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沈奕斐:我不反对正面管教,但更提倡优势积累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她的两个孩子,女儿已经上初中,几乎没有在外补过什么课,女儿小学成绩一般,但现在已是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小学霸。儿子幼儿园,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比一般孩子都快。

她深信鼓励是门艺术,家长要不断让孩子“优势积累”;在她家,还有一个场景非常常见:全家人一起玩游戏。她有什么教育的秘籍呢?

文 | 程琳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第一教育 (ID: diyijiaoyu)


01/ 我并不反对正面管教,但我更提倡“优势积累”

什么是“优势累积法”?

在我看来,就是找到孩子任何一点优势,并表扬他,让它在孩子这里变成可复制的行为,不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量。

有的家长会问我,孩子毛病实在太多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假装看不到孩子的这些缺点,但只要他有小优点,就要让他清楚知道。

因为,关注问题并不解决问题。

拿孩子写字这件事举例。

如果我们总爱在旁边跟孩子说:“宝宝,你这样写不行哦,妈妈教你,这个字应该这样写。”“宝宝,姿势要坐端正哦,这样写字才会更好看。”……

看起来,家长说这些时候的语气是温和又具有引导性的,实际上,还是在挑孩子的错。

在这里,如果用“优势积累”的做法,应该这样做:哪怕看到孩子坐姿不怎么好,字写得不怎么样,下笔也错误,但如果我看到孩子落笔是正确的,那么我就会说:“宝宝,你看你能把字都写在框里了,很厉害。”

下次碰到他某个笔画比如一撇或一捺写得好的时候,我就会夸夸他这个笔画下笔很稳。做错了的话,就采取忽视态度。

这样一来,这些好的细节很容易就会变成习惯保留下来,而且孩子会越做越好。

现在很多人在强调正面管教,我个人并不排斥正面管教,我也认可其中的一些很好的方法。

但在我看来,正面管教的理论来源来自于西方,而西方心理学,建立的文化基础是偏个人主义的。所以它更适合美国的孩子,虽然提倡温和而坚定,但也强调“关注问题”,其实是不那么适合中国文化的。

在美国,不管是学校文化还是家庭教育的文化,是很少有人去批评孩子的,大家不会去关注孩子的问题。

但中国文化其实是一个“挑错”文化,中国妈妈天天在关注孩子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进,我们关注的更多是“问题”。

哪怕某天我在公共场合抱孩子的方法不对,路边的一个老太太都可以指出我的各种错误。我们不仅是跟孩子之间,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间也都受这种挑剔文化的影响。

我们觉得这是帮助他人成长,我们用80%的时间在关注问题,我们相信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道路。

所以,在一个大家都比较挑剔,一直把问题作为关注点的文化中,如果你还强调“关注问题”,这就意味着孩子一直处于被挑剔的处境中,压力是很大的。

在学校被关注问题,在家里也被关注问题,他没有美国孩子所享受的那个80%没有原则的赞美鼓励时间,他都在被寻找问题,即使你是很温柔的提醒,但是再怎么温柔,你依然是在找差错。孩子依然不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用温柔而坚定的方法,到孩子一定的年龄就不管用了,因为你背后的挑错意识他是能感受到的,无论你是赞美还是鼓励,你的行为都告诉他:你只看到他的问题。温柔而坚定只是你的一个幌子而已。

02/ 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学得最快最好

信息化时代,信息其实是最不值钱的。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背诵很多知识性的内容,没有太多意义。

孩子以后的发展,我认为,都是“玩”出来的。所以我一直对家长强调说,游戏很重要,学习也可以在游戏中实现。

那么,怎么能够让家庭里面有游戏化的概念出来呢?在我们家,我们和孩子们玩各种桌游,比如卡牌、棋类游戏等。

拿数学学习来说,低年龄段的数学无非就是计算,近似值这些知识点,完全可以在游戏中解决。我儿子的幼小衔接就是在我和老公陪着他玩的过程中做好的。

比如,我跟孩子玩“小鸭农场”的游戏解决近似值的问题,孩子每次都会玩得不亦乐乎,几乎每次都会进行加时赛。

为了锻炼孩子观察力,我们玩“GO GO 碰”游戏。

这个游戏的卡牌一面是物体,另一面是英文单词,奇妙的是,任意两张卡牌之间,都有某一样东西是一样的,孩子们可以在不同图片上寻找相同的物体,也可寻找与物体相对应的单词。这个在锻炼观察力的同时,也锻炼孩子英文识别力。

 

为了练习10以内的加法,我们玩“加10赛”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一堆不同数字的牌,如果看到里面哪两个数字加起来等于10,赶紧按铃铛。这个游戏对孩子的计算、反应、观察和记忆都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除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我认为,游戏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1.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我平时看到的太多的玩具都是孩子一个人玩,这样既没有“玩”应有的效果,也没有增强亲子互动。

一个人的成就感,很多时候来自于工作和职位。但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家庭。

在我家,玩游戏这件事情对爸爸回家之后的幸福感提升特别有好处。

我先生以前的工作特别忙,我跟他说,研究表明,爸爸不参与家庭教育,孩子当然也不会发展得不好。但是,如果你不参与,当孩子到青春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跟你说,你会留有遗憾的。

他听我这么一说,就开始每天回家之后“扮演起爸爸”的角色,如何扮演呢?最常见的就是,他回到家里会问这样的话:

宝宝,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

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

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吗?

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

……

尽管他看起来问得很”亲民“,但孩子给他的答案基本就是“没有”。

他很苦恼,找不到原因。

我跟他说,因为你以前不陪孩子玩,没有和孩子培养起感情,孩子们和你不亲近当然不会愿意与你分享咯。

所以我当时想了个办法:我对孩子们做了规定,家里所有的游戏只有等爸爸回来才可以玩,爸爸不回来就不可以玩游戏。这样一来,爸爸每次回来后,会参与进他们玩的游戏中去,亲子互动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

2. 玩游戏也是教育孩子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爆发出来不同的问题,比如,如何教孩子认识“输”。

当他们输了的时候,孩子会非常较真,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面对“输”,就很重要。

我的建议是:孩子输的时候,我们要一笑而过,因为这样孩子最没有压力。

我家会有很多“快乐惩罚”,比如考拉抱。谁输了谁就要用考拉的方式抱另一个人,并对对方说“我爱你”。

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不会觉得惩罚是一件特别难过的事情。

在家里,我还推荐家长可以与孩子玩一些跟身体运动有关的游戏。比如,爸爸站在小地毯上,妈妈跟宝宝一起把爸爸推出去,记录推出去需要花的时间,不断突破记录。

03/ 做家长更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

很多专家都在强调跟孩子的智慧沟通,我认为,智慧沟通的前提是家长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理性思考问题,学会启发式提问。

要学会这种批判性思维,首先要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

比如,有家长经常问我,孩子拖拉怎么办?在处理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解决拖拉问题的时候,起码家长要知道自己家孩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是自己心急呢,还是孩子本来动作就慢呢?孩子表现拖拉,为什么说孩子是拖拉的?有什么证据说孩子拖拉?孩子早上用了十分钟系鞋带是为什么?

在我看来,拖拉无非就是以下这4种原因:

第一种,孩子个性本身是慢吞吞的。

第二种,父母的节奏与孩子的节奏不一样,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慢,只是与父母的节奏不一样而已。

第三种,孩子碰到问题,自己没办法解决,他困惑了。这种尤其是在做作业的时候出现得多。

第四种,就是孩子故意要跟家长对着干。

你看,我们只有知道问题到底是什么,才能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还有家长说,孩子写字习惯不好怎么办?

那我想我们首先得问自己,什么是好的写字习惯?好的写字习惯有哪些表现?是坐姿要端正?而众所周知,坐姿其实完全取决于孩子的手腕发育的力量,很多时候并不是习惯问题。

还有人说,坐下来屁股不能左右扭动,但我认为这其实是个性的问题。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能够针对所有的孩子都管用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我建议家长们都要先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具备理性的态度。

我的一个朋友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有一次,她的孩子跟他说,同学们讥笑他。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这种控诉的时候,肯定首先觉得同学们不对,孩子被欺负了。

但朋友问孩子:你为什么认为别人是讥笑你呢?

孩子回答:同学们看他的一个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

她这时候对孩子是这样说的:人家控制不住的笑与有意识的讥笑或嘲笑是不一样的。在妈妈看来,他们并没有讥笑你,而就是一时忍不住的笑,并没有恶意。你想想看,是不是?

当然,我只是很简单地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但它足以告诉我们,我这个朋友不仅通过孩子的描述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更及时做出了有效引导和解决。

说到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学会提问》,在作者看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三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对于别人的观点,不是一股脑儿全盘接受;

二是有「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对于别人的观点,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

三是有「解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解答自己提出的关键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升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帮助你通过提出关键问题,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本书里面还有10个工具,用这十个工具反复去练习相信对大家会很有帮助。

之所以我这么强调家长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理性思考的重要性,是因为当孩子越来越大,尤其是到青春期的孩子,碰到孩子向你求助时,如果你给孩子一个问题解决的方式不能让他信服,或者如果你不能帮他找到问题的原因,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之间隔阂会增大,孩子容易产生的问题也会更多。

沈奕斐语录

爱需要学习,幸福需要练习。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与和朋友说话的语气一样时,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门就敞开了。

人在无边无际的原野上,并不一定是安全感最足的时候,有时候边界会让人更安心,爱也一样,有规则的爱才让人感觉更安全。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