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年暑假,带娃走遍五大洲,对美国、日本、北欧情有独钟的Beth,一改以往的旅行基调,带着9岁女儿来到三生三世普者黑。在这里,她们有着一段“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旅行经历。

文、图|刘莹Beth、Google


第一次见到普者黑,源于第一季《爸爸去哪儿》。第一眼看到喀斯特地形特有的青山绿水及倒影里的柳叶小舟,心里那颗种子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萌发。世界这么美,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对于一个在北京城长大的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来说,农村一直对我有着某种莫名的吸引力,尤其是有着淳朴的美丽风景、美如水墨画一般的乡村。也许我本不属于这钢筋水泥的人造繁华城市,只有贴近泥土及植物的自然之处才是我本该的栖息之所。看着朋友圈的好多朋友一到过年或放假,就纷纷回乡,体验田间地头的原始生活,我总是羡慕不已,因为,我没有一个可以听鸟鸣虫叫的乡村归宿,只能带上耳机,一遍又一遍的听着周杰伦的那首《稻香》。

今夏,普者黑就这样召唤着我。所有攻略里都建议游玩两天足矣的普者黑,被我整整安排了四个晚上,不为游玩,只为满足一下我想在乡间多住几天、享受自然与宁静的愿望。

DAY 1

我带着9岁的女儿一早从昆明出发,下了火车,再转汽车,两个多小时后,终于进了村。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一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村里虽然允许汽车通行,但是对于游客们来说,去各个景点不远不近的距离,坐马车刚刚好,还能体验一下不同的交通方式。女儿十分兴奋地看着身边经过的一趟趟马车,已经在叽叽喳喳地跟我盘算着要坐在马车的第几排(前后一共三排座位)。

我们此行选择的第一家客栈坐落在普者黑村村口,青龙山脚下。通常大家所提及的普者黑景区包括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前者规模较大,交通比较方便,后者人少相对安静淳朴一些,于是我打算干脆把两个村子都体验一下。拖着箱子进了普者黑以琳客栈,掌柜的彝族小伙子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的家庭客栈——带月亮门的小院子和标准的彝族二层小楼,楼前一片小小的荷塘。8月的普者黑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虽然赶上阴雨天,但是荷花的娇艳丝毫未曾减色。当初在网上看中并预定了这家客栈,是因为他家每晚都有篝火晚会,想象着围着篝火的、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村民们跳着他们传统的民族舞蹈,一定热闹非凡,正好让女儿见识一下什么叫民族风。

一进房间,女儿就被彝族风格的房间装饰吸引得大呼小叫。我一直觉得小朋友的住宿要求其实特别简单,无需多豪华星级酒店,只要有特色。所以此次也是特意选择的当地撒尼彝族的特色客栈。热情的欢呼随着女儿拉开卫生间门的一瞬间变成了惊呼——怎么是个蹲式的厕所?没有马桶!我也小小地震惊了一下,对呀,怎么预定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细节呢(我可是个旅游细节控呀)?但是,没关系,想想自己,从小不就是在只有公共卫生间的环境下长大的吗?这点算不得什么大事!于是轻描淡写地给女儿讲了我儿时的如厕环境,还顺便嘱咐了她一句,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普者黑的夏天是张多变的脸。我们出门的书包还没收拾好,大雨倾盆而至。

客栈正对着青龙山,雨中的青龙山和客栈脚下的农田别有一番滋味,田里的绿被雨水洗刷的更加油绿,虽然隔着雾气。远处的马铃声渐渐稀疏了,想必主人心疼马儿,都跑去避雨了。浑身骚动不安的我,在客栈的走廊里各种拍照,拍荷花,拍雨滴落下的痕迹,拍农田里躺在烂泥塘里的水牛……

两个小时过去了,雨渐渐停了,虽然天气依然雾蒙蒙的,但是实在按捺不住,想去青龙山顶看普者黑的全景。虽然网上所有美片都出自日出光线正好的时刻,但是,我不是专门来摄影拍片的,我也不准备凌晨5点睡眼惺忪地爬上山顶,那么,择日不如撞日,趁雨停,去吧。踏着满地的积水,我们朝山而去。

顺路而行,两旁满满的野生荷塘,白色的、粉色的荷花,还有数不尽的莲蓬并未流露出被大雨戏虐过的痕迹。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又响起,一路伴着我们奔着青龙山而去。每每马车与我们擦身而过,小朋友便皱皱眉头,大声宣布,我回头一定要坐在马车的最后一排,因为马太臭了!我试探着问,那我们这几天不坐马车了,走路吧?小朋友纠结着,不行呀,虽然臭,但还是要坐一坐的,毕竟平时见不到!突然间,我的记忆穿越回十多年前,那是我最后一次在北京东三环的大马路上见到一辆偷偷进城卖菜的马车,从此,马车便消失在我的城市记忆里了。

青龙山坐落在普者黑村头以西,山不高,仅仅两百米,但是登上山顶却可以俯瞰到整个普者黑村。刚刚登上山顶又开始下起大雨,一道道闪电时不时划过远处的山头,虽然没有向往已久的金色阳光普照整间村落,但是,我还是忍不住举起手机各种狂拍。虽然我知道,再美的景色也只能永久的留在记忆里,手机里的照片只能成为一张张旅行的纪念,以证明我曾经来过此地。

雨水弄得我们满腿满脚的泥,平日里十分讲究的女儿叫着要下山,但是做过功课的我兴致不减得要走遍位于各个山头的四个观景平台,女儿无奈,只能叽叽咕咕地跟在我身后。其实我已不止一次发现,女儿对风景的迷恋远远不及我,但是,我是个旅游起来“六亲不认”的妈妈,既然出了门,就跟着我走吧!

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脑海只有“美”这一个字,直到听到身边的一位导游说了句,眼前是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取景处。好吧,我承认,这部让此地骤然火起来的电视剧,我一集也没看过(居然连女儿的同学都看过)。

DAY 2

时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摄地已成为普者黑排名第一的打卡景点。我没看过电视剧,自然对这一景点兴趣全无,但是冲着自然风光,走上一遭倒也无妨,顺便再凑凑热闹。毕竟,昨天在山顶远观,确实一番田园诗一般的景致。

出发前,先插播一则早餐期间的趣闻:

客栈的早餐地点是在月亮门的院子里,因为是纯露天,又是在乡间,飞来飞去的苍蝇估计已经是这里的常驻客了,而且大胆地钉在你身上,挥之不去。头天刚到客栈与彝族小伙子聊天时,我就发现了这些小生物,小伙子任其在身上停留,完全不去理会。我们久为城里人,与大自然里的其他生物共存的容忍度也大大地退步了,我坐在小地桌上吃米线,女儿在一旁大呼小叫地夸张地帮我赶苍蝇,连饭也未曾吃得踏实。而我那一颗本来尚且强装淡定的心也被她的一惊一乍所感染,开始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

去三生三世拍摄地的游客好多啊,没想到一部电视剧能有这么大的旅游号召力。本着人少风景好的原则,我们选择了与去往拍摄地平行的一条路,没有了太阳光的普者黑更多了一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感觉。在这里,完全不需要去寻找什么所谓的景点,随性的闲逛和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足矣。

沿途,随处可以停下脚步,看看站在水塘里抓鱼的人,原来那无底的竹筐是抓鱼的工具。看路边的老奶奶一边拨着一边叫卖着新鲜摘下的莲子,那是我们在城里从未尝过的美味。一头扎进路边的“花海”(其实是一小片圈起来的花园)里,花痴般的摆拍,却一不小心和蜜蜂狭路相逢。再或者,就是停下来,看看休息的马儿吃草,吃玉米,吃胡萝卜,甚至有一匹马好像很喜欢我们,频频冲我们点头。

若不是这连绵的阴雨,一切似乎就刚刚好完美了。

这样原始的自然环境对于城里长大的女儿来说,终究是远离了她的舒适区(也怪我这当妈的平日里把她养得太仔细,太干净了)。满脚的黄泥水(这里的泥土是黄色的),空气里阵阵的马粪味,汽车马车电动车混杂在一起让人不得不一步三回头以确保安全的马路,都在挑战着她的意志力和情绪。最终,我不得不放弃了寻觅普者黑各式石桥的计划。我们在享受着乡村最淳朴风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当我们为了避雨,回到客栈时发现,由于连着两天的阴雨,我们的“原始”卫生间终于露出了它的可怕嘴脸,这回,连我也hold不住了!

幸好明天就要搬家了!

DAY3

普者黑风景区是不收门票的,唯一收费的是沿着青龙山码头和蒲草塘码头之间的水路,乘坐当地特色柳叶小舟。不知是谁率先想出了夏季里边乘船边打水仗的主意,于是打水仗似乎成了这趟水路游览的主题,连客栈老板都一直在劝说我们,一定要下午去坐船(下午天气暖和些,打湿了衣服不会太冷),一定要体验打水仗。

但是,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风景,有洁癖的女儿不愿意被绿色的湖水浇得湿透全身,我们俩一拍即合——不要打水仗。于是一早起来,直奔青龙山码头。

柳叶小舟因为形似柳叶而得名,是这里村民的主要水上交通工具。当船夫摇起了桨,小船儿会随着桨势轻轻摇摆。其实,一早来专心看风景的人不在少数,只要跟船家讲明不打水仗,他们就会尽量远离来往的船只,而迎面过来的船,看见我们赤手空拳,没有任何作战工具(水盆和水瓢),也就无趣地转而寻找下一个对手去了。

清晨的普者黑,宁静的湖面笼着淡淡的雾气,耳畔只有船夫划桨激起的缓缓的水声,连平日里如鸟雀般闲不住嘴的女儿也变得安静许多了。擦身而过的荷花荡,横跨河两岸的各式小桥,以及临水的农家客栈,无不散发着淳朴的乡村风味,连清澈的湖水中透出的摇曳的水草都引得我傻傻看了半晌。

记得客栈小伙子跟我说,这里的湖水从前是可以直接喝的,他们就是这样在湖边玩着,喝着湖水长大的。可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片小村庄,伴随着村民尚未提高的环保意识,湖水也在一天天地被污染。想来很是痛心!难怪呢,当船行在靠近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附近的时候,湖水呈现出碧绿的颜色,只有在两个村子之间的那段水路上,我才见到了清澈透亮的湖面。

小舟摇着晃着,仙人洞村已经远远地映入了我们的视线。当地有一种说法,“如果普者黑是龙身,仙人洞就是龙眼”。据说整个村子原本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村子里的房子大多已改为客栈经营了。想着今天就可以住进仙人洞村了,心里暗自祈求这里客栈的基础设施能够好一些。

下了船,回到客栈收拾行李。主人一家老小都在厨房忙碌着,为客栈住客准备午餐。想想这彝族祖孙三代一家(年仅10岁的孙女每天都要参与到家庭客栈的大小事物中),每日打理房间,烹制三餐,外加每晚组织自编自演的篝火晚会,着实辛苦。有时,何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呢?

仙人洞村靠近蒲草塘码头,湖边一条细窄的柏油马路是进出村子的唯一通道。司机大哥载着我们一路唠叨着,这村子好进不好出啊。确实,村子的主路刚刚够两台车错车而过,两旁除了纯一色的木制二层彝族风格小楼,还有沿街的各种小摊小贩及露天大排档。第一眼被吸引过去的固然是特色的民族风小楼,但是身处其中不需多一会儿,便厌倦了那些几乎出现在所有国内景区的千篇一律的小摊贩——民族风小饰品(固然有当地特色,但是摊与摊之间没有差异化),各种没啥特色的廉价小玩具,再就是各种烤白薯烤玉米。当然,当地的特色银饰品小店还是很吸引人的,不光有成品可看可买,还可以现场观摩工匠师傅们如何敲打,抛光银器。正好借机和女儿探讨一下,哪些商品出现在景区更能够吸引到游客,以及为什么当地居民会选择出售这些在我们看来完全不会去购买的小商品,也算是小小地激发一下她的商业思维。

仙人洞村虽小,空间略显局促,但是作为一个旅游接待村落,整体格局及基础设施已经很令人满意了(偶尔会全村停电),尤其是在经历了普者黑客栈的“卫生间”事件后。如此干净的乡村客栈瞬间瓦解了女儿本就无几的游览欲望。“我们去登密枝山看风景吧”,任凭我怎么劝说,她就是无动于衷,沉溺于客栈房间,“这里有马桶耶!”

我承认我有点“景点控”,明知很多景点不过是到此一游,还是忍不住想去看一看。这几年自从带上女儿出游,她的慢悠悠、自由散漫,不按计划行事,也把我搞得经常不得不放弃很多计划中的景点。错过了上山观景的好时机,只得在傍晚的村子里随便走走,却意外地发现村边沿水的一条风景线。

DAY 4

普者黑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去坐一趟马车。对于快10岁的女儿来说,坐马车本身倒并未给她带来什么十分特别的感觉,倒是马车夫扬鞭抽打在马屁股上发出响亮声音那一下,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里。马会不会疼?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它?种种疑问缠绕着她。其实,我也给不出个答案,只能上网去问度娘。但无论如何,女儿再也不肯坐马车了,尤其是听了我给她讲的鸣沙山的骆驼在旅游旺季因为驮了太多的游客而累死的故事后。“它拉一车这么多人,太累了”,孩子天生都有颗善良的心。

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在村旁的天鹅湖畔赏荷喂天鹅,居然看到了天鹅展翅飞离湖面的场景,你知道吗?他们原来是靠两只脚快速地拍打水面来帮助自己“起飞”的,这场景不禁使我联想起武侠剧里的“水上飘”!俩人相视对笑了半天。

旅行接近尾声了。当初设想的采菊东篱下的神仙日子这次并未成为现实,想当神仙隐居乡野,就得受得了原始的、相对简陋的物质生活环境——泥泞的道路(不巧赶上了阴雨天),与苍蝇为伴的路边餐馆(我有点洁癖),有味道的卫生间(选房不慎的意外),等等。久居城市里的我们,对旅行中吃住行的硬件环境有着太强烈的依赖,当外界环境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放松地去感受乡村的生活,领略这里的美景也不自觉地被打了折扣。原本想带女儿体验农村生活的我,最终,自己也几乎被农村的生活环境打败。


后记

选择在8月5日这天停留在村子里,是因为这天是彝族的火把节,要祈求火神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村寨平安,相当于彝历的新年。据网上一年前的一片游记记载,这天晚上,仙人洞村全村居民都会穿上他们最漂亮的传统民族服装,一起围着篝火跳起当地特色民族舞蹈。而这也是我此行最最期盼的。但是当晚,穿着民族服饰的村民们却不知了去向。可能是因为女儿不喜欢歌舞,我们离去的太早?可能是这一年来游客太多,村里为了满足旅游的商业的需求,改为组织游客们热热闹闹地举着火把群魔乱舞?再或许,村民们想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安安静静不受外界打扰地去完成他们神圣的祈求仪式?都已不得而知。

带着些许的失望与遗憾,我在问自己,我这样地迷恋乡村的淳朴与自然,传统的与民族的,今后还会踏上这样的行程吗?理想与现实我应该优先照顾哪一边呢?作为一个城里人,难道我们从此就只能适应生活在人为搭建出的现代化城市环境里吗?可我们终究是离不开土地,离不开与自然的连接的。难怪《爸爸去哪儿》要带领爸爸和孩子们,来到最原始、最简陋的乡村(他们的住宿环境可比我们的差多了),来体验并锻炼他们,还有我们,缺失已久的适应能力。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源的青山绿水,你的美本无可挑剔,但爱上你,真的不容易。


本文为菁kids原创文章,任何媒体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必究,请悉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