我也这么说。”原来,三个人同是主业主妇,大家不禁相对着笑起来。
因为生孩子养孩子,因为家里频繁搬迁,我的工作经历呈现出跨行业多元化。家搬到哪里,就在哪里重新找一份工作。经常是全然不同的新领域,需要全然不同的新技能。新与旧之间,也会有一段留在家里的停顿。
听着妈妈唠叨要好好上学,看着妈妈这样时而工作,时而在家,女儿们会怎么想?
女儿们小的时候,有妈妈在家里等着陪着,是件很高兴的事儿。到了青春期,两个孩子就变得有些敏感。她们经常会问,妈妈你今天过得如何?语气里好像有一丝丝担心妈妈在家里闷得慌的感觉。对于我以前的工作经历,她们很爱听,有时候,还挺兴奋地告诉朋友们。
大女儿有一次说,婚姻里某一方会在职业上牺牲更多,这个她不喜欢。小女儿说,妈妈我看到过你如何努力,以前努力工作,现在努力照顾我们,这就够了。
姐妹俩简单几句,就显示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观察力。说得再多,也比不上每日究竟在做什么的示范。社区里有很多高学历高职位退回家庭的妈妈,我向她们学习,尽力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有时间就上些课,做些义工,参加几个真正做事儿的俱乐部。有了小小成绩,也会跟孩子们说。一方面让她们高兴一下;另一方面,也让她们看着,妈妈没有放弃努力,还在做很多事,还在不断学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