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这十多年来的移民热潮,孩子教育成为了家长们背井离乡,到国外重头打拼的主要原因。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家庭矛盾爆发的主要因素,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往往也意味着高控制欲,在父母双方都当仁不让,各持己见的环境下长大,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今天就来来聊聊我身边的几对华人父母。
文 | 熊靓 图 | 作者提供
快乐教育跑偏,学习越来越拉垮
今年二月加拿大的中小学陆续开学,十年级(高中一年级)的儿子告诉Tina,他不想读大学了,高中毕业就去建筑工地当木工。儿子现在除了在学校上基础木工的课程之外,还在附近的一家College(大专)报了一个资格认证的培训。
两个国内名校毕业的硕士居然养出了一个木匠儿子,她感觉自己回天乏术。
但是面对如今的结果,她更怨恨她老公,每次看着老公开车送儿子去上木工课,Tina都恨得牙痒痒。
如果不是老公任由儿子“胡来”,说不定儿子已经开始准备申请法学院的课程,为成为Tina的理想职业“律师”而努力奋斗着呢!
Tina记得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就有朋友提醒过她:
“千万不要被快乐教育带歪了,才从国内的卷中逃离出来,特别容易在快乐教育的‘温床’中把斗志给磨没了。在孩子教育上,还是得抓紧了。你看老外,各种补习都给孩子们报上,还微笑着对外人说他们不在意考试和分数。这些操作都是麻痹别人的,大家学习都不好了,他们不就能赢了吗?”
不出意外,快乐教育的快乐,让Tina的老公已经不能自拔了。
Tina说:“我老公简直太可笑了,他把家变成了一个游乐场。室外弄个豪华蹦床,室内建了一个游戏机室,来到我家的都说完全没有一点学习的氛围。后来觉得书架占地方,把所有的书都拖到了地下室。这种环境确实让儿子是拥有了快乐的童年,但也拥有了全科都不及格的成绩单。”
看着儿子的成绩单,Tina觉得如同晴天霹雳,他老公却安抚她说:“十年树人,孩子的成绩有起伏是正常的,咱们都到了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儿子还能没有大学读?不要焦虑,不要焦虑!”这样的安抚在Tina听来,就如同把儿子推向深渊的魔咒。
老公坚持的“快乐教育”,让Tina在儿子学习上无能为力了,她根本推动不儿子进入文化课的轨道。
儿子三年级就会威胁她:“如果你逼着我学习,我就报警。我们老师说了,逼迫学习就是虐待儿童。”Tina说,那一刻,她太想念北京了,完全可以给这臭小子几巴掌,打完了就能老实不少。
可是,现在Tina哪怕是言语上、表情上稍微有些凶,儿子就斜着眼看着她,警告她要控制自己,不然警察就来了。
“唉!真是只能一声叹息了!我想做个教育上的恶人都不行,一进行教育就给我扣上各种帽子,而且条条都是重罪。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罪犯,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成为木匠了。”
为了解决老公太宠娃,转学回国分离“治疗”
Tina经常在一个华人妈妈群里聊天,这群妈妈们在教育观念上,不少都和老公都有着很大差异。妈妈们在群里吐槽,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还要和老公“搏斗”,互相寻求安慰。
如果说Tina是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处理夫妻教育观念的冲突,她儿子小学同学Amelia的妈妈则是快刀斩乱麻的类型。
在离开国内三年后,Amelia妈妈毅然带着Amelia从加拿大回到了国内。
“不走不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应加拿大的教育,也不是所有的爸爸都能配合你的教育。Amelia的爸爸太溺爱她了,作业写得手疼就哭,一哭爸爸就说不写了。我只要蹬Amelia一眼,她爸爸就说我太凶了。如此娇惯孩子,我们当妈妈的还怎么能够实施教育?唯一的办法就是我带着Amelia回国,暂时把她和她爸爸分开。”
Amelia妈妈在Tina眼里是个勇士,回国之后,她就给Amelia立了各种规矩,其中有一条是不做完作业就不能吃饭。
Amelia妈笑称:“我不是倡导家长这么干,但是很有效,不到一个月Amelia就养成好了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如果在加拿大我这么干,估计早就被警察带走了,以虐待儿童罪给我关起来了。”
Tina肯定不会选择回国,在她看来,孩子缺少了爸爸的教育和陪伴,是一种遗憾。对于Tina的想法,Amelia是不完全赞同的,她认为爸爸如果在教育上捣起乱来,还不如没有爸爸陪伴呢。孩子的教育机会只有一次,她绝对不允许自己像Tina那样,总是顺着老公养,那就只能等着给木匠当妈了。
Amelia的妈妈认为子女教育是以自己为主,如果遇到问题就会去解决,哪怕很折腾,也会不惜代价去实现。但是从结果来看,Amelia的妈妈比Tina要感到满意,她达到了自己的教育目标。
高知夫妻如何让孩子走向绝望?
曾经为了让儿子走上律师的道路,Tina付出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均告失败。“除了老公掣肘之外,最关键是儿子学习成绩太差了。我需要面对现实,不能继续折腾了。你把孩子逼得太紧,就会物极必反!”
去年夏天,Tina帮助一个大学的前辈照顾她自杀未遂的儿子Tommy,Tommy已经患上了抑郁,手腕上有大大小小十多处被割过的伤疤。
Tommy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我的离开能够让我的父母安静,我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只有一个人,无法实现爸妈同时赋予我的梦想。”
在Tina看来,Tommy比她要当木匠儿子优秀太多了,滑铁卢大学CS专业本科,有自杀倾向前已经拿到了推特的offer。
如果把这样的儿子给她,她做梦都要笑醒,把这样的孩子逼到自杀的地步,简直不可想象,前辈夫妻都对儿子干了些什么?
Tina发现,前辈作为一对有博士学位的夫妻,在个性上他们都很固执。他们在学历上获得了成功,习惯性以为自己总是对的,谁也不会主动妥协。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
比如前辈想让儿子参加滑铁卢数学竞赛(Waterloo Math Contest),如果获得了名次就能增加了名校录取的机会。但在数学上儿子并没有天赋,平时只有95分左右,但是这种成绩很难脱颖而出,拿到奖牌。
夫妻都想用自己的认为成功的办法把儿子的数学成绩提升上去,虽然他们都不懂加拿大高中数学教育,但老婆曾是高考数学满分,老公是大学数学满分,他们认为自己能行。
两人开始拿出自己的“绝活“,一把白天给儿子讲,一个晚上给儿子补。对两种不同的解题方式,儿子问,到底该听谁的?他们异口同声说:“听我的!”
折腾到最后,儿子被他们搞得疲惫不堪,奖牌也没有拿到。夫妻为此吵得更凶了。
Tommy说这就是他父母的日常,也是他的噩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爸妈同时满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统一过,还经常各自为政,把教育当作了一场”战争”,必须要拼个你死我活。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会走两种极端,第一种是极度叛逆,成为问题少年,最坏的结果就是走向犯罪。第二种,就是Tommy这种,产生严重的厌世情绪,最坏的结果就是放弃生命。
众所周知,华人家庭看重教育,但是因为教育矛盾而发生的案件,在华人群体里也是高发的,学历越高的家长问题越多。在这个被誉为教育乌托邦之国的地方生活,孩子更需要的,是关系和谐,情绪稳定的父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