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到国外读书,除了寻求好的教育,也是为了逃离国内教育内卷的大环境。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环境再变也改变不了一颗根正苗红的中国父母望子心。
身在加拿大的“陪读妈妈”Beth从她的“试错”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正在为孩子规划留学之路的家长们参考。
群里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加了我的微信,我以为她想问我关于加拿大留学或者陪读的事情,结果却是关于在陪读期间如何旅转学、旅转工的移民问题。抱歉我回答不了。虽然在给孩子做留学规划时,我的脑袋里也曾冒出过同样的问题,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条理所应当的捷径。
我的一位前同事,前一阵颇为苦恼地和我聊到:孩子一直拿不到北京户口,眼看着就要升中学了,今后实在不想让他回原籍参加高考。怎么办?要不去国外读高中吧,陪他一起去,干脆把移民一起办了。
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规划。
大家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不是说美好的愿望行不通,只是要想做好一份全盘规划,费时费力且考验智商与执行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放眼未来的前瞻性。
来到加拿大,我结识了几个朋友,都是早早做好规划才过来的——移民+孩子的教育改道。连操作带等待,前后历时几年的时间。拿到身份,举家迁徙,从此开启新生活,孩子走上了全新的教育之路。对于他们,我这个“单亲”陪读妈妈是心生羡慕的。人家早期做好了规划,现在自然是收获的季节。
但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早早规划好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教育与择校。经常是事到临头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乱了方寸,只得临时抱个佛脚;要不就是事与愿违,现实与计划产生了偏离,赶紧想个方案B。也许你想给孩子的教育做个全面的规划,却发现时不我待,眼看某个时间节点已经在不远处冲你招手了,已经容不得你把方方面面都规划齐全了。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跑来问我:“孩子在公立学校读初三,我想让他出国读个高中。”这样的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
能够做好长期规划的人毕竟是少数,需要事先想明白的事太多了。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试图给孩子的教育做个短期换道规划,比如一两年之后,操作性还是比较强的。 很多申请美加高中(九年级)的家庭会在七年级或者八年级开始着手准备。申请英国八年级基本上至少提前一年开始做准备。在教育之路上,想得没有那么长远并没有多可怕,毕竟国内的教育政策、国际大环境,现在又多了疫情的发展状况,都成了不可预知的变量,随时调整大方向反而成了最现实的做法。
专注于你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放弃那些细小的附加愿望,在可操控的范围内尽早启动,把宝贵的时间尽可能留给执行阶段,而不是规划阶段。 这么说好像有点抽象,让我解释一下吧。
专注于你最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在选择加拿大作为孩子的留学目的地时,也经历过什么都想要的阶段——想给孩子找好的学校(私立学校),想同时在自己陪读时把移民问题给解决了,又想着如果移民不好办就申请成人留学,孩子就可以读教育资源还不错的免费读公立学校了……可能性想得越多,越是迈不出开始行动这重要的一步。白白损失了大半年的时间。 直到某位身为移民顾问的“过来人”朋友在听我绕来绕去地说了N多回也没个头绪时,直接让我打住,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不要总想着什么都想要,把什么都规划进去,抓住重点,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先把最重要的事情解决掉!你规划的因素越多,面临的变数也越多,拖的时间越长!最终等你到了目的地,你会发现面临的都是你不曾想到的问题。”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果真如此。 我挺羡慕那些选择美国或者英国为留学目的国的家庭,他们会省却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如移民),只要专心择校就好。 把注意力放在择校上,事情能变得简单不少。
美高看学校特色与孩子的匹配程度,英国中学看校园风貌与课程设置,至于学校的位置,除了用来参考一下气候,好像并不是什么重点考虑因素。中学住校生本来能够周末单独出门的机会就少,有些学校周末会组织进城的一些活动,这样看来,离大城市近一些,生活会相对丰富一点。
尽早进入执行阶段
其实,我重点想分享的是,择校后家长们最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试错时间,或者叫体验期,尤其是当家长决定扮演陪读的角色。孩子的生活圈子可以局限在校园里,那里有形形色色的同学和朋友,有新鲜的知识与技能充实着他的生活。但是陪读家长的生活圈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的城市、身边住着什么样的群体,以及有哪些触手可及的资源。
为了留出这个试错期,我们毅然决定提早离开国内,离开家人和舒适的环境,在距孩子升入高中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到了加拿大。说实话,当初做这个决定真的是百般不舍。
我听了朋友的建议,选择了当地一个新移民比较少的小镇子。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错,属于富人区,相应的就是治安好,环境好,(公立)学校好。我们临时租了一个独立屋,自带一个很大的后院,社区周边自然环境好得没话说。空气清新、阳光明媚。
住久一点,问题就慢慢浮现出来了。我和孩子久居大城市,喜欢听楼下车水马龙的声音,喜欢出门不多远就能买杯咖啡、点杯奶茶。可是按照这边的说法,我们住进了一个标准西人区,burger和pizza倒是随手可及,熟悉的味道却实在难求。雷打不动地烹制一日三餐,实在考验人的意志力,缺少零食抚慰的胃只能靠我勤劳的双手和百折不挠的厨艺学习精神。
抛开生活上的“贫瘠”不说,镇子上的课外资源少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内常见的课外课、运动课,这边要不没有,要不就是可选资源太少。本地孩子放学后全在社区场地上撒着欢,纯放养。如果想看个展、想去博物馆,甚至想解解馋,吃点好吃的,只有坐火车进城去。
这些切身体会,是当初在国内再怎么规划、再怎么想尽方法八方打探也无从得知的。顺便说一句,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不明白,这里的朋友为什么在当初沟通时不会告诉我这些信息和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体会?是有所保留吗?还是他们并未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再或许是他们已脱离国内生活太久,已无法感受到我这样的飘洋过海两地切换的思想落差了?
很庆幸,我提前过来试错了,还有时间调整。
最庆幸、也最宝贵的经历是,我们在这边切身体验了口碑很不错的加拿大公立教育。虽然第一年选择了公立学校,但对此我是持保留态度的。还是那句话,反正离高中还有一年,拿出一年的时间来感受、来试错。不亏!到一个新的地方,不只有学习,新环境下的新生活也是宝贵的经历。这话是我先生说的,我特别赞同。
加拿大的公立教育很人性化,很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过重的学业负担,给人的感觉基本上是快乐的小学,丰富多彩的中学,轻松进入的大学或大专。从国内忙碌的七年级到这边轻松的八年级,孩子的这份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我有点招架不住。疫情期间,学校本就不多的课外活动一概取消,社区活动大幅缩减,更是让大把的课外时间无从安置。
就近观察当地的中学,感觉课程设计得比较全面,学校尽可能地把各行各业的面貌呈现给中学生们,为的是让他们找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是有一点,这边好像从不以上大学为终极追求目标。
虽然孩子还没有进入这边的中学,我靠研究得来的总体感觉就是”中规中矩”——既不卷,也不水,压力在可控范围,大学也在可预见的范围。
进入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对于真心想读大学的孩子来说并非难事(所谓入门不难毕业难)。想想看,国内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要使多大的劲才能考进多大?如果佛一点,这一路公立学校读下来,再读个加拿大大学,也差不多了。
可偏偏这时读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个高中毕业生David Chen在菁kids上发表的那篇在多大经历了第一个学期便开始转学的文章(传送门:留学生观察手记:进入海外名校的我们,为什么又要转学?)。在大家眼中排名不错的多大,在亲历者眼中却偏离了轨道。上课放学两点一线,缺少社团活动等等,这些在美国大学差不多都是标配的活动,在多大里却不见了踪影。
我又不禁好奇,身边认识的几个孩子在多大读书的家长,怎么也没听他们讲起这一出?是习惯了加拿大如此的教育风格吗?还是容易满足的加拿大人压根没有放眼世界?
这几个月来,感觉加拿大人内心很平和,生活很安逸,追求很简单。这就是为什么这里的小学那么快乐轻松,给人感觉甚至没学什么正经知识。为什么中学风风火火帮你找目标、找方向,能早点工作有什么不好?这里的人为什么能在”村“里一住好些年,还自得其乐。
我好像也渐渐悟出莘莘学子和他们的家长们苦苦追逐美国大学的原因所在。大家看重的永远不只是成绩这一项,经历、眼界、同龄人之间思想的碰撞,都应该是青春的标配。
连卷带推的那么多年,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奔向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你是希望他的同学都是靠拼搏进入的那所大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热情的憧憬?还是想看到他周围的同龄人们都只是稍微努努力就进入了这所大学,对未来的人生比较淡漠,有着一颗平常心?
我不否认平常心。在现在浮躁的社会里,平常心是个稀罕的事物。但是在那样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里,还是先激情一把吧。
说回正题。这些都是在规划时未曾料到的,因为还没有仔细考虑大学那么长远的目标,只是隐约觉得,大众对“什么是好的大学”的判定总归是有其原因的。
而现阶段,通过这几个月的体验,我的感觉是,加拿大的公立学校确实提供了把学生送进本国最好大学的教育,但如果你不安于平淡的生活,想去探索更丰富的世界,那就需要在公立教育之外额外有所付出。如果在这条路上,你想多些志同道合的伙伴,那还是趁早去读私立高中吧!怎么说那里也是以进入优质大学为奋斗目标的。
原本,到国外读书,除了寻求好的教育,也是为了逃离国内教育内卷的大环境。但不知不觉中却发现,自己还是比较习惯稍微有一点点卷(但不要太卷)的环境。原本计划好的曲线爬藤式的轻松学业之路,非但没有坚持几天,反而让自己开始慌了神。
环境再变也改变不了一颗根正苗红的中国父母望子心。你说这些都在当初的“全面”规划中吗?这可不正应验了前同事那句“你面临的都是你不曾想到的问题”嘛。
所以,做那么长远的规划干什么?能够灵活应变才是硬道理。这就跟人生大道理一样,先行动起来,边走边调整方向。在行动与体验中,答案自然会出现,关键是给自己多留出点时间。其他的,就别想太多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