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男孩?很多父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育有两个儿子的菁kids特约撰稿人、心理学博士心桥向我们讲述一段养育男孩的故事,分享养育男孩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知识和应对技巧。
文:心桥
两次怀孕,我都在祷告是男孩子。
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知道自己做事粗枝大叶,讲话直来直去,不会女红、编头发、衣饰搭配等,完全没耐心或能力教养精致的女儿啊。
两个儿子小时候果然省心,衣服不用考虑搭配,给什么穿什么,反正一天下来都是土,膝盖上永远有洞。看着女同学整整齐齐的小辫子上美丽的蝴蝶结,庆幸儿子们的头发到照全家福的时候才需要梳理,一年一次。
小朋友们到家里来玩,都不用准备,什么拿在手上都是武器,加上嘴里自然配音,就开始对打!连书虫子老大都会追来跑去玩儿得满头大汗。男孩子天生喜欢打闹,只要不会故意伤害人,只是玩,不用过度担心假装的武器。
养儿子,神经需要强大,这一点他们从小就教会我了:好好的滑梯,人家都从上往下溜,他们从下往上爬。这还算温柔的,遇到桶形的滑梯一定得从壳子外面往上爬。爬家具、爬墙等更不在话下。幼儿园时每次接他们看到四肢还完整,都觉得是奇迹。
到了学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异愈发明显。老师和家长们向我反应自控力差、注意力弱的,十有七八都是男生。虽然也有很多男孩子适应学校很好,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男生的表现堪忧。
数据显示:
因不同原因而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男孩比女孩辍学的机率多达30%
女生占学士学位的56%和研究生学位的55%。
性别差异在大脑发育上表现的很明显。首先,一般来说男孩的左半脑比女孩的长得慢。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男孩比女孩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育晚,合作能力也较弱。另外,链接左、右大脑半球的胼胝体,男性的比女性的相对小近25%。这导致男性思维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更专注,但女性遇到问题更能灵活地结合左右半脑的优势,管理和协调能力强。
常听男生抱怨老师在班里偏爱女生,不偏爱太难了:谁不喜欢专心,听话,字迹工整,又会察言观色的学生?
著名男孩教育专家,汤普森博士 (Michael Thompson, Ph.D.),(《Raising Cain养育该隐》的作者,该隐是圣经里亚当的第一个儿子)提醒家长,在学校里男孩子没有足够的机会四处动,太多时间被要求坐着,传统教育模式不太适合大多数男孩子的发育特点。
虽然很难一概而论,男孩的教育从整体上讲确实有独特的挑战。家长该怎样更好地结合男孩子发育的特点,帮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呢?
首先,要先了解并接受孩子大脑发育的过程中,与负责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的脑叶相比,额叶(front allobe)成熟最晚、信号传导性能最差,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额叶却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是大脑的总指挥。
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在男生中尤其突出。男生在学校里比女生更容易因纪律问题受到处分。我工作的学校里因玩电脑游戏上瘾而迟到、旷课并严重影响到学业的学生清一色是男生。男性青少年因犯罪被捕的数目曾经是女性的四倍,目前大约是两倍。
国家疾病防御控制中心的数据表明:
男孩被诊断为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 (ADHD)的机率(13.2%)是女孩(5.6%)的两倍多。
男生更容易被认为多动。对精力过于充沛的男孩,一定要多安排体力活动。小学时和老师多交流,让他们有机会进教室前先去操场上跑一圈,或者课堂上有发资料,递考勤表等跑腿的机会。
那些新奇的、没有固定答案的、违反常规的,对男孩也更有吸引力。比如我家小学旁边有条杂草丛生的小溪,8岁的大卫天天放学后忍不住在那里玩,腿上被划破多次,连最爱的篮球都档不住。
两次有好心同学的妈妈看到后提醒我不要让大卫去那没成人监管的危险地方。我只能深呼吸,知道告诉他也不会听,安慰自己反正等他把小溪上上下下探索完了,自己就会离开,不然越禁止越增加吸引力。
男孩的行为特点会负面影响周围成人对他们的印象,甚至掩盖了真实的能力水平,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理解和支持。
数据显示:
虽然很多研究发现男生智力超常的比例比女生多,但自1976年以来,女生在“天才教育”项目中的人数始终超过男孩。比如2009年,8.1%的女孩参加资优教育,男孩是7.4%。
曾有一位男生在认知能力测评中得分超过百分位数98,达到天才儿童的标准,但老师明确告诉家长,绝不会推荐他去接受资优教育,因为他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有时还破坏课堂纪律。
家长很开明,不让去就不去,反正他们大女儿去了资优教育班也没什么特别长进。初中毕业时,男生的学习习惯远不如姐姐条理,还常常因为自控能力弱而被送到教室外面罚站。父母顶住压力,坚持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随着高中四年年龄的增加和选课自由度的扩大,男生自控力逐年提升,超强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得到发挥,同时在校高尔夫球队荣任队长,毕业时顺利被普林斯顿录取,让当年不看好他的多位老师大跌眼镜。如果当初他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会伤了志气,在高中有信心在感兴趣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发挥自己潜能的机率就小很多了。
其次,要理解男孩子喜欢自己做决定,过度保护或过多建议更容易引起逆反,甚至折断翅膀,造成心理问题。
三年前一位父亲找到我时,儿子已经三十多岁,没心思找工作,更不要提成家,把自己一生的失败都怨在父母身上,只因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干涉太多,与自己内在的上进心渐行渐远。
他恨恶父母坚持要他读的工程专业,又没有勇气追求自己钟爱的摄影。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安排在亲戚的公司,他在紧张疲惫中也没能做多久。这位父亲给我看孩子高中时一脸阳光的照片时,禁不住老泪纵横,追悔莫及。
另外多位男生升入私立高中或大学后无法自己管理时间去跟上课业要求而被劝退,追其原因,都是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尤其是母亲,“照顾”过多,从没锻炼过自我管理、判断的能力,十分可惜。其中一位男生悲愤地告诉我,虽然自己曾多次告诉母亲不要进他的房间,但就是没效果。他说自己连房间里垃圾桶怎么摆都没自主权,因为母亲总会放到她认为最合理的位置。
在合理的规范下,让男孩子多为自己的课外活动取舍、课程的选择、交友、时间的管理等做决定,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为自己的教育和未来有责任感。
曾经有位父亲常年在国内工作的母亲找到我,儿子12年级下半学期,常晚归、作业拖拉,成绩开始下滑,母亲担心已经录取他的大学也会收回通知书。儿子听不进自己的劝说,但同意接受咨询服务。
我和孩子见面时发现他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看不到丝毫母亲描述的逆反。他告诉我,母亲为了限制他外出的时间,到现在连家门的钥匙都不给他,给车加油每次也不超过四分之一缸,这样他不能走太远,回家不能太晚,因为需要母亲开门。
可以理解母亲担心孩子安全,但不给钥匙传递的不信任感,只能阻碍亲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更被朋友圈吸引,因为在那里可以感受到他需要的尊重和信任。母亲态度改变后,孩子也更能体谅母亲,时间管理更合理,顺利毕业去了大学。
另外,对男孩子来讲,不要拿华裔传统的“安安静静,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做为衡量“优秀”的标准。曾经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抱怨自己的儿子在高中“从校长到清洁工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
我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多少华裔高中生成绩优异,但到申请大学时找个能给他们写推荐信的老师都困难,因为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地拿高分,从不和老师打交道,老师连名字都对不上号。这位社交和组织能力出众的男生果然被慧眼独具的名校录取。
被布朗大学录取的另一位亚裔男生热爱流行音乐,和几位同学自组乐队,并喜欢自编说唱(rap),因此占用了许多精力,成绩虽然不错但远低于他的能力。他的父母尽管心里担忧他业余爱好上大量的时间精力付出不会对大学申请有任何回报,但还是顶着社区文化的巨大压力,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11年级,他演出中有机会参与社区政治,发现了自己对参政的兴趣,选择政治科学为专业。高中最后两年他找到方向,学习更专心,成绩扶摇直上,还巩固了健康的自我概念,和父母的尊重信任不无关系。
最后一点,男孩要有同性正确的引导。汤普森博士(Michael Thompson, Ph.D.)自己曾接受多年的男校教育,认为有理解自己的同性伙伴和老师一起成长非常重要。
我在生活中也观察到,小时候两个儿子更依恋我,但十岁后爸爸的份量在生活中就越来越重,爸爸的意见他们更能听得进,也更喜欢和爸爸单独活动。哈佛医学院跟踪调查了268名1939到1944年间在哈佛读大二的白人男生,并和456名同时期在波士顿的贫困街区长大的男孩做比较,每隔一到两年就收集关于他们的健康、事业、婚姻、退休状况等信息,旨在研究什么因素预测晚年的健康和幸福。这项研究的前主任研究员乔治·韦兰特教授(Dr. George Vaillant) 在他2012年的书中总结:儿时和父亲温暖亲密的关系,75岁时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最高。
妈妈太容易注意到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衣服有没有放整齐,而不容易体会到男孩思考问题的重心,也更舍不得让孩子经历失败和挫折。相比之下,爸爸或兄长角色的人和大些的男孩子沟通更顺畅。比如童子军里拉练路线等都是孩子自己设计,走错了,领队的成人不可以提醒,需要他们自己发现并纠正,哪怕多走几里路。
如果母亲参与,恐怕很难做到。现在的公立中小学里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和媒体对男孩教育的担忧不无关系,因为多数女性老师难免强调书桌的整齐,坐姿,注意力等男生往往不擅长的地方。
11年过去了,两个儿子当年曾让我头痛心疼的很多行为,现在都变成了最可爱的回忆。养育男孩,确实有独特的挑战,更有独特的乐趣。每次他们又做出出乎意料的举动,或者提醒了几十遍还需要再提醒的生活习惯,我总是安慰自己:一定活到他们做父亲的那一天!我会更享受他们为自己的儿子头痛心疼再大笑的过程。
心桥,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在美国获心理学博士,加州执照教育心理学家。其亲子教育讲座深受华裔社区欢迎,教育博文在“海外文轩”和《菁kids》发表,并出版新书《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