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国际课程的认知,是否也掉进了这几个误区?| 姜华专栏

最近笔者读到了一篇好文,猎豹CEO傅盛写的《认知三部曲》。

傅盛认为:“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人和人最终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傅盛写此系列是要解释“如何升级认知,快速获得管理力与领导力”,但是在我读来,选好并学好国际课程也一样要进行认知升级,至少不能掉入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很多时候学生最终在国际课程的学习中能否脱颖而出,看他和他家长对于国际课程的认知就已经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

举个笔者亲身经历:

几年前笔者教过一位女生,家长选择让她放弃国内某重点高中,就是为了让她通过国际课程,未来入读世界名校的金融专业。因为她家族的制造企业规模颇大,但是正在谋求转型。可是,在国际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美食和烹饪。她认识了一些有相同爱好的同学,还共同组织了兴趣小组。在多次以“美食制作”为主题的项目中,她的设计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这些小成就让她越来越确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美食和烹饪。

高中毕业之际,这两种认知终于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父亲怎么也想不通,孩子放着高大上的金融不读而要去当“厨子”。在他看来“家里花了怎么大的代价,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 为此还下了最后通牒 “如果不去读金融,那么所有的留学费用,家里一分钱都不会出”。

是听从家族的安排,选择看起来一帆风顺,前途无量的金融专业?还是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注定困难重重,未来也不那么确定的美食与烹饪呢?

结局容我在这里先买个关子,后面再揭晓。

我记得傅盛说过人有四种认知状态: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95%的人处于这个状态2.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4%的人处于这个状态

3.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提升自己的认知)0.9%的人处于这个状态

4.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0.1%的人处于这个状态

前面提到的那位爸爸和95%的家长和学生就处于一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选择国际课程前,我们当然需要对于国际课程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时候,家长和学生很容易在思维上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简单来说,他们容易用自己了解的国内课程的经验和体会来类比国际课程,帮助自己理解。但是这样的认知模式暗藏着很大的危险。

我们的选择基于我们对选择对象的认知程度。“半杯子水”和“半空杯子”说的是同一个对象,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认知,因此引发的决策和行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虽然都是课程,有些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他们的设计理念,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和评估方式等都有根本性的区别。用国内课程来类比国际课程,希望以此加深理解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适得其反,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有可能我们因此建立的一切关于国际课程的认知,可能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以下三个就是我们通过类比了解国际课程最常见的误区。

 

1.误区一:学习国际课程目的就是为了上国外的好大学(类比经验:国内读高中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

殊不知:国际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所在,从而为以后的选择做准备。

在英国50%的学生读完GCSE课程,并不选择就读 A Level课程然后进入综合性大学,他们会转而去读一个叫High National Diploma的课程,有点类似于国内的职校大专,然后进入职业发展领域。

在美国,也有大量的学生高中学完以后,选择gap year一年,然后再去读大学;或者进入社区大学就读,两年拿到一个副学士学位(也类似国内的大专)。

 

2. 误区二:要上国外好大学,课程成绩一定要好,分数一定要高(类比经验:国内要进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这样的好大学,关键就是要高考考得好,分数考得高)

殊不知:申请国外大学,首先课程选择比你的课程成绩更加重要。笔者此前有一篇文章《A Level选课的秘密: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吗?全A的成绩你仍有可能是个选错课的“输家”》讲的就是这一点。大学的相关专业对于课程有特定的要求,没有选到指定的课程,哪怕成绩再好也是不会被大学录取的。

其次关于分数,国内习惯了以分数来论成败,不是有句口号叫“一分之差,干掉千人”吗。但是在国际课程中,首先成绩的区分并没有这么明显,比如在A Level中90分以上都是A*,80分以上都是A,所以几分之差并没有区别。

在优秀大学的录取中,成绩只是一个保健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如果你的SAT达到了2300分的均分,那么再高个20-30分并不会让你录取的机会更高,这时候招生官会看其他的因素,比如你选了哪些IB和AP课程。

 

3.误区三:进了国外好大学就高枕无忧了(类比经验:国内学生发愤图强,考进清华北大就能够成为天之骄子了。那么国外我能进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些比清北排名更高的大学,那我就是世界范围的天之骄子了)

殊不知:国外的优秀大学采用的“宽进严出”的策略,和国内大学留级和退学的比率极小的情况正好是反着来。再加上实行学分制,如果课程通不过就要重修,直到修满毕业所需要的学分为止。所以不能按时毕业在国外优秀大学是种常态。

国内的家长和同学过于关注名校的录取率,但是对另外更重要的毕业率往往缺乏了解。在知乎上你可以找到一个《美国名校中国留学生退学率 25%,是否属实?》的帖子,其中有位回答者是这样说的:

“我曾经也在报纸上还有新闻上看到过这个数据,一般来说大学的招办是不会公开退学生的数据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数据的准确信还有待考证。但是,每年从顶尖大学退学的中国学生是不少的,我的母亲是康奈尔大学的前招生官,她告诉我每年从这些顶尖名校(不只是Ivy而是前二十的大学)主动退学和被开除的中国学生都不少,几个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是:1. 在进入学校以后被发现学生水平与申请不符(比如大学成绩太差,或者是学校将学生在大学的写作样本与其申请时的文书对照,如果两者之间相差太多,学校会以violation of the honor code开除学生)2. 学生在大学作弊被发现 3. 不少学生选择主动退学,因为在国内中介的帮助下,学生进入了一个远远大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大学,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发现自己的水平相差很远,自己很难在大学校园获得成功。”

作者:Joel Butterly

来源:知乎

在这个回答中提到的几个原因都和国际课程有关。

几大主流的国际课程IB/AP/A level在学术表现方面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因为考试评估是由课程授权方来评估,相对不容易弄虚作假。因此,通过国际课程进入国外大学学习的学生,实际水平和申请水平相差不大(请注意笔者不是说没有,而是说相对而言,差距不大)。

在作弊这方面,通过国内课程申请的学生有时候会觉得非常委屈,比如考试前刷往年真题,这个简直就是我们学生考高分的不二法宝啊!可是在国外这种做法是属于作弊。就读国际课程的学生在这方面要好很多,因为老师尤其是外教会明确告知那些行为是属于“学术不诚信”行为,比如引用第三方资料而不加注明等等。

最后一种情况,学生进入一个远远大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大学在国际课程中不是没有,但是相对的量也是要少许多。

因为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国际课程,对于要求更高的国外大学课程难度已经有一定了解,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会把自己能否应对这样的难度作为一个考量。

另一方面,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国际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所在,从而为以后的选择做准备。”,这样认知的学生,其选择会非常理性,更多的是基于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个学校和专业,而不是学校排名。

那个一心去读烹饪的女孩就是最好的榜样。她的故事最终也算有个圆满的结局。在孩子的坚持下,最终家长认同了她的选择。在学校开学日当天,爸爸亲自买了飞机票,在开学日那天把她送到了学校—-世界闻名的瑞士酒店管理学院。

在和孩子一起度过了开学周以后,这位原来坚决不同意孩子做个“厨子”的爸爸看见自己的孩子满怀热情投入学校的生活,每天都兴致勃勃,以后再也没有提过读金融这回事。


姜华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赴欧盟进行深度研修,获得政府WTO高级人才资格,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担任过讲师。现在上海某国际学校负责宣传、品牌建设工作,同时承担美国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事务。著有《国际课程谁在选?谁在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