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文化交汇中的独特生活

Raising Children in a Mixed Culture

我们养育孩子主要是靠身体力行,而不是依靠书本。我们更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

采/译/文:赵晨 编:曹新星 图:家庭提供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选择生活在北京。除了母语,他们能讲非常流利的中文。他们虽有着金发碧眼的外表,却对中国文化比当地人还了解。他们的孩子们从小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第三文化空间。本期,《菁kids》采访了一个长期在北京生活的德国家庭,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及第三文化儿童的培养。

Kantelhardt一家生活在北京17年有余。1999年,施露丝(Ruth Schimanowski,下文中称“Ruth”)和康泰鹤(Wolf Kantelhardt,下文简称“Wolf”)通过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项目来到中国,在此相爱、结婚,一直待在中国。两人目前育有四个子女,大女儿Svenja15岁,二女儿Verena12岁,大儿子Henrik   9岁,均就读于德国使馆学校;小儿子Wenzel才3岁,在上幼儿园。

菁kids:作为一个有着多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家庭,长期生活在中国,都有哪些感受?

Ruth: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更好的沟通者,更倾向于运用语言而不是行为来解决问题。另外,我们德国人,会把对错划分地十分清楚。然而,我们的孩子却能看到做事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这是很好的。

Wolf:说实话,我们家并不是一个多文化的环境。我们一般都说德语,只有最小的孩子(3岁)还不会说德语,目前只会说汉语。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并不真正过春节,主要是喜欢看烟花;我们也不过中秋节,只是喜欢吃月饼。所以,我觉得我们并不是一个多文化的家庭。

菁kids: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您认为与您的家庭或文化方面不一致的地方?您是怎样面对和解决的?

Ruth:我们的女儿在中国的公立中学上了一年,她的同学和老师们都对她特别友好,我猜要好过他们对待彼此,或是好过一位中国学生在德国会受到的待遇。于是,我们就会来讨论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另外,我们还观察到,孩子们的中国同学很少有休闲的时间,即便是放假也都被家长规划地满满的。音乐和体育的学习不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而是为了获得技艺。往往都是由父母来决定什么对孩子有好处,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发展。

Wolf:我觉得最大的文化不同在于中国社会的商业化。没有什么是免费的,好的教育常常意味着天价,几乎没有免费的儿童游乐设施,体育也是由专业人士为了挣取好的收入而教,不像在俱乐部里那样人们尽情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自己喜欢的活动。在德国,人们不用付学费和足球、柔道的课程费用。孩子们对这里的商业化现象很快就理解了。在公园里,如果我不想给他们买冰激凌,他们会说:“那好,我自己去挣钱买。”他们会去找行人们问,“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合影?只要1块钱!”在德国,没有孩子会这样做。我觉得他们这是在大连时从一群打扮成美人鱼的俄罗斯女学生那里学的,那些学生当街喊着说,“照相十块钱”。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看到孩子们自愿去做一些慈善事务。

菁kids: 您认为北京或中国的生活,哪些方面对您有吸引力?

Ruth:住在北京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两个都有一份好的工作。同时,我们也觉得,让孩子学会中文和适应亚洲文化非常重要。北京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城市,人们友好、乐观。你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去远足,享受来自各地的美食。北京的地铁系统非常完善,有那么多的公园和地方可以去看。

Wolf:中国的文化不仅古老,而且非常多样化。就说国画和书法吧,我们的二女儿就曾学习过,大儿子则很喜欢下中国的象棋。我自己是学习了几年的武术,最近很喜欢和中国的朋友们参加越野跑步。另外,中国人对外国人特别友好,尤其是对儿童。这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能感到人们喜欢他们,真心地欢迎他们。而在德国,很难设想,如果你要去一家餐厅,或是加入一个旅行团,却带着四个幼小吵闹的孩子,那将会受到怎样的反应!而且,我们感觉在中国非常安全。如果我15岁的女儿要是在柏林外出的话,我会比她在北京的晚上骑自行车外出要担心得多。

菁kids: 您是如何使孩子既保持本国(德国)的文化,又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

Ruth:我们的孩子们上的是北京的德国使馆学校,因此他们每天都在和德国文化打交道。当然了,他们也了解中国的习俗和节庆,见证了2008年的奥运会,看了很多次的阅兵。我们通常回德国度暑假,参加各种青年营,拜访家乡的亲人和朋友。短期休假,比如复活节和圣诞节,我们就在国内旅行。我们带孩子们去过澳门、香港、云南、桂林、西藏、西安等地。旅行书中描述的地方我们几乎都研究过了。我们在旅行时一般都选择公共交通,比如公交车、火车,而且会避免那些缺乏本地文化特色的高端度假场所。

Wolf:因为孩子们上的是德国学校,所以我们就不存在“保持本国文化”的问题。假如我们生活在德国,可能会更多地去教堂。在中国,能广泛旅行很不错,特别是去游客稀少的地方。有一次,我和大女儿单独骑自行车沿着黄河旅行了几百公里。我妻子则每年带孩子们去丰宁骑马一个星期。我们觉得这样的旅行是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

菁kids:您怎样引导孩子们在多元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认知自己的身份?

Ruth:因为孩子们都出生在北京,成长中有全职中国阿姨的帮助,上过中国的国际幼儿园后才上德国学校,所以他们都有过困惑的时候,不知是该将自己看成德国人还是中国人。不过,他们在学习德语之前,都是先学中文,主要是因为中文的发音非常简单,句子的机构和语法也更为简单。不过,我俩都是德国人,孩子们长大一点,我家的主要语言就变成了德语。另外,我们周边的环境也不允许孩子们有其他的想法,他们总是被称为“老外”,陌生人会摸摸他们的金发,他们也总会被当成是陌生人,被人们问,“你来自哪个国家?”

Wolf:他们是德国人,也把自己看作是德国人,所以在这方面没有问题。回到德国以后,我也不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需要他们重新融入周围环境。

菁kids:您的孩子们上什么样的学校?他们的成长轨迹跟您的希望一致吗?您是否做过调整?

Ruth:我们不认为孩子们在中国体制内的学校里能表现很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外国人,不太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另外,我们也觉得一个以应试为目标的体系不会适合他们。我们非常喜欢北京的德国使馆学校,不幸的是,它只招收外籍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倍努力来让孩子们和中国的人们以及中国社会保持接触。在学业上,我们的孩子们会先拿到一个在国际上受认可的高中文凭,之后再继续到德国上大学,或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能力,去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

Wolf: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上了国际幼儿园,去了(或将要去)上德国学校。之后,就让他们自己选择了。在北京讲英文的国际学校对我们来说太贵了。因为我们的大女儿希望能多和她同龄的中国孩子接触,所以她就在中国的公立中学上了一年,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回来。她非常喜欢这样的一个机会,因为其他的同学们都对她非常好。她的中文也大有长进,当年语文考试都能考到60分!

菁kids:您觉得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孩子们应该养成什么必要的素质和品格?

Ruth:我们养育孩子主要是靠身体力行,而不是依靠书本。我们更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我是通过和他们一起唱歌,或是教他们吹长笛来教他们音乐的。我们不是简单地送他们去参加运动营,而是和他们一起做运动,他们的游泳就是跟我们学的。我们不会强迫他们去阅读,而是为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让孩子们在家里能休息非常重要,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仅仅是因为怕他们浪费时间就给他们安排太多活动,孩子们需要有时感觉无聊。他们需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学习为自己的生活负责,需要在家中参与不同的职责,例如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给祖父母写信、照料弟妹等等。

Wolf:我的妻子很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一种乐器,不过这好像没有实现,只有我们的大女儿偶尔会主动弹一下吉他。我很希望孩子们能学会踢毽子,或是站着看老人们下象棋,当然这要看他们自己的兴趣了。至于道德,我相信孩子们会学习从父母那里看到的行为,而不是说教。如果你唱歌跳舞,他们也会唱歌跳舞;如果他们看到你撒谎,那么他们也会撒谎;当你对自己的父母不敬的时候,他们也会对你不敬。

菁kids:您怎样看待目前中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您对此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Ruth:我不知道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否合适,我了解得太少。中国的教育体系似乎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给予他们知识、技能、个性,而且要让他们听话,听老师的话、父母的话、领导的话。他们要背很多无用的东西来得取好的考试成绩。中国学生要忍受的东西非常多。我常常想,这是为什么呢?我真希望学生们在将来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我曾经以为,如果人们的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生活的压力会变小。但是,我感觉在中国钱似乎永远都不够。比我们更宽裕的中国朋友会不断地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去争取一个成功的事业,而成功的标准往往等同于挣很多的钱。我的希望是,在将来,如果有孩子得了95分,他能够能被夸赞说,“你考得真好”,而不是“你的同学得了97分,我希望你下次更努力。”

Wolf:我们三岁的儿子有时候会和好朋友一起玩球,他姥姥在旁边的时候,她常会说,“把球拿起来,踢给文泽,别,不要用手,不要扔球,你们俩能一起玩真好,把球传给⋯⋯”在我看来,她可能是觉得自己要比一个三岁的孩子更知道该怎么玩,所以,她不让孩子自己做任何事。

在学校里也是如此。我们大女儿在中国学校上学的时候,每周只有一节课,让她可以自己选择要做什么。而在这节课的时候,她未被征求意见就被调到了学校的合唱团,因为老师发现她很会唱歌。她的同学们一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时间。除了上学和作业以外,他们没有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或是享受青少年时光。据我所知,很多的中国父母对此都有同感,几乎我交谈过的所有父母都希望送孩子们去加拿大或美国。可是,很多父母根本不跟孩子讨论,就为孩子做出决定了。我想,孩子们需要更多的自由,学会自己选择,不要让别人替他们选择。


2017 4月刊 《自然,在身边》更多菁彩内容

|出版人手记|

|编者按|

封面故事

  • 自然,在身边
  • 宠物虫和秘密花园
  • 自然教育,是随时随地、自然而然的过程
  • 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种菜

学无止境

  • 在学校:设计,让鼎石图书馆更出彩
  • 在学校:一分耕耘,十分收获
  • 热门话题:孩子的夏令营,你选对了吗?
  • 阳春四月学观鸟
  • 未来艺术家:来自爱迪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 带孩子去旅行

专栏

  • 寻找一棵你自己的树
  • 与山野来一场约会
  • 家门口的小自然
  • 花园中的童年
  • 大渡河的鹅卵石和乌尤山的松柏

美食菁选

  • 美式米香棉花糖卷

全家出动

  • 7省16天,路痴妈妈一拖三穿越大半个中国

本文原载《自然,在身边》,印刷版于2017年4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购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