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伍还是时尚?男校、女校精髓探秘

Old-fashioned or New Trend?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Boys’ and Girls’ School

提到上学,大多数人自然联想到的是传统模式下男女生兼收的学校。毕竟,这是近一百年来社会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了。然而,在很多国家,仍然有不少家长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同性别学校,也就是传统的男校或是女校。他们这样选择的背后,都存在着哪些决定性因素?他们自己对同性别学校如何看待?有过哪些经历和见解?为此,《菁kids》杂志邀请了十位不同国籍,定居于不同国家的人士来分享他们自己关于同性别学校求学、执教、以及孩子在读的经历。让我们惊喜的是,他们对此话题都给予了极富热情的回应和详尽解答。

采/文:赵晨  编辑:曹新星、齐琰


受访者简介 

Tom:来自英国,曾就读英国Oundle学校。

Lisina:来自瑞士,女儿们目前就读英国乔丁汉女子学院。

Caleb:来自新西兰,曾就读美国某男校。曾任青苗双语学校中学和高中部校长;目前在鸿儒源育Origins Education(筹备中)工作,职务是副主任。

Kit:来自英国,小学曾就读英国某男校,是TeckTrek机构(www.gotechtrek.com)的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这家机构提供主题丰富的课外课程,培训学生们各项现代的技术和软技能,以建立综合的能力背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Lenar:来自俄罗斯,曾就读Lyceum男校 (6 – 11 年级)。

Deanna:来自加拿大,曾执教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美国国际学校(K-4年级男女生混合,5-12年级男女生分开)。

Jess:来自美国,曾就读美国加州Sacramento 市的Loretto High School女校(9-12年级)。

Vicki:来自牙买加,曾就读牙金斯顿市完美无瑕概念女子小学及中学,目前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候选人。

许女士:来自中国,女儿目前就读于英国某女校。

Ling:美籍华人,执教于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


菁 kids:就您所了解的男校和女校而言,他们创立的初衷包括哪些因素?

Tom: 我是英国人。在19世纪后期以前,所有的学校都是男校。女孩子的教育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并由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与社会目标。在公立学校中,会有男女混校,但是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是分开的,混校中学是到了六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在私立学校中,所有的学校到二十世纪后期都是同性别学校。我曾就读过的小学是一所男校,1975年之后才开始招少量女生。后来父母在我13岁时送我去上Oundle学校,也是一所男校。我离开Oundle以后,它成为了男女混校。现在的校长是位女士。

Kit: 作为一个英国人,我觉得是为了打造人才和技能,未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它也是为了训练男孩子们获得各种必要的技能,能够在全球不同的领域当中游刃自如。

Lenar: 是为了营造一个同性别的环境,让学生们能集中精力学习,不被异性分心。

Lisina: 乔丁汉女子学院建立于160年前,是英国最早的女校之一。在那之前,女生是不允许上学的。而这些女孩子的父亲们希望她们能够受教育,这在当时是非常有远见的。直到今天,乔丁汉女校仍然在为培养杰出女性的目标而努力,她们将女生们誉为优秀的、值得被尊重的英伦玫瑰。

Vicky: 对于一些西方国家来说,我想同性别学校的概念是出于宗教信仰。比如在天主教里,女校里的老师们很多时候是修女。而男校里,老师们是僧侣和神父。

Deanna: 我不了解这方面的历史,不过我相信19世纪以前,同性别学校是非常普遍的。这可能是出于社会与宗教方面的原因。

许女士: 是宗教背景

菁kids: 作为父母,您愿意送孩子去男校或女校的原因和希望是什么?孩子们是否认同父母的选择和安排?

Tom: 在我小时候,父母若要为孩子做决定上私立学校,孩子是没有选择的。我根本连想都没想,就去上了。私立学校意味着更好的考试成绩和进入大学的机会,在当时这是一种精英规划。我个人非常感恩在男校时不必担心在女生方面的分心,可以专心预备各项考试!

Caleb: 我确实同意父母的选择。我上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其质量不仅要归因于男校的定位,也是因为杰出的老师、领导以及悠久的创新历史。它非常适合我,我擅长学习,也擅长体育,这所男校在美国的一些学科里有着最好的成绩,同时也是美国最杰出的8所体育学校之一。它有着悠久的辉煌历史,目前在校生有1400名男生,学校会给学生机会学习,真正去超越和发展自己的爱好。

Lenar: Lyceum是我们市排名领先的学校,优质的教程和基础语言教育都很著名。大多数的老师和校长都是外国人,给予我们卓越的知识和非同凡响的教学方式。教程是校方自己开发的。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很容易升入在俄罗斯或海外的一流大学。我相信这是父母送我去的主要原因,男校是其次的考虑。我完全认同父母的安排并支持他们的选择,也会为我的孩子做同样选择。

Kit: 在英国,从历史原因上来说,很多最佳的学校都是同性别学校。父母们当然很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我当然认同父母的选择,因为他们知道对自己的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目前英国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同性别学校,比如伊顿公学,温彻斯特公学,乔丁汉女校,等等。

许女士:做为中国妈妈,考虑将孩子送去女校的原因,是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术上更专注;在女性学校中脱颖而出的机率更大;在社交上更清楚女性之间的相处之道;培养更好的综合能力做国际化的、现代的新女性。孩子认同我们的观点,也不排斥。

Lisina: 乔丁汉女子学院有着英国寄宿学校中最好的IB(国际文凭)课程成绩。为什么不把女儿送到那里呢?我们的女儿非常认同这个安排,她们已经不想回混校了。

Lisina女儿(左一)与女校同学们的合影

Jess: 我父母送我去女校是希望我能更好地专注在学业上,而不是男孩子们。虽然那时我会希望去混校,但我很感恩自己去的是女校。

Vicki: 我上的是牙买加首都金斯顿的一所最著名女校。我母亲上的也是这所学校,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来这里上学。我在4-16岁之间都在这里读书。我完全支持父母的决定。

Deanna: 我相信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可能提供卓著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可能会想要学校所提供的环境,学校可能就近他们的住处,学校可能会提供学费减免,等等。

Ling: 同性别学校很久以来都是私立学校,从历史上来说曾经仅是富裕家庭子女的选择,然而今天,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父母为孩子选择同性别学校的原因包括:孩子们更少分心。混校中固有的分心等因素在同性别学校里不会发生。在这里,定型模式和期望可以被打破,更少的分心能意味着女生可以更专注于做好自己,男生们可以专注于发现自身技能。学生们还能享受同性别老师的教导。有证据显示,男生与女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同性别学校中的老师们,在教特定性别的学生方面都受过相关训练。换句话说,您的孩子在这里能接受到量身定做的教育,专注于其自身性别所具有的特别技能。此外,学生们还能享受更好的社区。同性学校能更专注于完善办校,满足学生们为了卓越教育而产生的各种需要。此外,家长们也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其他具有相同观念与思想的家长们。

我的很多学生都很愿意在女校接受大学教育,因为她们相信同性别学校更可能培养出事业有成的高端女性。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不是父母的。我自己在1964年的时候申请过北京的3所女校,因为在那个时候,多数的中学都是同性别学校,好的学生都去同性别学校上学,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

菁kids: 在您或孩子所上过的男校或女校中,对自己的性别造就有着怎样的特别贡献?您认为同性别学校能提供的精华有哪些?

Caleb: 我是带着母校的很多最优特质进入我所就职或担任领导的每个学校。母校的座右铭是一句拉丁文,意思是“奋力取得成就”。另外一个座右铭是“最适合男生”,而写在教师办公室门上的则是 “比以前更好”。我想无论学生的性别如何,母校都为每位走进其校门的学生提供了极佳的教育和生活的预备。这里的一个特点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绅士。我记得有一次篝火营会上,科学老师对我们说,“缺乏勇气去平等对待每个人的人是弱者”。我们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勇气功课,比如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他人挺身而出,倾听反对意见,永不放弃,敢于发言,等等。这方面的勇气功课是我学生时代不断反复的一个主题。我们也在这里学习做良好修养的男士。我曾上过也教过独特的课程,比如打领带,为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花,搭配皮带和鞋,根据太阳和星星来辨别南北,把刀磨快,打四层的结,欣赏莎士比亚,诗歌和古典音乐…… 母校是一所希望为每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感到自豪的学校。

从小学习做绅士

Tom: 我在大学的时候既有男性朋友也有女性朋友,还包括女朋友,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关系都很正常。后来,我和一位在女子寄宿学校受教育的女性结了婚,这大概是人以群分吧。因为男生与女生在生理和情感上都不一样,或许在同性别学校中,老师们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性别优势,提供高品质的教育。

Lenar: 对新环境的舒缓适应,建立毅力和领导力,成熟度,以及独立。我会把这比喻成狼群集训。课堂上往往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作为狼群,强的要帮助弱的来保持进度。

Kit: 我在一所小型的位于乡村的男校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然后在13岁时转到了市区的一个混校。在氛围友爱的小型男校里,能和一百多个男孩子尽情玩耍,真是太好了。我还记得曾开过玩笑,说妹妹就不能来这里上学。

许女士:我们女儿进校的时间还短,目前看来她在学术上更有自信,社交方面比以前有提升,动手能力也更强了。

Lisina, 因为不存在定格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式。女生们在同性别学校里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主要在科学方面。

Jess: 我深信同性别的学校对女生来说特别有益。中学时,我们不需要操心花时间在镜子面前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可爱”。我们只要翻身起床,快速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就行了。没有必要花时间在外表上。

Vicki: 我很难说会存在任何特殊的性别特点。父母有责任塑造自己孩子的行为。因此,学校和家庭都是重要因素。

Deanna: 我的经历显示,大多数上过同性别学校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如果这是他们的生活文化,那当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方案了。而对没上过同性别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有时会有担心或恐惧。但是在我所教过的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真心希望在那里学习。当然,总是会有一些学生感到受约束,不完全愿意上同性别学校,这往往出现在学校的文化氛围比较新和非同寻常的时候。我教过6年级女生,她们在学校里会被鼓励和支持去在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方面都取得好的成绩。她们在一个能感觉到被赋予了力量的环境中发展自我价值和自信,不必感觉遭到异性的评判。

Ling: 我觉得女校的好处很明显,包括但是不局限于这几方面:女生们能在课堂上建立自信,减少课堂干扰,提升自己参与运动和锻炼的机会(女校中女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比例比混校要高很多),增强女性独立性。有一种很广泛的说法是同性别学校会有助于挑战性别的定格,对男生和女生的教育志向都能拓宽,使得他们能自如地学习和探索任何科目,女生们能钻研男性主导的一些学科,比如数学和科学,而男生们能研究音乐和艺术。同性别学校教育是让女生能实现公平学习机会的一个不同渠道。健康积极的身份发展,自信,领导力,学术成就,学习态度,事业和家庭都是对同性别学校研究结果来显示的。

菁kids: 男校与女校生涯中,曾有过哪个特别的时刻您或孩子非常珍惜,而这个时刻是在混校里可能没有的?

Tom: 是的,我们的各种新生开学仪式如果有女生在场就无法进行了。更简单些说,男生是比较单纯的个体,没有那么多的情感层面,你所看到的就是实际内在的,不会拐弯。

Caleb: 这样的经历不仅仅是“时刻”,事实上是贯穿了我整个6-12年级的过程,不用担心女孩子们会怎样看我。当我和女生们在校外的俱乐部,社交活动或是朋友群体里交往的时候,她们会对我的性情和品格评头论足。但是在运动,学习,课堂表现等方面我却从来没有让女生们评论过。我有能力在各种情况下都表现自如。

Lenar: 男校就是感觉像一个大家庭!我与同学和老师们有着非常强的友谊。老师们就像是朋友和人生导师。我们有一个校友社区,我敢说90%的毕业生都一直和彼此保持联系,直到现在。

Lenar (右下图中红色圈出者)在俄罗斯男校的美好时光

Kit: 我曾做过的最为难忘和快乐的事,是在树林里搭建巢穴、升篝火。我们还喜欢编故事,建造秘密基地做游戏,在树林里做脏兮兮的男生。

许女士:学术上更有机率获奖。

Jess: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更为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课堂,不用太担心自己的答案会显得愚蠢。同性别学校能让女生更为自信和专注于学习。我的学校教会了我做到坚定和发挥自己。

Vicki:我上过的女校有两个颁给16岁毕业高中生的奖项,分别是最佳成绩奖,和综合仪态气质奖。这些是我母亲在1972年时希望获得的,不过很遗憾她当时没有得到。于是我跟母亲承诺说一定要努力得奖。2001年时,我获得了最佳成绩奖(校长奖),颁给理想的完美女生(我们的校名就叫“完美无瑕概念小学及中学”)。在我离开牙买加后,我上了一间美国的私立寄宿混校。因此我对两种学校都有过经历。我想女校的优点是能够专注,因为不必担心异性的干扰。

Vicki (左一)与家人(右一为母亲)

Deanna: 这样的时刻太多了,无法描述。

Ling: 女生们会表现出更多的毅力,韧性,以及很多好的品格。她们聪明,机智,充满了批判思维。她们也非常独立,自重,有着坚定的目标。女校里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有才华女性,希拉里·克林顿就是其中之一。我每天都很享受教学,我的学生们点亮了我的生活,我非常尊重她们。

菁kids: 男校和女校生涯中,是否存在过一些特别的挑战或困惑?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您是否依然会选择男校或女校?为什么?

Tom: 当然会存在校园欺凌。这在男校当中可能会比在女校中更为显著,但是我猜女生们也可能会很残酷。我一般不会对过去有什么遗憾,因此不会做不同的选择。

Lenar: 我的老师曾说过,“小树只能在它还是树苗的时候随风摇摆!”我对在学校时面临过的不同情形与挑战充满了感激,因为它对我成年后的生活有莫大的帮助。如果再让选择一遍,我一定毫无疑问的还会选择再上男校。那的确是一段非同凡响的学习经历,不仅仅是教育方面,更多是人生经验。我也肯定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同类型的、教育质量卓越的学校里!

Kit: 我后来因为年龄的关系比较喜欢混校,但是在更小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这并不能简单的归于是同性别还是混校的问题。目标是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学校。如果孩子不适应,那么一个学校的声誉和教学方法都没有意义。我的小学男校经历使我成为今天的样子,我不会另做他选。

许女士:以前我会顾虑孩子在青春期对不同性别的认知不够,但目前不担心了。依然选择女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Vicki: 我会觉得相关挑战是和异性的接触比较少。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会致使他们将来在社交上相对腼腆。

Deanna: 中学阶段的男生,大部分往往行事不成熟。全校的集会和高中部的毕业典礼常常是困难重重,因为我们公用一个体操馆,不得不在观众中间放一个分割线,来让男性与女性待在不同区域。

菁kids: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单一性别的学校是否会对孩子与异性交往方面的能力有所限制或形成困惑?

Tom: 我在大学的时候既有男性朋友也有女性朋友,包括女朋友,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关系都很正常。后来,我和一位在女子住宿学校受教育的女性结婚,可能是人以群聚吧。我有三个兄弟,没有姐妹。在18岁以前,我和女生的交往都仅限于假期。那些假期可真是有意思,谈不上什么社交技能,更多的是荷尔蒙!

Lenar: 我们在一次生理课上学过这方面内容。 毕业时,我们大约17岁,大多数都不擅长和女孩交往。我想这方面的技巧是在大学阶段学习的。

Lenar和同学在宿舍

Kit: 我换了学校以后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问题,不过很快就适应了。如果当时我继续上男校,我会努力从中发掘更多交往方面的机会。

许女士:社交主要看孩子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认知能力,目前与异性交往的少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些能力限制,但是长久来看我觉得影响不大。我个人认为学术能力和综合实力会影响着你的社交能力。

Lisina: 这种技巧总会有办法学习的,而且时间很多。在家里,和家人学习,可以去参加派对,或是去度假。我觉得其实在混校里也未必就一定能发展这方面的技能。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在发展阶段方面是如此不同,因此混校里,女生们往往更容易待在一起,并不会与男生有很多交往。

Vicki: 我们曾上过这方面的课,但是我觉得不够。一些同学会从课堂以外来获取经验,比如从男性亲属,教堂或家人朋友那里。

Deanna: 如果他们除了家庭安排的途径以外,没有和异性的社交来往,那么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文化因素。我自己的儿子们都在男校上学,他们在晚上或周末的时候都和同校或其他学校的女生们组织聚会。还有一群男女生混合的学生们可能会在午餐时或放学后悄悄地在本地的一个咖啡馆会和。

Ling: 的确,女校的学生们并不生活在一个纯女性世界里。在史密斯女子学院,学生们能很容易地去到3所附近的混校,女孩子们能坐免费班车在二十分钟里就见到男生们,选上混校的课程,或是在任何时候参加他们的社交活动。

菁kids: 单一性别的学校是否更可能造成孩子们之间的同性相恋?

Tom: 这不好说。我想这更多地是关于个性与环境。我知道几个同学与其他的男性发展成了柏拉图式的亲密友谊,而且是终生的。我不清楚这是否很普遍,或者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上了同性别学校,因为在男校,男性总是要与男性来一起交流探讨。

Caleb: 通过上男校,我确实体会到了兄弟之情的价值。我在校时的很多朋友到今天仍然是朋友。我们见面时会讨论我们孩子的教育,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全都决定送自己的儿子回去上自己的母校。

Caleb也曾上过混校,这是他在上混校时和老师及同学们的合影

Lenar: 在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中没有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因为在俄罗斯,同性别之间的情爱是一种禁忌,因此很少见。

Kit: 我觉得不会。

许女士:任何偏激的行为都不会是一个因素造就,只能说有可能。况且同性别学校是人生中的短暂经历,而且也并不完全封闭的。

Lisina: 不会,没有这方面证据。

Vicki: 我不认为如此。

Deanna: 我不这么认为。

菁 kids:单一性别的学校里一般如何看待异性老师?异性老师的比例如何?

Tom:  中学阶段的男生们要么是正在进入青春期,要么是已经进入或是刚刚过了青春期!可以想象男生们会如何谈论我们学校里仅有的几位女老师。她们要么被看成无性别个体,要么是玛丽莲·梦露一样的性感诱惑。不过对男生们来说,这种不成熟但却完全自然的行为并不影响教学活动。

Caleb: 我的母校曾经有50%的员工是本校的毕业生。当我获得教师资质时,我也回去过那里执教。它教会了我很强的工作伦理,使我能回馈曾经给予我成长的社区。学校里有大约70%的男性员工,这个比例是为了确保学校里能有足够的男性榜样。不过,和我关系最好的几位老师都是女性老师,她们也是学校里非常优秀和资深的老师。

Lenar: 我们对异性老师非常适应。学校里男女老师各占一半,女性老师们更像是妈妈或祖母。

Kit: 我们学校有很好的男女教师比例,都很棒。

许女士:我感觉孩子会特别注意与自身性别不同的方面,比如学术背景,性格,脾气,方法,沟通等方面。异性老师比例不高。

Lisina: 我不清楚具体数据,但是好像和其他学校里男女老师的比例类似。然而同性老师和异性老师在对待学生方面没有什么不同。

Jess: 我们女校中的女性老师要多过男性,不过大多数学校里也是如此。

Vicki: 从我的经历来说,异性老师很少,我不清楚这在国际上是否是普遍的。

Deanna: 我想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习惯于自己的老师是同性或异性。从我的经验来说,最好的老师是因为岗位而受聘,因此没有典型的比例标准。所以,女老师并不是专门为了教女生而被聘。

Ling: 我不清楚总体情况,但以史密斯女子学院来说,298位员工中男性教授不到一半。学生们对他们完全适应,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我觉得男性教授可能唯一不轻松的时候是学年的开学典礼,女生们穿的衣服都非常少,男教授的眼睛都一片空白。我们学院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在学生来访的时候,男教授办公室的门一定是要敞开的。

菁kids:单一性别的学校里,同龄学生之间产生的竞争欲,比如容貌,能力,成绩,受欢迎程度等等,是否比混校的多?

Tom: 我不知道。通过竞争、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每个学校的本色。

Lenar: 我觉得会,会营造更为竞争性的环境。

Lenar与同学们

Kit: 因为没有相反的经历,很难评论。如果有的话,或许在和女生交朋友的方面算是一个竞争,至少会比我们男生们单纯的在一起的这种氛围要更为激烈。

许女士:有这个现象,主流思维,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影响孩子,使孩子比以前更关注这些方面,但是之后逐步的,孩子很快会找准自己的定位。

Lisina: 我认为女生之间的竞争要小于在混校里,因为她们不用为了男生而相争。我曾上过混校,同学间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情结。而我的女儿们则没有这些。

Jess: 在我们学校,女生们之间的合作非常多,因为大家不需要为了男生而竞争。

Vicki: 我觉得竞争是在哪里都会有的。人的天性就会竞争。竞争在社会上不一定总是好的,但却是我们每天生活,上学,工作或运动的一部分。

Deanna: 这不好说,再说我觉得答案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文化背景,性格与成熟度。我觉得在同性别班上的竞争会更为健康一些。我的很多女学生,从来不会在男生面前主动表露才智和运动能力等等。中学阶段的男生会显现出欺凌的现象,以及社会地位和经济阶层的区分。学生的成熟度越高,他们越能透过不同层面看问题。

Ling(后排站立者右二)与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的女大学生们

Ling: 女校里的女生们学习会更为努力,专注在课程上,希望获得好成绩。竞争的确存在,但却是在一种友好的氛围里。

菁kids:现今的社会中,您认为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帮助男生与女生更好地养成和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

Tom: 不好说,不过我觉得这和同性别学校还是混校来说关系不大。

Kit: 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把话题打开,深入讨论。

许女士:学校应该通过开放日等方式,在学术上一对一的交流,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通过丰富的学术和运动等比赛,来了解学生们之间不同思维和差距;通过联欢会增加融入度。只有在一次次与自我认识不断撞击的状态下去修正,才能更好的养成和发挥自身的优势。

许女士的女儿在英国的一个女校就读

Lisina: 女校毕业的女生在表现上是非常突出的,她们有很强的自信心,在科学方面的成绩也更为突出。女生和男生的学习方式不同。

Vicki: 需要组织由成年人督导的健康社交活动。教给孩子们礼貌,尊重他人,无论种族,信仰,出身,或是否有生理缺陷。媒体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呈现普通民众的真实故事。时尚和文化行业应该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积极的人物榜样。美容业不应该告诉年轻女性越白越好。社会不应该把25岁或30岁以上的人们称为剩男或剩女。

Ling: 我对此不太了解,但是这个方面会与早期教育相关。

菁kids: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同龄的男生与女生之间相比,男生相对更适合上男校,而女生则不适合上女校,因为单一女性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女生偏激的反应,使得她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差一点。面对同性同辈之间的压力时,男校和女校里学生们所受的负面影响的情况如何?

Tom: 我不了解女生的情况。对于男生们来说,一个负面压力是不得不就范于一种他们很想要推翻的模式。男子寄宿学校里最出色的毕业生,是那些常常因为表现不佳而被老师体罚过的学生。当然,目前在英国,体罚已经不允许了,新生开学仪式的氛围也更为友好,我那个时代的情形已经是过去式了。

许女士:这个因人而异,我认为女生自信最关键,如果女生在女性群体里不自信,那么在男女生共同的群体里,则更不容易建立自信心。家长们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富有正能量的动力,做到团结合作并不难。任何负面的影响她都不会太在意,即使逃不开也没关系,有经历才能有经验!

Lisina: 女生在同性别的学校里表现会更好,而男生们在混校更好。在同性别学校里,女生们可做的事情很多,不存在定格模式。

Lisina的女儿在英国的女校

Vicki: 我觉得男生女生都适合上同性别学校。当然我也赞成混校,因为我关注的目标是教育质量,不是性别。

Deanna: 我觉得男生与女生都能从同性别学校里受益,不过从个人经验来说,我觉得最受益的女生,是那些容易被男生分心和影响的女生。因为我所教过的一些女生,在家里是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她们缺乏有力的女性榜样,因此,她们多数时候会很支持自己的同学们,相互鼓励成长。女性的体育团队非常严谨,女生们在一起合作很好。我还发现,我的大儿子和他班里的大多数男生关系都非常紧密,他们的成绩都很好,一起参加各种体育和俱乐部活动,还有一些朋友是在校外认识的。我小儿子的班里,很多男生会表现离谱,对学习不认真,然而随着他们逐步成熟,态度也会随之转变。

Ling: 有一次我在女儿的全美顶尖混校中学里,在她的班上旁听,我特别惊讶地发现女生们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是那么少。文采翩然都属于男生了。老师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情形。在我女儿的大学班级里,她是全部21位经济计量专业学生中的三位女生之一。而在史密斯女子学院,情况则完全不同。在这里,女性是所有关注和机会的焦点。拥有广泛的女性榜样也能促成女生们的志向与事业成就。我们半数以上的教授是女性,其中很多是顶级的管理者。我们的校友是很多领域里的领袖。教职员工和校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大学期间的项目领导经历,为学生奠定了日后在职业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础。世界是男女混合的,然而史密斯女子学院的女性们会带着比混校毕业女性更多的自信进入社会。


本文原载《菁kids》北京版2017年3月刊,购买杂志,请点击链接,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