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位朋友,一直是全职奶爸,业余做些投资。而我自己,也有过两年时间的自由探索,在这期间,更多地照顾家庭。
文 | 李梓新 图 | Delfi
在家里全职的,是否只能是妈妈?
无论全职妈妈还是全职爸爸,都是我们选择的某个阶段的生活状态而已。我一直觉得,人是有能力和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的。这里面就包括选择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不工作。全职妈妈和职业妈妈,是平行而平等的两种状态。人生的某个阶段,需要放慢一下,停一停,看看自己最适合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同时,有了和家人、孩子有更多自由接触的机会。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久了,我会忘记“职业是一种什么东西”。相比之下,我觉得行业更加重要,它意味着你感兴趣并为之投入努力的领域,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工作,收入多少,性价比如何。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工作,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都比选择某个具体职业更加重要。尽管,我们确实是从具体的某份职业起步的,但你很快要拥有你所在的“行业观”。很多全职爸妈,其实是暂停下某个工作,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教育、或烘焙、或插花。这些原本甚至不被看作典型职业领域的“行业”,在今天反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个人并一定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能进入自己喜欢的状态和行业。
三年前,我从传统媒体裸辞,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颓势难挽。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就不能做了。在一片混沌的形势当中,我需要去自己理清楚,找自己的切入口,慢慢探索一条道路。那段时间,我可以不用向谁请假就去开孩子的家长会,可以随时陪孩子去踢球,在没有多少人的咖啡馆安静码字。有一点手艺的人要相信自己在任何时代都不会饿死。我当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教人写作,这个看起来古老而在现代应该是无人问津的私塾行当,居然被我坚持了下来。
再到后来,自由的工作状态已经深入血液,我再也无法回到某个单位里去做不自由的工作。慢慢地,我开始雇人帮忙,表面意义上开始了创业,但实际上自由度还是很大的。学校的家长会经常安排在下午放学后五六点开,我总是现场不多的几位爸爸之一。我也会在学校碰到很多全职妈妈,她们有的也有自己的学习交流圈子,有从容的心态对待孩子,对待外界的社会变化。“被社会抛弃”这一担忧,在她们这样的人身上并不起作用。
今天人们大谈特谈中年危机,实际上是通过制造某个话题,放大所有人的恐慌。中国人热衷和恐慌的话题是——哪一部分人即将被抛离,被房价抛离,被大城市抛离,被年龄抛离,被时代抛离……然后,又会刺激出一批消费。将全职主妇和中年危机结合在一起,是天然的话题包装。事实上,任何问题都有两面,在我看来,全职主妇只要注意好两点,世界仍然会很宽广。
首先是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有些妈妈,几乎把所有的脑力和精力扑在培养孩子上,仿佛只有孩子的成功才是她自己的成功。她们过早地把个人的存在感和主体性弱化,放诸于孩子身上,连社交网络的名字也变成了“某某宝妈”。育儿这件事,很难说精力需要投入多少才是足够的。父母的参与和孩子的成长之间,关系也是辩证的。但是,全职妈妈基本被标签为“全能的,知识丰富的,科学育儿践行者”,而且也广泛地结成各种群体,虽然有助于互助,但也容易加重焦虑和攀比。全职妈妈容易被社会、家庭和自己期望为:既然你已经全职做育儿这件事,就应该把这件事完全做好。这种压力其实无益。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职妈妈会不时因为责任感,或者强烈的自信心,而试图主导整个家庭育儿和生活的节奏。这一点也会让她们和丈夫之间经常成为旗帜鲜明的两个阵营:即爸爸只负责赚钱,不负责育儿,最多只是出席式的参与;而在育儿具体的做法上,爸爸们会被嗔怪或者埋怨为笨手笨脚、一窍不通,很少被鼓励更积极地参与。这种“两分法”的家庭结构就是全职妈妈需要注意的第二点。这种分工会让孩子对于父母的认知产生一些偏颇,仿佛天底下的父母都在做这样的分工,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功能性。我认为这样的家庭结构,是不太健康的。
事实上,我总认为,全职回归家庭可以是阶段性的选择,未必一定要是长期选择。在孩子最需要你的那几年,刚好事业上可以暂时歇一歇,做这样的选择未尝不可。等到孩子长大一些,或者你的内心已经需要重新接入社会来获得不同于家庭的认同感,完全可以重新开始。我的朋友中,有很多全职妈妈创业成功的例子。大概的道理,是能管理好一个家的家务事,对管理一个团队,也不在话下了吧。
菁kids 2017 10月刊 《第三文化小孩》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话题|
|专栏|
全职爸妈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在读|
|看世界|
带着两岁半娃在台湾上山下海的11天
|美食|
|出去玩|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第三文化小孩》,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