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亲子旅游比较特别,根据带队人风格的不同,采取“一家两制”。如果是我带孩子的话,那就是经典“伴子游”,各种主题乐园、游乐场、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首当其冲。于我,从菜市场、小食铺、跳蚤市场到古着店、时尚百货都能逛个遍这等嗜好,在亲子游期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把孩子的喜好放在首位是“伴子游”的第一要义。如果是爸爸带孩子的话,那就是地道的“子伴游”,简单地说,就是爸爸想去哪儿,孩子就跟着去哪儿。“子伴游”是我家爸爸独创的、以其个人喜好为核心,孩子陪伴为主导的旅游形态。
文、图|禾子 编辑|曹新星
亲子路线黑名单
爸爸曾经因为三个周末带孩子去海洋公园,不惜烈日下跟我翻脸:“我严肃地跟你说,以后我再也不来这种地方了。”可是,儿子喜欢海洋公园的“Frog Hopper”、海洋列车和海狮表演啊?排长队办的年卡你就用三次?我也不喜欢反反复复看企鹅、鳄鱼、海象,可是儿子总得有人陪啊?!
总之,这些都不足以说服娃爹回归“伴子游”。海洋公园、迪士尼、环球影城相继上了他的“黑名单”,核心理由是排队的时间远远大过玩的时间,严重影响玩乐体验;声光电的刺激让孩子心性浮躁,什么也没学到。我曾经觉得娃爹自私有余,总想着自己,不把儿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但后来发现也不尽然,娃爹喜欢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儿子会跟他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爬山、猎奇,没有雨具就钻进石桌肚底下,一边啃三明治,一边听雨打芭蕉的滴答声。儿子也会跟他在秋风瑟瑟的夜晚去近郊露营,第二天清晨我的微信收到一张照片——儿子背着半人高的背包,小小的背影被深秋的阳光拉得长长的……回到家,孩子手舞足蹈地描述如何跟爸爸一起搭帐篷、捉虫子、看星星,爸爸还打着手电筒给他读《丁丁历险记》。
渐渐地,我发现如果爸爸和孩子的爱好有交集,“子伴游”倒也无妨,甚至比我带着他们穿梭在各种人造的“小人国”里收获更加丰实。
第一份艺术收藏
去年夏天,正逢娃爹母校——密歇根大学建校200周年,而孩子们也即将成为一年级的“小豆包”,似乎这个节点应该带孩子走远一点。于是,八月初,我们一家四口飞到了美国。回想起来,从纽约到密歇根的20天行程里,除了大众景点,我们带孩子逛得最多的地方居然是博物馆和大学!
这是一个听上去多么无趣的亲子路线啊,好在孩子们全程出奇地配合,所以回忆起来几乎没有鸡飞狗跳的场景,但累得人仰马翻倒是常事儿。尤其是孩子一直有睡下午觉的习惯,加上时差作祟,每天一到下午四、五点,两个娃的眼皮就开始打架。
最有纪念性的一幕是,刚到时代广场,儿子就开始东倒西歪,我们勉强把他们拖到广场正中的台阶上席地而坐,娃躺倒秒睡。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感受着纽约这座城市的脉动,唯独大小宝睡得四仰八叉,一个老外路过幽默地说:“This looks peaceful!”鉴于此,诸如逛博物馆这样需要情绪稳定、体力充沛的活动自然安排在元气满满的上午。
美国的精神气质和社会结构与中国大不相同,大部分博物馆、公园(包括纽约中央公园)都是私人拥有或私人捐赠的。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是我们造访的第一个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从住处穿过中央公园走在曼哈顿上东区,孩子的眼睛就没停过。他们的脑子里可能还在惦记着,纽约地铁里怎么会有老鼠?眼前就霍然出现了60年前一度备受争议的建筑。与其说古根汉姆博物馆是建筑,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雕塑——茶杯、弹簧,又或是白色的海螺。很难想象,当年因为它的设计过于现代,馆内墙壁不利于悬挂画作,在开馆前曾被二十多位艺术家签名拒绝在此展出他们的作品……
孩子们见惯了方正、对称的建筑,反倒对眼前这种螺旋上升式的迷宫欣喜不已。因为不懂艺术,所以我们不干涉孩子怎么看、看什么,只对他们感兴趣的画做最基本的解释。有意思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毕加索的《Bird on a Tree》、《Lobster and Cat》,可能是因为这两幅画在他们眼里没有立体派的怪诞,充满童趣。
当大师的笔触和孩子的纯真在同一维度时,化学反应便产生了。难怪毕加索曾说:“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画画。”古根汉姆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有这两幅画的印刷品,我答应孩子们买下做纪念。遗憾的是,因为约了爸爸的老朋友一起吃中饭,时间仓促计划搁浅了。爸爸的美国同事很风趣,走在去餐厅的路上还不忘逗乐:“你看到餐桌上铺着餐桌布的,就要多收你30%。”
落坐等餐的空隙,哥哥居然拿蜡笔画了一幅印象中的《Bird on a Tree》送给爸爸的老朋友做“见面礼”。当天晚上,爸爸收到了对方传来的彩信——哥哥的画作已经被贴在他家冰箱上了,对哥哥表示感谢。哥哥自此受到极大的鼓舞,逢人就送画。虽然都是信手涂鸦,但这种与人沟通的方式甚是可爱。在古根汉姆未能如愿的计划,最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实现了,弟弟挑了一张印有中世纪骑士盔甲的明信片,哥哥则选了一张法国画家画的《威斯敏斯特》(印刷品)。12美元的纪念品,却是哥俩人生中的第一份艺术收藏。
她坐着,世界为此改变!
从纽约到密歇根的途中,为了能带孩子去亨利·福特博物馆(Henry Ford Museum),我们经停了底特律,从底特律开车半小时就到了迪尔伯恩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就诞生于这座安静的小城。亨利·福特博物馆原先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研究所绿野村,在这座美国最大的室内与室外历史博物馆里,有不少相当珍贵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藏品。例如,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乘坐的总统专车、被誉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的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的公交车、福特所生产的第1500万辆T型车、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车Allegheny等等。
在众多“身家显赫”的展品中,有一辆极其不起眼的公交车。当我们坐上这辆黄绿车身的公交车时,正好有导游在讲解:“1955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蒙特马利市的一辆公共汽车上,42岁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与另外三位黑人同伴一起下班回家。一位白人乘客要求她们让座,她的三个同伴让了,但她依然坐着,随后警察将其逮捕。帕克斯被捕后,26岁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人们开始了长达381天的抵制公共汽车行动。次年,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定,蒙哥马利市的种族隔离做法违反宪法,这场席卷全国的民权运动终于获得胜利。
导游让大家猜一猜当年罗莎帕克斯坐的位置,刚巧是弟弟所坐的座位。这个座位可非同一般——她坐着,世界为此改变!临近尾声,导游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正视历史才不会重蹈覆辙,不能因为这辆巴士代表了美国不光彩的历史,就去刻意回避。”这份对历史的尊重,让人心生敬意。当然,孩子们还不能理解拒绝让座背后的历史意义,但至少他们会提出“黑人为什么要给白人让座?”这样的不解与困惑。
在博物馆,孩子们真正关心的是变形金刚一般的巨型农业机械车。据90岁的志愿者爷爷介绍,这是美国40、50年代的农业收割机,它有5个收割器,根据农作物的不同更换相应的收割器,就可以自动收割谷物、玉米、棉花等等。爷爷还让孩子们进驾驶室体验了一把,他们大概以为自己是走进“大黄蜂”了吧。博物馆里的展品包罗万象,大到道格拉斯DC-3客机,小到美国第一支洗面奶都有。亨利·福特有着与众不同的收藏观,当同时期的美国富翁们忙于收集精致且昂贵的艺术品时,亨利·福特却致力于收藏当时美国人生产和生活的物品。他认为这些看似常见的物品,就是美国人真实生活的活教材。
与亨利·福特博物馆的宏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纽约长岛的南安普顿博物馆(Southampton Museum),这是一座最具家庭气息的迷你博物馆。南安普顿也就是百年的历史,最初当地的居民靠捕杀鲸鱼、贩卖鲸油为生。一位老船长的房子在他身故后被政府买下改造为博物馆。老船长当年使用过的穿衣镜、钢琴、扶手椅、书桌都原封不动地摆着,似乎老船长依然在庇佑着小镇上的人们。
大学校园轶事多
从纽约坐火车大约一个小时到新泽西,来这里自然得造访普林斯顿大学。我最好奇的是普林斯顿“神秘”的校门,它位于拿骚街(Nassau ST.)上,是个不起眼的铁栏门。关于校门有个传说——本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进出两次,一次是开学,另一次是毕业,中途进出会毕不了业。当年肯尼迪不信邪非走正门,结果不久得了肺炎,不得不休养一年,最后转去了哈佛。如果不是肯尼迪挑战了这个神秘的咒语,那么从普林斯顿走出的美国总统就又多了一位。虽然大家知道这只是一种迷信,但大多在读学生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反倒是我们这些游客肆无忌惮地来回进出校门。
美国的大学通常都有吉祥物,自从橙色与黑色成为普林斯顿的代表颜色之后,人们联想到的动物就是老虎了。的确,各种以老虎为题材的雕塑在校园里四处可见,拿骚楼门前就有一对由毕业生捐赠的铜质老虎,哥特式城堡的门楼上有老虎的石雕,还有先锋的老虎装置作品。孩子们正好属虎,见到这些吉祥物可兴奋了,临别时还自己挑选了T恤做纪念,T恤上印着:“ONCE A TIGER, ALWAYS A TIGER.”别有深意。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陪爸爸去安娜堡看看母校密歇根大学。建校200年的密大四处张贴着以蓝色和黄色为代表色的横幅,假期里的校园格外静谧。走了不多久,我们就看见一处喷泉,据说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离开的时候,都要让学校的一处泉水浸透全身。很早以前,这个仪式是在一个叫“Cat Hole”的小湖泊举行的,后来在校园扩建的过程中,这个湖泊消失了,于是,仪式就改在中校区的这处喷泉里进行了。
爸爸告诉孩子们,这是他当年经常坐着冥想的地方,大小宝围着喷泉追跑嬉闹,完全不理会爸爸的当年的忧思。原本想带孩子看看爸爸曾经上课、自习的地方,可是商学院早已完全换了模样,眼前的商学院摩登现代,和古堡般的法学院(《哈利波特》原本计划在法学院的图书馆取景拍摄)形成鲜明对比。商学院的墙上挂着Stephen Ross的画像,2004年,这位密大毕业的纽约地产商向商学院捐赠了一亿美元,这是商学院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因此密歇根大学决定把商学院命名为“罗斯商学院”。
这样对学校的感恩与反哺出现在每个不经意的角落,哪怕是脚下的一块地砖,它也会刻有捐赠人的姓名。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处座椅,原本以为椅子上面的名牌就是记录了捐赠人的信息,谁曾想这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捐赠的,为了纪念一位同班同学。从生卒年可以看出,这位同学还没有读完本科四年就去世了。可是他的同学却用这样的方式纪念他,让他和学校、同学永远地在一起……大学是美国社会发达的精髓之一,百年左右的建筑比比皆是,处处显示出历史的厚重。密歇根大学即使是州立大学,我们看到的所有重要建筑皆为私人捐赠,体现出教育立国的理念扎根在美国人的心灵深处。
这场毫无亲子亮点的“子伴游”在一家四口的协力下顺利结束,如果孩子能在无趣中找到乐趣,那可真是我们的意外之喜。
作者:禾子
双胞胎妈妈,相夫教子之前专注于媒体行业,历任电视节目主持人、导演、制片人。因为一对萌仔的出世,转战“育儿”江湖,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育儿理念,悉心教养双宝,亦感恩一对儿子教她如何做好妈妈。
菁kids 2018年6月刊《旅行的意义》更多菁彩内容:
|封面故事|
|学无止境|
|父母社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