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kids上海》2018年7-8月合刊内容精彩呈现
| 编者按 |
亲子旅行,你的期待是什么?
每年一到暑假,机场里就随处可见一身出游行头、眼神兴奋雀跃的半大孩子——这是亲子旅行的季节!亲子旅行已变得越来越不设限,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天南地北、上山下海都已经不在话下;至于孩子的年龄,蹒跚学步的、坐婴儿推车的也已经比比皆是。
为什么我们会那么热衷于带孩子出去看世界?有朋友戏言:其实亲子旅行是个伪命题,因为自己想出去浪,又没有人看孩子,只好带着。在孩子年幼时期,也许这的确是实情,但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可以和成人有更多互动,情况就不一样了。
| 封面故事 |
路上的刻意教育与无心插柳
亲子旅行,背包上路,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夸大了旅行的作用?就是出去玩,就是去享乐,甭管是五星级酒店奢华游轮这种单纯刺激的物质享乐,还是去印度巴基斯坦学工学农沉思冥想这种深沉刺激的精神享乐,都是享乐。毕竟你我是现代人,又不是徐霞客。
既然刻意教育和无心插柳结下的果子同时并存,回到旅行这件事情上,认真也好,可太认真我们就输了。虽然努力想做个负责任的好父母,有时候也需要“放过自己”。
亲子旅行三阶段行走地图
采访王楚时,她刚从巴尔干半岛回来,身上多少还带着些长途旅行归来后的倦意。但刚一坐定,她就兴致勃勃地聊开了,从东欧到不列颠,从德奥到斯堪的纳维亚,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其熟稔程度堪比一部行走版的欧洲历史地理百科。
王楚是70后,少时酷爱绘画,考大学时却应父母要求选择了当时热门的计算机和国际贸易专业,成了一枚理工女。双专业给了她很好的职业发展契机,但当儿子Brian的成长需要她付出更多心力时,她选择停下来,转换生活轨道——“如果说前半生是为了生存,后半生就需要为自己的理想至少是爱好而践行”。
与孩子同行,用身体发肤感受世界
旅行,常常被成年人以或浪漫或深沉的态度做出各种诠释,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其实都不过是脱离了熟悉环境的另一种成长体验而已,因此旅行的目的地,自然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
从茉茉一岁不到开始,我们就带着她或远或近四处跑,一度几乎每一两个月就要出趟门。实在是觉得小朋友在都市里太不接地气,想把她像小动物一样放归山林。在这些旅行里,从扶站在洗衣筐里淋浴,到在千年冰川上徒步,从与大熊猫互相拥抱,到坐直升飞机俯瞰鲸鱼,她实现了数不清的人生第一次。
| 在读 |
慎用奖惩,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
点击图片阅读
孩子必须先感觉到被爱、被接纳、被关注,然后感觉到与大人的相处是平等而自由的,他才能自发或者内化规则感。孩子有“匮乏感”时,他只会认为“规则”是对他的控制。
大人自己必须有规则感,还必须通过主动保护孩子的合规权益来保护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如果大人聊天打扰到孩子看动画片时,大人不能主动降低音量或者提出解决方案,那么孩子必然不能理解“不能打扰别人”的规则。
| 看世界 |
在温哥华,和女儿一起学滑雪
在学习滑雪这项运动上,作为妈妈的我除了年龄比孩子大,其他方面几乎都比不上孩子。好几次站在小坡上,教练示意我们滑下去,俩孩子照做了,我却特别想退出,觉得这事我干不了!当面临这样的恐惧时,我发现以前常常对女儿说的“要勇敢一点”的鼓励实在是知易行难。这种感同身受,让我有一种自省,就是当孩子在表达害怕或恐惧时,与其说教,不如去换位去真切地体会孩子的感受。
| 话题 |
公立高中“出国党”:少数派的留学之路
赵馨语:学会逆风飞翔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托福:112 SAT:1560
南加州大学传媒专业
“人生又不只考大学这一件事。我不想为了考更好的大学,而丢掉我现在的一些软实力;至少公立高中教会了我怎样在一个不太有利的环境里逆风飞翔。”
施慕涵:随遇而安的“野心”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托福:115 SAT:1510
南加州大学经济学
施慕涵乍看上去很像那种“随波逐流”的好好学生——成绩不错,主要由父母的意愿和考试升学制度推动前进。他不太在意自己的优势,除非别人追问下去,才肯承认那可能是自己的实力。再多聊几句,你就会发现这个质朴青年的耐心、细心和决心。
饶竞由:感受人生中的每一次颠簸
复旦附中
托福:108 SAT:153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质学
饶竞由是我们的第三个访谈对象,公立名校优等生的气质在她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聪明、思辨、独立、执着,当然还有些小傲娇。她会经常蹦出一些很有哲学意味的话,从放弃高考读国内名校到申请美国名校,这场不轻松的“转轨”,她一路思索一路调整,在颠簸中成长。
谈笑:火山在平静的湖水之下
进才中学
托福:112 SAT:1530
南加州大学生物工程(半奖)
谈笑是本期专题的最后一个访谈对象。在见到她之前,我们几乎就要轻松地得出一个小结论了:就算公立高中的背景对申请国外大学而言算是劣势,但是重来一遍,他们还是会选择自己现在的高中。而谈笑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犹豫了五秒钟,最后坚定地说——那还是去体制外读双语吧。这个看起来文静又温柔的小姑娘,说起话来和风细雨,但是一旦梦想被点燃,她就会执着前行,哪怕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 父子说 |
“女儿奴”的告白与“小酷哥”的育妹指南
最近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女儿的照片,立即就被朋友们贴上了一张“女儿奴”的标签,我也不争辩,毕竟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在“晒”娃,尤其是晒橙子的萌照。如果女儿的到来只是让我多了一张标签,那么我觉得还不足以说明她给我带来的变化。因为有她,我不再抽烟,开始关注健康。因为有她,我觉得我会很认真地体会女性的感受,这一点我以前是想不起也做不到的。
| 我的家在上海 |
来自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Melody一家
“我是曾子敬,来自宝岛台湾。我在20岁时就期待能到有“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发展,一直到2002年太太Kitty因外派机会来到上海,我们才最终如愿。如今,我们已经在上海待了十几个年头了。随着家庭新成员Melody在2013年报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也开始更加多样化。Melody目前就读于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我们深信“读万卷书”也认同“行万里路”,寓教于乐、寓教于旅行是我们教育理念。”
| 父母社区 |
做好事记小时
文 | 竞波
在美国公立学校,为社区做无偿服务是很关键的教育环节,学生和家长也十分重视。有意思的是,相比国内“做好事不留名”,这边的孩子在做“好事” 的时候,会很认真地记下服务的小时数。做完之后,就点开手机上的APP,把自己的名字、学校、服务的机构与小时数一起输入进去,报给负责人批准。
孩子们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小女儿在加州上的公立高中规定,高中头三年,必须做满至少100小时的社区服务才能毕业。总时数会计入成绩单,申请大学时,招生老师也会看到。
真正的亲子旅行是一场家庭旅行
文 | 芮娅
一直以来,相比“亲子游”,我近乎钻牛角尖地认为用“家庭游 (Family Travel)”来描述我们的旅行更为贴切。字面上的侧重点不同,也表达了我们对角色的定位。就像MJ可以在旅行中因地制宜地向我们展示他的知识储备一样,我们也不需要一味地以父母的身份绑架自己,认为带娃的旅行就非得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三陪”到底才算亲子。
“逆向亲子游”——带爸妈出游的特别体验
文 | 李梓新
中国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旅行趣味之差异,在每一场旅行中都会体现无遗。但是如果我们不带上自己的父母出行,他们所能感受的旅行,往往都是那些小旗一挥、大喇叭一喊的导游风。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别的体验? 在旅行中,我带他们喝过星巴克,也吃过早午餐,住过民宿,开车自驾游。我还给他们介绍一些年轻人流行的观念和行为。
给云舒的一封信
文 | 道道
通往智慧的道路很多,最基本的,你需要有自我觉知的能力和向内省思的能力。知道自己每一个当下的细微状况,知道自己在大环境中的能为和所为,这便是智慧的开始。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拥有不被欲望操控的节制,不被情绪左右的淡定,不被挫折打败的韧劲,不被私利障碍的公心。希望你福慧双修,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活得自在坦然,不失初心。
| 超·爱美食 |
夏日怎能没有冰!
明白凡事过犹不及,适度原则最重要。怎么办呢?为了孩子们少吃冰淇淋、吃得健康,我尝试在家自己做,因为自己做可以做到完全无添加,最重要的是你想做多小就做多小。再也不用每次买圆筒冰淇淋时,总要凑近了小声跟服务员说:“我要少少少,挖一点点就行了⋯⋯”
这次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我比较偏爱的,美味、健康又简易的冰品做法,让一家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健康冷饮,制作者也能乐在其中。
| 未来艺术家 |
来自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的
学生艺术作品
本期封面模特是Adrian,他是家里人的开心果,也很会照顾妹妹。爸爸妈妈希望能多带兄妹俩出去旅行,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他的妈妈也参与了本次拍摄,特此致谢!
摄影:ID.PHOTO工作室
- 点击图片下载2018年7-8月合刊《和孩子一起看世界》电子版。
- 或点击这里订阅全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