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博物馆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自行寻宝的能力,学会如何搜索信息、主动阅读和逻辑表达。
文:Wilma 图:学校提供
一群身穿校服的孩子由老师带领着参观博物馆,时而在展品前驻足听讲解,时而埋头记笔记,间或小声却兴奋地讨论着什么——如果你经常逛国外的博物馆,对于这样的场景想必不会陌生。因为拥有具象的藏品,能让孩子获得相对直观的感受,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直都被看作是对校内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
身处上海这座拥有丰富博物馆资源的城市,我们欣喜地发现,上海的学校也早已在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了——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的博物馆课程就堪称其中的典型。作为一所既要实现国家课程教学目标、又要凸显双语特色的学校,康德的课程安排可谓饱满。
在常规教学已经相当紧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加入博物馆课程?学校的博物馆课程与家长们自己带孩子逛博物馆又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问题,菁kids采访了康德双语小学部学术总监蔡骏老师。
蔡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博物馆,这是相当值得鼓励的事,理由至少有两点:首先是必要性。在她看来,课堂教学的容量毕竟有限,只能为学生搭建出一个系统却粗线条的学科框架,而专题性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则能使其局部血肉丰满起来。正是这一个个“局部”,能让孩子们的认知往纵深发展。其次是适用性。蔡老师认为,时至今日,阅读、师法自然和参观博物馆仍是我们承继前人文化遗产的最主要方式。而在这三种途径中,既包含一定文字图片、又有实物展示的博物馆,对于已开始系统学习、但识字量仍有限的小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学习方式。
上一学年,康德双语的小学生们先后经历了“昆虫主题之旅”和“海洋生物主题之旅”。主题的确立并非老师们拍脑袋而来,而是充分考虑了与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以及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康德的课程实行中外教共同教研的机制,每个学期开始前,中方老师都会制订中方课程教学计划,并将这份计划与外方老师共享。以“昆虫主题”为例,这原本只是中方科学课的内容,外方老师在了解教学计划后,便将这一主题融入到了探究课和项目学习等用英文教授的校本课程中。当孩子们在科学课和探索课上用中英双语对昆虫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去一家专业的昆虫博物馆“开开眼界”便作为进阶学习的一部分被纳入了教学计划。
为了让参观不只是走马观花,老师们对博物馆课程做了精心设计,通过博物馆手册、学习任务单、导览讲座、拓展阅读等方式形成了一个“行前准备—现场参观—观后拓展”的闭环。蔡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关键步骤的设计思路和他们的具体实践。
行前准备:了解展馆信息和参观要领
行前准备主要包括博物馆手册和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导览讲座有时也属于这一部分。
康德的小学生们人手一本博物馆手册,每一册均可详细记录五次博物馆之旅。每次“旅行”开始前,会有专门一页留出来用以记录该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如开放时间、地理位置、展馆布局、参观顺序等。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参观前所需要做的功课,老师也会告诉他们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这些信息,比如官方网站、宣传单页、介绍手册等,并了解馆藏的大致规模,以及需要留出多少参观时间等。正文则包括 “我发现……”、“我知道……”、“我学会了……”等几个板块,便于孩子们在参观后进行梳理。
除了这本概览式的手册,每次博物馆之旅还配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设计精细而有针对性,在孩子们参观前,相关学科的中外教老师会先去实地踩点,找出能与课内教学巧妙结合的内容。以“海洋生物之旅”为例,因为参观的上海海洋水族馆共设有九大馆,每个馆又各有特色,为了调动孩子们主动探索的兴趣,老师们灵机一动,以打卡游戏的方式把九个馆串联了起来。
老师们还发现每个馆的起始处都写有“你认识这些鱼吗”这句话,于是便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每一大洲选取一种代表性动物做成小贴纸,孩子们需要把这些贴纸贴到对应的洲所在的页面,才算闯关成功。
此外,尽管每个馆参观的入口都有对该地区水生动植物的整体介绍,网上和宣传资料中也有详细介绍,但考虑到馆内光线较暗,且大段文字不利于低年级孩子“消化吸收”,老师们便精心选取了介绍文字中最核心的部分,印在学习任务单上。
这样精心设计出来的任务单果然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有些孩子为了找到答案甚至不惜趴到地上,非常忘我。
现场参观:博物馆日的奇妙旅行
博物馆手册和学习任务单准备完毕后,便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现场参观环节——博物馆日了。参观当天,他们可以拿着任务单去按图索骥,甚至可以亲手制作蝴蝶标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有专业人士为孩子们做现场讲座。以“昆虫之旅”为例,学校联系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小众的博物馆。专业讲师现场展示了镇馆之宝——来自南美洲的光明女神闪蝶,通过讲解其翅膀在不同强度的阳光下能变换出不同颜色,来说明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蔡老师说,专业讲师能讲出很多道道来,孩子们听得很专注,有些孩子可能就会因为这样的博物馆活动而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从而在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而有些时候,因为场地所限,这样的讲座就会被安排在学校里。在“海洋生物之旅”前,博物馆科普宣传部的老师就带了些标本、视频和活体动物来到学校,做了整整一下午内容丰富的讲座。老师先是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海洋水族馆里的明星动物,博物馆日当天孩子们见到真实的动物时自然就会产生亲切感。老师甚至还带来了鲨鱼宝宝“破茧而出”时褪下来的那层茧,让孩子去触摸,感受那种硬硬的触感。
观后拓展:主题阅读与动手实践
在蔡老师看来,博物馆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博物馆本身,参观之后的拓展阅读和动手实践也很重要。
“昆虫之旅”结束后,老师向孩子们推荐了由著名童书译者彭懿翻译的“生命的故事”系列丛书。“这个系列的摄影非常好,而且译者本身就是学生物的,翻译准确到位。”蔡老师说,“我们要选优质的读物给学生,也做了相应的学习单。孩子们可以提取关键信息,比如昆虫从卵到孵化一共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一步是什么样的、描写一个新阶段的时候会有哪些特定的词等,其实是把非虚构类作品的阅读也融合在里面了。”
中文阅读之外,外教老师又在探索课上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了昆虫旅馆,而之后可能还会跟种植等户外教室课程相结合。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是一座座宝藏。作为一枚“博物馆控”,蔡老师惊叹于挪威的渔业博物馆对当地渔业文化的详实介绍,也很感慨台湾的宜兰博物馆不仅有学生手册,还有教师指导手册。据蔡老师介绍,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升高,未来学校还会陆续开设针对艺术人文类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的课程。她还强调,开设博物馆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自行寻宝的能力,学会如何搜索信息、主动阅读和逻辑表达。换言之,现在搭这么多“脚手架”,是为了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后能更自由地攀登。
-End-
The Strong,人见人爱的亲子博物馆
财商教育研究者:请这样与孩子谈钱
|菁读|菁读会:探究爱、金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旅行|28天慵懒风欧洲亲子游
|在读|父母效能训练,我寻找育儿方法路上的最后一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