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你是哪儿的人?”“我是波士顿人上海人北京人夏威夷人!”当年5岁左右的女儿,每每憋红了小脸一口气地回答完毕这个问题时 ,总是引来大人们的笑声。其实到了现在,10岁的女儿还是说不清她到底是哪里人。
文:Lin 图:Lin 提供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Ruth Hill Useem博士将那些从小随父母迁徙到另一种文化并在此度过成长过程中最重要阶段的孩子们定义为“第三文化小孩(TCKs——Third Culture Kids)”。今天,在上海这个迅速崛起的全球一线的国际化城市,各种形式跨文化的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父母被外派到其他国家或混血家庭的事例。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土生土长”的中国父母孕育出来的、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孩子们。他们和TCKs一起,组成了一个跨文化小孩(CCKs——Cross Culture Kids)群体。
两三年前开始,每年暑期我们都会在女儿的“老家”波士顿遇到她在上海包玉刚学校的同学。今年暑期,不下十几个熟悉的家庭,从上海来到波士顿,或访问学校,或上夏令营,或纯游玩。在不远处的纽约上夏令营的女儿的好朋友F,趁周末专程来波士顿陪女儿玩耍。我好友L的一对女儿,则干脆来到我家附近的夏令营,每日放了学就不离小米左右,互相陪伴。
身边这些以各种形式呈现的跨文化小孩们,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语,甚至更多的语言。女儿的朋友们大都一口流利外文,出了国门就是家人的同声翻译。而我自己,只要去法国,就不得不依仗女儿问路点餐。除却多元的语言优势,这些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氛也非常多元化的。他们iPad里的歌,英文的就不用说了,西语法语日语韩语的,也是应有尽有,歌词不一定听得懂,但CCKs拥有享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快乐的能力。
在异文化交错的环境中不断地穿梭游走,CCKs对于各种文化的敏感度,往往高于一般人,所以容易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无论走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些孩子们都会很快地融入当地的情境中。
去年夏天,小米作为唯一的外国孩子,加入了偏远的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深处的一个夏令营。虽然最初有些不习惯,但很快她便快乐地一头扎入原本陌生的法国孩子堆中。两周后我去接她时,见她正和一众好朋友们难舍难分地相拥道别。
有趣的是,最近我不断听说了一些跨文化的孩子们搬迁到单一文化环境中时,很容易地遭遇到反向的“文化冲击”的情状。
一位在中国长大的法国孩子回到法国后,受到了当地学校里强烈的“文化冲击”,以至于他的法国父母束手无策。由于跨文化孩子们的独特成长方式和生活经历,可能会造成他们和不具有相似背景的人们接触时的障碍。
不过最终,多元化的经历会赋予CCKs特有的宽广视野,会帮助他们随时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也终究会帮助他们理解自身在单一文化情境中面对的挑战。
宽广的视野,往往令孩子们拥有更具包容性的理解力。小米很小开始,就能够在日常的小事中感受事物的两面性。8岁时她曾经写过一些“诗句”:
山里人
有更好的食品和空气
城里人
可以更方便地买到东西
于她而言,世上确实不存在绝对的优劣。跨文化背景里成长的孩子们,往往有这较强的文化平衡感,对人物事物不会轻易地作出孰好孰坏的评判。这种理解和包容,又何尝不正是我们这个多元化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特质?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出现了具有跨文化经历的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是一个典型的CCK。出生在夏威夷的奥巴马, 爸爸是肯尼亚黑人,妈妈是美国的白人,在印尼和芝加哥度过了色彩缤纷的童年和青少年。当今世界,只有真正具有跨文化视野的人,才能够带领大家解决因为各种文化碰撞而带来的挑战。
虽然越来越多跨文化个体的出现,为世界开辟着更开阔的认知空间,但人们一直以来,也担心着CCKs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如同不解本文开篇小米的回答。现在,女儿和她的一些朋友一样,干脆用护照的归属来回答自己是哪里人,而不再做繁复而令人费解的解释。
同时,许多跨文化个体(CCIs——Cross Culture Individuals)开始清晰地明白: 他们飘忽不定的“归属”,其实无处不在,不需要依赖单一文化的界定来规范他们的身份。包括我自己,每每说着“我是北京人”的时候,哪里都不是家哪里都是家的感受,总是在背景上衬托着一个行走在边缘的个体。年轻时只身闯东洋渡西洋、最后在海外生活了20来年的经历,渐渐地淡化了“原文化”对我的各种规定。
CCKs和CCIs的存在,其实生成着一种崭新的定义“归属”的方式。他们的身份,响亮而清晰:世界公民。
许多人,包括一些跨文化小孩的父母,都不能完全了解CCKs的特质。但是我近两年来最有启发的观察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在孩子的引领下,也走上了跨文化的道路。在波士顿,我已经迎来至少5、6家出自包校的“老乡邻居”。不少妈妈们随着孩子们漂洋过海,来到海外,克服各种困难,正在努力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最近常对朋友感叹:当今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妈妈这么勇敢!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朋友加入CCIs的行列,共享着越来越宽广的视野,更有力度地理解和支持新一代的CCKs。
CCKs和CCIs,视野宽广,喜欢冒险、尝试新事物、认识新的人。但是反之,具有这些特质的人,也可能“天生”就是跨文化的个体。
“我孙儿去年夏天告诉我,他已经在网络游戏Minecraft上认识了44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好朋友,常常一起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50年代就已经是个CCK的老友L和我聊着她一直生活在美国的孙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和通讯的极速便利化,各种因物理距离,或因人为的干涉而存在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文化和思想观念飞速地以各种途径传播着。环球旅行者文化的流行,频频地将人们带向陌生的远方;而互联网的发展,让你即使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外面的世界,从而获取跨文化的特质。
据说世界上有1.6亿人居住在他们的出生国之外,加速着全球资本和观念的移动。不少人已经预测,跨文化个体,将成为未来的公民原型(prototype citizens of the future)。你的孩子,一定会是其中之一。而你,其实不一定也非要即刻出行海外,去恶补与孩子的共性。打开心扉,松动已有的固定思维,启动好奇心,拥抱异质,便是跨出了行走在交错的文化间的第一步。
Lin
10岁孩子的妈妈。年轻时留学日本、美国。喜欢“跟着”女儿在中国和世界各处遛弯儿。现与家人居住在美国波士顿。
菁kids 2017 10月刊 《第三文化小孩》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第三文化小孩夏洛特小姐妹的快乐与烦恼
跨文化小孩——成长在交错之间
扎根于意大利的国际公民
|话题|
无条件牺牲自我?我不是这样的全职妈妈
|专栏|
带你远行,我到底在怕什么?
第二代的第三文化
全职爸妈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在读|
我爱女儿超过……马桶吗?
|看世界|
带着儿子看世界——夏威夷之旅
|美食|
|出去玩|
博物馆公主奇遇记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第三文化小孩》,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Leave a Reply