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国际学校读书,从公立学校毕业的我,有话想说

作为在疫情下毕业的这拨人,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同学们,都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

没有热闹的毕业典礼,没有正儿八经的毕业照,我们就这样“毫无感觉”地与我们过往的青春里告别了。

北京的疫情仍在继续,我目前居住的社区周围确诊病例不少,而我8岁在上国际学校的弟弟,现在也是居家上网课的状态。

人一安静下来,就难免会做一些思考,我一路从公立系统毕业,弟弟目前在接受国际教育。虽然弟弟上学不过几年,我还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些许相同和不同。

文 | Janet Lin 编 | Mina.L

01

小初高我读的都是公立学校,接受的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我很感激这段教育经历,其间也得到了很多温暖的关爱和真挚的情谊,学校对我而言,是家一样的地方。离开之后,我开始想念它。

“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概念,我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

记得初中时期,老师带着我们按照专题读书背诗词,演红楼读金庸,含着泪为我们朗诵舒婷的《致橡树》。生物老师捡猫头鹰的“便便”拿给我们“炫耀”,为了给我们看脊骨的构造;还曾“斥巨资”买了一整条羊蝎子,吃干抹净然后把骨头带来学校。

在“研学”的概念还没有盛行的时候,老师就带着我们去考察京西古道,给我们讲永定河沿岸的人文和地理,带我们参观中轴线,讲“允执厥中”,在国家博物馆为我们讲述中国何以是今天的中国。

我们还会一起爬山、一起绕着雁栖湖骑行,一起上游泳课,一起在梨花盛开的季节坐在梨树下上课、开音乐会。

“中国式教育”现在在一些人心中不免会有一些保守,也不可避免地与小升初、会考、中考、高考等应试目标相联系。

“鸡娃”这个词也是我在毕业之后才了解到的,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那时候我的很多同学们也被无意识地裹挟其中。

初中毕业之后,我顺利地留在了本校继续高中学业。高一一开始,我就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周遭气氛的变化,大家都在拼命学习,一切不再那么有趣,开始变得紧张和压抑。

大家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学习,对我自己而言,有一些瞬间我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这样日复一日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虽然会感到有些被动,却也还没有想要去改变的念头和可以改变的能力。

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当设立的目标并不是出于强烈的自我意愿,便有可能会失去全心投入去努力的能动性。

好在,这种没有鲜明自我的情况在十八岁以后有了改善。我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许是长大了的原因,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了,也慢慢开始清晰。

02

我是文科生,但是在大学里学习的却是一个和计算机相关的理科专业,所学专业使用英文教材、由英语母语的教授授课、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和quiz也都是用英语进行,频繁的presentation更是常态。

借助不同的语言学习,我了解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帮助我打开了新思路:应该如何去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正在学习的知识?

曾经有位老师跟我说,“没有经历过怀疑的相信不是真正的相信”。

我了解到一些不同的文化,带着欣赏与批判,在心态上更加开放与平和,更客观地看待长短利弊。我开始更多地了解世界,更好地开始了解我们的国家,也由衷为我们自己的悠久灿烂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现在我心里的文化自信,自豪不带迟疑、充满底气。

与我一直在公立体系接受教育不同,弟弟目前还在国际教育的路上前行着。

据我观察,无论是在公立系统还是接受国际教育,学生家长都累。虽然国际化教育和公立教育面临不同的教育语境和学术路线,但是家长和学生都有各自的压力和辛苦。毕竟,没有一条路是轻轻松松不需要付出的。

我们的课程设置、教育成长体系、生涯规划,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孰好孰坏不能妄下评断,目前只是看到了不同而已。

弟弟拥有更多的兴趣类课程,受启发和引领的机会比我当时更多、更早。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也更集中、更单纯。

课业压力比起我那会小得多,但是在当今状况下,依然免不了课下开小灶加紧学习的状况,并不能称为“快乐教育”。

我也曾在本科期间,认真考虑过出国继续深造。那时候自己已经挑好了学校和专业,查好了租房攻略,准备好了雅思成绩和文书材料,一切“只欠东风”。

但后来遭遇疫情,我也恰巧在国内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发展方向,遇到了更合适的机会,这才选择留在了国内。我很坚定我的选择,并享受着。

如果以后还能有合适的时机,我还会继续考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03

偶然的机会,我去到了国内顶尖大学的研究中心做助研,课题是我喜欢并擅长的领域,我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和优秀的老师、同学一起探索,收获了优于过往的思考框架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做事情要有方法有毅力,最重要的是有始有终,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并及时探索方法。

后来,因为兴趣,我又去到了几个广播电视和外宣相关领域权威的媒体做实习生,在那里我开始接触更多优秀的人,开始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各个行业。


这些年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作者提供)

业余时间,我还做了很多份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兼职和尝试,这些选择看似都是“一时兴起”,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迅速增长了见识,且一直甘之如饴。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朋友们,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人生中需要把有用的技能变现来养活自己,也需要“无用”的技能来充实自己。恰巧是这些“无用之用”为人生带来更多出人意料的可能。

我有很多爱好,也是这些爱好使我成了一个很少会觉得无聊的人。我非常爱吃,所以看过了几乎市面上所有的美食纪录片,也一直都在学着做各种自己爱吃的中餐西餐。


平日里自己做的菜(作者提供)

我喜欢看展,会尽力不错过国博的每一场新展和讲座;平时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听一场胡琴音乐会,看看喜欢的画展。

我还做过雅思老师,做过博主,在平台上收获了不少可爱的粉丝朋友们,和大家一起交流进步是很开心的事情。

总之,我感兴趣的都会去尝试一下,正是这些看起来“没用”的爱好和事情,帮我默默拓展着我的精神边界。

如果说我在一路上有什么小小的心得可以分享给弟弟的话,我觉得有些时候,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热爱,那就先从“远离不爱”开始,不能立刻选择的时候,先做排除法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有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尤其是在信息、选择和机会都如此多的今天,那不如直接去做,经历之后的感受,就是筛选爱与不爱的判别方法,也是觉察内心,确认自我的过程。

我一直告诉自己,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勤于反思,必要的时候大胆改变。

要勇于结交不同的朋友,学会筛选和判断友谊。

要善于平等、有效地与人沟通,需要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帮助。

要练就快速学习的能力,懂得如何收集、判别信息。

要拥有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

要勇敢不胆怯,遇事不逃避,经历挫败后也要迅速调整,重新振作。

其实,所有好的品质都不是浑然天成,它们需要大量的经历和长久的训练,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意识地去磨练自己,让自己拥有这些品质,有了这些,也自然会越走越稳。

无论接受教育的体制如何,只要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快乐的主动权,就都是成功的。

04

在《无声告白》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其实,当你变成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喜欢什么”、“去做什么”、“该怎么做”这些都不再是困扰你的问题,因为你已经开始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已经有了为自己规划路线并完成的能力。

无论是怎样的教育经历,我们能选择的都太少,想要理想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去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努力,我坚信好运藏在努力里,也相信真正的蜕变,是开始自我教育的时候。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