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夕余 图 | Jessie、张友杰
今年暑假,MBA项目组织了一次英国游学,老母亲带着7分求知欲和3分休假欲,火速请来临退休外婆外援,安排好娃8天的生活,快乐出发。
还没飞,在上海机场就能感受到,今年出国游学的氛围是真的浓。每一程飞机都有游学团,基本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四五十人一个大团。到了英国希思罗机场也随处可见一群小学生各自推着自己的大行李箱乖乖排队,最小的恐怕才一二年级。孩子们十分配合老师收拿护照、安静等待以及有秩序地去卫生间。感叹下,这么小年纪就参团游学真的很独立,再感叹,怎么暑假游学都卷起来了么,这么多孩子都出来了!
01
英国低龄游学值吗?
是啊,经历了疫情三年,今年暑假俨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早早就听说,六月刚开始,学期还没有结束,市场上很多游学机构的名额都被抢占一空。积压已久的出游欲望在家长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情绪蔓延开来,仿佛不送孩子出去“见见世面”,这一波经验Buff就吃不到了。这轰轰烈烈的气氛让我不自主也去想多了解一下,低年龄的出国游学究竟学什么?
市场上主要的英国低龄游学项目基本在10-15天之间,刨去头尾两日飞行时间,真正在英国本土的时间差不多是8-13天。项目组织的官方宣传都是,它真的可以给孩子体验英国本土学校的课堂以及住宿环境。但是通过和几个游学团聊天下来发现,本土学习体验实际上十分有限。
参考大部分机构的游学行程安排,你会发现,一周五天,大概有四天是上半天的课,基本以语言课为主,下午半天就是体育活动,一周中还有两三天是校外探索,一天本市游览,基本就是博物馆参观。其实暑期的时候英国的博物馆全都免费,以至于大英博物馆里全是人,就算有导游带着,能保证不掉队都困难,更别提能细细游览了,参观在这里基本等同于走马观花。
周末两天跨市住酒店,伦敦、牛津、剑桥为主要目的地,大本钟、泰晤士河、伦敦眼肯定要去,顶尖学府也要去,感受下学霸氛围,白金汉宫、唐宁街也是要到此一游的。机构也明白,孩子们花时间花金钱出来一次不容易,伦敦各种地标这些必打卡项也都要加到行程里面去才“值”。
我在牛津的时候,看到一波又一波的国人游学团,除了带队一个老师是外国人,同行都是中国人和中国老师,乍一看就和旅行团差不多。这样的游学,还是游大于学的意思。当然很多家长并不在乎孩子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机构和家长在这里有一种莫名的心有灵犀,只要孩子开开眼界,锻炼锻炼就行,说得更漂亮的一句话就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名校的种子”。实际上,冷静下来想一想,游学真的能激发这颗种子吗?上名校是一种“我就是想来”的冲动吗?
深入一些了解发现,其实也有native一点的游学项目,就是直接参加当地的夏校,和本土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玩耍,这样才算得上是深度体验。但是这样的项目其实主要满足本土家庭的暑期需求,所以基本都是走读,国际生参加需要父母一方陪同,还要自己租房甚至租车,符合这样游学条件的家庭可以说少之又少了。不过多花一点钱,体验正宗的英式夏校,很多“高阶”家长还是乐此不疲的。
我参加的这次MBA成人游学项目,相当于高校定制版游学,和孩子们的游学比起来,倒是多了一点点干货。成人项目可以直接在大学校园上课,参观学校的科技产业园区,同时和带队的牛津剑桥的在读博士们一起交流。
我们走访了三所学校:帝国理工、牛津、剑桥,邀请到的老师就是这三所大学的教授甚至学科负责人,也就是大牛了,课程内容设置也丰富,工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都有所涉猎。虽然短时间内只能学习一些通识内容,但是也是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三所顶级学府的校园氛围以及老师的教学风格,对于没有出国留学过的家长而言,这样的体验十分特别。更深入一点的交流就是和在读博士们的聊天,可谓了解了英国高校最真实的现状。
02
名校要什么样的孩子?
读名校,仅仅靠一种“我想来”的冲动根本不行,或者说来了也走不长远,因为这些学校之所以为人所称道靠的不是光环,而是真正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研究贡献。
牛津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整个牛津有来自全世界1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也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大学,这里仿佛就是个缩小版的“地球村”。在牛津一年有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只有8周,听上去上课时间很短啊让人羡慕,但这背后的隐藏要求是学生要有超强的自学能力和研究热情。因为剩余的时间你会得到一张长长的资料单,很多学霸都直呼根本看不完。所以就算是牛津的暑假期间,都能看见半夜从图书馆出来的学生。
考进牛津根本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每年退学的大有人在,一直毕不了业的也大有人在。顶级学府已经不能说是宽进,应该说是严进严出了,并且根本没有适应的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算进成绩,如果第一年进去就没有考好,后面真的非常难弥补,影响毕业。这样大的学习压力下,才有了牛津的“红色康乃馨”的故事。
和X博士聊了聊发现想要在顶级学府走得长远,必须具备几个素养。
首先是标化成绩。学霸们都是真枪实弹考出来的高分,这个参考每一年牛剑录取学生的A Level的标化成绩就可见一斑了。标化成绩也是体现一个孩子学习成果的,它不能代表一个孩子,却能代表一个孩子背后的努力和坚持,以及对知识点的把控。所以好的标化成绩是基础。
其次,是真正的研究热情。牛津在入学挑人,特别是面试的时候,对于学术的提问是真刀真枪的,PS里面提到的实习也好,经历也好,老师都很可能进行详细带有延展的提问。因此,拥有真正的学术热情,以及明确的研究方向,肚子里有货,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新问题才能不慌不乱,最终在这一环节拿到高分。仅仅会考试,有好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自由时间的能力。在牛津读书,有大把大把的自由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同时还有健康。这需要自律和超级强的执行力,如果您的孩子是个事事被安排的“宝宝”,就算进了牛津也会极度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坚持读下来的很大原因之一。
近几年,中美关系的客观原因,很多牛娃转头奔向英国,所以对英国头部高校的资源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这直接造成了一个新的趋势,有能力的家庭开始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可能的情况下,我的孩子可以选择在哪个池子上岸?是在国内,争夺十分有限的“名额分配”,还是直接从小就送过去,从英国本土的高中上岸?于是对名校的执念开始下沉,英国顶级私立高中,甚至私立学校的预备校的国际生名额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个趋势短时间内不可逆。
牛津最大的书店。书都是拆封的,买不起也可以随意看。
书店里友好舒适的椅子,让人可以在此泡上一整天
和在牛津读博的J博士聊天中发现,他也准备把自己的一双儿女从国内转到英国。他倒是很清醒,规划也很清楚,基础教育必须在国内完成,特别是母语一定要在中国打好基础,初中再到英国。很多低龄留学机构认为孩子越小去越好,但是J博士表示,其实初中过去英文还是非常容易适应的,没必要过早放弃中国的基础教育,毕竟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非常系统且有优势的。
03
名校毕业了,然后呢?
我们说读名校,那么名校除了那张文凭亮闪闪,究竟还有什么好?在参观牛津的科技产业园时,我得到了答案。
牛津的产学研链条是非常顺畅的。私有资金有耐心花几年甚至十年等一个结果,研究团队就可以潜心研究,最后投放市场,出了成果,研究者也可以设立公司联合上市。产业也会提出现实需求,主动找高校的研究者合作,为学者们提供现实的研究方向,最终解决产业发展瓶颈,如此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对比国内,我们的高校确实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并且资本确实也更需要一点耐心,而不是急着变现。牛津这种宽松的科研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顶级学者。我们开玩笑表示,这大概和英国人的性格有关系,和这个国家的性格有关系,他们喜欢慢慢来,一个新技术的运用往往要辩论很久,一个新技术的全面开展也需要论证它的Lifecycle,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比如基于锂电池技术的电动汽车,中国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英国这里还在争论它的Lifecyle,是否准备好十年后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技术,如果没有,就暂缓推进。
所以在牛津,有研究热情的学生可以读完本科读硕博,博士毕业还可以留在牛津产业园继续研究,这样的延续和研究的宽松氛围,让很多离开牛津的教授们还想回来。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反面例子,好不容易考进去,但是读了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导致毕业困难,或者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进行不下去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处,牛津学子也有做代购、做导游开Uber的。名校光环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反而成了一种负担。所以说,家长们一门心思想送孩子进名校,不妨也要多想一步,孩子进了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又能否因为这份热爱走得长远,最终收获幸福呢?
毕业典礼
北半球暑假时期,总是英国牛校旅游最旺的时期,镇上的礼品店里,挤满了购买牛津大学T恤卫衣的家长和孩子,那种对名校的向往不分国界也不分肤色。
于我而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顶级大学的课堂,也不是Title繁多的教授,而是牛津大学校园散发的独特气质。古堡一样的学院散落在牛津郡,学院和整个城市融为一体,青草的香气、悠扬而圣洁的钟声,以及洒满阳光的中庭,草地上、台阶上读书的学生,咖啡馆里侃侃而谈的教授以及深夜从读书馆出来骑着单车的标准牛津学生。
学生们爱去的South Park
是看书、聊天、看日落的好地方
作为一个“游学生”,这样自由而带着历史沉淀的氛围感太吸引人了,这里仿佛是一个乌托邦,都是醉心于学术的莘莘学子,步履匆匆却少有浮躁,多的是书香气。太阳下山后,牛津还很流行酒吧文化,大大小小的Pub镶嵌在城市中、学院间。这些酒吧和上海的感觉真的不一样,Pub是学生们缓解压力、社交和探讨学术的绝佳场所,而不是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学生和老师之间喝着酒争论着某个问题的传统,在这里上演了几百年。让我们这些过客感慨“酒精里的知识含量都高了”。在这里住了几天,不自主地很想读书,环境对一个人影响力在此刻显现。
“回去立刻鸡娃。”离开牛津时,同行的很多家长开始“叫嚣”。大概是真的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又或许是内卷内耗后,真的很向往那种抛却烦恼潜心研究的状态。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已浮躁许久而无法专注懊恼,将这种美好的愿望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拥有,从而倒逼出为人父母想给孩子更好选择的力量。
所以,与其毫无把控地送孩子来一趟,不如家长自己先来游学,这种上名校的信念感和使命感或许生得更加强烈,懂得名校要什么样的孩子,也了解名校的生存法则后,也更加能规划出一条上名校的路来!
/ 林夕余 Jessie /
菁kids撰稿人
原记者,现自由撰稿人,教育观察者、人类幼崽观察者,育有魔都双语学校七岁男娃。每天都在女性独立和为爱回归家庭之间挣扎,幻想着能两全其美。希望人生在世,清醒着糊涂。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