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变STEAMIE?三个7岁的孩子想造一个“世界上最疯狂的厕所”!

文、图 | Audrey Liu


“双减”落地半年多了,孩子们的时间表有了质的变化。三个7岁的孩子Alice、Ramona、George也开始思考人生目标了。

离开了幼儿园的周到呵护,进入了各自的小学,没有了保育员,没有了午睡,孩子们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集体探索”,第一次集体升旗,第一次集体做广播操,第一次集体上课,以及第一次集体上厕所。

于是,“屎尿屁”这个学龄前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也史诗般地进化成了“发明创造研究课题”。

三小只在幼儿园毕业后各奔东西,每周末的机构课程成就了他们一周一次的聚会,也让他们萌发了一起组队建造一个“世界上最疯狂的厕所”的想法。

为什么,是厕所?

当孩子开始认知自我时,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构造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于是,对于“入口”和“出口”的探秘成了他们最关注的话题。厕所,这个堆满了“屎尿屁”的地方,让他们觉得很搞笑,也很奇妙。

每周日的上午,他们三个人都在一家“创客科学课”机构学习,“双减”给了他们双倍的快乐和自由。在机构的张贴栏里,他们发现了一个不限制想象力、不限制年龄、不限制职业的“发明家大会”。

他们发现各自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厕所间歇性脏乱臭。由于下课十分钟里大批量的孩子同时聚集释放“屎尿屁”,再加上孩子们“投射”能力各有不同,结果就造成了这个共性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异想天开,想要造一个“世界上最疯狂的厕所”。

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计划

 

#01#

机构上课+大赛竞逐=?


随着各类机构与各类大赛的合作增多,家长们“甄别”品质的能力也跟着提升了。

青铜级别直接跃升至黄金级别,孩子报了个名叫“全球发明大会”的比赛,做家长的又要忙活开了…… 以前是光研究机构,现在还要研究大赛。

简单地分析一下上面这个小标题的公式,你就明白了,这次我要研究两个部分的内容:

科学类机构科学类大赛

首先,我们来说说“水深千丈”的科学类机构。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STEAM

由于STEAM是由五个学科结合而成的“多元化”“复合性”的教育理念,所以当它成为教育热词的时候,所有和其中一个单词搭点边儿的机构都可以在这个范畴内“分红”。STEAM的赛道宽了,造就了深耕细作的精品头部,也给了不成熟的机构“薅羊毛”的机会。

大概在三年前,我曾在一个“集成式”教育机构创意园区里看到这样一番场景:编程、绘画、奥数、幼小衔接、益智玩具门店、DIY手工坊都挂着各种STEAM的店招欢迎顾客。

当时的画面给了我“查字典”的理由,也成就了我“集团军式”报名试听“科学课”的动因。

我一共试了四家机构的课,大致也能代表市场上的四类以STEAM为名的代表。

第一类:考级考证类

这类机构大多以著名积木搭建玩具作为教具,连锁经营,鱼龙混杂。把一个原本应当释放孩子创造思维的玩乐工具变成了让孩子亦步亦趋完成指令的道具,这本身就让我提不起兴趣。但出于好奇师资的情况和授课方式,我还是去试了一下。这类机构大多分布于居民区较多的沿街商铺,体量虽然不大,但客户群还算稳定。

在体验环节我发现,教授课程的老师大多是按照教学点统一的课件大纲照本宣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启发孩子思考,而只是简单地“指导”孩子:蓝色弯管搭在红色弯管的后面,红色弯管搭在白色直管的前面……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像极了工厂车间里的流水线工人,不同的是他们动作没那么快,因为他们想要更多的去观察这个玩具还能怎么“玩”,或者别人是怎么“玩”的,但老师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这类机构终极目标是编程或者机器人考级,或者是参加一些不同门类的搭建比赛,我认为这是离STEAM最远的科学教育机构,因为它仅满足了让孩子看懂说明书跟着搭建的能力培养。

 

第二类:编程工程类

它和第一类很像。不同的是,这类机构在一个区域教学点有一位王牌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独当一面。家长在选择机构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冲着这位老师而去的。尽管他们也有统一的教案,但是这位王牌教师愿意花心思让孩子们的想法百花齐放,甚至给他们时间去发现编程和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不只是工厂化的教学。

试课时,老师请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编程和马达组件创造出一个电锯的模型。他先是在网络上挑选了一些锯子的视频,让孩子们产生疑问和思考;而后再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结构和工程原理做出锯齿的模型;最后,成品完成。三个孩子各自展评,讲一讲各自的有优劣。

试课完毕,你甚至会赞叹,为什么这个机构地处偏僻的商圈角落,但依然有稳固的客群。可能是因为这位王牌教师还愿意坚守在这里吧。

 

第三类:“大科学”普及类

这是上海时下最具国际范儿的一类。它采用了美国本土的课程课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用双语双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按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年龄分班分层教学。这类机构大多是在知名的大型商场,学习内容分不同的主题模块,老师的教学风趣幽默。同时,每个孩子在每堂课上都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包含了自然、化学、物理、工程、编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每节课亲手做小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究和印证自己的想法。

从运营和课程设计方面来看,这类机构明显高于前两类。但是,IP的本土化、规模化扩张和核心商圈的租金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使得这些机构不得不选择外籍教师中性价比更高的那些。老师们或许是成绩优异的理科生,却未必懂得教学,由于不是英语母语国家的老师,他们在某些专业术语的表述和拼写上有时也会出点“纰漏”。由于课程设置大多涵盖了科学领域全部可以涉及的话题,对于老师触类旁通的要求就变得很高。一节试课下来,基本能判断老师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在一线有着丰富经验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在不断开门店占据市场的巨大压力之下,销售团队在介绍课程时也难免有些“over sale”,真实的品质和课程介绍时的“亮点”会因为个体老师的能力不同产生巨大的差异。

 

第四类:“小科学”研发类

这一类,是异军突起。说它“小科学”是因为它基本专注于机械工程和计算机工程这两个比较小的科学领域,不求样样具备,但求做细做精。他们自主研发教材、教具,有对品牌、师资、学生长远且细致的规划,能沉下心来做教育,不割韭菜、不薅羊毛。哪怕是创业之初在行业内默默无闻,但是口碑甚佳,属于厚积薄发的稀缺品种。

我觉得它们初步实现了“道”和“术”相辅相成的结构。他们对外有一个自成一派的运营体系:

  • 夏令营冬令营(推广获客)
  • 宣讲(品牌价值传播梳理)
  • 试课(师生初次互动)
  • 正式上课(仅关注科技和工程领域)
  • 报告(每学期一次综评)
  • 家长反馈问卷(满意度调查)
  • 学生自主创新分享平台(激发课后学习和展示欲望)
  • 进阶续课(衔接课包)
  • 成为“创客预备队员”(造梦未来)

这是我作为客户,对于这个机构的“术”做的一个言简意赅的梳理,因为这是一个容易被复制的工作方法,对同类机构来说可以照搬照抄。但是在“道”上的钻研,才是该机构的金字招牌。

George在创客机构学习

他们对内有着其他机构没有的“教具模具工厂”,所有的教学材料几乎都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的。当我第一次走近这家机构的“后厨”时,被惊到了。所有的老师都是全职教师,在工作日的白天,他们会在教室里准备教案,或者是在设计模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科技和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因此,在上课时,老们会有许多奇思妙想,不只是背诵教案上的台词,而是有感而发。这不仅和他们的理工科专业背景有关,还和机构认真甄别老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给予他们自我吸收、自我创新的“充电”机会有关。

试课后,我与一位老师交流心得,他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孩子们的想法和创意是没有边界的,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是在受他们的启发去创新,他们是未来。

这是一个我从未走进教室听完整堂课的机构,机构创始人坚持将课堂仅仅只交给老师和学生,家长只在最后十分钟进教室,哪怕是试课也是如此。但在课后的交流中,家长可以在下一批学生进教室前和老师们充分沟通,在分享时,你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老师很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表现。在这里,双语双师不是卖点,只是授课的语言需要,老师的评价也非常中肯,不是一味的赞扬。

#02#

科学类大赛

从STEAM到STEAMIE的催化剂


如今,STEAM已经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升级版——STEAMIE,孩子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学科类知识,还要试着做做“创业者的梦”,其中的“I”代表INOVATION(创新),一个“E”代表ENTRENPENEUR(创业)。而科学类大赛,正是催生这一升级的推进器。

STEAMIE考察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素养,也同时考验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比赛相比单纯的团队合作搭建、编程类大赛,或者奥数、物理、化学等理科类竞赛更具社会性。

这其中,在上海做的比较有规模的是1978年创立的Odyssey of The Mind(OM,头脑奥林匹克),和2016年首次举办的Invention Convention Worldwide(ICW,全球发明大会)。两个比赛的创立时间隔得有点远,但对于孩子培养的理念是相通的。通过大赛的赛制你会发现,他们都是让孩子自发地寻找到生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通过PBL的学习模式,经过各方面的探索、调研、推理测算,寻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ICW更侧重于孩子的发明是否是原创,在路演之后是否能如实并精彩地回答评委的提问,因此更关注发明的独特性以及创业精神品质;OM则更加侧重于团队之间的合作呈现。

不难发现,这两个比赛对于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和创客精神的激发是全方位的,既有象牙塔里的学科知识,也有社会大熔炉里的应用技巧。三个7岁小朋友想要造一个疯狂的厕所,这其实就是基于“创业者”眼中的客户需求“痛点”而产生的理论知识支撑下的“产品”。

三个孩子给自己的队伍起名“咸鱼队”,又丑又臭,却可以很美味。他们走访了不同城市各种奇奇怪怪的公共厕所,收集陌生人的问卷调查,然后徒手制作展板,再用电商平台买来的各种电线电路与感应器相连,完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入门级作品。由于这是他们自己的idea,所以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动力更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活跃。

三个孩子边讨论边制作展板

而ICW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如同job fair一样的展示环节。这需要孩子们在完成了卡纸上的展示页面之后,用事先组织好的语言进行介绍。介绍的环境相对嘈杂,对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很高。

而在展示结束之后,评委还会针对设计发明提出各种问题。对于青少年参赛选手来说,这是一个预见未来的“实战演习”,孩子们需要团队合作布置展台,使尽浑身解数吸引从未谋面的评委,还需要在人声鼎沸的环境中回答问题,做出最快最准确的判断。

在这个比赛中,评委和指导老师都会建议让孩子全程自主地完成整个过程,即便是家长帮助,也只能是在工作流程上进行指导。我们常常会看见在一个比赛中,idea是爸爸妈妈出的,动手制作是爸爸妈妈完成的,最后的报告是爸爸妈妈写的。孩子只是去领了个代表“家长圈天花板”的奖项。而在这个“job fair”,选手的真实水品大白于天下。

ICW的评委经验丰富,国际大赛的积累让他们能准确判断这个创新的想法究竟是不是“原创”的,这是参加比赛的最重要的评分标准。各大国际赛事已经有了许多“个人”单打独斗的登台展演,应当需要呈现更多“团队”合作的集体battle。

如果团队能够获得中国赛区的奖项,也将有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切磋技艺,这个时候,他们将会有机会看见同龄的孩子在面对各自国家生活中的问题时是如何应对解决的。参赛者能在不同的维度实现向自己学习、向对手学习、向师长学习。那么,他们眼中就不仅仅只是获得奖项,而更多的是因为看到同龄人那些有趣的发明而产生新的思考。

#03#

机构上课+大赛竞逐=一个有趣的创客小灵魂


孩子们所受的教育是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而这样的大赛平台,给了他们一个体验未来的机会。小小社会人,行走在人生的街角,总有一个未知的世界等着TA,也等着我们这些陪伴他们的人。

上小学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变得非常宝贵,当他们在参加机构课程的时候,其实是在收获父母为他们创造发明的一片肌理丰富的试验田。仅仅只是3-5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能深刻感受“科学教育”的变化有多大。孩子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家长又何尝不是呢?教育的大环境在迅速更迭,孩子和家庭也一起在感受“试验田”不断调整所带来的惊喜。

Audrey Liu
上海电视台《财智对话》栏目主持人、《我的育儿私教手册》作者、公众号“Audrey Liu”主理人。以“G娃先G己,不徐不疾,有章法才能出成绩”自勉。10年媒体采访主持经验,练就10分钟就能甄别优质课外机构的敏锐目光。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