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击剑三年,我们最终选择放弃

对Calvin妈妈的采访,源于一次“运动如何做到坚持”的讨论,她给出了一个看似反面的角度。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内心足够宽广的妈妈。不管我们能给孩子多大程度的“自由”,都需要清晰地知晓自己和孩子做选择的出发点。“孩提时代的愉快选择与放弃,才能促成长大成人后的淡然与笃定,以及逻辑的独立思考。”这一句,在心中无数个点头与点赞。

采写 | 克里斯耶

图 | Chuttersnap、Huang Jing提供


妈妈Huang Jing

20+年外企职业生涯

在读教育学研究生

儿子Calvin,15岁

参与的运动项目:足球、网球等

Q: 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给孩子选择这几项运动吗?有哪些考虑因素?

Calvin从小没有经历爬行,后来查了许多资料了解到经历爬行对平衡感、手眼协调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都有益,我们就理解为“没有爬行的孩子,平衡会比较弱”。从那时候起,就有意识地带孩子跑、跳、打闹,直到5岁开始逐渐尝试轮滑、游泳、滑冰、击剑、骑马、网球和自行车。

 

Q: 目前为止,孩子的运动之路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心得吗?

Calvin接触的第一个运动是轮滑,是幼儿园的兴趣班,每个周六在幼儿园上45分钟,很顺利地坚持下来了。究其原因是一起上课的都是认识的小朋友,大家一边学一边调皮捣蛋,即便结束了,孩子们还会一起嬉闹。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有熟悉的小朋友,熟悉的老师,孩子会很容易坚持下来。

关于游泳,最早Calvin只是和我一起玩水,觉得很好玩。第一次试游后,他就表示不要去,我们也就顺其自然。因为5岁的孩子无论是害怕也好,觉得没意思也罢,这都是正常的。偌大的游泳池里,只有教练和他,一板一眼的重复练习动作,这样的30分钟对孩子来说是会无趣的。

此时家长的心态很重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让孩子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觉得任何一项运动都可以帮助孩子加强协调性和平衡性。小孩子会不会喜欢上一项运动,是一个“尝试+引导+陪伴+时间”的过程。

第二次学习游泳是一年后,这次“一对一”从我们的首选中被删除,还是孩子们在一起更容易玩下来,游泳班更适合小孩子。教练给孩子一个个穿上漂浮物,“小鸭子”一个个扑通扑通跳进水里,小脚丫拍打的水花时不时落在后面“小鸭子”的脸上,“小鸭子”们一会儿尖叫,一会儿喊老师,就这样完成了为期12天的游泳班。这样的场面家长也看得乐呵呵,更何况孩子们呢?

每次课后,我都会陪Calvin在泳池里自由地玩一会儿,他会讲老师讲的内容,会教我做,和我进行各种比赛。这种亲子陪伴,完全可以释放上课给孩子带来的紧张或不愉快。

Q: 这几项运动,孩子都能很好地接受和坚持吗?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我们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参加比赛之类的要求,孩子想玩的时候可以玩起来,这就足矣。这些运动也会成为节假日里我们一家人的娱乐项目,也将会伴随孩子成为他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放弃的就数击剑。练习击剑三年,最终因为交通成本,作为司机的我有些打退堂鼓;再就是每次结束都如雨水浇过一般,觉得体能有些过度消耗;加上Calvin也处于“玩也行,不玩也行”的状态,我们最终选择了放弃。

骑马是Calvin很喜欢的,由于2013年从北京搬到上海时间调配不开暂时搁浅,Calvin一直惦记着说有机会还是会继续玩。

网球伴随孩子已经走过9个年头,回想一下,能够坚持的几点心得:

1)低龄孩子尽量不选择“一对一”的学习方式;2)找到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教练;3)对孩子的学习过程完全交给教练,千万不要做场边指导;4)明确运动的目的,或者就像我们一样,没有目的,就是运动,就是玩;5)亲子陪伴,家长的耐心和坚持,如果家长舍不得时间,静不下心来陪伴,就也别指望孩子能持久。

喜欢足球是大多数男孩子的天性,一直混迹在校足球队,想必也会伴随他一生。

Q: 哪项运动孩子更喜欢?有没有父母和孩子意愿冲突的时候?

Calvin很愿意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在运动的参与上我们没有发生过冲突。

 

Q: 之前您有提到关于“试错-调整-选择”这样的观点,可以具体说说相关的经验心得吗?

孩子拥有一些爱好,不仅对于未来的社交有帮助,而且能长期伴随孩子成为情绪表达的通道,这是家长的终极目标。这个过程应该是轻松和快乐的,家长要顺势而为,逆势调整,平和推进。

而这些爱好也会随时间和年龄发生变化。无论怎样,家长都应该尊重他们,这是他们的“工作”。如果希望孩子积极主动,不要没完没了地参与,只需为他的兴趣提供支持,不要给孩子扣上“没有长性”的帽子。

勇于尝试,方向错了就调整,以孩子的感受为先。孩子选择,家长高兴;孩子放弃,家长也要接纳。家长要平和地让孩子在“试错-调整”这个循环中引导下一次的“选择”。孩子需要通过自我激励发现自己的爱好,这不是浪费时间,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兴趣与学习,与早晚无关。家长不要心情急切地给孩子制定路线,却忽略了孩子自然成长的需要。应该给孩子多些时间,完成“自主选择-自主尝试-自主体验-自主调整-自主放弃或是坚持-自主思考与开心”这样的过程,而家长陪伴着完成“慢慢选择-反复尝试-耐心引导-接纳放弃-鼓励坚持”的过程。

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教会他们怎样去“渔”,而不是给他们更多的“鱼”,适时的“唠叨”帮助孩子握好“鱼竿”(不带任何态度的唠叨就是最好的引导)。

人生是长跑,家长的陪伴、坚持与自我学习是孩子成长的根基。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陪伴,足够的等待。孩提时代的愉快选择与放弃,才能促成长大成人后的淡然与笃定,以及独立思考。

Q: 您觉得在中国(上海),让孩子坚持运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场地/和学业冲突/父母精力/其他)?

Calvin六年级前我们都是生活在北京,在运动方面,没遇到过什么困难;六年级后,学校的活动、Calvin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以及学业不断增多,时间变得不够用,但所有的活动都尊重Calvin自己的安排。

抛开我们家庭来讲,个人觉得目前“孩子坚持运动”的最大困难是家长的期望与心态。家长会觉得孩子学的时候不认真有情绪,会在孩子耳边唠叨数落,这种做法已经注定孩子不是因为不喜欢这项运动而放弃,而是因为家长的行为态度而放弃。

另一方面,家长不能陪伴并进行及时的亲子互动,而是催促孩子赶紧回家,或者去赶下一场兴趣班。个人觉得,周末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得让孩子自由支配,不要都游走在各个班之间。

 

Q: 现在有些孩子的运动被涂上了一层“功利色彩”(比如申请美国藤校加分),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如果把运动和升学关联在一起,去投招生学校所好,去跟随“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叫做“定向培养”,也许会发展为兴趣,也许就此抹杀了兴趣。有了这样的目的,过程会很艰难,孩子家长都会在这个“坑”里“为坑而努力”。

 

Q: 您觉得运动对于孩子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运动,应该说是各类兴趣。兴趣带给孩子的是健康、阳光,是伴随他一生的生活方式。无论你上什么学校,在哪里工作,拥有一个怎样的家庭,都会有兴趣陪伴你终生,开心或者不开心,都有渠道去表达和宣泄,是人生伴侣和私人财富。

 

Q: 关于孩子运动的选择和执行,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其他家长?

一方面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去尝试匹配的运动。另一方面,对家长持久性陪伴的考验,就如同法国大餐,开胃酒-前菜-主菜-甜点-咖啡,这个过程可不可以和法餐一样美味,就要看家长的功底了。

-End-

菁kids 2018 5-6月刊 《爱上运动》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为运动而运动

|封面故事|

小波,9岁半:棒球、网球

妞妞,8岁:游泳、棒球、网球、溜冰

Emma,7岁:羽毛球、游泳、轮滑

Calvin,15岁:足球、网球等

|话题|

走出舒适区,去校门外的真实世界!

海南纪行:常熟UWC学生的支教之旅

哈罗上海的研学之旅

|父母社区|

玩手机这口锅家庭妇女不背

美国控枪2018

“抖音一代”最后会不会毁掉自己?

一项内外兼修的运动——跆拳道

|父母笔记|

如何与孩子共建“规则感”?

|超·爱美食|

春笋时节来尝鲜

|父子说|

运动的快乐和意义

|看世界|

带着女儿探访“北非神秘花园”摩洛哥

 
本文原载菁 kids 5-6月刊《爱上运动》,印刷版于2018年5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