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指南|TONI说: 择校是在选择有相同价值观的家长群

[当年几个在国学校工作的朋友: TONI,大家都看你呢,你孩子什么学校,会影响很多人的决定。我:我希望我校的原和方法能影响者和朋友,而不是我选择果。每个家庭和孩子都不同,适合我的女儿,并不就会适合其他的家庭和孩子。 ]这是菁kids创始人TONI 于2015年3月在菁kids微信群里跟读者父母做出的分享。

我和先生共同创办了True Run Media, 由做英文媒体the beijinger 开始,发展出beijingkids和 菁kids。我们的宗旨就是为国际社区的读者服务,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让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那么现在这个社区包括寻求国际教育和国际化生活方式的中国家庭。

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各个学校联系很紧密,我们的杂志、网站为读者提供教育信息,理清各种教育问题。所以,当年在为女儿选小学时,几个跟我熟识的国际学校招生负责人开玩笑说:Toni, you got to be careful where you are going to send your daughter, because people are looking at your choice, and your choice will influence other people’s decision. (Toni,大伙儿都看着你呢,你为孩子选什么学校,会影响很多人的决定。)

我说:我希望我择校的原则和方法能影响我的读者和用户,而不是我选择的结果。因为每个家庭和孩子都不同,适合我的家庭和我女儿的学校,并不就一定会适合其他的家庭和孩子。

《告诉我,哪个国际学校最好?》是我在2013年写给《菁kids 2013-2014北京择校指南》的刊首语,分享了关于我择校的理念和原则。今天放到我家的案例,可以掰开了说。我当时少说了最重要的一点:选择自己付费的教育,首先要考虑经济条件:我是否能支付得起?

beijingkids 从2006年创刊,比起普通父母,我当然有更多机会拜访每个国际、双语学校,了解诸多细节。我受中国公立教育长大,深知其利弊。艳羡国际学校软硬件之好。记得我第一次参观大的国际学校后,感叹自己童年的校园像快要倒塌的集中营。但抛弃经济条件谈国际学校择校,是最不可取的。有个同事告诉我,她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朋友,夫妻双方月收入不足两万,一心却想让孩子上学费在十几二十几万的幼儿园,这很疯狂。

我无法支付高达二十多万的国际学校学费,甚至超过十万的学费,我也要三思而行。这就很快缩小了我的选择范围。

也曾考虑过用自己的媒体广告版面作为交换把孩子送到一个真正的国际学校。但后来经三思还是放弃了,原因有二:

一、学校是我的客户,把孩子以交换的条件送去,会把相互关系搞的很混乱。我不想女儿的教育被我的业务关系绑架,因为,这样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让读者相信我的媒体在报道所有学校的时侯是客观的,让我丧失信誉。信誉是我们在十三年经营中最为珍视的东西,也是我们事业能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

二、如果我通过广告交换把女儿送到某个国际学校, 上了两年, 这交换不能持续了,那我怎么办?立马儿把她转出来吗?这对她的伤害更大。

所以, 我决定不通过媒体广告交换的方式把我女儿送到国际学校。

另外一点,我没在文章里谈,但是我在平时经常说:小学择校,一定要离家近,因为:

一、孩子年龄小需要时间休息和玩耍。

二、万一在学校出现紧急情况,家长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跑步赶到学校,我的心理距离是30分钟跑步赶到, 因为北京的路况无法预测。

三、更重要的我忘了说:孩子需要在放学后和周末有时间跟她的同学玩耍。最好的情况是有同学就住在同个小区里; 再不济,也是走路就能到一个同学家里。我是70后,生长在小县城,至今怀念自己小学跟同学走路上学放学、一起做作业的时光,如今这都是回不去的乡愁。但我们通过把孩子放到离家近的学校,或者搬到学校旁边,可以有所帮助。

以上两点,学费和距离,是在择校前,不需要纠结就可以拿来作为筛选学校的硬性标准。

我曾经考虑过“启明星”,因为当时的价格也还勉强能支付。我是蒙台梭利教育的追随者,女儿幼儿园接受双语蒙氏教育。但是,因为公司业务的原因,我不能把家和几十人的公司同时搬到学校附件。只搬家,不符合我的标准,因为女儿在学校时,我在公司,万一有意外,我无法及时赶到。这还不提上下班的交通问题,以及牺牲与孩子在家相处时间的问题。

所以,我就按着自己房子住的地方画了个范围,根据半小时跑步能到的原则来选。乐成国际(BCIS)在距离和教育质量理念上都符合,但学费不符合我的经济支付能力,直接排除。然后就是我们退出的那个公立小学,和现在的芳草地国际部。

我女儿需要的小学教育是什么:

我的先生Mike来自美国,我们在女儿出生时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生活在北京,她汉语有大环境,肯定不会有问题。当时怕她的英文不好,于是我们俩人在都家说英语,尽管我们都是双语流利。

女儿两岁时我发现,英语已经成为她的第一语言。所以马上亡羊补牢,巴望着有救。但事实证明,汉语是比英语更难的语言。因为她很快通过Leap Frog 这个动画片学会了英文phonics 拼读,然后就自己一步步阅读英文分级读物了。而汉语的表达和阅读却远远落后于英语,我只能靠在家里改变自己的语言来矫正。 她一开始说:Mom, I know you speak English(妈妈,我知道你会说英语)。结果2-6岁间,,遇到复杂思想表达,我们还是说英语,现在也是。

所以,我女儿小学首要目标的是打好汉语基础。我不想有一天,她长大后,不认同自己的身上一半的中国血统。我和先生都不是混血儿,我们无法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预料:她作为混血儿会什么样的特殊体验或身份认同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她足够的工具和技能,让她未来在中美两种文化中都能游刃有余,让她自己有主动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动的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因为我见过太多的例子——年轻的海外华人无处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所以,最初本着离家近、经济条件允许、和打好汉语基础的三原则,我们选定了离家很近的一所知名公立小学CBD分校。那年通过提前招生,上了学前班。其实上学前班不是我们希望,因为全家超级热爱女儿的幼儿园,我们当然想她从那里完整的毕业。但是,为了在那个小学占位,我们违心的去上了学前班。

说说问什么离开那里:

一、我女儿和她的好朋友是年级唯有的两个混血儿,每天都被老师和家长夸:好漂亮!这是我担忧的。因为她们被称赞的是表面的不同,这会让她们在幻觉中长大。

二、我原以为自己土生土长中国人,融入没有问题,但是,我发现跟新同学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不一样的,共同话题很少,习惯也不同。我们试图邀请新同学来参加生日派对,但是气氛很奇怪,被请的同学妈妈只看手机不跟我们交流,也可能是语言的问题。

三、我的先生觉得他除了我们原本的好朋友——另一个混血女孩儿的爸爸,他可能没有办法再交到好朋友了,尽管他很努力地试图去认识新的家长,说汉语,但是收获不大。

所以,在芳草地当年四月份通知去面试的时候,我们就去了。其实,我原来很抵触芳草地,因为我们在头年冬天就去报了名,但是没有任何反馈,没有任何消息,像我们小时候经历的一切国家机关一样,他们看起来很冷漠。

去芳草地面试那天,我的决定改变了。芳草地对面试很重视,安排了很多老师,态度也很好,尽管流程充满了各种我可以抱怨的漏洞。

更重要的是,在面试那天,我看到了几乎周围所有的家庭都与我们相似:各种各样的混合家庭,不仅仅是中外的混合,欧州南美、非洲美国、俄罗斯和美洲, 等等各种混合家庭。更重要的是:这些是久居中国的家庭,我先生的汉语在里面竟然显得不那么出众了。很多家庭和孩子可以讲三种、四种甚至更多种的语言。很多女儿幼儿园的同学、儿时的玩伴都在。我们见到了多年前认识、但久未谋面的朋友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在那儿。我们第一天报名就交到了新朋友,因为各自的背景很相似。收到通知后缴费那天,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对,他们收费只有两个人),大家开始交换联系方式,自发组织邮件群,承诺要带孩子聚一聚。而这种景象,在我们之前去的那个公立名校分校,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立即有了归属感,因为这里相似背景的家长群

基本上,交完学费后,我们就从那个公立小学学前班退学了(当然学费不给退)。女儿和好友重回原来的幼儿园。幼儿园让我们感动,给我们留了位置重新接纳孩子,仿佛从未离开过。当年7月,我女儿经历了圆满的幼儿园毕业典礼。2013年9月她去了芳草地国际部。

所以我总说,择校是在选择有相同价值观的家长群。

基本上,这就是我们选择芳草地国际部的原因。现在可以回答大家今天提出的具体问题了。

先说我满意吗?我的回答是:在我事先调整了期望值的前提下,我们基本满意自己的选择。从第一天入学开始,我就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公立学校,尽管这是最老的公立学校国际部(成立于70年代,为来华外交人员子女服务)。他有一切公立学校的固有基因和无法改变的特点。

说说我们进入芳草地后的不适应:

第一个月,下课的时候老师不让孩子出去运动,因为怕出安全问题,仅让孩子去洗手间。我当时差点儿崩溃掉。好在第二个月开始后,孩子们熟悉了校园和规则,老师开始在课间带他们出去运动玩耍,还教他们做游戏。

芳草地让我感觉厉害的地方是有强大的PTA(Parents Teacher Association) ,父母真的改变学校。 但真的是不求回报投入无限精力的黑洞。很多全职妈妈无私奉献,耗时耗力,这些妈妈的骨干以前都是职场强人。芳草地一年一度的春季国际游园会,圣诞大型庆祝和演出全是PTA牵头主办。在没有什么预算的和资源的前提下,挖掘各种资源,把大家聚拢到一起,办成事儿,很不容易。

另外,PTA几届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校英文教材,听说终于在去年实现了,一年级新生的英语教材采用美国出版的英语教材,而不是我女儿和更高年级使用的香港出版的教材。

学校的图书馆从建成以来一直无法使用,PTA推进无望后,就募捐建立了小的图书馆,并且完全由妈妈义工管理。不过最新消息说,大图书馆终于要在今年三月启用了。PTA还有志愿者在周五的选修课时间,为国际部孩子义务上英文阅读选修课,而且是全学年不间断,教的也不是自己的孩子。

我的先生一开学就充满了美国人的天真,作为唯一父亲加入PTA。我警告他:你有一个公司要运营!有时间吗?结果开了几次长达数小时的马拉松PTA会议后,他缴械投降,退了出来。这也让当时的认真投入的PTA妈妈们很恼怒。但是,PTA真的是一份超全职的义工,你要有时间有精力才行。

@媞:其实一直想问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呢,因为我朋友的孩子之前也上的芳草地国际,是很乖的女孩,遭老师语言暴力,老师还很自豪的对她妈妈说我把你女儿骂哭过,于是就转国际学校了。当然,这是个别现象,片面之词。很想了解一下群主眼里的芳草地国际       

TONI: 好的学校有不好的老师,不见经传的学校也有好老师,所以老师很重要,这靠运气了。我女儿的老师很好,有经验的班主任,跟外籍家庭常年打交道,不是西方范儿,但是很受家长尊敬和认可。我也听有孩子在高年级的家长说,他们曾经过素质不好的老师 。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有位副科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暴力语言”折磨孩子。例如:“上课需要的东西忘家了,为什么你的脑袋没忘家里?” 我相信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她可能说过更恶劣的,主要是言语强调恶劣,导致我女儿回来很伤心。 尽管我女儿自己没有被该老师言语暴力过,但是她亲眼目睹了同学的遭遇。女儿问我:Why pretty people are so mean? (为什么漂亮的人很恶劣?这里她把化妆误读为漂亮了,因为那个老师化妆)

@许佳明 :你当时是如何回答女儿的问题呢?“Why pretty people are so mean?”

TONI: 我听了后,尽量试着让自己不激动,告诉女儿:听起来,那个老师可能在小的时候,是听这样的话长大的,所以在她当了老师之后,不知道什么是好好说话的方式。你听了很伤心,我们认为这个老师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不希望你学她说话。如果她再这样说话,我们会去跟学校沟通。爸爸妈妈不认为 “Pretty people are mean” ,因为我们周围有很多美丽又善良的人。如果心里不美,不论用了多少化妆品,都是丑陋的。

@火狐:芳草地老师们薪酬水准大概多少?外籍老师和中国老师一个标准吗? 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尖锐        

答:我不觉得问题尖锐,实事求是的说:我不知道他们的薪水,也从来没有打听过。我们从来没有给老师送过红包,过节孩子会做贺卡,送一支或一束鲜花。假期回来给老师带个10块钱的小纪念品。外籍老师的工资我们也不清楚。他们的中国老师全部是公立的编制,应该跟公立学校的老师收入相同。另外,国际部的老师相对没有升学压力,因为家长都不在乎。

@CHRIS妈妈:芳草地国际学校与其他纯国际学校在课外活动和课余时间上的对比。芳草地国际部的一个班级多少学生,老师是怎么配比的?

TONI:芳草地国际部上课时间是:早上7:40到校,8:00 上课,中午11:40 - 1:30 午饭午休,下午3:15 放学。

学校原来每天午饭后和下午放学后,都有可选的课外活动,需要另外付费。今年教委禁止后,砍了很多。有利有弊。我原来让她每周一三五午饭后在学校练钢琴,但是现在没有了,又回到在家练琴的状态,我不是一个很好能够管理她练琴的妈妈,钢琴的进步放慢了。这个学期,我们让她自己选课外课,她只选了健美操,这是我们支持的,因为这是一项运动。现在她是健美操迷:每周课内课外加选修,共上五节。每天不停的跳, 对身体有好处。

芳草地国际部每个班孩子在20-25个之间,我女儿的班级(一二年级)常年维持在23个左右。一个班主任老师同时教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是外教,每天一至节英语课。音乐、体育、美术、舞蹈、都开有课,都有全职老师给全年级各班轮着上课。

芳草地另外一个特色,英语在进入二年级后,可以按照孩子的程度、打乱固定班级,重新分级上课。这样,我的女儿和另外两个好朋友就可以在英语课的时候去对应的三年级上课。他们三个人目前语文数学上二年级,英语上三年级。要说实际效果,可能没有想像的好,但是至少学校在这方面大胆努力尝试去做。

@Sophie麻麻:我的问题有1、芳草地国际总部和其它分部的区别?2、中英文的比例在多少左右?3、小学毕业后转到国际学校有多大困难?      

TONI:一、据我所知,芳草地国际部只在日坛本部有。其他分校都是国内部的分校,那就是一个和所有公立学校一样的公立学校分校。

二、在芳草地国际部,所有的课程都是人教版中文教材,除了英文教材是引用的一套在香港出的New Magic by Oxford,是外教教的。

三、关于芳草地国际部小学毕业转入国际学校:我周围很多朋友孩子毕业后去了国际学校读初中,或者去了八十中,五十五中等公立国际部。群里妈妈 @常青 的女儿从芳草地考上了北京四中, 非常优秀,前年考上了美国最知名的私立高中:Philips Andover。但我觉得这是个例,跟孩子本身的素质、努力和家庭教养有关。芳草地的环境有帮助,不起决定性作用(这在任何学校都是事实)。对于纯粹中国家庭,拥有外籍身份进入芳草地的孩子,如果家里没有使用英语的环境,初中进入真正的国际学校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英语水平。 这个要及早准备,不能仅靠学校的英文课。

@echozhang晓蓓:还有芳草地国际部必须有不同国籍进的吧,即未来也是国际教育之路                   

TONI:芳草地国际部从我女儿入学那年(2013)对国籍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是教委对他们的要求严格,那年最初报名时不受港澳台同胞;不收只持有空白外国护照没有中国签证的孩子。

未来肯定是国际教育之路了。常青的女儿考入四中,然后去美国知名寄宿高中,走的是国际教育之路。如果您的孩子上芳草地国内部,那就是正常的国内升学了。

@CHRIS妈妈 : 请教亲,如果不考虑学费和远近的距离,以亲现在的经历芳草地国际还是亲的前三选择吗?谢谢亲   

TONI:抱歉,现实生活没有如果!是不是很陈词滥调?如果真的学费、搬家和搬办公司都不是问题,我会去考虑MSB,像我最初所说,我是蒙氏教育的追随者,我的女儿在幼儿园的双语蒙氏环境下,发展很好,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MSB有双语蒙氏班, 可以满足我对教育理念和语言的双重需求。另外,MSB是在京建校最久的学校之一,这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在幼儿园之上的小学阶段坚持蒙氏教育的学校。创始人Caroline从建校到今天,从未离开过第一线,我跟她畅谈过,她最高兴的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另外MSB的教师队伍很稳定。

如果学费不是问题,那么我另外一个更容易的选择就是BCIS乐成国际,因为离我家很近,孩子可以走路去上学,我认识乐成的创始人和老师,我知道他们是认认真真做教育的。

我们在选择学校时,听其他家长的经历分享是很好的途径,但请大家一定要听家长的亲身经历和一手分享,要小心那些二手的道听途说。因为消息在经过了三个人转播后,就会走形。我们经常教孩子玩儿 “打电话或叫做传悄悄话” 的游戏,大家知道,一句话被从头传到尾后,都面目全非。

@CHRIS妈妈 :亲个人觉得芳草地国际部对你女儿的发展有什么优势和问题,方便讲一下吗?

TONI:说句老实话,我有很多担忧的地方,举个例子,我在周日忙完展会的那天,一直到深夜无法入睡,因为通过我跟女儿的一席谈话,让我不知所措。

我们俩有睡前卧谈的习惯,尤其是她不能入睡时,我们聊天,帮她入睡,一是我有机会了解她,二是可以更多的说汉语。爸爸醒着的时候我没有优势,因为爸爸更有吸引力。那天聊天,我发现,虽然我在家里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她:“妈妈不在乎你的分数,你的名次,还有你得了多少小贴纸换了几个笔记本文具盒;妈妈在意你是否喜欢自己学的东西,是否真的能弄明白不懂的问题。但是,学校和班级的大环境,让她深陷我们从小经历的排名深渊之中。

女儿说:I feel I am stupid (请注意,她用的这个词很严重),because I have never been the first, never been the best in school.

我当时听了五雷轰顶,尽了最大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后来,她翻过身,背对着我默默的哭,很伤心。我搜肠挂肚,试图运用我能记起来的所有P.E.T 沟通技巧,但都很无力。我抱着她,躺在她身边让她哭,后来我们起床到客厅读了故事,她疲惫的在沙发拥着我上睡着,我把她抱回去。然后我失眠到凌晨3点。试图写文章理清思绪,但后来还是被疲惫击倒了。

@罗霖:国际部有排名? 这个我在普通公立还真没有遭遇,但老师是会比较在意成绩,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了,更重要的排名是家庭背景和教师子女。

TONI:其实不是真正的成绩排名,但老师会用 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学过无条件养育,P.E.T的父母知道,我们不赞成物质奖励和任何错误的形式的奖励,因为这会让孩子只关注奖励和结果,而不关注做事的过程或体验的本身。老师会有各种各样的小贴纸,小奖品。这实际上是 “Punished by Reward” 。 我女儿在墙上的贴纸榜上得分不是很多。看着贴纸榜,她心里难免有比较。

还有,我也收到了邀请孩子参加所谓“全国绘画之星大赛”的邀请函,但是我看完觉得就是收钱发证书的套路,就随手扔了。学校有很多孩子都收到了,有的孩子去了,拿了奖杯或证书回来,我女儿看到了。这些对她的冲击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Jenny志愿者:群主啊, 不是我安慰您, 这和孩子的性格有关, 和大环境没多大关系. 我女儿公立五年级了, 从来没在乎过分数, 即便得了60分(这是很要命的分数了, 公立学校的妈妈都懂的), 她一样不在乎. 她在乎的只有她自己觉得重要的事。

TONI: 所以,我会自责,认为女儿的性格很大部分是从小的家庭教育塑造的,她这么在乎成绩,在乎别人的评价,跟我们有关系。我没能把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不在乎外在评价体系的人。其实我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孩子总是父母的镜子和翻版。

@Jenny志愿者:这是基因, 我这么觉得. 不管100还是60, 她永远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和我小时候一样一样的. 看着她, 我就特同情我妈。

@Julie: 这个这不一定,有时候孩子的个性真不一定完全是家庭造成,基因遗传很奇妙的,咱们能做的就是永远给予孩子支持,尤其是他们脆弱的时候

TONI:是的,我非常同意,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给她最大的支持。同意基因说,因为我从小就是好学生,总是第一,很在乎老师和别人的评价。后来上初中反叛了几年,发泄了一下。但基因没什么改变。

@城妈 :请问@ToniMa 公立学校常有的问题比如:只重教授知识不重视培养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用集体主义泯灭孩子的个性,这两个问题在芳草地国际有吗?

TONI:芳草地存在。但是没有典型的公立学校严重,因为孩子的家庭背景真的国际化,我们班的老师了给孩子很大的空间。


Toni Ma /马春蕾

2015年3月

3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