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醋 图 | unsplash、网络
最近,电视剧《三体》迎来了大结局,获得豆瓣8.3的高分。从春节的《流浪地球2》开始,“大刘”刘慈欣又火了一把。
这位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得者,在世界科幻文学界拥有一席之地。除了大家熟知的这两部作品,还有《吞食者》《诗云》《梦之海》《山》《欢乐颂》《赡养上帝》《赡养人类》《乡村教师》等。
看过他科幻作品的人,都免不了沉迷在其中,感叹于他的想象力。国际科幻小说界对他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凭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水平推至世界第一的人。”
而他起初却是一名普普通通,籍籍无名的工程师。对于他的好奇,总逃不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脑洞可以这么大?怎样培养孩子,才能拥有强大的创造力?
01,想象力从何而来?
《三体》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物理学中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体质点只在自身引力之下作用。这是个困扰科学家300多年的物理问题,但刘慈欣却从中联想到许多。
他从三个物体联想到三个恒星组成的星系,从三颗恒星联想到恒星上的文明,又从恒星上的文明联想到三体世界的状态,最后在一个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展开故事,才有了《三体》。
《三体》包含的科学知识有将近两百多个,在这个基础上,刘慈欣还想象出很多现代科技远远不及的先进科技,这都是在原有的科学理论上创造出来的。图片看刘慈欣的作品,总会感叹于他那些让人震惊的点子。他的想象力是怎么来的?
在有惊人想象力之前,先要有好奇心。
刘慈欣7岁那年,他曾目睹一颗星星划过夜空,飞向宇宙。周围的乡亲都为此拍手叫好。那颗星星就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那之后,刘慈欣就对宇宙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
他常常仰望星空,或者在夜空下散步寻找灵感,他很好奇,好奇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太阳系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外星人文明是不是真的比人类更强?
问题多了,他就会自己想象各种场景,就会想把它们写到小说里,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三体人入侵地球、地球人带着地球去流浪等等的脑洞。
除了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生活经历也可以成为他想象力的素材。
刘慈欣写过一部叫《地火》的小说,小说的主角叫刘欣,讲的是一个矿工子弟立志发明新技术改变煤矿工人命运的故事。
小说里写道:“刘欣恍惚着拿起父亲的饭盒,走出家门,在一九七八年冬天的寒风中向矿上走去,向父亲的二号井走去,他看到了黑黑的井口,好像有一只眼睛看着他,通向深处的一串防爆灯是那只眼睛的瞳仁……”这正是刘慈欣的真实写照,给井口下的煤矿工人送饭,是刘慈欣小时候常干的事。
甚至他给女儿写信时,也在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他曾说过,他希望女儿能够生活在两百年后的世界。
刘慈欣的想象力还得益于他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他认为“你的科学知识越多,你的想象力就越疯狂。特别是现在,你想象得再疯狂,都疯狂不过真正的科学。科学是开发想象力的一个工具,这也是科幻小说的魅力之一。”
02,如何把读书变成创作?
学生时代的刘慈欣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一点,刘慈欣大概是随了他的父亲。
刘慈欣的父亲年轻时曾在北京煤矿设计院工作,那时刘慈欣的父亲就喜欢看科幻小说。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他的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北京回到了山西阳泉。而在他父亲回程的行李箱中,就放了一本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这本小说一直被刘慈欣父亲放在箱子中无人问津,直到有一天刘慈欣无意中将它翻出,它就成为了刘慈欣人生中阅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
然而读这本书时,刘慈欣还是个对“科幻”完全没概念的小孩。《地心游记》讲述的科学探险家探索地心的故事让他充满了好奇,于是他问父亲“这是一本什么书?”刘慈欣的父亲觉得这书是“毒草”,不愿意让他读,但还是很耐心回答了刘慈欣的问题,告诉他“这叫科幻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
当一个孩子开始提问题,就是他想象力的开始。而父母的不拒绝,就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巨大鼓励。刘慈欣父亲的耐心和不拒绝,就给了他很大鼓励。
读完《地心游记》,刘慈欣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于是他把目标瞄准了新华书店柜台前的科幻杂志。
每个月杂志更新的时候,他都会第一时间买回家,字字不落反复阅读,以至于全年的科幻小说都被他看完了。后来,等刘慈欣上中学时,他又把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和科幻电影都看了个遍。
大学时,刘慈欣也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读书,但已经不仅限于科幻,还包括卡夫卡、奥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就坐在图书馆里,让管理员一本一本拿给我看。”
比如他读过阿瑟·克拉克写的《2001:太空漫游》后,才知道原来科幻小说不是只有灾难和毁灭,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才知道原来人们还可以在太空建城市,原来人们还可以坐着核聚变的动力飞船去探访木星、土星等遥远的外围星系。
大量的阅读,可以打开一个人想象力的大门,让他知道,想象力可以无边无际。刘慈欣就是这样。
也是大量的阅读,让他养成了爱想象的习惯。他总想象自己和小说里的人物对话,想象自己也能在那个世界构建自己的宇宙。想着想着,就把这些大胆的想法写成了书。
03,想象力,最重要的是长期的积累
有时候我们会感叹,孩子小时候脑洞也挺大的,为啥长大了那些想象力就没了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少了长期的坚持和积累。
刘慈欣曾经也有十年没写小说,原因是之前他给出版社投稿的好多作品,皆被出版社以“话题太敏感,没法出版”为理由拒绝了。
刘慈欣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想象力,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写不出好的小说,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写科幻的料。
直到他看过克拉克写的另一本小说——《与罗摩相会》,里面罗摩星球的文明又一次让他震撼。原来想象力还能建立一个栩栩如生、触手可及的文明。
于是他又开启了自己的想象,试图在自己的科幻作品里构建一个自己脑内的世界,这才有了今天的《流浪地球》《三体》《乡村教师》,以及更多的科幻作品。
如果刘慈欣当时停止想象,可能现在就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04,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刘慈欣曾经说“科幻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这句话启发了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敢于想象,一个是学会观察。
如何才能让孩子敢于想象?那就是多鼓励,多与孩子互动。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是通过社会性互动来获得。这种能力内化在孩子的玩耍中,不仅与情绪,也与认知能力相联系。”
前苏联心理学家
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
很多时候,当孩子突发奇想,或者有一些和大人不一样的举动时,先别急着认定他“调皮”,也别生气的去否定他,因为或许这就是孩子发挥想象力的时候。
父母其实可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再和孩子深入聊聊他内心的想法,最后可以再给孩子一个鼓励。
之前邓超就发过一条微博,内容是儿子等等说自己要保护妈妈和妹妹,于是画了一幅叫《保护三人军队》的画,画里的一家人唯独没有邓超。于是邓超假装吃醋,问等等:“那我呢?”
等等回答“你被炮射出去了。”
而等等的妈妈孙俪,觉得等等这幅画意义重大,直接把它做成了一件衣服。
他们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非常大的鼓励。
弗洛伊德说过:“我发现,那些认为自己被母亲喜欢或偏爱的人,在生活中会展示对自己的信心、无法撼动的乐观,常常显得英勇,而且总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孩子也是这样,每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背后,都会有给予他们鼓励,愿意和他们沟通的父母。当父母对他们的“奇怪想法”表示认同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很愉悦,就会愿意去尝试更多的想象。
除此之外,让孩子多观察生活,也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过一个“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和其他个体都是通过观察来获得学习的。观察力强的孩子,大脑捕捉信息的能力也越强,学习能力也很强。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历史上,很多想象力丰富的名人,也同样有惊人的观察力。
比如,认为“平凡的人希望,天才的人创造”的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比如说过“生活需要细心观察”的法国绘画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等等。
培养观察力,父母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比如孩子蹲在地上看蚂蚁时,先不要打扰他,等他看完了,再和他交流,问他蚂蚁长什么样?有几条腿?有几个触角?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变化,比如可以问他春天是什么样?下雨天是什么样?这样孩子不仅会自己带着任务去观察,还会动用想象力,去想象问题的答案。
所以想让孩子拥有一个超强的想象力,那就去鼓励他,并让他多观察周围的一切吧。
培养想象力没有途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一点,刘慈欣为大家,特别是为孩子们都开了个好头,所以不要停止想象,因为说不定哪天,孩子们的想象也可以在别人的眼中熠熠生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