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佳莹
图 | Serena提供
Vol.1
星火迸发的那一刻
Serena家的饭桌上时常蹦出一些激烈的对话,比如就餐该用筷子还是刀叉、饭菜是放在桌子中间还是各自的碗里,话题通常从食物衍生开,到家务、生活和就国际新闻而展开的有趣的争论。母亲热情、自由的意大利文化和父亲体贴、细心的中国文化在语言的来来回回中互相影响着,被影响的同样还有Serena看待问题的方式。
印象最深的一次来自她的英国朋友:因地铁上他人长时间的注视而感到被冒犯,原因在于在西方国家这代表着怀疑和可疑。Serena听后以自身中国文化的背景向朋友解释道:在中国这仅仅是对陌生人的观察。误会由此解开。
“很多时候,人们争论的不是逻辑冲突,而是文化冲突。”Serena意识到,指出文化差异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久而久之,生活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每当Serena与身边人持有不同观点时,对方来自哪里、拥有怎样的文化背景成为了她最先思考的因素。
双文化背景的优势还体现在语言学习上,和爸爸说中文、和妈妈说意大利语、和朋友说英语的Serena还学习了几年西班牙语。尽管对目前的她而言,听西语母语人士说话的语速依然像“20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但她仍觉得能用自己掌握的3.5种语言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他们的母语交谈很酷。就像曼德拉曾说过的,“你用一种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和他交流,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他的母语和他交流,触动的是他的内心”。
身处在对文化十分敏感的环境中,加之优秀的语言能力,人文类学科学习的优势不言而喻。她曾尝试过历史、哲学和法律专业,最终,却被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国内制度和全球制度的起源、法律与和平概念的演变而深深吸引,当然还有她最感兴趣的,国家与政府如何塑造公民的世界观。
那一瞬间,她想起了父母在饭桌上的争论,想起了那些关于出生在西方国家“自由至上”的母亲的言论和出生在东方国家注重群体、社会、和谐的父亲的反驳。就是在父母的日常生活中,她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并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于是,对社会关系和政治学,她开始了更进一步的钻研,不止于读书看报,更是实地考察,亲身体验。
Vol.2
她去了非洲
如果说母亲是影响女儿最深的人,那么Serena无疑继承了母亲的三个特质:好奇心、开放性,以及对陌生文化的憧憬和欣赏。
Serena的母亲出身于意大利,这座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把她对未知的憧憬深深刻在了基因里。在威尼斯的大学修得中国语言和历史本科学位后,她动身来到中国,在上海的大学亲身体验了中国文化。自那之后,她的冒险精神又将她推去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非洲大陆。亲历的故事、与当地人的谈话都被母亲写作了游记,这份被珍藏的文字记录成功开启了Serena的好奇心。
2019年的夏天,在终于有机会踏上非洲大陆时,她毫不犹豫地动身前往,跟随Sage Experience(非政府组织,旨在将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潜力学生联系起来,与当地团队一起解决社区现实世界的挑战)访问加纳,在过程中学习倾听、包容、谈判、规划等领导力技能,并在最后一周用所学技能组织自己的领导力发展项目。
就读高一的Serena选择将目光置于教育。尽管学生们活力四射,但加纳基于板书和记忆的教育系统让学生们成为了教室里被动的参与者,教育环境将他们牢牢地禁锢在思维定式中。关注到这一现象的Serena决心带领当地的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形式,于是在一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指导下,他们合作在Wli Village为初中生们举办了一场社区科学展。
取代原先仅仅是将实验假设和实验结论写在纸上的课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亲历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需向社区群体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于是他们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自己和老师,亲朋好友的参与在丰富学习体验之余,也完成了信息共享的步骤。
在加纳度过的时光、与当地人们建立的深厚友谊让Serena充分体验了非洲的音乐、食物、人文和历史。但对中非关系的参与也令她发现,尽管中国大力帮助了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实则互不了解,于是她渴望着在两国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回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寻找到在上海留学的非洲学生,采访并写下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经历,发表在中非项目网(chinaafricaproject.com),帮助两国读者深入理解双方文化。
Vol.3
偏科的IB生
在很小的时候,Serena就知道自己和理科无缘。小学就读于上海某顶尖双语学校的她数学曾拿到过65分,而STEM学科也着实无法引起Serena的兴趣,于是她试图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新环境。初中时,她转入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成为了创校学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她早早确定了专业,IB选课变得自然而然——选择人文学科,避开高难度的理科科目。于是,Serena选择了HL历史、HL经济、HL生物(对她最友好的理科学科),SL西班牙语B、SL数学和SL英语。
尽管中国学生强势的数学成绩给予了家长们“理科好的学生选择国际课程更具优势”的印象,但事实上,IB作为公认难度最大的国际课程,对文科生却十分友好,原因就在于其包括日常作业、研究报告和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在内的巨大的文字书写量。于Serena而言,这一页页的白纸正是她把对人文学科的一腔热情付诸实现的地方。
比如,在数学课的研究报告里,Serena用博弈论预测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以伊朗和美国为例,她分析了两国的所有政治策略,列出了报复、制裁和和平三大结果,以国际声誉、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诸多因素为条件,逐一计算美伊的不同行为将为它们带来的利益和损失。尽管国际关系瞬息万变,但Serena仍将她已掌握的信息与博弈论的各大理论相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和平是最理想的结果,伊朗将损失最少,而美国将获得最多。在作业中投入了多大的兴趣,最终就能拿到多高的分数。即便是对数学极其不感冒的Serena,在研究中融入了万物皆可与之关联的政治学后,数学也变得可爱了起来。
校园里,她时常能够看到周围选择HL理科的同学恐慌的身影,就算是最以理科为豪的中国背景的学生也难逃于此。但对于爱好文科的学生而言,选课时避免短板科目是其一,文字能力的加持是其二,两大优势都能令文科生在IB之路上走得更顺利。
Vol.4
美申转英申的体验
受到电影文化的影响,一入高中,Serena曾对她的留学目的地不假思索——美国。但随着成长,她发现其实英国的高校体系更适合自己,原因在于:
- 注重条理性的学习方式是Serena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论文写作需经过教师的结构性指导才能出色完成,也包括平日里得根据Deadline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 专业方向已然十分明确,不必在美国本科的第一年探索自己的兴趣与热爱;
- 伦敦政经的校园氛围和Serena待了七年之久的惠灵顿十分相似,国际学生占比70%。尽管她曾经的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漂亮的校园、友善的同学和美味的食堂,但她显然更喜欢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体验不同文化、结交更多第三文化个人的朋友;
- 美国本科+硕士总共6年,而英国只需4年;
- 持有意大利护照的她从未沉浸在欧洲,体验欧洲文化。
于是,8月中旬开学后,Serena做出了英美双申的决定,而短短一个半月后就是英国申请的截止时间。在她看来,在申请的最后阶段将留学目的地改为英国令她面临了一个巨大挑战——文书,这同样也是两个国家申请流程中的最大差别。确定申请伦敦政经后,她曾将原先申请美国高校的文书发送给升学指导老师,老师却几乎通篇删减,退回时附上了一句评语:“你到底在写什么?”
那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认真修改了七八个版本,并悟出了英美文书的不同之处:美国文书提倡个人特色,自由的风格贯穿始终,而英国的文书却不仅注重严谨性和逻辑性,更为重要的是学术兴趣与专业能力的体现。于是,最终版的文书中体现了她平日里关于政治学的全部所读和所学。结果出乎意料,她不仅收到了所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些甚至还愿意提供奖学金。
即将前往伦敦政经就读政治学之际,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她也已然展开了幻想。驻外记者能令她前往不同国家探索异域文化,而报道那些不曾被挖掘的故事也将满足她最初对专业抱有的期待——打破国与国的文化壁垒。但她的内心同时认为,国际组织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我一人改变不了世界,但借助它们的力量可以改善数以亿计人类的生活,对吧?”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