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kids编辑部妈妈们的消夏书单

暑假里,家长手机都藏了几份给孩子的书单吧?其实大人也需要精神食粮。

这里是菁kids编辑部妈妈们自己的夏日书单,不知道有没有你中意的?愿你在书页中找到一份独属自己的清凉。

编辑 | Sumin 图片 | pexels.com、豆瓣等


Emma

在读:妈阁是座城待看:骑鹅旅行记、伊斯坦布尔

《妈阁是座城》作者严歌苓,故事讲的是赌场江湖事,反映出的是人性与情感,智利拼搏、猫鼠游戏。这本书是娃爸推荐给我看的,他看完觉得解释了他在澳门赌场的心理过程,为什么赌博的人会一点点翻开纸牌的一角去看结果,是什么引着他输完起身不带犹豫的去取钱接着玩期待翻盘…那过程他说太像了,输的不多,但是出来他很恍惚:我不是嗜赌的人,怎么就着了魔似的输了也不甘心,赢了也不甘心?说到底感觉就是人性的自我较量。
《骑鹅旅行记》打算和儿子齐齐一起读,《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为十月的旅行而读。

高晴

在看:妈妈教的数学待看:耶路撒冷三千年

《妈妈教的数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孙路弘。
 
孙老师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女性,而孙老师也坦言自己从小记忆力不好,妈妈都是通过让他去帮忙收邻居电费、指尖的数学来培养他对于数学的兴趣。
 
对于一名新一的家长来说,从书中了解到:粗心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家长要做的更多是吸引孩子再多观察一下题,心里去默想一下,把埋怨、批评的口气换成鼓励的方式,促进孩子自己动脑解决难题的能力,从来提升兴趣。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从生病发烧多少度到运用一把尺去测量家中的各种物品,我们的生活处处皆是数学。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满分学生没有未来”,当孩子做错、不会题目时,家长只需要是帮助他找到一条清晰的通路,理清题目的情况,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疑问。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之前参加的苏湖读书会的书目,当时听老师用游记的方式介绍耶路撒冷的风土人情,以及发生在身边一个个有趣、鲜活的人和事,激发阅读此书的兴趣。
 
无奈心思浮躁,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完一章,希望暑假能够每天读一点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米笑

在看:100个基本待看:革命之路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最近在百新书局闲逛的时候,看到这本有朴实牛皮纸封面的小书,驻足翻了翻就买了。书内主要列了作者100条人生理念和他自己经营书店时的100条准则。夏日炎炎随身揣着这本书,想转变下心情和思路的时候就读读书中轻盈简洁又具有指引力的文字,每回合书,心情总能变得像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那般憧憬未来,觉知自己又懂(记起)了一些小道理,把人生再捋捋顺,多活出些些小美好。
《革命之路》,这是一部曾改编成电影的小说,有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当年因为两巨星再度合作而把此电影炒的沸沸扬扬。但为了想看原版小说,就摈牢了这么久一直没去看这部电影。很巧上次去英国约克的时候,在一家复古书店淘到了这本原著,放入今年的夏日书单里。
 
Sherry
在看:头发、大厦
卫斯理系列作者倪匡,和金庸、黄沾、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做妈妈之前就很喜欢看倪匡写的书,他的作品分为“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等等,其中卫斯理系列丛书最为好看,尤其是早期和中期卫斯理,到了后期也许是因为江郎才尽,也许是因为倪匡年纪的原因,没有早期和中期那么精彩。
卫斯理系列丛书将很多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都归结为外星文明的产物。
比如《头发》一书,讲述的是地球人原本是外星人用试管婴儿制造的肉体,可是这些肉体出现了邪恶的灵魂,外星人只好将这些邪恶的肉体和灵魂放逐到地球来。但是他们又希望地球人能够在一代代的进化过程中,放弃邪恶的思想,所以他们派了四位外使者来到地球,希望能够帮助地球人。作者脑洞大开的部分是:这四位外星人分别是:耶稣、穆罕默德、佛祖和老子。在这个故事中头发在外星人身体上的功用是发射脑电波来控制周围的事物,可是地球人的头发被剥夺了功能,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整本书写描述了卫斯理如何逐渐发现头发的功用并与外星生命进行沟通最后回到地球的故事,情节紧凑且很有道理,属于卫斯理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
《大厦》一书讲的是一个人在一座大厦中上升的电梯内神秘失踪的故事。原来这部电梯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将人带入了另一个四维空间,在那个空间,时间比我们所处的空间要快很多,如何发现这个空间?如何回到原来的空间?因为这部小说和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电梯有关,所以看后很容易后背发凉,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寒意……
 

Sumin

在看:爱,金钱和孩子待看:告别受委屈的自己、如果房子会说话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是两个美国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译本刚出,销售量就很不错。
作为享受过自由自在童年的这一辈人,做了父母之后却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娃”,作者聚焦的正是这一现象,给出的结论是:社会平等和教育回报差异等经济因素,是导致过去与现在育儿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中国读者显然也对愈演愈烈的密集育儿(intensive parenting)感到压力和困惑,但似乎又不得不这么做。
对我来说,除了从经济的视角去理解这一现象,书里还包罗了很多细节非常有趣。比如,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通过改进非认知技能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成功,包括使人们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中成功进行社交互动的态度和行为,例如积极性、耐心、毅力、自我控制以及评判当前行动对未来影响的能力。推娃或许已是无法躲开的洪流,但不要忘记初心,比起知识,软实力更为重要。
《告别受委屈的自己》,是一本讲信仰和心理的书,将愤怒、贪婪、嫉妒和罪恶感比喻成情绪上的债务,通常,它们比金钱债务更难清偿。
《如果房子会说话——一部家的秘密历史》,“还原人类行为的演进,审视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变迁”。
 

Wilma

在看:远方的鼓声待看:光芒渐逝的年代、咖啡苦不苦、日本四季

最近翻的是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这是他和妻子1986-1989年旅居欧洲时写的随笔。他们会在旅游淡季的希腊小岛上租住一个月,然后再换个地儿。村上写小说、翻译,和妻子一起去码头买刚刚捕捞上来的鱼、去当地人出没的小餐馆吃饭喝酒聊天、去剧场听歌剧,总之日子过得相当惬意。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时不时会翻一下,大概也是因为向往那样的生活状态。打算之后度假也带着,假装自己在某个小岛上。

再来几本愿意时不时翻一下的:欧根·鲁格《光芒渐逝的年代》、陈丹燕《咖啡苦不苦》、张燕淳《日本四季》。

 
 

Z

在看: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待看: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个耶鲁人类学家博士的上东区育儿战争》。虽然是略显肤浅的畅销书,但作为一本育儿书还是吸引了我买来读一读。
作者巧妙地从一个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纽约上东区的母亲。比如用研究黑猩猩群体时,一只原本地位低下,经常被其他同类欺压排挤的年轻黑猩猩迈克,在捡到一个被人类丢弃的带握柄的轻煤油桶后,在群体中的地位瞬间提升,后来成为新任首领并且统治部落整整五年的故事,来对比曼哈顿女人如果拥有了一个限量版铂金包便能在马路上昂首横行,逼着别人给她让路的行为。这样的比喻着实令人忍俊不止。
作者以这样幽默风趣,一针见血的揶揄口吻剖析了上流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原来全世界妈妈的焦虑都是一样的,即使是无所不能的上东区妈妈们,都在被同样的恐惧,焦虑和欲望牢牢控制。读罢之后,会不禁对于我们面临的育儿压力也稍感释然了。
《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又被翻译成繁体中文在台湾出版的书,作者本人曾经在日本名校就读,因为亲历身边同学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自杀,萌生去海外留学的念头。之后又回到日本开办了IB国际学校,出任国际文凭组织亚太地区理事并亲自参与推动日本政府废除国内统考全面引入IB课程的教育改革。个人认为,这是一本从事国际教育行业,或对国际教育尤其是IB课程感兴趣的家长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