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沙漏般地渗透生活的美好

Uncovering Little Things of Life Through a Trip

以往我们的旅行都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甚至会“别有用心”地给孩子植入各种教育成分。今年年初的日本九州行,则完全就是一场意外之旅。因为没有人设,也没有无缝衔接和标配,却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人间至情与惊喜。这些都让我对孩子在旅行中的成长有了新的思考。

文、图|Luna妈  编辑|曹新星


自从上小学二年级后,Luna的旅行需求日渐升级:同伴相随优于目的地的选择;品相好有特色的酒店胜过旅游景点打卡;吃好喝好更是标配。

近几年,由于爸爸的工作原因,全家旅行堪比去西天取经,难度系数变得极高。记得有一年和朋友去台湾玩,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娃,都让台湾妈妈们惊叹:大陆单亲妈妈都好勇猛啊,带这么小的孩子自助游!剩下我俩面面相觑,啼笑皆非。

我不是旅游达人。但自从接棒伴读陪娃这项专职工作后,我密集地“恶补”了前些年忙碌工作疏于游玩的遗憾,而且愈战愈勇。

在旅行中,我推崇大人孩子两相宜的平衡原则。我和Luna的开放系数比较高,都属于合作型人格,尝试过各种玩法——与交好的朋友出行,祖孙三代一起出门,还参加过Luna课外班组织的以某项主题学习为目标的亲子游。为了拥有更好的旅行体验,我也关注了不少小而美的旅行公号,处于跃跃欲试的观望状态。

无论哪种形式,以往我们的旅行都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甚至会“别有用心”地给孩子植入各种教育成分。

照这么看来,今年年初的日本九州行,则完全就是一场意外之旅。因为没有人设,也没有无缝衔接和标配,却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人间至情与惊喜。这些都让我对孩子在旅行中的成长有了新的思考。

混龄组合团

首先超乎意料的是,这是一个由四个家庭,共计14人组成的混搭团。每个家庭都各有诉求,其中年龄最长者七十多岁,最幼者才两岁,大家互相都不认识,将我们联结在一起的是芋头。

芋头是一个热爱生活又热爱家庭的爸爸。他是日本通,做日本旅游贸易行业已有十余年。日本的九州福冈更是他的地盘。儿子Eddie帅气又彬彬有礼,他和Luna是课外班同学。于是,在等待孩子下课的空档,我和他日渐熟稔起来,聊孩子,聊美食。

当我向他咨询福冈有什么好玩的,并透露想要趁着寒假玩一趟时,他很热情地表示,刚好寒假他们也没有做特殊安排,可以一同前往。尽管此前他们全家已经去过福冈,但这次有小伙伴同行,旅行体验肯定会不同。

本以为这只是两人随口说说而已,没有想到半个月后计划就成型了,而且变成了一个14人的小团体!

人到中年的大刘,是金融界的成功人士,终日忙于工作无暇陪伴父母。这次他决定抽出时间,奢侈地只做一件事情——陪着爸妈去旅行。为什么选择福冈?因为大刘的父亲早年是民航飞行员,曾数百次执行大连飞福冈的运输任务。每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在福冈机场做短暂停留。退休后,老人家念叨了十几年,想看看这个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城市的真模样。父亲想圆梦,儿子也想圆梦。

S姐一家四口,大女儿上初二,小女儿芊芊才两岁,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哪个都惹不起。平日里,S姐忙于工作,照顾孩子也很辛苦,想出门散散心,放松一下。她希望行程不用自己操心,又能大人、小孩的需求兼顾,因而加入了我们。

心怡一家三口与芋头家结缘于孕妈妈平台。两家从孕期交流、分享经验一路走来,曾经一起结伴同游过东京迪士尼。心怡妈妈正琢磨着寒假游玩之地,得知福冈行后,果断要求加入。恰好,心怡、Luna和Eddie三个小朋友同龄。

一支小队伍迅速组合完毕。这是头一遭,我没做任何攻略,也没有设置任何人设,打算轻松前往,随遇而安。谁规定只有精心设计过的行程,才算没有白白经历?当身边的朋友得知我要以这种方式出游时,都替我捏了把汗。“这么多陌生人在一起,众口难调,能玩得好吗?旅行还是要跟熟悉的人一起玩。”“我真的很好奇,你这趟玩回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活日常的点滴渗透

说实话,起初我也没那么潇洒,多少带着点儿搏一把的心态。一则有些兴奋,毕竟这是第一次和当地通、旅游超级达人出门,而且芋头对美食的追求以及饮食理念和我很相似。据说,这次每一顿餐食都是他精心安排的,绝不重样。当然也有担心,团队里有老人,有孩童,Luna能否玩好?跑这趟会不会变成“为旅行而旅行”?

物有所值的观念,确实在很多时候阻碍了我们拥有好好享受当下的心情。这一点,大人们不如孩子。所以,一趟旅行回来,大人和孩子的关注点和记忆点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大清早在机场集合,大家首次集体亮相。融洽的气氛得益于芋头带来他前一晚亲手烘焙的面包,用的是日本面粉,参杂了小麦胚芽,夹心是明太子酱。我们人还没有到达日本,就已经品尝到了来自日本原材料加工的超级健康食品。

芋头家十分注重食品安全。他会亲手炮制美食做给家人吃,大部分原材料也均来自日本。因兴趣使然,他分享了很多健康饮食的心得,以及日本美食的真谛。一行人纷纷兴奋地表示,要跟随他的足迹买买买。

芋头给孩子做的美食

与以往旅行集中购买化妆品、包包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集中采买的是生活品质和态度。如果你听芋头讲过炎炎夏日里一碗凉面的制作过程,就会毫不犹豫地拿下那袋挂面和那瓶含盐量极低的调味酱油;如果你听他讲Eddie是如何三下五除二干掉一大盘咖喱饭后,也会不假思索地装上几盒适合孩子吃的苹果味咖喱。还有记手账时手感很好的钢笔,送给妈妈贴心的微电按摩仪等等。满满一大箱,装的都是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期待和向往。

Eddie自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拿起任何食品都会先仔细查看配方表,还会不停念叨植脂末、反式脂肪等术语。这些对Luna来说很陌生,虽然她老是听我们不停唠叨这个不能吃,那个有害健康,但是对食物组成部分并不敏感。在同伴影响下,她开始积极询问,查看配方信息。这无形中增强了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加强了她认字的积极性。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大人们面对每一顿精心制作又充满故事的餐食,也是充满敬畏。无论是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身体还在闪闪发光的鱿鱼,还是蒸鳗鱼饭、炸鸡翅、内脏火锅,我们都不自觉地放慢了品尝的速度,味蕾变得很敏感。在一个很安静的小村庄日田,我们到访了一家百年酱油厂。厂主很热情地带远道而来的我们参观,认真讲解酱油和味噌的制作过程,大人、小孩都在仔细地听讲。我想,所有刻意的教育都抵不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透。

其实,很多深入人心的日剧都是围绕食物展开的。行走中,我总想起电视剧《问题餐厅》里那碗充满治愈力的汤。所用食材都是如此平凡,但是传达的理念却那么牵动人心。喜爱美食的人一定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从小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平凡的美好,并懂得想要获得美好,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旅行中最大的收获。

教育于无痕

这次北九州之行的整个行程,我们并没有完全以孩子为中心。除了去乐园游玩,入住机器人酒店,芋头还安排了悠哉的泡温泉发呆时光,以及去游客不可能抵达的乡村小镇。小众游玩却很深入,行程不满偏重休闲。

孩子们看山笠(日本民俗文化遗产)时安静而仔细,到了机器人酒店,光是在大堂看机器人办理入住就嗨到爆棚。十四岁、八岁、两岁的男孩女孩们聚在一起玩,竟然能如此和谐,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同行的心怡很喜欢照顾小妹妹,总是跑过去逗芊芊,语气温柔,领着小妹妹到处玩,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并不多见。Luna原本只喜欢和大姐姐玩,享受被照顾、受谦让的感觉。在心怡的影响下,两个人开始联手陪芊芊玩,乐此不疲。品尝温泉餐时,四个孩子的画风是:哥哥负责逗妹妹满世界地跑,两个小姐姐跟在后面保护,大姐姐则是在关键时刻进行干预。玩累了,四个人又跑回房间,跟大姐姐学唱搞笑歌曲,由小妹妹来伴舞。

旅行回来后,Luna不断地被身边的家人夸赞,比以前懂得照顾人了。现在,她看到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也会主动去抱抱,陪着玩会儿。

还有,以往每逢假期出去玩,我总是让Luna事先把所有校内作业都突击完。至于我们平时打卡学习的各类项目,旅行中就处于暂停状态了。但是,即便在旅行中,Eddie也保持着日常学习的节奏。比如,每天定时、定量背单词,每两天要读完一本英文绘本书,不仅能陈述,还要写出读后感。这些完全不需要老爸监工,已经成为孩子自觉完成的事情了。

Luna全看在眼中,虽然她不会立马就开始自觉背单词,但是我发现,这种从她心底产生的“刺激”,远胜过我在她耳边叨叨千万遍。

另一边,爸爸妈妈们也不寂寞,大家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以及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晚上等娃们都睡了,还会到酒店大堂小酌几杯。这种少有的休闲,让我时常有种恍惚,仿佛回到年少时光,三五个人把酒言欢,很是放松和惬意。

同时,我自己也在随时随地学习父母之道。比如,有一次,Eddie把事先买好的豪斯腾堡乐园的门票弄丢了。重要票据,一直都是由我保管,Luna既没有机会弄丢,也没有机会体会责任感。芋头却很放心地把票交给儿子。票弄丢了,他也没有发怒,只是很平静地和儿子讨论该怎么办?补办好票后,让我惊讶的是,芋头再次把票交给了Eddie保管。

事后,我跟他交流。他说:“生气的时候不要训斥孩子,盛怒之下必然思绪紊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票丢了,家长应该先反思,是否事先与他沟通过,教会他该如何把票据收好。自己保管票据,要有责任感,男孩子要学会担当。补办好的票,如果家长不放心拿来自己保存,这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认为父母不再信任我了。”

这件小事让我反思了许久。我在“美其名曰、理所当然”的前提下,也剥夺了孩子随时随地成长的机会。

奇幻之旅的延续

回来后,朋友问起我的旅行感受,我用了“奇特”二字。

奇特的组合,奇特的感知。

我脑海中时常会浮现那个画面——晴空万里,郊野农田。我们三两个组合,错落地走在马路上。微风拂面,街上只有我们,仿佛是行走在天地之间。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时不时穿插着孩子们的嬉闹声。

这种时刻,只想感谢生命,感谢自然,感谢当下。虽然孩子还不能深刻体会这种感受,但她依然有属于她的记忆。

比如,她和我分享:“整个旅行感觉都挺好的。第二天在阿苏火山玩雪,雪好厚,太好玩啦!在豪斯腾堡玩钓鱼游戏,真爽!温泉酒店吃晚饭,上了那么多道菜,看得我眼都花了……”

再比如,孩子们会听爷爷讲飞行的故事,听芋头讲日本文字的由来,缠着大刘玩“格斗”游戏。

旅行回来一个月后,我们所有人都跑到大刘位于怀柔的别墅小聚。大家再次见面,分外亲切。一边喝着酒,一起怀念在福冈的时光,又一边计划着下次出门该去哪里。孩子们围着楼梯上上下下,不厌其烦地奔跑。

原本毫无交集的人们,因为一次旅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畅谈生活、打趣孩子、品尝美食,这或许就是妙不可言的不期而遇。


菁kids 2018年6月刊《旅行的意义》更多菁彩内容:

|封面故事|

用滚“雪球”的方式旅行

“伴子游”还是“子伴游”

旅行,就是沙漏般地渗透生活的美好

去普吉岛SABAI SABAI吧!

自驾河西走廊,体验不同世界

|父母社区|

为人父母:芋头,一个脚踏实地的超级奶爸

中西文化对对碰:营地,没有围墙的学校

|菁选美食|

少年厨房:“爸”气观球——德式小食助阵世界杯

|专栏|

低到尘埃里的父爱

带女儿看家外的风景

父亲节的礼物

孩子该不该早上学?


本文原载于菁kids 2018年06月刊《旅行的意义》,印刷版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