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多数人对亲密关系都有错误认知。如果亲密关系是生命重要组成的话,我们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偏偏亲密关系又如此复杂。
文|柒拾
亲密关系是个很特殊的领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也总有些自己的见解。然而多数人在步入亲密关系之前并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过。不同个体跌跌撞撞地试错,有人趟出一条路子来,也有人头破血流。如果亲密关系很重要,那应该值得我们花更多心思了解和研究它。
遇见太太之前,我是个不婚主义者。在少不更事的年纪里,立定人生中第一个梦想:30岁前给父母留一笔养老钱,然后躲入深山。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往轻里说也是中度社恐患者。对亲密关系、婚姻没有幻想,也不想去经历。
我所见父辈们的婚姻多数不是从浪漫的爱情开始。婚后琐碎的日常和冲突,生活的重压,使得他们的婚姻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两个人疙疙瘩瘩地搭伙过日子。 在见识更美好的亲密关系榜样之前,我认为全天下的婚姻都是这样的。所以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吗?亲密关系果真美好吗?
当我翻开“亲密关系”一书时,发现里面有个相互依赖模型很能解释我当时的心境。
《亲密关系》
作者: 罗兰·米勒 (Rowland Miller) / 丹尼尔·珀尔曼 (Daniel Perlma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Intimate Relationship
译者: 王伟平
出版年: 2011-1-1
这本写的是关于亲密关系的科学。书上提到的研究多数专注在爱情与婚姻关系,但其结论大部分也适用于友谊。作者总结了“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虽然是大部头,通读下来却不觉费力,行文风格类似典型的欧美大学里的教科书。
“相互依赖”模型
前面提到的相互依赖模型,其核心假设是人们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只论得失,没有爱情。当然,这种人际交往中的贪婪不一定令人讨厌,也不一定具有剥削性。因为亲密关系中的奖赏取决于伴侣,满足伴侣也与自己利益相关。所以人们通常愿意体贴另一半。模型如下:
结果 = 奖赏 – 代价
奖赏指的是与他人接触时得到的令人高兴的经验和物品。人际奖赏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你迷路时陌生人为你指点方向,也可以是从爱人那里得到的接纳和支持。
与之相反,交往中所有令人沮丧或苦恼的后果都是代价,包括金钱开支,身体受伤等。有研究表明,亲密交往中最重要的代价是心理负担:对亲密关系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对伴侣的缺点感到的沮丧,和因为身处亲密关系而不得不放弃某些事物带来的遗憾。
在某份关系中的奖赏和代价之差值就是结果。有趣的是,结果好坏并不等于关系满意与否。评价关系满意度的标准是期望值。
相互依赖理论里把这个期望值称为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 CL):我们认为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当得到的结果值。明显,CL跟过往的经验有关。比如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受过伤的人通常CL值会比较低。
满意度 = 结果 – CL
所以,一个对亲密关系抱有过多期望和幻想的人,哪怕他的伴侣很好,常常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这个观点,当身边有些更年轻的朋友决定是否成为男女朋友或者走入婚姻时,我常常喜欢戳破他们对另一半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个模型最深刻的地方在于:满意度也不是一段亲密关系能存续下去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的替代收益(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 CLalt)才是。CLalt 指的是如果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转投能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
依赖度 = 结果 – CLalt
简而言之,在相互依赖的理论里,美好的伴侣不一定带来满意度;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也不一定就带来忠诚和持久。
这个结论是否有普适性,还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这个模型确实带来许多启发。回到我少年时不婚主义的念头,很明显当时的CL和CLalt都很低,所以我对当下的生活状态(单身)抱以极高的依赖度(虽然我也很不喜欢那种孤独的状态)。
类似于相互依赖理论,作者在本书里介绍了几十年来人际科学界对亲密关系各个方面所做的严肃研究,背后是大量缜密的实验和分析。全书作者反复强调亲密关系的复杂性,因为这份复杂性,研究得出的结论通常不是人们更喜欢的那种轻松容易的答案,也不是简单干脆的信息。
可惜世面上广泛流传的两性书籍往往相反,或者把复杂的事实过份简单化,或者轻易把个人体验推而广之。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粗暴地按性别二分人群,罔顾个体间差异通常远大于性别间差异的事实。
亲密关系的特点
在上大学以后,我慢慢能够承认和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并开始厘清内心:我恐惧关系走近带来的伤害,但是向往关系走近的亲密感。虽然我并不确定这种亲密感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甚至是否真正存在。
本书作者认为这种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内驱力,可能是出自于人类的本性——归属需要。为满足归属需要,我们会努力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归属需要被满足了,我们建立其他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这是为什么人际关系里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朋友遍天下的人,在关系里收获的满足不一定比守住三五知交的人更多。
那么,如何衡量一段关系的亲密程度?本书提到了几个维度:
- i) 了解和关心程度: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关心并欣赏自己,亲密感就会增加。在日常生活中,扪心自问,我们有多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伴侣?惭愧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总让自己觉得心安。
- ii) 相互依赖性:彼此需要,彼此影响,生活交织在一起。我结婚以后,少数几次因为出差或者旅游分开十天半个月,每天总是百般不自在,做什么事都很难集中精神。可见我和太太的生活离不开彼此。
iii) 相互一致性:认同双方在生活上的融合,更多自称为“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她”。事实上,有些研究通过让伴侣评定他们“重合”的程度,以此来评价关系的亲密程度。
- iv) 信任与忠诚:信任指相信伴侣会满足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幸福。忠诚指期望这种亲密可以持续下去,并为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认识太太之前,我有幸在身边几对夫妻的关系里看到这四个维度的美好。因此我不婚主义的心开始有所转变。后来当太太出现,那时的我已经不再对亲密关系充满错误的认知。事实上,多数人对亲密关系都有错误认知。如果亲密关系是生命重要组成的话,我们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偏偏亲密关系又如此复杂。
亲密关系的起点:吸引力
我和太太相识于大学校园,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产生任何化学反应。用本书的说法是对彼此的吸引力不足。本书的定义里,吸引力是指接近他人的愿望,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说到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电影里的情节: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至死不渝(如果编剧江郎才尽,主人公们往往有更高概率经历生死)。那么,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吗?
借用书中的一个例子:假设你独自一人在教室看书,有陌生人推门进来。这人对你有吸引力吗?这人可能成为你的朋友或恋人吗?很显然,还未读完这句话的电光火石之际,你心中已尝试回答了。为什么我们会在心里尝试回答一个毫无依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里,吸引力的本质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吸引力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这个奖赏可以是物质层面上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上的愉悦。
作者提到几个影响吸引力的因素。
- i) 距离。相近的距离像是放大器,会让讨厌的关系变得更讨厌,让有好感的关系变得更靠近。我们常常低估空间距离对人际关系的重大影响。一旦确定了居住、工作、上学的准确地点,我们大体也决定了哪些人将会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选择了地域的同时,我们也选择了将要遇到的人。如果早点明白这一点,我可能会更慎重看待自己身处的疆界。
- ii) 外貌。很明显,长相俊美的人更有吸引力(无论男女)。不过有研究发现,人们最终通常是与容貌相当的人配成对。当亲密关系越严肃认真,投入越多时,这个匹配程度就越明显。在这里,我终于找到天天盛赞太太美貌的深层次动力。
iii) 被接纳的可能性。通常我们都不愿意冒被拒绝的风险。比如下面的实验。
被招募过来的男生走进电影院,他们要决定是坐到美女边上的唯一座位,还是独自一人坐到身边有很多空位的座位。实验的变量是有些男生认为两边屏幕放映的是同样的影片,另一些男生认为两边屏幕影片不同。实验结果里,当两边影片相同时,只有25%的男生敢坐在美女边上;当两边影片不同时,这个比例上升到75%。假设这些男生都想坐到美女边上,当影片不同时,男生有了借口:想看不同的这部影片;通常这时美女拒绝的概率会比较低,因为男生的意图比较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来者不拒的接纳不是最有吸引力的。最好的接纳来自于那些挑剔讲究的恋爱对象。能付出代价拒绝大多数人而又接纳我们的人,才最有吸引力。我看这个结论并不是一种男女追逐的手段,而是一个人需要深刻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把精力花在对的人和事上。
- iv) 相似性。在书中提到的多个研究结论里,相似的价值观、俊美程度、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家庭背景会带来更多吸引力。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过分强调亲密关系里的互补性。互补性本质上是一种支配与顺从的关系。
“总的来说,人们会更加喜欢性格相似的人,而非性格不同的人,即使支配欲很强的人也更喜欢有主见的家伙,而非长期屈从顺服的懦夫。”
激情与消退
吸引力带来的往往是浪漫的爱情。
Robert Sternberg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
亲密: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
激情:包括性的唤醒和欲望,也包括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激烈情感;
忠诚: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的决心。
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而忠诚则是与情感无关的决策。假设每个维度有高低之分,排列组合之下,就有了8种爱情的类型。
通常认为完美之爱非常类似于减肥:短时间里容易做到,但很难长久坚持。所以如果某天你发现自己不再如最初那样对枕边人充满狂热的激情,这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倒是浪漫之爱或者相伴之爱。浪漫的激情是伴侣走上红毯的重要原因,但在随后的岁月里,维持婚姻的原因往往变成相伴之爱。
相伴之爱不依赖于激情,但是比浪漫之爱更为稳定。有研究将之描述为“对可爱伴侣的舒心的、温情的、信任的爱恋,它以深厚的友谊为基础,包含相伴相随、共同的爱好活动、互相关注和一起欢笑”。
有人询问了数以百计结婚至少15年的夫妻,为什么他们的婚姻得以存续?出现最多的理由是:“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很喜欢配偶这个人”。这里面,更多是相伴之爱在其中。
回想和太太走到一起的过程,在成为彼此男女朋友潜在候选人之前,我们就是很好的朋友。当时我就知道,抛开男女关系的部分,我也很喜欢和她相处。结婚几年后,我们越发感激珍惜彼此的友谊。这是我们关系里,除了共同信仰之外最重要的基石。
几周前,和一位共同朋友聊到令他苦恼的爱情,我们当时讨论的问题也是这个:如果抛开男女关系不谈,你是不是想和这个人相处一生?
结语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引用了100对婚龄持续45年的满意夫妻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希望你我的婚姻也能这样。
他们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他们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
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
柒拾
资深码农,女儿两岁。爱好是写代码,梦想在女儿成人离家前有段全职奶爸的经历,现状是在梦想的路上努力攒钱中。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