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伦 图 | 网络
如果不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亲眼看到,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段对《红楼梦》人物的评语出自一个12岁的女孩。
女孩名叫Lily,在北京某国际学校读初一,她的爸爸是我的北大校友,是一位资深的出版社编辑。最近我俩小聚了一次,我就请他讲述了关于Lily读书的点滴,为方便阅读,以下用第一人称讲述。
我为什么重视阅读
这些年国际学校对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了。就拿Lily现在的语文来说,难度完全不亚于公立学校,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比重很大。
到了高中部,还要学习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了解作者生平、时代特征、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对作品做批判性分析和理解。同时,他们的英语学习也会占用很多时间精力,因为要面临雅思、托福、SAT这类的考试。
很多国际学校的孩子仗着母语是中文,往往会忽视语文学习;口头表达的时候可能还好,但在写作上,提笔忘字、成语匮乏、无从下笔等情况经常出现,写出的文章也经常语言单薄、条理不清。
虽然我和Lily妈妈不想让她太“卷”,早就决定了读国际学校,但考虑到这些年国内的发展形势好、机会多,将来孩子读完大学,很可能还会回国就业和生活,如果母语不行,肯定缺乏竞争力。
所以我们一直特别重视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希望能帮她做好早期积累,有助于她将来的中文学习。
我如何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启蒙
在Lily小时候,英文分级阅读的理念已经比较流行,但中文分级阅读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因为我从事出版行业,所以较早就对中文分级阅读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分级阅读的整体理念是相通的:中文阅读也需要根据年龄大小、心理发育情况、阅读能力差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根据孩子的不同阶段推荐符合孩子兴趣点的读物。
Lily 1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亲子共读,主要读的是《彩虹色的花》《小蓝和小黄》这些公认的优秀启蒙读物,通过色彩、画面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到了2、3岁,我们会选择文字多一些的绘本,比如《精灵鼠小弟》《小猫当当》,但也不只干巴巴地读字、读故事,否则Lily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在陪她阅读时会结合小游戏、涂鸦、问答、激励闯关等小活动,有的是书上设计的,有的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增加了Lily的阅读兴趣。上幼儿园后,我们陆续陪她看《大卫不可以》《我爸爸》《我妈妈》《戴高帽子的猫》等,这些书画面与文字的比例比较合适,Lily既对画面感兴趣,也对讲故事的文字感兴趣,同时还能体会到一些书里说的习惯培养、父爱母爱等主题。
进阶
小学是阅读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一入学,我们就征求老师的意见,选择了帮助女孩适应小学生活的《一年级的小豌豆》、了解汉字文化的《文字的奥秘》和《安徒生童话选》注音版图书,目的是帮助Lily从亲子阅读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
因为Lily已经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所以她为了多认字、多看书,特别积极认真地学习拼音,而且掌握得很好,基本不用我们操心。
中高年级以后,考虑到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性,我为Lily选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图书,比如科普类的《小牛顿科学馆》,了解西方文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欧美当代小说《哈利波特》,《三个火枪手》是余华推荐的接触西方经典的入门作品,《少年读史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老师也推荐了“四大名著”文学经典。我开始还担心Lily读这些大部头会比较吃力,但她都很感兴趣、“兼收并蓄”,经常拿起书就放不下,吃饭都得叫她好几次。
虽然对于一些故事背景、情节、隐喻等内容,她还不能全部理解,但她有很多基于自己阅读体验而产生的认知和感受。
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时不时跟我们聊一些读后感,或简单写几句随笔,虽然算不上什么正式的文章,但为她写作文积累了不少有趣的片段。
Lily的随笔
提升
读了这么多书,目的还是让孩子有所收获,有所积累,提升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兴趣。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日常聊天时,多和孩子聊聊书中有趣的内容,你会发现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看问题的角度很有趣。
比如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为她打开了新视野,Lily在六年级读完这部小说后特别喜欢苏轼,我问她问什么,她说因为张无忌经常背苏轼的两首《江城子》,写得太好了,跟小说的内容特别契合;她还说非常佩服金庸能把元末明初时的张三丰、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真实历史和人物融入到小说里。
可见,她对文学作品的喜欢不再只基于内容或语言本身,还会延伸到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甚至作者本人等更多领域。
另外,我也注重提升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分析、写作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些往往是国际学校孩子的弱项。
这几年,我和Lily一起读了《教孩子读伟大的唐诗》《写给孩子的论语课》等,这些书不仅能引导孩子欣赏文字的美,还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讲述文字背后的故事;
再比如《24气节诵读古诗词》,作者常丽华本身就是一位语文老师,她以24节气为线索,讲述古诗词里的传统文化,讲述作者背景、创作时的心情,以景喻人,以物喻事,娓娓道来。
这些书都把复杂的语言问题变成了阅读的享受,能够润物无声地强化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如何选书
近几年,中文的分级阅读理念越来越受到认可,《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文库》系列是比较早的中文分级阅读图书,现在很多大型出版社都开始推出这类图书,比如《小羊上山儿童汉语分级读物》《小步乐读》系列都设计得很巧妙。
我只基于我的个人经验,提一点建议。
如果为低龄孩子选书,我更推荐知名作家的作品,比如李欧·李奥尼、西宫达也、安东尼·布朗、苏斯博士、艾瑞·卡尔等,他们都国际著名绘本作家,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也是凯迪奖,国际安徒生奖、博洛尼亚童书奖等国际大奖的常客,这些书都很受孩子的喜欢。
对于高年级孩子选书,我建议本着“大社+名家+名作”的原则。
现在网络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很多大学生经常有标点符号不规范、“的地得”不分、主谓宾语不清晰等基础问题,所以读好版本的书,对这些互联网原住民就显得更加重要。
以四大名著为例,很多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版本,但在纸质、排版、设计、插图、注解等方面的质量差异很大,有的版本还会有错别字,而大型知名出版社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可靠的。
一般来说,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都有高品质的保障。
还有一个好途径,就是带孩子一起去逛书店,让孩子自己选。现在北上广等城市有很多环境好、重品质的书店,孩子亲身在图书世界里,感受油墨香味、自由翻书看书、选书买书,这样的气氛跟在电脑前挑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也经常能发现新的世界、获得意外惊喜。
我常带Lily去PAGE ONE或者西西弗,有时也去三里屯附近的三联韬奋、春风习习,这些书店里的书都经过精心筛选,我们经常一待就是大半天。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就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时你选的“好书”也可能不是孩子的“菜”。
比如Lily读幼儿园时,我们曾经买过《蚯蚓的日记》,这也是一本公认的好书。但我们每次向她推荐,她都断然拒绝、坚决不看,甚至有几次还哭起来。我们猜,可能她不喜欢里面肉乎乎的蚯蚓、黑漆漆的蜘蛛、脏兮兮的泥土。
后来我们就不给她推荐了,毕竟孩子有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我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世界,但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跟随他们的意愿。
结语
粗略算起来,Lily已经读过1000多本书,在这期间,她获得了优秀的中文水平,我也获得了陪读路上的无数快乐回忆和美好时光。我们还会把阅读之路继续走下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