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学生做公益,是为了“背景提升”?

什么是公益?学生做公益到底为了什么?

文 | 吴慧雯  图 | 网络


先说一句真心话:学生公益这件事,我总觉得有点被“背景提升”这个概念玩坏了。

背景提升是什么意思呢?最近10年里,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在一本成败得失的厚厚经验簿上,一桩事实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不(光)看成绩,还看学生的公益活动啊!

为了让苦学的孩子能有亮眼的活动内容,我见过各显神通的家长,也见识过专门整合资源的机构,只要敢想,没有孩子做不了的活动。

前几年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常春藤学校看到学生在申请文书里面写“去非洲做公益”,招生官基本上就直接不看了。为什么?因为频度快赶上中国小学生作文里的“扶老奶奶过马路”了。

当然,敢把去非洲做公益写进文书里,一定是真实去过的,不然算得上学术欺诈了。而且这种“巧合”也不只是发生在中国学生身上,而是不管哪个国家的孩子都倾向于做这个,都一样。

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到底什么是好的公益项目,什么是千篇一律的公益项目——那是学生和申请家庭的事。我想讨论的是,好好一个学生,不是以学业为重就好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公益?

这个问题看起来挺狭隘的,但我的职业是记者嘛,要于无疑处提出问题,而且我不相信家长完全没有类似的困扰。

最近,我在上班路上听“得到”APP,逻辑思维专栏有期讲“精英教育”,里面提到一种逻辑。概而言之,因为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提供的是精英教育,本就是针对少数人的,为了把有实力的家庭筛选出来,所以设置了体育、公益这类活动,让一部分学生不得不自动出局。

为什么?一个孩子能去非洲做公益,家庭要付出什么样的支持?而且从我的经验看,这已经是“过时”的低配版活动了,我听过很多高中生的全球化项目,一山更比一山高,能去南极保护水资源,能去撒哈拉种树,甚至承包美术馆将孩子的画作卖出天价来做慈善捐赠……这比拼的都是孩子身后的父母资源与家底。

所以“逻辑思维”的观点是,公益活动也是一种筛选机制。

我完全不能认同。

这跟将公益活动看作是背景提升的手段,逻辑是一样的。名校希望公益活动成为筛选机制和评估砝码,公益活动就会自动进入“军备竞赛”队列中,与学术不同,公益活动的攀比可以无上限,也可以无底线,这中间,我们在国际化教育中苦苦寻找、希望切磋借鉴的对人本身的关注,对成长的关怀,就完全消解于无了。

那学生做公益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进入好大学是我首先要划掉的一个选项,但我觉得一上来就讲道德意义,也要慎重。在“做”公益和“理解、认同”公益之间,有着一道深深的沟壑,宽泛的道德指令只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要求做这件事,但学生公益活动的真正意义,是让孩子理解公益这件事。

好了,问题来了,什么是公益?

这个原本该出来在文章开头的问题,因为一直处在一种习用不察的处境中,才演变成,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公益其实分两层意思,它的内容是指那些与社会公众福祉和利益有关的事情,它的投入方式是不计回报。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做公益的意义在哪?我觉得是帮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中,理解生活的法则。、

对于今天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很容易窄化。互联网令他们看得很多,但在成年之前,这个世界对他们要求很少。

学术很难,压力很大,我承认,但那些不足以支撑真实世界。很多人类学著作都指出,儿童脱离劳动力的社会角色,成为家庭的中心,是最近100年的事,从儿童的福祉来说,这是好的,但从儿童的责任感增长,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参与感来说,场景是大量缺乏的。

有时候我站在孩子的角度,觉得他们的感觉很容易滑到这样的局面:这个世界与我有什么关系?我除了要交出作业和成绩,我与他人、与生活到底有什么关联?

但公益不一样,公益是一件真实的事。你一开始为无关的世界与他人做一件事,如果这件事完全由孩子自己去做,去付出,他会在这件事一次次的完成中,建立自己与他人、与真实世界的羁绊。

让我们替换一下,有多少人深陷游戏,是因为投入转化成了情感?有多少人追星,同样会随着自己的付出无法自拔?谁付出,谁珍惜,谁投入越多,谁在乎越多。我不judge游戏和追星,只是渐渐体会出,我们对他人、社会、世界的羁绊,最后形成的责任感,其实不是被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参与中,自然形成的。

当他跟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贫困就跟他有关的。当他真正深入地了解一种动物,物种濒危就是跟他有关的。孩子的情感和直觉都比成年人充沛,但我们很少给机会让孩子用这两种天赋去学习。

而越投入,越希望自己参与的事情变好,孩子越会想方设法去学习做事的方法,去结识关心同一件事的朋友。

当公益在孩子的生活中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它赠予孩子的,除了道德课,还有能力课。

我最后还是以哈佛来做个ending。毕竟以某种家长之间的默契,哈佛代表那种仰望的标准。

2016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布了一个报告——“Turning the Tide”,中文通常翻译为“力挽狂澜”。报告中对学生公益活动的“军备竞争”式倾向大加斥责,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去遥远的非洲是公益,帮助自己的妹妹补课就不算公益?”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帮助妹妹这件事中持久地提取经验,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这就是一项极好的公益项目。

这一次,我非常同意。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