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易。虽然最初的考虑或者因为更理想的课程、或申请美国大学更可靠的GPA成绩,但到最后,这终将变成一个少年的综合试炼,变成自我管理与人情世故的双重实战练习
文 | 吴慧雯 图 | Alfred Schrock
在我做教育媒体的这些年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约稿就是关于低龄留学的。
大概是三四年前,一个拿到美国中学OFFER的女孩,愿意写写自己的申请经历。我跟女孩妈妈约下这篇稿子。
最后收到的稿件文笔颇好,大约经过家长的修改,但你还是能从中读到女孩子真实的心情:决心与纠结,憧憬与不舍……
有一个细节,我今天还记得:在所有申请资料提交后的一个黄昏,妈妈带女孩散步、谈心,说录不上、反悔都没关系,爸爸妈妈支持她的一切决定;但女孩因为自己打定主意要去美国念书,所以意愿坚定。
透过文字,我想象母女俩坦诚而平等的交谈,夕阳剪影、微风习习,心里微有感叹,这大概是留学美高的一个理想家庭氛围。
稿子编辑完成,我发给女孩妈妈过目,看看有无问题。女孩妈妈很快给了我回复:稿子一切都好,但开篇介绍有问题。我女儿不是去美国读高中——是小学毕业,去读初中。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真实的独立留学,可以低龄到小学毕业;也是第一次真切感觉到,孩子的意愿,而非很多大众媒体所勾勒的“盲目的攀比的家长”,才是低龄留学的主要推动力。
尽管很多媒体在提到低龄留学时,仍乐于搜罗那些“出问题”的故事,但从我直接打交道的学生与家庭来看,低龄留学作为一种教育路径的选择,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下沉到普通中产阶层之中。《2017低龄留学美国调查报告》出过一个数据称:低龄留学的主力家庭的收入集中在50万-300万之间,100万-300万这个区间的中产阶级家庭增长最快;而且低龄留学家庭的整体学历都较高,父母硕士及以上学历家庭在逐年增加。
这些数据让我们对低龄留学多少有了一个全局认识。但从数字回到人,数以万计的家庭将孩子送出国门,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在美国究竟过的是何种生活?
了解得越多,我越觉得很难以一个复述的故事,简单概括不同人的成长境遇。
我听过在同一所学校里,A同学一手建起来一个数学社团,而在国内有天才学霸之称的B同学,到美国后离开“虎妈”约束,便沉迷游戏,或者说,逃避现实,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安排A同学多多照应B同学;而在另一所私立高中,同样来自上海的两个女孩,一个因为学校所处的乡村环境兴奋不已,另一个则哀怨得直想退学。
而在不同学校,学生故事也各不相同,真的有沉迷学习不可自拔的,也有目睹学校里喝酒霸凌吸大麻的同学而感觉无比困惑迷惘的,而更真实的剧情是,这些在美国高中(甚至初中)的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局面,解决问题,慢慢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
我曾和一位妈妈下午茶,她讲起儿子去报到的经历,画面感深深留在我脑海里:学校在美国东部,他儿子从上海出发要转几次飞机,在第一个转机处就被告知行李丢失,转机也遇到一些问题。没有家长在身边,他儿子必须自己与机场交涉,期间还照顾着一个同校的女孩儿。等到儿子在学校安顿好一切,家长才知道其间的波折。
那位妈妈最后说,其实还是满欣慰的,漫天飞雪中刚刚升入高一的少年,已经有能为自己承担责任的肩膀了。
留学不易。虽然最初的考虑或者因为更理想的课程、或申请美国大学更可靠的GPA成绩,但到最后,这终将变成一个少年的综合试炼,变成自我管理与人情世故的双重实战练习。
而关于低龄留学,尤其是美高留学,一个历久弥新的主流质疑在于,是否应该在高中——一个人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将孩子送出国。这个质疑还有种潜在的预设是,中国孩子在美国学校总归是边缘人,总归只跟中国的孩子玩。尤其当申请美高的中学学生增多,这种“扎堆”“抱团”的机会似乎也大大增加了。
我曾经很相信这一层忧虑,所以每当有机会与美高孩子打交道,我必问“融入”问题——是否能自如与美国同学相处。但这个问题本身似乎就存在于一种时间差之中。当我开始探讨这个问题时,它已经不存在了。
融入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美国人,那我是谁?”但最近几年,我遇到的美高学生越来越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美国人而留学,他们相信“我就是我”,只要是“我有兴趣”的事物,便有动力去了解、去追逐。
在这样的态度中,融入困境被瓦解了,在最近一两年里,我见到越来越多在美国高中担任学生会会长的中国孩子,站在校园舞台的中心;当然也有内向型学生,但宅的状态,并不妨碍他们在某项专长上的出类拔萃;初到美国的孤独感也许仍是一个问题,但更多时候,中国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选择地踏入或远离美国孩子的生活方式与圈子,做自己。相比一定要和小留学生探讨出,TA的身份认同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还不如讨论,早期家庭教育有没有帮助TA建构出一个自信、自足的“我”。
而培养独立的孩子,这其实是很多中产阶级家庭比较能胜出的地方。
最后再谈一下关于低龄留学到底有何必要的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可探讨的,随便环顾下你的职场,谁没有几个海归同事?你列出万千条Pros and Cons,最后发现该过河的小马,都早已趟到了对岸。人才的国际化,才将是新常态。
一年又一年,从中国飞去异国的小留学生尚未觉察,只觉得是奋力完成自己的破茧,而历史舞台,早已默然给他们留出了位置——这才是低龄留学的实际意义所在。
吴慧雯专栏
十年媒体人,历任外滩教育主编、顶思内容总监和“爸爸真棒”主编,国际教育独立观察者,以时代之心记录中国教育变革。
-END-
菁kids 2018 10月刊 《少年留学纪》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选择与坚持,是身为家长的必修课?
|封面故事|
初中留美:两个家庭权衡与抉择的故事
关于低龄留学,学校老师怎么说?
英伦求学之路
要不要低龄留学?家长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父母社区|
低龄留学, 对很多孩子都是过早的选择题
什么年龄最适合留学?
低龄留学,一个小马过河式的故事
家庭公路旅行:敢问路在何方
|美食|
一道菜搞定孩子一餐饭
|话题|
习乐之路,相携相伴便可风雨兼程
|父母笔记|
安全的边界
|父子说|
你玩乐器吗?
|在读|
关于亲密关系的科学
|看世界|
从上海到暹粒,探寻废墟之美
本文原载菁 kids 10月刊《少年留学纪》,印刷版于2018年10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