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放弃年薪80万跨行业转型,看上去很美,现实却很残酷

文丨徐媛媛   图 | Unsplash

前段时间,我遭到了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连续两重暴击。

他先是劝年轻人不要学新闻专业,为此还引发了大大小小的论战。之后,他的关于选专业的一些视频也跟着被广泛传播,其中包括对心理学专业的抨击。我呢,恰好本硕读的是新闻传媒,目前正处于要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转型期。

于是,一身反骨的我在自己的公号上敲下了一篇文章,名为《从吃不上饭的新闻行业到了又一个吃不上饭的心理咨询行业》。

如果你问我,大学本科可不可以学新闻专业,我可能也不会建议你。那是因为,任何专业都可以进入新闻行业,而新闻行业十分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这能让他们快速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面,快速成长,再去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会容易很多。心理咨询行业,则是一个吃经验资历的行业,尤其是心理咨询在中国人心中还没有消除偏见,它确实是适合中年转型的职业。

而我一直在思考,我在35岁时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到底是追梦呢,还是给自己制造一些生存焦虑呢?这是个心理范畴的问题。

 

职业转型——现实与兴趣的交汇

中年职业转型不是一件易事,船大难掉头。职业转型这件事对我来说,还挺偶然的,只是因为某天闺蜜的消费欲转向了培训,想要让我陪她一起报个启蒙课,了解一下心理咨询;也只是因为当时处于35岁,对于中年职业危机的焦虑感,总觉得35岁以后随时会下岗,而心理咨询师看上去是一个能够从事一生的职业,而且越来越吃香;加上2020年的特殊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去探索新领域。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那些工作都有一个内在的统一动力——对未知的探索。

我大学一毕业就当了一名记者。初做记者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是十分强烈的,什么都想要涉猎。我探索事情的真相,探索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后来进入互联网行业,我也延续着这种向外探索。一个是职业上的探索,从公关探索到品牌传播,再探索到产品,到运营,这种从0到1的探索,让我充满了成就感,年收入也达到了80W+;另一个是对人心对关系的探索,这些工作,在我看来,都是面对人的内心,与人建立关系的工作,它们都要求你去探索公众和用户的需求。

我从2020年开始学习心理咨询,最初只是又一次向本职外的探索。而深深地吸引我的是它不仅向外,更是向内探索。这次的探索,让我看清不同的人拥有的不同的烦恼,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根源是什么?也让我看清,自己会因为什么焦虑?会因为什么失落?什么样的事情会激起我的情绪?

这样的探索,仿佛是无止尽的,是对人对关系对自我的深度探索,越走向深处,就越想要看个究竟。

于是,我开启了漫长的、可能是一生的心理咨询学习之路。

 

 

转型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阵痛期

想要职业转型,不付出精力和金钱,是无法实现的。目前,我在心理咨询上的培训费用超过10万,这费用在圈内不算多。

最大头的是某互联网心理咨询培训平台的2年长程培训,当时的培训费是5w左右,据说现在已经涨到七八万了。另外,我今年报了社会心理学的硕士课程。除了这些时长比较久的培训,还有各种短期的咨询流派的培训、临床咨询技能培训的费用。

当我开始接心理咨询个案时,持续性的花费才刚刚开始。因为是新手,每接一个来访,都得去找一个专业督导。督导的作用是帮你梳理咨询中发生的事情,更加理解来访,促进咨询更加有效。专业督导都是按小时收费的,新手咨询师常常会“一案一督”(做一次咨询就要督导一次),而新手的咨询费是不够付督导费用的,所以,做一单亏一单。

除了专业督导,每一个心理咨询师最好都有一个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因为处理好自己的个人议题,才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带到你跟来访者的咨询室中。而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肯定也比自己的咨询费要高。

此外,心理咨询师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包括不同流派的技能培训,以及最新的前沿技术。

有时候,面对这些花费,你会怀疑自己真的是来追梦的吗?反而有一种深深的生存焦虑心头涌起。

除了钱,时间也总会觉得不够。本职养副业,是我现在的状态。我放弃了全职工作,采用兼职的方式继续着我的本职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灵活安排时间,但我现在是连周末都没有的,周六有心理咨询的培训,周日有硕士课程。平时也有一些课要上,还要接个案,案头工作也很多,要写咨询记录、个案报告,个人体验后也会写写自己的咨询感受……

这是每个新手咨询师必经的阵痛期。

 

心理咨询师可以算命吗?

当我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现在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时,不少人会问:“你们是不是可以将人催眠啊?是真的吗?”也有人会说:“来帮我算一算呀。”

虽然我总是会解释说,心理咨询不是算命啊,不是读心术啊,但这足以看出,很多人会觉得心理咨询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而它仅仅通过谈话就让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有所缓解和改善,又是一件很神奇的工作。

然而,这个神秘学科并不是玄学的价值观,在我刚刚开启心理咨询培训时,就被强化了。老师们都会跟你强调一番: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问题受生理、心理和社会三者的影响。

所以,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过程并不是纯聊天,会先从以上三个方面做评估。比如会先评估来访出现的抑郁症状,到底是一种心境,还是生理上的抑郁,如果是生理上的,就会建议来访去医院就诊,此外,还会收集家族史,因为精神疾病通常会遗传。

咨询的前几次,咨询师都处于收集信息、评估和建立关系的阶段,针对每一次咨询中谈的内容以及咨访关系的变化,形成对来访的理解,这个理解包括:

来访是什么样的人?

ta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其他人?

ta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平时处事的模式是什么?

……

形成理解后,咨询师会有针对性地辅助来访看到ta感到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不同的心理咨询师会有不同的咨询风格,不同的来访对咨询师的要求也不同。有的来访一来就希望咨询师给一些建议,就好像找医生开个药一样;有的来访会自己一直说不停,咨询师一问问题就不高兴。正是这样的交互,心理咨询师常常在咨询后总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我们的内心总是在纠结:“完了,我感觉我又说多了。”“我是不是说少了呀?”“我是不是这句话说错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心理咨询师是不能给认识的人或者间接认识的人做咨询的,因为“双重关系”会影响咨询的效果。你想想,如果你知道你的咨询师跟你的另一个朋友认识,你会不会担心你的“秘密”被你的朋友知道?

心理咨询师们也并不喜欢在工作以外的时候,动用他们的能力,因此可能会出现在咨询室里非常温柔的咨询师在日常中很强势的现象,因为和情绪工作是非常耗竭的事情。

 

欲“鸡娃”,必先“自鸡”

虽然过程艰辛,但当来访向我反馈说ta觉得自己有被治愈到,当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看到自己的成长时,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我意识到自己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时,我更加从容了。

我是个鸡血妈妈,这种从容并不是变得佛系了。而是学习了心理咨询后,我开始慢慢地把我自己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撤掉,开始倾听她的需求,关注她的情绪和情感。有时候,会看到自己曾在原生家庭中被对待的模式,正在我自己和孩子中间上演,这让我突然一阵冷汗。

我记得有一次,我女儿边哭边跟我诉说着老师怎么冤枉她,说她上课走神。我下意识地说:“肯定是你的眼睛看到其他地方去了呀。”此后的连续几天,她总是会时不时地表达出对老师的不满。最后我说:“我知道你被冤枉了,你很委屈,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情,并且也接受了我的建议。

这样的场景,在咨询室里经常上演。来访觉得ta的情绪没有被看到,就会反反复复跟你说。而这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你看到了ta的情绪,ta感到被理解、被接纳了,ta就好像被治愈到了一样。

现在,我女儿的朋友、同学也常常来请教我,如何跟他们的妈妈表达他们不想做这件事情。我发现,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对自己的父母不满,无论是你看上去多美好的孩子。这对我的触动很大。

我们自己何尝不会埋怨自己的父母?总觉得别人的父母很好。但是都逃不过每一个孩子对自己家庭的不满。有的孩子总是受到父母没有来由的男女“双打”,然而有的孩子却羡慕这种父母,因为自己的父母太忙了,没有时间管ta,连孩子的一根手指都没有碰过。孩子的孤独都是真是存在的,然而经历体验却各不相同。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育儿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自己的“全能”幻想。我们无法成为完美父母,既然无法完美,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孩子的不足,陪伴孩子成长就好。

我之前听一个课,老师说,有很多妈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很焦虑,孩子不跟她们沟通,她们很想搞清楚孩子在想什么,于是去学习沙盘、学习房树人,当妈妈们会问他该做什么时,这位老师说:做什么,做饭啊!

学习了心理咨询后,我会时常提醒自己收回那只想要紧紧抓住孩子的手。著名的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一句在心理学界流传甚广的名言“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记住这一句,不用花钱学习心理咨询来育儿了。

 

菁kids撰稿人丨徐媛媛

心理咨询师,原记者,原互联网996打工人。家有即将迈入青春期、自我要求高的10岁女娃,育儿常常处于加压减压的摇摆中。女性主义者,计划用多元有趣的方式让更多人得到心灵抚慰。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