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雷区”之校园爱情|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青少年的恋爱本就是个无谓褒贬的概念,但是很多家长一提起这个话题,便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确实,在青少年群体里有着不健康关系的存在,也有两败俱伤的结局和负面的个案,可也不乏看得清、拿捏得好分寸的正面个例。个体差异背后的渊源,颇值得我们反思。

在前段时间菁kids推送的《我在国际学校十年,那些孩子教会我的事》一文中,作者Olivia详细阐述了国际学校里的几大雷区,其中就包括校园爱情。引用作者的话:我从不否认这个纯真年代、纯真爱情可以带来的所有美好与正向能量!就让我们继续跟着Olivia,一起看她深度解析:校园爱情——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文|Olivia Chen   图|pixabay、网络  编辑|齐琰


以“爱”之名  无备之恋

记得在一次非课堂的聚餐时间,一个女生跑过来问我:“老师我可以问一下你怎么看待中学生男女朋友间的性行为吗?”

实话说,那一刻,我的披萨都噎在喉咙里了。

我想了几秒,说:“在进大学之前,学校一定会有相关主题的专业普及与引导……但我还是感觉,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即使从生理范畴你学会了怎么保护自己,在心理上也未必会为你同异性的亲密行为做足准备。

“早恋”这个词,正如我上篇文章所提到的“无备之恋”,“早”这个标签化的字眼已失去了时代意义的色彩,加之国际学校较为开放的氛围,这个词更如同褪色的老古董,身边青少年恋爱屡见不鲜,究竟是纯真懵懂的puppy love?还是猎奇心态的副产品?又或者是随大流的行为趋向呢?

下面这段话的确给了我很多启发——当我们看他们时,先看看他们眼中的自己吧:

“中学生谈恋爱和打游戏本质上都是社交的一种。就像有时玩游戏,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高人一等指的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玩得最好的,而一个圈子里玩得最好的往往只能有一个)。而谈恋爱也会反映人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心态,比如博面子、满足自己被需要的心理及保护欲等……”

这是一位已毕业的男生,回头看自己在国际学校高中里一段情感时的喟叹。同我身边大多数孩子一样,他的中学阶段情感经历不多不少,学业、情感平衡尚好。一句话以小见大,给我们作为成人和师长这一角色以启发和思索。

像很多我身边的孩子,他的中学阶段情感经历不多不少,学业、情感平衡尚好。一句话以小见大,给到我们作为成人和师长的角色以启发和思索。

以“爱”之名,无太多防备、预备或长足的准备。这符合出牌的常理吗?

男女有别  异曲同工

尽量不带性别偏狭之见,但还是要说,在任何年级的恋情之中,综合来看,易于感到受伤害的还是女生。

因为失恋而第二天缺席内部评估的、因为失恋第二天称病请假的、因为和男友吵架突然在校园崩溃大哭的,我碰到的个例都是女生居多。

细腻、感性、渴望被保护、对安全感的需要……这些性别特质是不囿于年龄的。

我曾很惊讶地发现,在不到三句的聊天之中,一位女生可以将最近的分手日期背出来,另一位女生在半年后仍牢牢记得最后求男生回头时候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现在知道了,他真的没那么喜欢我。我删除了他的微信,用更多的时间去做功课,去复习,虽然我熬夜了,但是我内心,有了不一样的充实感。”16岁的女生微微笑着,面色挺憔悴的,但是很平和。

这些成长的代价,唯有亲身眼见了、体会过,才会发现,女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力量感,藉由同样稚嫩的肩膀太难以获得。当然男孩子也一样,只是女生情绪的丰富敏感与易依赖性,在关系中也更易于多思与纠结。

国际学校中学阶段,女生选择恋爱的几大原因如下:

社交需求:原词为“social norm”,简而言之:大家都这样做,于是我也这样做,这样我和大家更容易建立共同话题,这是我们圈子、我们年龄社交常态的一部分。有的女生甚至很明确地表示:我其实没那么喜欢这个男生,但并不妨碍尝试交往一下。

被关注:藉由关系建立而获取被关注度。很多女生在这个阶段对同性和异性的言行、态度开始有明显的不同。青春期的荷尔蒙在男女性大脑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在恋爱时,女性更关注关系本身,加之女性较之男性本来就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合作性”,恋爱关系的建立也是获得自信与外在认同的加分项。

那么男生呢?他们的恋爱动因解码如下:

“面子”心态作祟:被追求、被仰慕、被认同、看起来很酷(他们的原话为“look good”)

满足保护欲:很难解释是亲密关系激发了男生的保护欲,还是保护欲激发了男生的亲密关系。对男生来说,和亲密有关的荷尔蒙是加压素,加压素在体内上升,对所心仪的异性的保护欲和关心感会随之增强。

荷尔蒙与大脑结构驱使:男孩子下丘脑的第三间质细胞核在青春期前和女孩大小相同,但青春期后开始变大,加之荷尔蒙作用,会促使男孩更易于陷入对于对异性的幻想与冲动之中。

情绪稳定剂:男孩子在这个阶段,身体中的睾丸激素含量较之雌性与黄体酮素要高很多,加之左半脑较之青春期女孩子发展要慢一些,易于使得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候表现出易怒、攻击性强的倾向。而一段浪漫、“坠入爱河”的体验部分具备消弭男孩子潜在攻击性和平衡其旺盛精力的作用(这里使用了部分一词,是因为恋爱之中,多巴胺分泌也会导致情绪波动)。

但是不管男生女性,选择开始一段恋情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都是——群体效应。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这里特指一下,这句引言的“低智商化“与俗语“恋爱之中智商为零”的“智商”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在说,人们更懒于去判断、思考,行为有盲目性与从众性。而在这个敏感而特别的年龄段,朋友和固有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力,甚至会短期内碾压过父母原有的家庭教育。

深谙这点之后,你便不再会吃惊于听到“某位男生接到情书,甚至不足够认识对方,便直接欣然答应交往”的个例;也不会对“这个年级组怎么滋生出这么多对儿情侣啊,而且越来越多,这种风气已经影响到了我上课对学生分组时的考虑”这类念头感到有一丝讶异。

综上,不难总结出这个圈子中,这些孩子的“恋情”特质:

>>>为“恋”而“恋”

较之于成人,爱情之中的平等性、对方吸引自己的特质、现实利益的捆绑……这些成人爱情的要素,都不是他们的重点,他们中的很多,只是为了体验、尝试恋爱而去“恋”。

>>>不稳定性

对于关系仪式感的需求因人而异,但男女朋友的身份定位持续两周、两个月……匆匆交往,分手又猝不及防的不在少数。

研究证明,青少年恋爱的平均时长仅为三至四个月。不稳定性一方面在于12-18岁之间躁动、懵懂的年龄特质,另一部分源于这个浮躁时代的通病,同时裹挟着“为了恋爱而恋爱”的外因驱动机制,会呈现出恋爱时限相对较短、关系更迭很突然的现象。

>>>时间规律性

暑假、毕业旅行前后成为了滋生恋情的温床,他们有时也会笑称“因为很闲”。

学期中最为繁忙的期限,大考前夕,关系又容易分崩离析。这个圈子孩子们转学、出国的概率相对公立学校高很多,转学后、出国后,保持联系甚至维持恋情的并非没有,但寥寥可数。

他们的恋情微妙地卡着一些时间点的锯齿,同时像是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的植物,很难承受长线距离、时间消耗、学业压力、精力分配等一系列考验。

佛系养成  何去何从

青春期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是一句话:孩子不希望再被当成孩子。这点很值得深思。

从业十年来,见到的对于孩子的恋情最为“佛系”的家长给我的印象至今很深刻,她在家长会的后半段没有说学业,而是主动提起了孩子的“私人”问题:

“陈老师,你可能也听说了我儿子最近在追同级一个女生。我上周才陪他为她挑选了生日礼物,我也鼓励他可以为她庆祝生日,但要早点护送女生回家,做个绅士。”

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了我青春期时家里的“家规”,问了一句:“您一般规定孩子必须回家的时间吗?”

她说的那个时间点我并不记得了,但仍记得她的几句话:“我会告诉他底线,不能去做的行为底线,但当我们都说明白了,我会选择信任。比如他周一到周四学得挺累的我挺心疼他,而周五是他和他同学出去social的时间,他会晚归,我放心让他去放松,有时我需要早睡,他要还没回,我也不打夺命连环电话,因为我第二天也要忙,我不希望他没有玩好,而我也休息不好。所幸他也很自觉,我也挺放心。”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佛系”适用于所有家庭所有人,但是这个孩子,是属于会放松也会学习的男生,而且他们的母子交流基于一个前提:大小事,他从来不隐瞒母亲。我想基于这点,才让这位母亲对于孩子的社交乃至情感选择了“佛系”的态度。

这是一个男生的案例,而青春期女孩子需要克服的问题更为复杂,一部分会基于性别的文化壁垒,建议家长在早期便为女生树立性别认同与平等意识,而关于与异性相处的自我保护层面甚至性教育层面,在青春期尤其不要避谈;

且请尽量以家庭或个人示范作用让孩子作为一个女性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被欣赏、被关照、被尊重,那么女孩子在处理与异性关系既会不卑不亢,在面对诱惑时候有判断、自主能力,可识别适合自己的关系与相处对象;

从生理角度来说,女性大脑中的雌性激素和黄体酮素对影响情绪的神经传导素会产生影响,关系中带给她们的可能的伤害、自弃感使得她们更易陷入抑郁,女生家长们若发现孩子的情感有了“状况”,不妨更注重倾听以及建立有解决方式的对话(solution talk)

平时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而非“为悦己者容”,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而不是做传统意义的“淑女”,因为经常运动的女生神经传导素的含量会增加,这类女生的整体情绪愉悦感高,而且一些需要与他人协作的运动项目会刺激其社交神经,从而帮助提高大脑连接,对之后她们健康的成人关系也有益。

可以给到所有家长的几条实际建议:

>>>知情同意,建立底线

国际学校圈子的整体氛围决定了家长如果建立“我的孩子中学期间最好不要碰恋爱这码事”这样的规矩实际上很难,太多的压制反倒易于激发孩子的好奇与叛逆。

因此我更建议和孩子建立一个“知情同意”的底线或原则:比如不可触碰的红线(如,不可夜不归宿、亲密度认知等)或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不可挪用补习时间去约会、出去的时间和地点让家长知情等)。

切记建立底线和原则都要尽量具体、可量化,不可泛泛而谈,也应注意和孩子讨论来定夺。

>>>坦诚沟通,真诚倾听

面对面亲自沟通,大量的陪伴与倾听,对于孩子的成长的正面意义巨大,甚至会无形规避很多孩子愿意依赖社交媒体、或者偏向于和同龄人互诉心声这种富有很强年龄特征的行为。

但凡您的孩子愿意和您分享生活,那么情感关系可能为他本身或与您的亲子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大大降低。

一来,孩子没有因为陷入一段恋情而推开您,可以排除他陷入的是一种隔离他人的不健康共生关系;

二来,如果关系可为人道之,可以体现出他们对于关系本身的积极认可度,侧面表现出这段关系并不是让他们自身都感到不安、有耻感的。当然最重要的,彼此可以坦诚沟通是你们健康亲子关系的反射镜。

如果孩子愿意沟通,建议您多倾听,不要着急给出个人判断。如果信任度足够,即使较隐秘的问题,孩子亦会索求并尊重您的个人建议。沟通宜保持持续性与全面性。

持续性就是:自小建立愿意与之聊天的习惯,而不是因为一件事的触动临时“谈话”;全面性则是:诸如恋爱这件事上,我们不只是谈恋爱行为本身,而是会延伸到恋爱、两性意识、价值观等一系列的话题之上。

>>>短线观测,长线反思

“孩子有了初恋?孩子和哪个异性走近了?”咱们对孩子的选择不代入主观的判断是不可能的。但是三个字很重要:别着急

因为当你还在忧思孩子与新女友性格不合适将来怎么办时,第二个月或许他们就已走散了。

对于孩子的恋情,不妨作为短线关系去观测他们的成长,适时给予引导,不必着急介入,更不要站在一个纯长辈的、高高在上的角度,急于给对方选择的小女友或小男友标签化的判断;从长线来看,孩子结束一段关系后,在孩子状态适宜的情况下不妨一起聊一聊,你反倒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有着非常成熟的反思,也会因为情感的经历更了解自己是谁,以及所要为何。

>>>价值体系,精力权重

青少年的恋爱本身是个无谓褒贬的概念。但是很多不健康的关系、两败俱伤的结局和负面的个案,凸显出来的是孩子自身的一些局限性。

值得让我们深思的是:孩子内心的价值体系是如何被植入的?原生态家庭、自身交际圈子都会极大影响到他们。不同的内心价值导向使得孩子恋爱之中的行为、表现都不尽相同,分手后的个人状态更是大相径庭。

观察所见,即使很多孩子都会在中学阶段恋爱,但那类极易陷入多段恋情的个例,反倒多是内在价值感不是很高,平素课外兴趣与学业热情低于均等水平的孩子。关系建立是他们向外找价值和自信的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的确类似打游戏);

同时,关系的建立直接关联时间和精力权重的投放。如果家庭教育有意识地、持续地帮孩子建立比较明确的个人阶段性目标,其“精力权重”的概念往往也是在线的。

有的学生直言:“我没时间去恋爱,这学年我还得弄SAT呢!” 或 “我很佩服那些平衡得好学业和感情的同学。”这些孩子其实已经表现出了内心价值体系中,关系在这阶段挤不进其优先级,也体现出了对自己精力和时间管理的概念。

而时间和精力,是他们在面对着一个学期那么多的评估和学业压力下,面临着即将升大学前最为昂贵的“成本”。

以“爱”之名  你还愿意吗?

最后,我从不否认这个纯真年代、纯真爱情可以带来的所有美好与正向能量!

这几句话曾打动过我,来自于我在探讨文学中“爱情”主题时孩子们在热身环节的分享,他们是这么描绘爱情教会他们的那些事的:

“因为他很优秀,所以我想我一定要更加努力。”

“因为太早遇到了她,我感觉之后很难喜欢别人了。她就像灯塔一样。”

“我之前就只是觉得他很重要,但是那之后我明白了,我去做自己的事,不打扰他的世界,我也有自己忙碌的事,我的世界,原来也很重要。”

“我天性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但是他让我学会了,要会说No。”

衡量一段关系是否健康的标准,也一直很简单:

他有没有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整体状态是不是上扬的,这很好识别。

靠近他是否让你感觉到从内心能滋生出更多的能量。

和他的交往,不是以你丢失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目标……)为前提,不是以你不开心为条件,不是在互相消耗,而是有一个人和你肩并肩,你总觉得有希望,并变得更加爱自己。

这些,也请让孩子们知道。

最后,就让我以人本主义之父罗杰斯的那句话作为结语吧:

“如果我想要促进与我相关的他人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成长的确常常会令人感到痛苦,但也令人变得更丰富充实。”

共勉之。


参考文献:

  • Adler, Alfred. Education of Children. Routledge, 2016.
  • Walsh, David Allen, and Erin Walsh. Why Do They Act That Way? a Survival Guide to the Adolescent Brain for You and Your Teen. Atria Paperback, 2014.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