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本文作者克里斯耶(狮子妈),是在某育儿群里。还没正式“勾搭”前,对她的印象就是:她不是在看幼儿园,就是在跟学校约探园时间!颇有些“鸡血”的意思。私聊之后,才明白她的探究精神让这“地毯式”探校乐趣+收获满满,所谓“鸡血”更多是对自己,而不是对儿子。作为相对传统教育而言更为新兴的三种幼儿教育流派,蒙台梭利、华德福和瑞吉欧是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双语幼儿园时绕不开的几个名词。狮子妈的这份地毯式考察可以供您参考。
文 | 克里斯耶 图 | Tom Haugomat
编 | Sumin、陈天娇
最鸡血也最开放
对于幼儿园择校,或许大家曾经的要求都不高。
但在魔都鸡血的幼升小压力下,一个口碑好去向好的幼儿园就成为了waiting list超长的“网红学校”,也成为进入好小学的“必要筹码”(看看现在一些名校开办的幼儿园有多火就知道了)。狮子妈也曾经是这种“必要筹码”心态的一员,但随着越深入其中,心态便有了变化。
有着“最焦虑家长、最鸡血教育”称谓的魔都,好的一面是,这里也有着最开放和丰富的资源,不论中西,西方尤甚。所以,在传统教育体系保受诟病之时,不少由国外引入的教育流派也从小众慢慢发展开来。
较之国内大部分城市,这些流派在上海有了更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虽然有的仍然小众,但也有已走向市场化的,总之,至少都有些“可考察性”。
最初相中嘉宝,但在托班内部申请中落选了。不过这成了开启狮子妈一段教育学习之旅的契机——把上海排得上list的双语幼儿园进行了个“地毯式参观”,也对这些教育流派有了更直观的一些了解和体会。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蒙台梭利、华德福和瑞吉欧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三种新兴(相对于传统教学)教育方法,但也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议,比如:
关于蒙台梭利:支持者会说“蒙氏的孩子很有独立性”,反对者会质疑“长期的人机(教具)交流可能会造成自闭症”;
关于华德福教育:支持者会说“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反对者会质疑”太精神(宗教)性,不接地气”;
关于瑞吉欧教育:支持者会说“给予孩子自由与活力”,反对者人会质疑“有点太随意了吧”。
加上市面上存在很多推广性质的介绍,非教育内行的家长们困惑的不在少数。所以特地花了些功夫梳理,希望以下的信息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几大流派到底为何物。
蒙台梭利教育
Montessori Education
蒙台梭利教育(下称“蒙氏”)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Maria Montessori(1870-1952)于1897年创立。最初灵感源于她治疗智障儿童的一段工作经历,并于1907年在意大利罗马的一个贫民窟开办了第一个“儿童之家”(4-7岁的孩子)。
后来,蒙氏教学法也被公立学校陆续采纳,最初只有学前和小学阶段,后来发展到初高中阶段。蒙氏教学法在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幼儿阶段部分,也是当前国内最被熟知的一种新兴幼教方法。
蒙氏的理论来源于欧洲的几位教育家(卢梭Rousseau, 裴斯塔洛齐Pestalozzi, 赛根Seguin和依塔Itard)。它相信孩子天生具有智力,包括理性、经验性和精神性几方面。基于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协助其进行感官探索和实际活动,使其与现实世界建立紧密的连接,从而学习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其具有高度个别化的教学,但仍在固定的范围和流程中。孩子通常被混龄在一个班级(3岁一个范围),以此发展与大人及同龄者的关系。
蒙氏将孩子的发展按“6年”一个阶段进行划分(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敏感期):
从出生到3岁,是“无意识吸收性心智”,而3-6岁则是“有意识的吸收性心智”。
这两个阶段,孩子在一个安宁美感的环境中获得感官刺激,行动规则和秩序,选择活动和不被打扰探索的自由。此阶段的教学涉及实际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和地理、艺术和音乐;
6-12岁
孩子探索更广的世界,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合作关系、想象力和美学、复杂的文化知识;
12-18岁
孩子使自己成为社会性的人、人类探索者、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者和正义的追求者。
蒙氏教师更多发挥一个谦虚指导者的角色:
1. 尽可能少地干涉孩子的活动(单独或以小组形式进行自我指导性的活动),从而帮助和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内在秩序;
2. 按要求向班级里小些的孩子们展示教具如何使用;
3. 家长也参与进来,一起帮助孩子获得身体、心智、情感与精神上的融合。
了解蒙氏教育相关推荐书目:
《蒙台梭利文集:家庭中的儿童童年的秘密》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译者: 田实纲
出版年: 2014-2
出版社: Dover Pubns
出版年: 2005-9
华德福教育
Waldorf Education
华德福教育(下称“华德福”)由奥地利创新科学家和哲学家Rudolf Steiner(1861-1925)创立。1919年,在一战的废墟中,Steiner受邀为位于德国Stuttgart市的Waldorf Astoria烟厂的职工开办一所学校,这成为历史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一年级而不是学前班)。这所新型学校对所有背景的孩子敞开,旨在教育人们可以一起去重建一个公平安宁的社会。
目前为止,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800多所华德福学校,还有一批遵循华德福理念的公立学校、机构和儿童之家。
Steiner致力于精神性和科学性两个领域的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创立了“Anthroposophy人智学”(有非常广的应用领域,如人智建筑、人智医学等)。华德福就是人智学启迪下的一种教育方法。基于身、心、灵一体性的观点,华德福认为好的教育是让思想、意志与感知获得一种平衡,并把孩子的发展分成3个“7年”:
7岁之前,专注于实践性的手工活动和创意性的玩耍中。
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身体性的探索、建设性和创意性的游戏、口头上(非书写的)的语言、故事和歌谣(根据孩子的节奏来平衡动与静,也会根据季节和时节来安排庆典和食物),从而帮助孩子发展出自身的专注力和内在驱动力;
7-14岁,专注于发展艺术性表达和社交性能力。
孩子固定在同一个老师的班级上,成为一个紧密的群体,一起通过有意识的想象来探索世界。老师教授一个大纲性的课程(而非教材),内容包括:文学、民间故事、神话,音乐性的律动,实用性的工艺,自然科学,外语,艺术,音乐,户外自然建筑等;
高中阶段,专注于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发展理性和抽象性的智性部分,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并由专业老师教授复杂缜密的专业领域。
华德福教师更多发挥一个表演者的角色,他们把学术性、艺术性和精神性结合起来,引导群体性的活动;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引领者,追求一种和谐紧密的课堂气氛并关怀集体和自然世界;他们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向善的心、和对美的热爱。华德福教师在幼儿阶段通常是含蓄的,在初级和高级阶段则更多是指导性的。
了解华德福教育相关推荐书目:
Rhythms of Learning: What Waldorf EducationOffers Children, Parents & Teachers (Vista)
by RudolfSteiner (Author), RobertoTrostli (Compiler)
《童年的王国》
作者: [奥地利] 鲁道夫·斯坦纳、潘定凯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年: 2014-5-1
《我从彩虹那边来》
副标题: 如何养育0至7岁的孩子
作者: [美]芭芭拉•帕特森(Barbara Patterson) / 帕梅拉•布莱德(Pamela Bradley)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译者: 郝志慧
出版年: 2011-11
瑞吉欧教育
Reggio Education
二战重建时期(1945年后),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叫做Reggio Emilia的城市,教育者、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协作,由此创建了一种新的地方自治性教育方法,在多个学前幼教中心进行示范应用。而后在Loris Malaguzzi(1920-1994)的领导下,这种方法在意大利其他城市和欧洲发展开来,现在也被运用到亚洲、澳大利亚、北美及其他地方。
这种教育方法就被称作瑞吉欧教育方法,其理论源于皮亚杰、维果斯基和杜威的现代儿童心理学理论,并专注在幼儿阶段的研究。Malaguzzi认为皮亚杰的理念过于局限,他更相信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并充满智力和好奇心。基于“关系之上的教育”,瑞吉欧专注在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并致力于协助孩子与其他孩子、家庭、老师、社会和环境建立相互关系。
不同于蒙氏和华德福,瑞吉欧没有设定好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而是依据孩子的兴趣和老师的经验来进行每日的互动和学习,并以一个个长期和开放性的项目为主要学习形式,课堂里通常充满活泼快乐的气氛。
基于参与度与关注度间这两者的平衡,瑞吉欧教师通过细心的聆听、观察和其他成年人的反馈,为孩子提供学习素材和指导。教师通常两两合作并经过系统的培训,有些教师尤其需要在视觉艺术上获得过专业培训,以帮助孩子通过不同的媒介和符号学习系统表达。
教师组织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环境,让孩子进行延伸探索并解决问题,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有合作也会有争论。瑞吉欧教师还是记录者,追踪孩子的话语和行为并呈现出来。
了解瑞吉欧教育相关推荐书目: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 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利亚经验(第3版)》
作者: 卡洛琳·爱德华兹 / 莱拉·甘第尼 / 乔治·福尔曼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利亚经验(第3版)
原作名: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ReggioEmilia Experience in Transformation, 3rd
Edition
译者: 尹坚勤 / 王坚红 / 沈尹婧
出版年: 2014-3-1
共同的初衷
有学者认为,蒙氏与华德福是“reverse symmetrices (相反对称的两边)”——具体到孩子幼儿阶段的成长需求,它们持完全两极的看法,即:智力的开发vs.想象力的发展。究竟哪个更重要?哪个更适合当下的时代?这些问题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有的教育方法(理论)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需求下产生,每一种都有其侧重点,也就有其局限性。而方法给予我们的价值,或许更多是一种启发性的思考,让我们拨开鸡血和焦虑的迷雾,来看看这些被实践多年的方法(对于孩子全阶段发展)的一些共同之处:
• 初衷都是希望帮助孩子发展智力、创造力和作为“社会人”的全部潜能,从而让人类社会远离战争与暴力,重建一个更为和平的世界;
• 认为孩子是自我发展的积极创造者,通过与生俱来的变化性和自我修正的力量获得成长与学习;
• 在用心准备与具有美感的环境里,教师以示范者的身份与孩子互动并进行教学,且尊重孩子;
• 以非考试或分数的更多元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 都很看重家校合作的价值。
而这些共同美好的初衷,或许才是学校和家庭需要为孩子一起协作努力去抵达的“理想国”。
*以上三大教育流派的内容主要参考并翻译自:学术研究报告 Edwards, C. P. (2002). Three Approaches from Europe: Waldorf,Montessori, and Reggio Emilia.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 Practice, 4(1),n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了解完“是什么”的问题后,在上海,这样的学校又得如何选?接下来就说说狮子妈“地毯式观园”后的一点个人经验和感受。
狮子妈参观比例最大的是蒙氏园,且大多是“有资质”、“地段好”的园区。
第一家(后来据说也是上海最早的蒙氏园之一),最吸引狮子妈的倒不是蒙氏教学形式,而是有颗大树的户外,教室里真实的动物,以及为部分不睡午觉孩子准备的午间课。
第二家历史短、来头大,但硬件环境和园长的态度有点让人感到“冷冰冰”。
第三家刚开不久,位于高大上的地段,负责人和环境都感觉OK,但过分安静的气氛以及因为“莫名干涉孩子玩球”的体验,深深觉得蒙氏老师除了有证,经验和情商更重要呀。
第四家也是被誉为上海最“原汁原味”的蒙氏园,整个参观流程非常“高效”,场地不算太大但五脏俱全,老师看上去应该比较资深,主观上觉得似乎缺了点温暖的味道。
华德福在上海目前还相对小众化,但也已有从幼儿园到七年级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示例。唯一接触和沟通的一家位于市中心旧法租界,这样的位置自然会牺牲掉一些“自然学校”的空间,但比较欣赏这家的团队和温暖又具自然美感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有爱的老师和“有链接”的互动。不过,新机构的成长肯定还需要时间的打磨。华德福在上海地区师资培训体系的缺乏或许是其在魔都发展的主要困境。
参观到的两家瑞吉欧幼儿园同属一家新加坡教育集团。一家是上海的创始园,环境、课程和细节都蛮不错。另一家则是新园,环境硬件大而全,外教看上去也靠谱,但园长风格有些“公立化”。
或许也是狮子妈的挑剔和敏感,再次体会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式,很多东西很容易被标签化和形式化,一样东西一旦被大众接受,发展的轨迹不是静下心来的打磨和沉淀,而是迅速的市场化。而小众的则需要花费更大的心力才能发展。
新兴教育方法往往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满足了当下一些家长的需求而发展开来。而其发展难点在于:
内部——教育阶段体系的不完善,教师素质和经验无法真正践行理念的精髓和教条化倾向;
外部——幼小衔接的现实国情,市场化和功利化诉求导致鱼龙混杂等。
其实传统教育也并非“一团黑”,也有一些并未标榜自己但实际上在踏实创新的学校。
从源头理念(理想)到各个地方各个教师上的实践(现实)更是“隔了千山万水”。狮子妈也曾纠结于“哪一种教育方法更好”,但在看过那么多学校之后,还是得出那句“普遍真理”:择校,还是要回归到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家庭的诉求和情况,及对学校的亲自考察来综合考量,而不是执着于理念和名气。
排除物理距离、学费等因素,关于学校考量标准的一点个人建议:
• 基本环境(不需要多高大上,但在细节和气氛上令人舒服和愉悦);
• 孩子的状态(排除慢热的状况,多留意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 老师(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不教条;最大前提是真心喜欢和孩子相处);
• 教学内容(有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内容是不是用心安排的,以及理念落地的程度)。
一个社会不再以大众唯一的标准来进行个人选择,而是接纳理念和方法的多元化,或许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进步,和孩子们最大的福气。
与其让孩子鸡血,不如自己鸡血
在研究三大流派过程中,发现有意思的一点:原来自己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早已不知不觉运用了蒙氏的一些原则,比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help me do it myself)、有界限的自由等;而狮子妈一直看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华德福中所强调的。
在上海教育资源不平均的条件下,很有可能无法让孩子进入到最理想的学校;而再理想的学校也会有不完美之处,所以家庭教育就是起到互补与平衡的作用。
如上所说,三种教育流派恰好都注重 “家校合作”。
这种合作的重点并非是“督促孩子写作业”,“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或是完成一些学校布置的任务和活动,而是真正花心思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不仅在择校,在习惯养成等方面做到与学校的一致性,多了解并践行学校教育的精髓之处,并与学校一同探究和成长。
教育如农业,是一场慢耕细作。能够真正润物细无声的,只有家庭。
关于家庭教育几个培养重点,一点个人建议:
• 生存能力;
• 生活习惯;
• 待人处世的教养(不同于强迫孩子打招呼,而是更多避免“以自我为中心”,拥有对世界的同理心);
• 艺术审美(对于小孩子,艺术不是艺术家作品,而是尽可能多接触自然本物而非人造物,保护孩子对于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赋能,懂得“敬畏与感恩”);
• 从小浸润本国的文化(除了“英文热”,更重要的是打好母语基础和了解自己的“根”)。
而在学习了各种“管教和效能”之类的理论和帖子后,家长们还是常有无法知行合一的困惑。我想,根源或许在于——内在真实的你并没有改变。所以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多其实是需要一种自我教育和提升。正如一位妈妈所说:“与其让孩子鸡血,不如自己鸡血。”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大多内心上仍然也是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也都是摸石头过河,一路自省与调整。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在过往家庭关系和教育中的缺失。与其硬撑着“我是教育者“的面具,不如正视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与孩子(一个完整的人)做朋友式的交心。真正有效的教育,其实是在我们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链接,感觉对了,孩子自然愿意听、愿意沟通。
不妨放下家长的包袱,和孩子一起迈上学习之路,一起真正长大,与大家共勉。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