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菁读会”讲者招募
文 | 苏敏 图 | Pexels、豆瓣、Pinterest
等孩子长大些,如果只能要求她坚持一件事,那我希望她每天写日记。而我也会继续这么做。
从去年12月到现在,我和三五好友坚持每天写作已经半年了。作为两岁小孩的全职妈妈,我没有太多的me time,白天大部分时候是被孩子密集的需求霸占的,她午睡时,我扛住困意,用难得清净的时间做会儿工作。只有清晨或晚上,有那么半小时,没有家务、没有老公孩子,我可以用文字,把那些浮光掠影的想法好好沉淀一下。
Natalie Goldberg的《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不是一本新书了,但我第一次偶然看到它2008年简体旧版的封面和书名,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在1986年第一次出版时,立刻成为北美所有教写作及写作治疗的人必读、必引述的一本书,已经成为教授创意写作的经典之作。
中文新版的书名改为“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台版的则是“心灵写作:创造你的异想世界”,在我看来它们都不如“再活一次”的译法,它意味着借着书写,平凡的生活加上了佐料,可供反复回味;“调心”代表着,写作不只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疗愈。
《再活一次》
作者: 纳塔莉·戈德堡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副标题: 用写作来调心
原作名: 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
译者: 韩良忆
出版年: 2008年3月
新版封面/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Natalie是诗人和散文作家,她将写作作为事业,同时更像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着坐禅和修行那样的意义。她大学时迷恋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嬉皮风潮时开餐厅,在做菜和阅读间,突然体会到写作可以从生活出发,从此投入文字创作的世界。
全书60余篇短章,以一种诗意的文字“教导”写作,与其说是个人写作教材,不如说是倾情陪伴的私房老师,已经成为我非常钟爱的一本书。
全职生活的难处在于,自我的空间被压缩到很小,尽管陪伴孩子的成长也是充满快乐的,但那都不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只是为孩子提供养料的大树。长时间失去自己,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亲密关系变得紧张,不安全感滋长,攀比心态……在育儿上当然也能锻炼各种能力,但若只运用在育儿领域,颇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我观察到,很多“同行”都会抓住一个爱好,或一个事务,帮助保有自我成长的空间。有人利用为家人下厨的机会多加练习,从厨艺小白变成顶呱呱的大厨师,不管是烘焙还是功夫菜,积累了大量菜谱和美图,写起了美食专栏;也有人进修专业知识参加考试,为重回职场踏实做准备;还有人做电台,不管心情好或丧,总是保持着勤更,粉丝几十万。
我想,普通如我,能做点什么,来激活我的全职生活呢?兼职工作有写作的任务,自己的公众号也开了,以不固定的频率更新着,为了把握有限的时间,就选择“每天写一点儿”吧!把工作、公号、读书笔记、时间管理、育儿经,包括一切零碎,都放到每一天的书写之中。想到过去在日报和新闻app工作,看来,不停地写——真是我不同阶段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了。
Natalie欣赏那种非心血来潮式的写作,保持着练习的节奏,即便还不是好的作品,但那种对心灵的爬梳,把表层浅浅的思绪翻转过来的辛勤劳作,最终将带领写作者去到一个更深入的自我,发掘出一片丰美的花园。
比如《堆肥》这篇:
我们的身体是垃圾堆:我们收集经验,而丢掷到心灵垃圾场的蛋壳、菠菜、咖啡渣和陈年牛排骨头,腐烂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便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不断翻掘你生命里的有机细节,直到有些细节从散乱无章的思绪垃圾堆里筛落下来,落到坚实的黑土里。 Natalie Goldberg 《再活一次》
1986年的翻译,顺滑得看不出原作是英文。每一个小小的篇章,都经得起一读再读。它已经不只是工具书,给了我“找到组织”的快乐。在这个追求速度的社会,还有人在坚持爬格子,这何尝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Natalie Goldberg将写作这件事的方方面面,用充满诗意的文字描述出来,帮助普通的写作者有章可循,实属珍贵。难怪它会成为畅销百万册的常青树。
最初,我觉得生活乏善可陈,一天下来,值得写写的内容通常是翻书看到的(所以我写得最多的就是读书笔记),如果这天没看书,很容易觉得过于平淡,连流水账都没有兴趣记。所以提前设定未来几天、甚至一个月的主题,就很有必要。因为我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左右,有时是利用碎片时间拼凑,真没时间供我临到头了才来绞尽脑汁想今天写什么。而一个母题一般能供发散和发挥20天,以月为单位的话,一个月一个主题,其中还能有那么几天写点儿题外话——特别想“脱轨”一下。
我常常看到小伙伴的题目,觉得好,就来模仿。这也是同伴带来的福利。一个人的思路总是局限的。写过的题目有:一路感谢、工作教我的事、那些从书里读到的话、回顾2018、新手妈妈结业式、假日小札等等。
看看《谈话是练习场》这篇是怎么写的:
借由谈话,写作的人得以互相帮助,替彼此找到新方向。“嘿,这个题材很不错欸,你有没有写过?”“你刚讲了几句话:‘我住在这儿六年了,连一件事情也记不起来,一件都没有。’这几句不错哟,写下来,然后发展成一首诗。”有一回我从波士顿回家后,顺口对一位朋友说:“噢,他为她疯狂。”这位朋友当时正在写推理小说,听了之后追问道:“你怎么看出他为她疯狂?告诉我他做了些什么事。”我哈哈大笑,有作家在身边,最好别作泛泛之论——他们不要我“讲”,而是要“展现”事情经过。 Natalie Goldberg 《再活一次》
简单来说,谈话是写作的暖身动作。如果将自己曾一而再再而三讲述的故事整理成一张清单,那么接下来就有的写了。
写作时段曾一调再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晚间临睡前写,睡得也比较晚。但我发现睡眠质量并不好,睡前大脑太兴奋的话,入睡很慢。后来调整到早上五点半起,就把写作放在这个时间,等到丈夫孩子都起床,我已经把今天的“要事”完成了,那种感觉真的很棒。相应地,入睡时间往前提,晚上也就没有大段的案头时间了。
为了争取更多工作的时间,我试过把写作时间调回晚上,试图在维持早起习惯的同时,把事务性的工作放在晨间。但这直接导致我晚睡——因为晚上写作比早上更容易分心,写一写就跳到别的app上去了,要么草草结尾了事,要么超时晚睡,都不理想。所以我最近又调回早起写作的模式了。
坚持“每天写一点”后,时间的刻度尤其清晰,每个月的11日、21日,数字提醒我又过去了一旬,写着写着,一个月就流逝了。冬天时,我窝在被窝里写。刚开始早起时,怕影响老公睡觉,跑到客厅餐桌上用电脑写,因为刚从床上爬起来,身体还没完全活络开来,常常弄巧成拙,不是砸了鼠标,就是在厨房打破了鸡蛋(会先把鸡蛋放煮蛋器里煮上)。现在就简化为,窝在客厅沙发一角,还是用手机写。
在写作的工具和空间上,我没有特别的讲究。小伙伴们对蓝牙键盘着迷过一阵,挺可爱的。就跟小时候喜欢交流什么文具好用是一个意思。在Natalie看来,没必要太在乎写作的硬件环境。在《写作书房》里,她这样说道:
禅师们都说,我们的房间显示我们心灵的状态;有些人害怕空间,所以屋里每个角落都塞满东西。这就像是我们的心害怕空虚,因此心里时常思潮澎湃,老是想东想西。不过,我觉得写作的空间是另一回事;一点点外在的失序显现心灵的丰富多产,表示这个人创造力旺盛。一间完美无瑕的书房总是向我显示,房间的主人恐惧自己的心灵,其外在空间反映出内在的控制欲。创作正相反:它是失去控制。 Natatlie Goldberg 《再活一次》
她还提到一位美国女作家Meridel Le Sueur,在作者写作本书时,此人八十多岁,四海为家的她走到哪儿写到哪儿,1980年代还没有笔记本电脑,她到一个地方就打听哪里可以买到30美元左右的手动打字机,用完之后便送人,再去下一个目的地时也是轻装上阵。
这样的状态也是我喜欢的,一个手机傍身,随时随地都可以涂抹、修改,重要的是写出东西来,而不是写作的条件是否优质。
借着写作这个抓手,在不断的调整中,我的生活一点一点趋于规律。坚持写作让我确信日常的力量。就和跑步、吃饭一样,日常的是最能积蓄力量的。平常都在动笔,就不怕截稿时肚里没货;也能清楚地记载那些为数不多的灵光乍泄的时刻。
写作让我的生活留下痕迹。不管是流水账般的日记,还是与生活一时还找不到联系的读书笔记,抑或是脑袋里蹦出来的一个念头,日常杂碎中编织出的灵感……记下来,再放手。重读那些文档,总能给我惊喜。它们中有些或许没什么公开发表的价值,有些倒是语句通顺逻辑完整,不妨与更多人分享一下。
“我每一回重读自己的笔记时,毫无例外地,一定会因而提醒自己是个有感觉、能想、能看的生命。这会让我重新大大地肯定自己,因为写作有时像是一件一无是处的事,只是在浪费时间。”
-END-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现在的“职业”是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个人公众号“掌灯时分”(Nathan_Susu)定期更新中。
首期“菁读会”讲者招募
育儿先育己
除了给孩子碎钞
家长更需要自我成长
这便是“菁读会”的初衷啦!
我们会以家长分享的沙龙形式
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
深入探讨一本书
首期选择的书目是《教养的迷思》
——父母的教养方式,
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眼下普遍用力(甚至可能过猛)的育儿方式,
真的好吗?
今起招募4位家长
对你的要求:
> 有娃在养 <
> 对《教养的迷思》一书感兴趣 <
> 承诺认真啃书 <
> 准备15分钟的读后感分享<
一旦确定人选
菁kids编辑部会给您寄出译文出版社的赠书
一个月后
菁读会请四位上台分享读书心得
(时间:6月中旬)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菁kids编辑微信,
注明“菁读会”
(会有一定的筛选过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