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落幕了,对体育精神的讨论从未停止,冠军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但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更多的时候,遗憾和失败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
有这样一个奥运“失败者”的故事,他的成绩不突出,甚至没拿到冬奥会参赛资格,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人民日报》为他大力点赞。他,就是张嘉豪。
文 | 筱恬 编 | Yuan 图 | 网络
一见滑雪“误终生”
这是一名酒店面包师与滑雪结缘、并努力追梦的故事。
17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滑雪经历,让张嘉豪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一见滑雪“误终生”,他说:“才发现,自己是陷进去了。没有滑雪,我的生活是过不了的。”
从此,张嘉豪开始了玩命般的练习,并顶着疫情独自前往世界各地参加比赛,攒积分、刷排名。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能够有资格参加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冬奥会。
为了练习滑雪,他连续两三年无法睡整觉,却不感觉困意;为了打比赛,他不在乎吃住条件有多么艰苦;而面对失败的结局,他也从未后悔遗憾过。
在他看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了,为之付出了100%的努力。最后奇迹终究没有出现——张嘉豪还是失败了,他错过了奥运会。
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可张嘉豪对于滑雪的热爱,却打动了无数人。
张嘉豪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同样在满腔热爱的驱动下无畏前行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普娃”,却因热爱让自己与众不同。
比如科普KOL“无穷小亮”。他从小就对昆虫情有独钟,大学阶段研究的也是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聊起生物学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冷门的动植物专业知识经过他的演绎,变得趣味无穷。
他凭借着渊博硬核的认知积淀,搞笑幽默的谈吐迅速出圈。
纪录片《冰上时刻》里的三个十几岁的冰球少年,因为热爱,选择了“hard模式”的童年。
周末早上的五六点,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就要被家长叫醒,驱车前往郊区的冰场准备比赛;长跑、拉伸、仰卧起坐等体能训练是日常要进行的;每天重复200-400遍练习枯燥的拨球动作……即便不能上冰,也要在家完成训练。
还要面临训练与学业的冲突,在疫情的风险下,前往加拿大、俄罗斯参加冰球学校的集训。
即便如此,他们将来也很难走上职业道路,但只要坚持,就有希望被海外名校选中,成为冰球特长生走进自己的梦校。
无论是张嘉豪、还是无穷小亮和冰球少年,都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热爱”的生理学依据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提出了一个概念——“自我和谐的目标”。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正是“热爱”的真正内涵:
它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它必须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必须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炫耀。
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并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也不是出于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快乐。
而当我们怀着巨大的热爱去做某件事时,所带来的感受和表现的峰值,会让个体拥有珍贵的“心流体验”。
这时候,一个人会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力完全投注,能量向同一个方向高效输出,同时会伴有高度的愉悦和充实感。与此同时,大脑的潜能将被更充分的发挥,效率也将大幅度提升。
正是这份热爱,让孩子能够驰骋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去深耕钻研。最终,他们得以实现自己的“自我和谐的目标”,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并由此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样的孩子哪怕平凡,哪怕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已经活出了精彩。
乔布斯曾说:“促使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动力,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找不到值得自己奋不顾身的方向。心怀热爱的人毫无疑问是幸运的。
大人的态度影响孩子能走到什么程度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又该怎样把握好这份热爱、引导孩子朝着更远的地方发展?
记得看澳洲教育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Steve Biddulph)的《养育女孩》这本书时,里面提到过一个“火花”理论。
大概意思就是几乎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具备某种潜力,包括了兴趣、热情、天赋、关注等。这些都是孩子的“火花”,如果能得到支持,就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并提供动力和指明方向。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其实内心都蕴藏着自己的热爱所在,而我们大人的作用就是去了解、支持、鼓励并帮助孩子,让他们的“火花”可以明亮地燃烧。
正如《冰上时刻》中,一位主人公妈妈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就助力他。”
冰球对父母陪伴要求很高。一位每天开车载着孩子在冰场和各种学习班往返,为了他的学习“孟母三迁”,搬了三回家;
一位创业中的爸爸工作非常忙碌,但他还是花费大量时间陪伴孩子进行训练,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复盘每一场比赛;
还有一位妈妈干脆辞掉高薪的律师工作,陪伴他到加拿大的冰球学校学习。
某种程度上来讲,大人的态度影响了孩子能不能走得更远。这种积极的态度相当于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具体到能够落地的方法时,还是很考验家长的智慧。有这样几点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1,善于发现孩子的热爱
根据“火花理论”,孩子的热爱所在可以是一种技巧或天赋,比如绘画、写作、运动、舞蹈或音乐;可以是承担某项任务,比如热衷于环保、公益活动、或者为社会公平而工作;也可以是一种性格特征,比如特别富有同理心或勇气等优秀品质,在发生情况时敢于站在最前面。
家长不妨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孩子的“火花”。我们可以试着和孩子聊聊,向他们提问:
“什么活动能够给你带来最大的欢乐,让你觉得兴奋,生机勃勃,目的明确?”
或者利用工具量表。这里介绍一份《人民日报》曾推荐的“孩子潜能自查表”。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教授研究并开发,为发掘孩子的热爱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概括来说,这是一种“多方面”测验,通过测试孩子在音乐、绘画、情绪表达、思维逻辑等20项日常行为活动中的表现,推测出他们热衷或擅长的方面,从而提示家长加以重点培养。
根据表格内容:
如果孩子在1、8、17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语言天赋;
如果孩子在6、12、18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乐才能;
如果孩子在3、7、15条表现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数理逻辑方面有天赋;
如果孩子在4、11、13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间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5、9、14条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体动觉才能;
如果孩子在10、16、20条表现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认识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条表现突出,则代表他有很好的认识他人的才能。
鼓励孩子多尝试也很重要。就拿谷爱凌来说,她的成功就离不开妈妈谷燕的教育理念。谷燕支持女儿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用她的话来说:“尝试之后发现不喜欢没关系,万一喜欢的话,就是赚到了。”
很多时候,一次简单的接触或体验,热爱的种子便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2,不要用大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孩子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在帮孩子发现热爱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避免用成人世俗的价值观去评判。
首先是要放下功利心。
“孩子喜欢跳舞,画画不错,以后能考证,甚至对升学有帮助,所以值得大力支持。”
“玩泥巴算什么热爱?对学业毫无帮助,不值得去做。”
……
类似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我们在潜意识里把孩子的热爱加上了筹码——有益于升学、能带来利益的才是“有价值”的爱好,否则就没有意义。
但对孩子来说,真正能让他们受益的,是那种全然沉浸于一件事时所带来的幸福感,跟这件事有没有用、奇不奇怪都没有关系。所以,只要不会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拦着呢?
其次,不要被“开始了就不应放弃”的想法所绑架。
在我看来,一切兴趣的培养,都是以热爱为基础的。因此,当孩子尝试过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时,应当及时止损,大可不必逼着孩子继续。毕竟,试错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过程。
3,用热爱激发内驱力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和范德堡大学一项针对天才儿童的研究SMPY(Study of MathematicallyPrecocious Youth)曾发现:“如果疏于有效培养,哪怕孩子天赋再高,最终都还是会泯然众人。”
也就是说,孩子的“火花”不用心把握,终将黯然熄灭;光有热爱不坚持的话,只会不了了之。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热爱”的加持下,通过大量练习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其实,无论做什么,要想出成绩,都需要付出十足的努力。而在喜欢的前提下,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甘之如饴。
就拿我6岁的女儿来说,她学古筝已经半年了。这是娃一见钟情的乐器,因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积极程度让我们刮目相看。
每天,她都会主动要求练习,并在每一次成功弹奏出曲子后手舞足蹈。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总是让我莫名感动,“热爱”真的是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最好办法!
张嘉豪的故事在全网备受关注后,一位网友的留言深深触动了我:
“这些没有在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成功者,才是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努力可期的天花板。”
身为芸芸众生,我们的孩子可能的确成为不了熠熠闪亮的冠军或翘楚。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孩子平凡普通,但只要心中有热爱,无论成不成功,他们都会成为自己的骄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