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认为,想要发掘“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全部潜能,单靠家长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如果可以借助学校及专业人士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帮助他们。为了了解相关信息,我们分别采访了北京两所国际学校的特殊教育顾问——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SB)的Geraldine Solis和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BSB Shunyi)的Rebecca Mazie,请她们分享了国际学校的特殊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文|Andrew Killeen 编译|Frances Ji 图|学校提供
作为家长,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尤其是当我们倾向于关注他们的过人之处时,他们的创造力、天赋以及勤勉的样子都让他们看起来如此不同。但您可曾注意到,有些孩子,也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或许在学习、情绪和行为管理上存在着些许问题,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尽管家长们会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事实上,这些孩子也可以快乐地、有尊严地生活,照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现有学生400名,最小的18个月,最大的学生有12岁。Geraldine Solis在学校担任学习支持主任(Head of Learning Support)。“我称我们为‘三协人员’(3C’s)——协作(Collaboration)、协商(Consultation)和协调(Coordination)。我们与老师、家长和外聘专家一同为孩子们确定他们的教育需要,不仅给老师们提供咨询服务,也为老师和家长们答疑解惑。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收集孩子们课上课下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真实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支持计划,帮助孩子们取得进步。”Solis老师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协调各个团队中的成员,帮助老师们为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方案(ILPs)。我们不仅会培训私人学习助教和外国实习生,也会对教师进行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培训,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Solis老师帮助的孩子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她说:“我们大概有32个学生正在接受有效的指导和支持,老师也会重点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学生可能有阅读障碍、整体发育迟缓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称多动症)、特殊学习障碍、感知处理障碍、焦虑症、行为和情感障碍,或者一些语言上的困难症。”
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额外教育学习主任(Head of Additional Educational Needs)Rebecca Mazie也表示,她们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我们为学生提供多种支持与帮助,其中部分学生并不需要学校给予他们太多协助,比如,他们有的只是因为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要知道,即便是对成年人来说,适应新的环境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有些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只是暂时想家,或者因为刚来到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不太适应,但是很快他们就会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孩子们最终都会克服困难。
同时,Solis也强调,“正确区分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困难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孩子的确有课业上的问题,但有些学生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症,学校会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在MSB,我们在区分学生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不一样的语言,问题多少是会存在的。在我们为孩子推荐不同的学习改善方案前,我们都会为他们进行专业的课业评估。”
当然,有些学生确实需要长期的支持与帮助。Mazie解释说:“我们有完善的监察机制与流程。通常,学生家长会告诉我们他们的担心,我们也会基于老师、助教和年级主任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情况,计划如何更好地帮助该学生。我们有着很高的师生比,因此老师对于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他们寻找更有效的改善方法。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举措,就可以带来可喜的结果,比如:假如学生有听觉处理障碍(auditory processing difficulties),那么我们的老师会在与他交流时,逐字逐句、更清晰地表达指导内容,或者将所讲内容以书面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并确保他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所讲内容。”
Mazie补充道,“对于那些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我们会特别为他们制定专门的支持计划。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我们会为他定制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如拼写、阅读理解、独立写作、校对和编辑等课程,而这些技能与他们今后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与家长和老师商议外,等孩子上了中学,我们会更多地与孩子直接沟通。其实,孩子都很有洞察力,他们会关注到很多成年人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多多尊重孩子的想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Solis也相当看重沟通的重要性,她说:“学校会给那些有“个性化学习方案”(学校会针对有较高支援需求的孩子制定)的特需学生家长发放联络本,这个本子记录着所有老师们在做的事情,我们不仅希望家长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希望家长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协助孩子在家进步。与此同时,如果家长有其他疑问或新的发现,也可以分享在联络本上。这种方式效率很高,小本子在家长与老师间传递,不知不觉间,一个孩子竟然已经写到第四本了!”
“在国际学校里,‘文化差异’也是沟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Solis接着说道,“我可以理解,对于部分家长来说,这些敏感话题很难接受,但我希望家长理解我们是在帮助孩子,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学校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和家长分享孩子的特殊需要只是希望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专业指导,并不是要把孩子区分对待,而是进行有的放矢的协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的家长都很积极也很配合,不少家长会要求增加相应课程,这反映了我们的计划确实奏效了!”
“当我试图与家长们讨论关于孩子的一些敏感话题时,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他们听进去那些听起来并不顺耳的话。”Mazie老师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我们唯一想为家长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情况,关注他们擅长的方面,发现他们紧张的源头,并帮助他们消解压力。一些家长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学校发生,消除家长的顾虑,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特需儿童在中国是禁忌话题?
Mazie表示,她并不觉得“特需儿童”在中国是个禁忌话题,只是很多家长不相信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是障碍症,比如阅读障碍、多动症,家长可能只是觉得孩子学习不好,太顽皮了。她说:“因为教育全球化和关注精神健康的关系,这些原本在我们的文化当中非常自然地谈到的事情,在其他的文化中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说到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和感知这个世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关爱和支持他们。与其说孩子有‘自闭症’,我们可以说孩子只是在交朋友方面有些困难,他们更专注于别的事情。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咬文嚼字。”
“家长们担心,一旦孩子被贴上标签,就会被孤立、被放弃,好像说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他的人生就不能有别的建树似的。尤其是长辈们,他们更是难以接受。别说中国家长,很多外国家长也接受不了。所以,在与这些家长们沟通的时候,我们会避开敏感词汇,以帮助孩子进步为目的,而不是给他们贴标签。”Mazie补充道。
当前中国社会的改变
Solis说,“老实说,人们对于特需儿童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了,有时令我都倍感惊讶,像我去年参加了一个大会,就看到很多家长在了解情况。这说明他们也想学习相关知识,大家意识到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更多的家长也释放出了积极、开放的信号,这也说明特需教育是切实有效的。”
“我们有一位学生,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但他克服了这些障碍所带来的社交和情绪上的问题,最终成为了学校一个大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些改变不仅为他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更重要的是,他也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他知道自己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另一个孩子过去时常感到非常焦虑,一上学就哭个不停。但现在,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爱笑爱上学,还可以独立完成学习项目,有很强的积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其他同期的学生。孩子曾自豪地对家长说:‘我等不及要升班了!’这就是成功的定义:孩子变得自信,并随时可以接受新的挑战!这些所谓的标签并不能限制孩子们的潜力。”
Mazie也指出,类似的成功案例也发生在了高年级的学生身上。她说:“我们有个学生,情况更为复杂,他很难安静地坐下来集中注意力。他马上要高中毕业了,面临着考试和获得证书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帮助他集中精力应对考试。去年,他参加了GCSE考试,以他的学识,他完全可以得A,但是考试系统成为了他获得高分的阻碍,于是我们共同努力,最终他的成绩比预期要好很多。其中有一门学科需要拿到C以上的成绩,他初试不理想,不得不重考。结果,重考时他竟然考了B!我非常感动,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真的为他感到骄傲,我也因为亲身参与其中而深感荣幸。”
不过,Solis也谨慎地说,“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虽然这些被诊断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学生可以考大学,或取得各种成就,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自闭症就消失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每个阶段,他们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闭症的症状也会一直伴随着他们。因此,他们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及教育者的持续支持。”
Mazie总结道:“人类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即便是运算功能超强的电脑也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不用说人了。而阅读、写作和数学这样统一的教育方式,迄今为止只存在了一万多年的时间。人生而不同,用唯一的教育标准去衡量所有人,难免有些孩子会不适应。如果我们可以为特需儿童提供多些机会和支持,他们也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这也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期盼所在!”
菁kids 2018年4月刊《我们其实都一样》更多菁彩内容:
|刊首语|
|封面故事|
我们是如此不同,我们又是如此相同
一条独特的鲸鱼:点点与家人的故事
身为厨师,万事皆通:治愈阅读困难症的良方
妙手仁心:对话职能治疗师马嘉华
|学无止境|
在学校:做教育的“协助者”——看国际学校如何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教育聚焦: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学习障碍”?
特别策划:树“人”为先——访北京天悦学校校长高薇
|菁选美食|
美国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
约瑟之桌
我会为你改变世界
本文原载于菁kids 2018年04月刊《我们其实都一样》,印刷版于2018年4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点击图片,可查阅新刊导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